APP下载

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

2017-01-27邹玉洁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绣品针法特色

邹玉洁

(山东博物馆,济南 250014)

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

邹玉洁

(山东博物馆,济南 250014)

鲁绣,又称“衣线绣”,是山东西部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及手法,成为我国八大名绣之一。文章从鲁绣工艺的绣线、针法、地域文化等出发,对鲁绣工艺文化及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同时,针对当前鲁绣工艺发展、传承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从政府和社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鲁绣传承的优化途径,以促进鲁绣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鲁绣;艺术特色;传承;发展

集综合性艺术于一身的鲁绣更是齐鲁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以布锦为载体,通过色彩、线型、针法的巧妙搭配,描绘出不同风格和意境的画面,是鲁绣的基本表现方式[1]。近年来,鲁绣工艺文化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在非遗鲁绣工艺文化的艺术特色与传承以及鲁绣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得到行业内学者的关注。2016年11月,由山东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山东鲁绣展”在泰国曼谷举行,将鲁绣工艺文化推出国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其精华工艺,实现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 鲁绣工艺的艺术特色

1.1 绣线强韧,绣底精美

鲁绣所使用的绣线为柞蚕丝线。此种线的结实程度比普通棉线毫不逊色。聪明智慧的山东人民更是将双股线灵活地运用在鲁绣工艺中,不仅增强了绣品的韧性,使得绣品更加耐用,更给鲁绣赋予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古代,只有山东地区用柞蚕丝作为绣线制作绣品。鲁绣的绣底底料来源非常广泛,棉、麻、锦等材料都可以拿来制作鲁绣[2]。

鲁绣底料的特有风格,是用深色且有纹路的缎、绸做底料,这使得鲁绣制品看起来更加虚实相生,充满层次感。

1.2 针法多样且灵活,制作工艺精湛

传统的鲁绣所使用的针法不拘一格,多种多样。除了套针、齐针等常见形式外,还有辫子股、滚针等方式。鲁绣作品在这些绣法中的使用都有独到之处。使用齐针时需特别注意“留水路”,这是其他刺绣艺术中少见的。此手法注重突出艺术装饰效果。在纹路重复相叠或连接之处,保留一片空白区域以增强绣面的立体感,从而突出装饰效果。对于套针,鲁绣采用夸张的手法处理每一块区域,使整幅画面看起来更加充满张力,展现了山东人热情、豪放的性格特点。

1.3 彰显地域文化及历史风貌

鲁绣工艺是山东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由于省内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各鲁绣的代表绣品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济南的发丝绣是鲁绣精华中的代表技艺。发丝绣最初是将丝线和人的头发结合,后将原发改良成化学处理后的线,经足够细腻的护理后,可精微刻画细小事物[3]。该绣法也是传统鲁绣文化的重要发展。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的是以单线纺织成的花边绣品,俗称即墨花边,其原料主要是上等亚麻布、特制丝光线等,颜色主要以漂白、米黄为主。即墨花边的制作技术总共运用多达70余种针法,各种针法虚实结合,颜色清新淡雅,绣品多应用在家纺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4]。

2 鲁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1 政府打造工艺文化推广平台

鲁绣是灿烂齐鲁文化的宝贵载体,地方政府及文化、博物馆等单位应加大鲁绣工艺文化的保护,帮扶其传承方面建立较为全面和高效的制度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首先,要增强山东地区鲁绣资源的统筹建设。针对济南、胶东等地的鲁绣文化的共性与不同,进行高度地综合资源统合,规划符合山东鲁绣文化发展的整体蓝图。其次,应大力加强对鲁绣发展的扶持力度。减少鲁绣相关产品进入市场时的经济负担,缓解其生存和发展压力。例如:鼓励和扶持建设鲁绣培训基地、开展培训课程、参加国内外相关会展等[5]。最后,由地方政府主导,尽快完善对鲁绣产品质量评价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现今国内绣品样式繁多,品质良莠不齐,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鲁绣产品的口碑及发展。由此,地方政府应参考社会意见,客观制定相关行业标准,重点监督制造者对原料的使用和重要制作手法的处理过程等,以此夯实传承鲁绣技术、保护市场秩序的基础[6]。

2.2 社会层面的传承与创新

调查得知,目前,苏绣产品高占中国国内绣品市场份额约80%,其次是湘绣,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较大[7],鲁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社会影响、文化推广等多种环节,要贯彻落实创新理念,是鲁绣工艺文化谋求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鲁绣制作环节中,要选用和聘请技能娴熟、经验丰富的鲁绣大师对新生代进行技术指导,做到以人为本进行传承,在刺绣针法和工艺技术上逐步创新,在体现鲁绣绣艺特色的技术上实现发展。除传统鲁绣作品外,还要制作多样化、多元化的鲁绣作品,渗透至人民生活各个角落,使鲁绣工艺文化永葆青春活力。

此外,在社会文化推广环节上,凝合力量,重点推动品牌文化建设。向政府职能部门申请建立鲁绣文化相关的产业学会,一方面,整合鲁绣工艺历史和技术,在整理中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群策群力制定该行业发展的走向,制定行业内部的规范,实现自我约束。根据鲁绣制品本身的细腻特点,制定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注册认知度较强的商标。加强鲁绣文化形象建设,打造“鲁绣明星”,由个人推广上升至品牌推广[8]。走访调查得知,目前手工绣品市场中,文化传播方式通常为定制、展销和零售。社会群众了解渠道狭隘,文化传播渠道较为封闭。因此,各地文化、旅游部门可建立鲁绣展厅、旗舰店等,使鲁绣工艺文化呈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提高鲁绣知名度、增加市场影响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鲁绣作为我国古老绣种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经过历代的发展和传承,成为齐鲁文化的地方特色。本文对鲁绣工艺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从政府和社会层面阐述了鲁绣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试图为鲁绣工艺文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1]刘贝蓓.齐纨鲁缟,文绣有恒:谈鲁绣在民间的传承和保护[J].文艺生活,2011(12):151-151.

[2]谢萌萌.巧手“绣娘”出鲁绣:文登的鲁绣文化探寻[J].青年文学家,2014(17):195-195.

[3]穆慧玲.传统鲁绣的材质与工艺特点[J].纺织学报,2013(10):195-195.

[4]宋爱华.传统鲁绣焕新生[J].走向世界,2011(9):64-65.

[5]王焱.论湘绣文化产业的新发展[J].美与时代,2013(9):31-33.

[6]许崇岫.鲁绣的演变及影响:从威海地区的刺绣看鲁绣的传承与发展[J].管子学刊,2007(4):123-126.

[7]梁靓.苏绣的传承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4(18):110-110.

[8]殷航,赵军,杨小明,等.鲁绣的色彩及其文化探究[J].服饰导刊,2014(1):86-89.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of Luxiu's Craft Culture

ZOU Yujie
(Shandong Museum,Jinan 250014,China)

The study shows that Lu embroidery, also known as "clothing line embroidery",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Shandong's western history and culture. Because of its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 it becomes one of China's eight famous embroidery.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Lu embroidery line, acupuncture, regional culture,starting on the Lu embroidery craft cultur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Lu embroidery technology, the status quo of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two Angle, respectively, proposed Lu embroidery heritage optimization approach, try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u embroidery technology and heritage.

Lu embroide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J04

A

邹玉洁(1985-)女,助理馆员,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文化方向的研究。E- mail:859322174@qq.com.

猜你喜欢

绣品针法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