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验与新起点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

2017-01-27刘国政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节气传统

刘国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北京 100029)

新经验与新起点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

刘国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北京 100029)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来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了古老独特的时间认知体系,被称为“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于2016年12月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出国际社会对其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制度所发挥的文化影响的认同与推广。文章在知识社会学的框架内探寻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如何推广与传播,进而在学理层面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些新经验和新途径。

二十四节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

丁酉新春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引发关注,意义重大。《意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出发,从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几个方面展开,是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一次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体现出党加强对文化工作的引领。

《意见》中的重要任务,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融入生产生活之中,提到:“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疗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1]。该《意见》发布之前,由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在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学界必然将其列入为积极传播与推广的重点,加强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保护。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保障之下,如何增强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同时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一整套知识体系,重点关注“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与传播,深入探讨如何从“合理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涵”与“探寻传统文化如何通达和合与浸润心灵”两方面来建设传统文化,推进传承系统工程的有力展开。

1 续传统 “二十四节气”传承中的中国式传播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此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一整套文化传统。既包括二十四个节气时令的具体时间与农作实践经验,又包括与之相关的民谣传说、文艺创作;既包括与节令相关的民间习俗和人们的仪式化参与,也包括中国人在遵循“二十四节气”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中国式的天人关系,以及独特的处事之道。“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补充,却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划分的,每一年的公历日期大致相同,“二十四节气”的具体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正在以活态演绎的方式讲述着中国人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自然哲学观,带有很强的普适性。

形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成为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3]。由于计算方式科学准确,并直接关联日常生活实践,解密了人自身生存生长规律,“二十四节气”逐渐流传至各地。一方面以自然之法指导着农耕实践,给养众生;另一方面传承古法古训,延续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二十四节气”是极为独特的一支。“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具有非常明显中国式传播特征。传播内容关乎人的现世生存与恒世法则,从观测自然规律中来,到指导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去。传播主体与受众都是参与实践的独立个体,并且以口口相传为主,传播意愿清晰而强烈,知识的传播一方面指导实践一方面传承文化,延续了群体化生存社会的自然生命,同时滋养了维系群体和谐发展的社会生命。2016年年底,这一古老的中国实践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经验。

“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可以上溯到古代用土圭测量日晷,根据对于日影的测量,定出“日长至”“日短至”“春分”“秋分”这样4个节气。到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太初历》正式订于历法,用于辅助指导农事。“二十四节气”按照太阳的周期运行来计算,因此每一年在公历中的日期都是相对固定的。智慧的中国古人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节气,编制了适应于当地农时的记忆口诀。

流传最广的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串联和具体日期的记忆,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这样的总结对于人们清楚记忆节气的前后顺序和具体日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传统农耕时代,听从自然的安排是务农者的一种自洽。人们祖祖辈辈安于农耕,“二十四节气”成为时间巡回的轴线,成为日出而工、日落而息的人们感知时间的方式。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指导的准确度非常高,很快流传于各地,在不同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的改写。这种改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耕者确定当地的农事安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地以自己独特的地方曲艺形式加以演绎。流传很广的东北版“二十四节气”歌就因为被编入“二人转”曲艺形式当中而获得了更加突出的传播效果。家里的老人坐在热炕上哄孙娃,常常会哼唱“二十四节气”歌。这种古老的历法常常是与幼年记忆相连,成为安放乡愁的载体。

东北版的“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

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4]。

“二十四节气”在孩童的心中既是具有节律感的“好听”的“声音”,同时也会感受到老祖宗流传下来,代代相传的“遵守农时,尊法自然”的老规矩,成为最早的认知启蒙。

这些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实践也已形成“二十四节气”的中国式传播理念,有力推动传统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农业进步,同时也对于国人认识世界和宇宙提供有益参照与指导。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在硬实力加强的同时,中国的软实力也在稳步提升。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感度在逐年上升,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被高度认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洽,这种自洽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世界上毕竟没有第二个人类文明像中华文明一样绵延不绝,几乎未曾中断,五千年历史浩浩荡荡,至今是令世人惊叹的文明奇迹。然而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尤其是在信息革命浪潮之中,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内外之压下,难续生命之光彩。当读经诵典不都是为了将真善美渗入心灵,也是为了装点成绩、斩获资源;当文化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传承发展的创新性实践,另一方面成为猎取政绩的政府工程手段;当时令仪式不再只是内心的膜拜与交流,而是成为一种“被观看”与“产业化消费”;当人们不再有机会,有时间用心灵去感知文化的丝丝浸润,有时只能无可奈何地跟着旅游团,在“演员们”职业化的热情中感受着“老传统”,靠相机和朋友圈来证明“文化体验”的曾经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境遇令人何其堪忧!

也正是在这种严峻的文化形势下,人们内心对于文化的渴求才回归平淡、简单、自然与原初。美国汉学家周蕾所谓“原初的激情”,大概就是我们此刻的内心眷恋[5]。抛开情感性的忧虑不说,这一文化形势也表征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延续与传承面临重大挑战,文化乃民族国家魂魄之所在,文化的伤痕从来不只是文化的伤痕,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大损失。在这个意义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是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身份必然要求的民族修养。在春天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国家高瞻远瞩,将抢救文化传统,延续民族命脉列入国家发展的纲领性规划,举全国之力传承与发展,这是文化自信大战略的重要一步。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重要部署不再是停留在会议文件中的本本主义,而是要真刀真枪地全面动员,将文化的问题作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来攻克。这一消息一经传出自然上下鼓舞,不只是文化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受到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更是喜笑颜开。有更多的走心的文化发展举措,必将暖热长久以来唯资本先行的文化发展观之下,快餐式文化消费所带来的文化冷漠。两办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此意义上是中国式传播的在传统格局下的又一次推进与突破。说到底,中国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建立在像血脉一样流经中国人思想与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当中。可以预见,中国式传播必将使得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期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从而极大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建设。

2 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要对传统文化深耕精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在外国人看来十分神秘的力量,中国人的图腾崇拜并不是一个具象的存在,而是一种“气”,“气”凝结天地一切事物,可以流动,变化,天人共享,并具有无限的能量。中国人对于这种“气”的崇拜并不是盲目的,在古今传承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以人际传播的形式口口相传,代代相继。这种自然崇拜是我们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中国故事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要讲出主体自信就要把握故事的逻辑脉络,不可刻舟求剑,更不可掩耳盗铃。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以外来标准来衡量故事是否真实或者“有用”,也不是用故事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6]。讲好中国故事是在用中国智慧告诉人们什么是立人之本,什么是民族之根。中国智慧贡献的不是手段的合理,而是人性的精气神。这种精神气不是直达目的的发动机,而是储备力量的加油站。这种精气神是韬光养晦,有守有为。只有遵守时间节律、循时守义,方能得以天地时空的关照,安于时间里的存在。

2.1 “不时不食”,在对时间与自然的遵从敬畏中传承延续[7]

中国的传统美食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以时令为食则是中国式的生存守则。中国人以择时而食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人合一法则的认同。以诗意的语言讲述不同时令下的食材获取,不同气候中的营养补给,美食一直在以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国人对于世界的感知。从中国美食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择时而食,食而有法的自觉遵照。“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时令守则,并非一种抽象的、僵死的、刻板的传统,而是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不断更新又稳固传承的传统。在不同节令的日子里要准备不同的饭食,这看似简单的常规生活,实则有深厚的节气文化的支撑与积淀。中国故事要讲述的不仅仅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故事,更是盘绕在食物当中的美好愿景,这就不能不说“二十四节气”文化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节气与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是结合在一起的。吃不再是简单的果腹,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以不同的节气为时间节点,人们历代延续,表达一些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这已经是中华文明的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以北方的立春节气为例,立春这一天一定要吃春饼。北方人喜面食,立春这一天,几乎所有家庭都会烙春饼。一张饼,两块面,中间抹油,压实,擀薄,在锅中烙熟后可以揭开。饼烙好了放在一个大盆中,上面盖上微湿的屉布或者扣上一个盆,防止烙好的饼变凉、变干。吃春饼一定要配上各种配菜,荤素的菜都被切成丝卷在饼里。最不可少的是土豆丝、胡萝卜丝、黄瓜丝、韭黄、葱丝,还要有酱鸡蛋、酱肘花。大人孩子都拿一个盘子,小心翼翼地把各种菜卷到饼里。软嫩的饼皮配着菜,吃到肚皮鼓鼓也不会不舒服。配菜大多由素材组成,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一年的开头就以这春饼开始,没有约束,完全轻松,手捧着饼从头吃到尾,任汤汁从指缝间流出,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有头有尾,和和美美。吃春饼也有“咬春”的说法,立春这一天要吃上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又是增强体质,防止春天病毒倾体。在中国,人们自古重视春的到来,春代表着希望。人们认真地准备餐食,其实也是在准备美好的生活。

另外再如,在江浙一带,每逢清明节气人们都要吃青团,过寒食节;立夏节气要吃五色饭,预示着五谷丰登,身体康健;到了立秋节气则要抢秋膘,期盼家人增健康,岁月增福旺。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多讲究平衡与应时,讲究亲情的融入,讲究对自然时令的遵守。于是人们要吃“应季水果”,要适时进补,也要重视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

可以看到,中国故事是有温度的,以“二十四节气”为蓝本的中国故事常常以家庭为起点,伦理纲常与真实的人性体察相交织,这样的故事可以唤起更多的共鸣,产生更多的启发;可以有效地补给物质世界中缺失的价值共振;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拓展故事的内涵。

2.2 遵从时序平衡与自然之法的中国式生存

在古老农耕文明中,“二十四节气”精确地提供了具体耕作的时间点。“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样的说法即是明证。在知识与权力相伴生的年代,“二十四节气”提供了最准确的农耕指导。知识上行使社会自然分层,春种秋收,人民安守本分,坚守着自然的馈赠。传统社会中人们安土重迁,以土地为生,简单重复清减的生活,在田犁间循环往复,年复一年。农民在耕作与经验中把握时间的规律,但是他们自身并没有对于时间的控制欲望,在他们看来,自己通过继承而来的经验,可以指导自己正确地耕种,并等待收获,不会拔苗助长,不会违背自然的法则。农民在耕作的过程中也会对时间进行精耕和改造,借鉴经验或者创新耕种模式,获得生存资源的最大化,并逐步实现岁岁有余。这是古老的中国智慧,不只是农业生产,在任何领域亦是如此。中国经验不只是中国人唤起文化共鸣,坚定文化自信的人文资源,中国经验更是指导人类更好地善待自然、善待自我的人类共享文明。随着知识与权力的下行,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新的信息环境当中,不再需要一位全知全能的指挥者,而是需要一种力量能够将趋于独立的个体关联起来,在结构化发展的同时为个体注入中国力量,提供群体化生存的集体想象[8]。

“二十四节气”的运行是以太阳在黄道运行的基本规律为依据,反映阴阳之气的流转交替,阴阳之气的此消彼长,反映在地球上是不同气候特征的时间点。最为常见的是四时八节,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同时按照上半年逐渐转暖,阳气上升;下半年逐渐变冷,阴气上涨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准确解释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周期。于是生成了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天道信仰。人,无论尊卑都要遵从天道来安排生活起居,同时也形成了围绕这一天律而形成的崇拜、祈福、传统的仪式与礼数。这是中国式的生存哲学。

“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以节气为节点,各民族继承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节令仪式文化。以传统的方式按时间的顺序展开的节令仪式,被理解为一种人对生存的敬仰。通过仪式的活动,人可以与存留在集体想象中的“天”去交流,从而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告知于天,用虔诚的膜拜和珍馐佳馔来博得“天”的厚遇,从而得到丰产祥和的生活改善。这种传统逐渐演变成一种天然淳朴的生存法则,农食仓储、物质资源、权利优遇、信息机遇……所有与人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在交流交往中进行价值衡量与交换,因此公平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剂。

2.3 传统对天人合一的膜拜与仪式化表达[9]

自然之物只有被编织进人类社会才会被赋予意义,被认识,被发现,被建构。人的行动与自然之物同样被赋予意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的生长力量不可抵挡,亘古不变。人是自然之物,就应该知晓自然的力量,并遵从时序节律。人们在与自然的仪式化的交往过程中创造着生存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醒我们对节气传统进行更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在新时期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的不只是每一个节气的具体知识,更应该珍重人们在节气中的活动而获得的对于自然的感知。尤其是在现代这样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更需要我们从传统中汲取宁静致远、平淡冲和的生活旨趣与人生境界。古人云:“慎风寒,节饮食”。在大寒节气,人们开始除旧布新,储物藏冬。家里通常不许高声言语,恐惊财神,以保家中财源广进,保宁安康。同时还流传着刷墙刷去不祥之兆,糊窗迎来新春希望的说法。在最为寒冷的日子里继续丰富自己,便是冬藏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人文启发。只有冬藏的充分才会有春日的抽芽生发。自然界的诸事众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与时间,错过了应在的时间点便没有了生存的可能。比如植物的花期要和蜜蜂的采蜜时间相对应,鸟雀的哺喂与昆虫的活动相对应,人的活动也要与不同时节的具体章法相对应。只有具备了规律性的定时功能,生物才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智慧的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感知这种自然法则,并以仪式化参与的形式对这些法则予以回应,在仪式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并实践着这种和谐。

如今人们对仪式的热衷更多是对团聚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更多是以程序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履行着社会角色的种种要求。人们失去了对于所从事的行动的思辨权利,只是被安排去完成具体的工作,实现可视的种种目标。仪式化的人文参与会给人们带来物质满足之外的幸福感。以具体的“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开展与该节气相对应的仪式交往行为,可以增强自然力量对于个体的影响力。在仪式中,平时在头脑中膜拜祈福的神灵附体于某个具有通灵功能的人身上,仪式化的参拜过程和“眼见为实”的安心,使人们对于天道的尊崇更加笃定,更加彻底。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寄托于物质之外的神灵,靠天吃饭成为一种自然的安排。人们信仰自然,愿意接受自然的安排,自愿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遇到自然的威胁也会坚守希望。不同时令中,人们对于自然的膜拜仪式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放,人活着就不能缺少这种交流和灵魂的安置。在消费社会当中,原始的仪式慢慢褪去了神圣的面纱,开始被观看,满足更多人的好奇,但是人们那种原始的需求依旧存在。即使有时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或者文明礼俗的宣传形式,这些替代性行为也会在心灵的层面弥补现代社会的人文缺位。

人们愿意在仪式化或者替代性仪式化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或者想象时间的安排。人类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都具有定时的本能。可以在确定时间点中参与仪式,等待变化的发生,同时也会以各种方式包容所有的变故。无论是否风雨调和,“二十四节气”总是会按时到来。于是人们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中存变,通而不同成为当今人们认知矛盾的主要经验。接纳各自彼此不同却能相安共处,是新时代适应新变化的生存之道。从中国的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到中医经络,古训良俗,中国智慧是人的实践智慧,毋宁从各方面补充着这种和而不同的哲学观。

3 新起点,重建中国话语的理论框架

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并不是要倾力学习西方价值观下的普世价值,也不是把老传统搬出来与现代文化进行“才艺比拼”。我们所要探索的不仅仅是量化的指标,也不仅仅是质性的研究,而是立足本土的文化思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式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声音的有效传达需要的是规范、系统的话语体系,同时需要有对现有话语的继承与转化,使新话语的规范使用做到既准确系统又可以被把握,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全面的使用指导,从而通过对语言的使用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时候掀开神秘的面纱,在更广阔的视野之下发挥应尽的历史使命了。

3.1 优化文化争鸣中的规范化表达[10]

中国理论的发展需要中国智慧,更需要有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长久以来,中国话语在世界舞台上存在自说自话、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中国智慧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万物相生相克,动态平衡。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表达,中国文化或理论体系一直不能有效地跟世界沟通交流,从而严重阻碍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为此,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建构要做到不复古、不媚俗,同时要有准确的解释能力。要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法,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中国文化优势的话语表达能力与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存在落差,导致外界对中国形象塑造的有效信息量超过中国自身的主动表达,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和思辨性,在不了解中国文化内核表述者笔下,很容易给中国带上倨傲不逊的面罩,既神秘又霸道。这种状况有损于外界对中国形象的正确认知,同时也无益于中国文明在新的国际关系中发挥应有的角色功能。中国文化的话语阐述正从灵形两层皮、宣传普及结构化的“一言堂”式,向关注到传播方式的转变;寻求提升文化阐释力的有效方案的“探索者”式,再到如今以战略部署为依托,切实活态保护文化的生态性,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改革家”式。以“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总结这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和人们的交往关联,重点架构理论与“改造世界”和“治国理政”之间的逻辑关联,将中国故事讲出来,并讲得精彩,是我们当下急切要做的功课。

长久以来,中国理论界陷入了“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讨论之中。规范合理的理论体系建构与回到彼岸指导实践同样重要。正所谓“真者,精诚之至;善人者,人亦善之。”真的创造与善的改造同等重要。中国特色的发展经验是前所未有的,是探索性的,在发展的路上既不能依靠西化经验,也不能守着故纸堆,移花接木地消费老传统。中国的文化建设要创新,这种创新要建立在自信的主体意识之上,增强对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解释权与改造权。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首先解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就是在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同时历史证明,虽然西方价值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尊崇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但当历史进入新的阶段,文明也进入新常态,人们不得不关注物质飞速发展背后所遗留的人类生存本身的问题。

文明的冲突、法治的建设、技术的哲学,无数的新课题考量着人类文明。在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二次中心化的过程中,切实加强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提高规范化表述自身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性的意义上赶上西方国家的同时不淡漠对于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一切沟通都是从语言开始的,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传播的关键。在此意义上,我们亟须提高自己规范化表述中国问题的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传播出去,为世界共知。

3.2 优化传播技巧更是优化文明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二十四节气”的报道内容是传达式的、单向度的。传播者因为占有先进的监测设备而向人们告知节气的气候信息,同时以沟通协调者的身份担任着提醒农时的角色。人们在广播中阅读“二十四节气”的养生之道;在报纸中了解与四季时节相关的诗词曲赋、古今名言、文艺创作;在电视中搜寻与节气相关的生活指南……在传统媒体时代,“二十四节气”的传播是有效的,人们记住了节气的名称与轮回,记住了与节气相关的文化行为,但是这种认知都是外在性的知识性获取,记忆是静态的。

到了新媒体时代,传播向个体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技术为认知提供了新的思维起点;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中丰富的原生态文化传统激发了人们极大的认知兴趣。融合了传统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形式的社交媒体成为“二十四节气”传播的新契机。厦门插画家卤猫创作的“二十四节气”GIF动画图像,清新感十足,被网友称为“惊艳”。在“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的日子里再次在朋友圈中热传。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老传统正在传递新影响。人们通过更加个性化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把这种震撼与共鸣带入到个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当中。老传统称为支撑文化自信的新动能。转型期社会我们正在经历与坚持,在多元思潮复杂交织的信息环境当中,“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遵时守序,以及从未走远的时间馈赠将会成为一种希望的力量,重新注入奋斗着中国人的认知体系。同时围绕着“情感”与“美感”双重主题的新传播,将静态的传统文化推向了舞台中心,这将有可能化解传统文化传播中长久以来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脱节的尴尬处境。以往的传统文化以权威发布,教育启迪为基本设计,传播者花了大力气,却被指为“一言堂”,委屈又无奈。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承载文化记忆,创新文化表达。在信息知识下沉的时代,天然地倾向于个性化传播与休闲时尚化传播。我们要充分掌握时代的新变化,利用新的媒介资源,开展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优化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技巧,切实提高传播能力。

文化自信需要有两大内容支撑:一是要有好的故事原型;二是有讲好故事的本事。就中国来说,我们无疑有非常好的故事原型,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故事来源,但平心而论,我们讲故事的能力的确有待提高。不仅是提升规范化表达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表达技巧与方法。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是很微妙的事情,更需要技巧与方略,而不是简单的唯我独尊,目空一切[11]。在当今时代语境下,人与自然关系祛魅的过程曾一度成为世界性课题。而中国文化崇尚师法自然,探知自然界怎样与人的生存巧妙关联的特点,使得它可能成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灵丹妙药,眼下看来意义重大。随着后现代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反而以更加人性化、更加社会化的魅力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正是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大放光彩的绝佳时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增强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再现的能力,最终实现既能保存文化的自身灵韵又能对当前的流行文化需求有所回应,增强文化的适应性的目的。现在来看,我们的探索是有益的,也是亟待再行推进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传播技巧和方法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4 结束语

目前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越来越强,但是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是不自信的。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讲述中国贡献,讲述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自信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述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文化传统本身是被认同的,但是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达是需要提升的。相比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表述是不准确的。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工作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那些一直承载着中华文化价值、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链接作用的中国元素,正是这些元素连接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最能够达成广泛认同,建立“共在感”的文化元素。对于真实、自洽的文化力量,应该减少资本的过度注入,尊重文化的历史感和社会生态,改变以“产业化”和“全民推广”的方式对这些文化过度消费。同时开创更好地尊重和呈现中国元素的精髓和脉络,在“人性”和“灵魂”的层次供养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落实中国自信,完善中国话语,传递中国声音,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基本的工作,不能掉以轻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在理清思路,把握新时期信息传播的新规律,认识到多平台传播的新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故事精彩,但同时要想很好地将它们传播出去,也是需要一番摸索,需要传播智慧的。

[1]中办发[2017]5号,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EB/OL].[2017-03-12].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l.

[2]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官方网站.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EB/OL].[2017-03-12].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en/decisions/11.COM/10.B.6.

[3]董学玉.二十四节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5.

[4]廖华玲.节气中的母爱[J].内蒙古林业,2009(7):39.

[5]周蕾.原初的激情[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5:68-70.

[6]马克斯·韦伯.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3.

[7]余世存.时间之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91-93.

[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11.

[9]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190-193.

[10]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9-120.

[1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217.

New Experience and New Starting Point——Study on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Successfully Inscrib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with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pread

LIU Guozheng
(Inter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Beijing 100029,China)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s the one that Chinese people get the knowledge from ancient and unique time cognitive system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sun's annual motion and it successfully inscribed on the UNESCO's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in December, 2016,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at paid the warm tribute to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spread in the modern contex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pread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explores the regularity and essenc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wisdom advancing together with the social and pop-culture. And on the basis, it explores the logical connection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evolution rule betwee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 and thus attempts to provide the new experiences and new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pread;inheritance

G122

A

刘国政(1982-),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E- mail:liuguozheng@crihap.cn.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节气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