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27赵媛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资源公众

赵媛媛

(中共天津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天津 300110)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赵媛媛

(中共天津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天津 3001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时代到来。微信公众平台以其自身的载体优势和效果优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在应用的过程中,管理者坚持政治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互动性和引导性的原则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将其作为移动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的方式和学生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从而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寓教于乐,更加有效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微信为学生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课堂教学中普遍出现的“低头族”为教学有效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同时在庞杂的信息冲击下,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教育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难度加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受到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成为新的课题。在众多的信息化手段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媒体手段有着特殊的优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1 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1 载体优势

作为可以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种载体,微信公众平台相较于其它信息交流平台拥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添加简单、使用便捷。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即可添加关注,就可收到所关注公众号的相关资讯。学生可以随时收取、查阅信息,流量成本很低。二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于操作。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操作终端既可以是电脑,也可以是手机。因此,只要在网络覆盖的条件下,管理者就可以随时随地将社会热点、新闻资讯以图文、视频、语音等形式进行推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是推送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快速的将文字发送,及时高效;同时,也可以用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群发消息,信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得以展现。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数据显示和统计功能,教师可以根据用户管理分析、群发图文消息分析、用户消息分析,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参与学生用户数、文章阅读次数、学习时间段分布等,将这些数据作为大数据分析,从而更加清楚学生的需求、习惯和兴趣点。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高覆盖率和独特的传播功能,使得借助这一公众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学成为可能[1]。

1.2 效果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体现,有助于形成主体—主导的教学氛围。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途径,实现了教学主客体的一对多的多变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思维的锻炼、发散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性,使得教师可以有效的扩展学习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可以实现移动式,从而增强知识传递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把甄选和整合好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在信息选取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让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以新的方式加以巩固。

2 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教师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平台优势更好地发挥思政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升教育的效果。为了配合思政课程教学的需要,管理者在平台中发布的信息、学习资源以及在知识整合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原则。

2.1 体现政治性,同时具备科学性

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科学性是相统一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服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政治性和科学性。作为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就应该在信息甄选和整合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专业的角度把握好平台上推送内容的准确性和导向性,让信息和资源更好地为教材、教学服务。教师按照政治性和科学性选取内容、推送内容,为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知识权威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

2.2 体现理论性,同时兼具实践性

既然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是为教材和教学服务,那就势必要符合教材的要求,体现理论性。同时,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也有着理论的需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作为互动的平台,不仅教师扩展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展现自我。教师通过平台分享学生的心得、感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知识真正的属于学生,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

2.3 体现互动性,同时凸显引导性

互动性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先决条件[2]。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交互性特点也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提供了便利。该平台可以实现师生的即时互动,也可以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在互动性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凸显。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如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回答,对学生的困惑及时总结解惑等。教师通过平台的互动进行总结,进而讲问题延伸至课堂,讲学生喜欢的话题,将大大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 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自2016年开始,订阅号“交院思与行”微信公众号开始应用到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思政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经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笔者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3.1 作为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移动化教学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成为移动式教学资源平台发挥其载体优势,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信息资源和辅助资料快速高效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则根据个性需求和课堂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阅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以“交院思与行”微信公众平台为例,管理者在推送顺序上按照课程授课顺序进行内容的推送。作为案例说明和补充材料扩充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弘扬国家主旋律,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对理想、信念、爱国、人生价值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通过对榜样人物、英雄人物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学生感知时代的温度,从而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同时,借助该平台将时事政治与课程内容相连接,既扩充了教学资源,又将时事传达给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政治素养。随着资料的不断扩充和更新,这个移动教学资源平台将逐步的完善,最终成为服务于思政课的资料库,使师生都有受益。

基于以上要求,对于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紧跟时代脚步,加强自身网络技能和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

3.2 作为互动方式,实现良好互动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客观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有自己的内在心理图式和心理根据,如果不尊重、不关心,教学模式不可能得到学生认可和接受[3]。此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发挥作用,可以解决教学困境。学生通过阅读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可以自主发表意见,进行回复。教师可以选取有意义的留言进行展示,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的观点和建议,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获得感和满足感。在信息互动中,学生以匿名的身份与老师进行交流,更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讨论对问题的见解,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的认知误区,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解释,从而达到因时因事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作为展示平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可以借助平台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可以成为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认识的媒介,也可以成为展现自我、发表宣言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一方面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将知识外化为实践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交院思与行”微信公众平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平台开设了新生的心声、理想展望、对大学的宣言等栏目向学生征集信息。各班级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提交的感想、心声、宣言等进行辅导和整理后推荐给管理者,管理者择优进行信息推送和推广,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在全国思政课教师接力诵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启示下,我们开展学生的诵读活动,诵读内容涉及革命先烈的遗书、家信等,诵读的音频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和感知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学生参与度的不断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

经过近一学期的使用,微信公众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数据上看,学生的关注度比较高的是身边的榜样及自己的宣言感想等内容。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学生随时可以对推送内容进行评价,发表感想,结合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大大提高。

4 结 语

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移动化,将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化网络化平台相结合,开拓了教学的新领域和新阵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也激发了学生主体性;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满足了学生需求。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和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结合,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1]海莉花,张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简论[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34(2):92-96.

[2]施丽红.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The Application of We Chat Public Platfor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ZHAO Yuan-yuan

(CPC Tianjin municipal transportation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11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new media era com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with the carrier of its own advantages and effect advantage, becom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managers adhere to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scientificand practical, interactive and instructive principles to build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s a mobile teaching resour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benign interactive way and important platform of students show ego, which can conform the change of times and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entertaining, then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result of the education teaching.

WeChat public platform;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2017-04-28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2017SZ03)

赵媛媛(1983-),女,河北沧州人,助教,硕士,E-mail:274385060@qq.com。

G641

A

10.3969/j.issn.1671-234X.2017.02.014

1671-234X(2017)02-0068-03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资源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