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美容师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耿彦军

2017-01-27一师工会

兵团工运 2017年1期
关键词:一师绿化园林

□一师工会

城市美容师
——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耿彦军

□一师工会

耿彦军,1990年3月参加工作,2000年8月调到一师五团物业中心。当时五团物业中心叫商贸公司,是一个很多人向往的单位。耿彦军在那里上班,很多人总是投以羡慕的眼光。一天,领导找到耿彦军商量,单位拉运垃圾需要一名“小四轮”驾驶员,考虑到耿彦军有驾照,干活又踏实,想让他去拉运垃圾。耿彦军二话没说,就干上了这活。后来,商贸公司进行了改制,成立五团物业中心,并将春风路社区内的40多个垃圾池划归物业管理中心清理,这项工作全部由耿彦军承担。

环卫工作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在其中的环卫工人知道。环卫环境又脏,工作又累,工作时间不分寒暑,风雨无阻,没有节假,每天必须早出晚归。到了夏季,瓜果皮多,加之垃圾腐烂发臭,垃圾中蛆虫乱爬,苍蝇乱飞,直往身上、脸上叮,一天干下来浑身疼得难受。耿彦军尝到了环卫工作的艰辛,许多亲戚朋友劝他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干这活儿,工资低不说,还又臭又脏。回想起每天起早贪黑地跟又脏又臭的垃圾打交道,清运完垃圾回家,吃什么都吃不下,一吃就想吐,耿彦军确实动摇过,也曾出现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仔细一想,身为团场的一名职工,嫌脏怕累不去干,那又让谁去干呢?最终他放弃了动摇的念头,凭着一颗兵团人的心,尽自己的力量去把工作干好。

为了工作,他起早摸黑。冬季,当别人还在梦乡酣睡时,他已经干得汗流浃背;盛夏,当人们在午间小憩时,他还顶着烈日奔波在自己负责的环卫小区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默默地奉献着。他天天要完成繁重的垃圾清运任务,同时积极完成各类突击整治卫生任务。

耿彦军在工作中每每规劝居民不要乱倒垃圾、爱护环境卫生时,经常不被理解,甚至被冷眼相向。每当这时,他总是默默忍受,默默地开导自己:“环卫工作虽脏苦累,却与大家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我从事这份工作就有一份责任”,“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他总是很乐观,抱着“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信念,坚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行业精神,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第一线。

耿彦军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牺牲个人健康,换来了小区整洁的环境。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很多灰尘和臭气,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2003年正值全国发生“非典”疫情,耿彦军主动请缨做别人不愿做、怕去做的工作。从早上6点直到晚上10点,在完成责任段垃圾清运任务后,他背着喷雾器到社区、学校、机关进行药物消毒,积极向居民宣讲流行疾病的预防、散发预防“非典”传单。他带动了身边的同事,也感动了群众,受到社会的好评。

每年冬天,一下雪路面滑,车辆出行很不方便。“每当看到垃圾已经聚成堆,我心里就着急呀,只恨自己不会分身术,将垃圾一下子清除干净。”耿彦军微笑着说,“吃点苦,受点累,这没什么,怕的就是工作干不好,别人说闲话。在自己干不过来的时候,就请人帮忙干,大不了自己少拿点钱。可是,一天50元的工钱也没人愿意干,人家嫌工钱低,不愿干。有的人直言不讳地说,我情愿少拿点钱,也不愿意闻那个味。”最后,五团春风路社区的40多个垃圾点,全靠他一个人清运。白天拉不完,他就晚上加班拉。有时垃圾堆里的塑料袋、破衣服缠绕在一起,用铁锹铲不动,他就用手扒。有天晚上,由于天黑路况不好,耿彦军拉运的一满车垃圾因颠簸撒了一大半。看着撒了一地的垃圾,耿彦军哭笑不得,只好摸黑将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

耿彦军为人随和,有求必应,这是物业中心干部、居民群众的普遍反映。凡有居民求助,他都能立即赶赴现场,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居民常被他的这种精神与作风深深地感动,可他却说:“假如我碰到这样的事,也会很着急,问题解决了,我们歇得也安心。”

自从2013年成立城管办以来,耿彦军虽然不懂园林专业,但他深知行行出状元。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他购买了多本园林专业的书籍,认真学习园林专业植物栽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虚心向专家请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他逐渐从一个园林门外汉变成了合格的园林工人。

他在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保证绿化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他不断学习关于绿化树木栽植、栽种的专业知识,成为绿化战线的“多面手”。在街路行道树常态整形修剪工作中,他不顾老、枯、危树清理工作危险性高、难度大的实际,总是第一个冲上前,率先登树,截剪枝干、修剪枝叶;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他不顾树木喷洒防治液腐蚀性强、作业防护器具笨重,依旧抢在前头进行药液喷洒作业。

在绿化养护过程中,面对美丽的绿化景色,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践踏草坪者有之,折树枝者有之,摘花者有之。面对此情此景,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明白粗暴管理不和谐,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化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真正体现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他的付出看似平凡,其实不凡。试想,假如没有环卫工人、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我们居住的环境将怎样?答案不言而喻。耿彦军的高尚就在于他十多年如一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信念。□

猜你喜欢

一师绿化园林
朱屺瞻《绿化都市》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