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美文学改编电影对原著的继承和发扬
2017-01-27闫文珍
闫文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电影、文学、绘画、唱歌、戏剧等均能体现艺术的共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也会去观看电影。有部分电影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对很少进行阅读的部分人来说,用电影来阐释文学作品更易引起情感共鸣。本文分别从《野性的呼唤》、《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三部文学作品出发,分析改编电影对原著的继承和发扬。
1 改编电影赋予文学作品新的思想精神——《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也名为《荒野的呼唤》。该部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一次旅行中,主人公是一条狗——巴克。巴克小时生活富足,后被偷卖到荒野中做一条整天要出苦力换取食物的雪橇狗,残酷的现实、恶劣的环境使得巴克怀念以前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激发出了巴克的野性本能。后来它得到一个善良人的帮助,重新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体内开始有两股力量,即爱和野性在较量。等到主人身亡,巴克意识到在人世已无牵挂,坚定地重归自然。
小说以狗为主人公,从动物的视角出发,语言灵活生动,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阅读之处均可感受到那种压迫、痛苦的心情,也隐约可见当时社会的阶级观念。作品结尾,巴克体内的野性完全被唤醒后,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其中宗教的痕迹。因此,小说可以很轻易让读者了解到当时作家生活的社会背景,作家借助巴克的境遇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爱与自由的向往,以及眼看向往在痛苦的折磨中慢慢消失的绝望,整部作品是压抑且痛苦的,即使在不断的挣扎和反抗,在摆脱了约束的那一刻,内心还是充满了悲凉的情绪,使人久久不能回神。
经过改编的电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思想,将浪漫主义贯穿整部电影,却又赋予电影新的思想精神,指导观众在不同的环境中应以勇敢、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电影呈现出的不仅是巴克的故事,更让观众反思:巴克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逆境中要勇于挑战困难,以积极、坚强的态度面对人生[1]。
2 电影改编赋予文献作品新的时代特点——《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为有名的小说之一,其生动地描绘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乡镇生活,语言极具魅力。小说以班奈特五个女儿的婚姻为主线,折射出的人生观、爱情观至今仍令人深思。以小说为蓝本的电影有九个版本,不管哪一个版本都继承了原著思想,本文选择2005年版,因为电影在继承原著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表演方式和电影技术,为人们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2005版电影改编较为经典,以现代化电影技术表现经典故事情节。开头就是恬静、美丽的田园景色,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交代得很清楚,从庭院、衣服装饰可判断这一家属于中产阶级,生活不富裕,暗示着人物对贵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同于小说侧面描写主人公的性格和外貌,电影将镜头伸向主人公的生活场景、衣服装饰、行为动作等,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一下子就将主人公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电影还重点展示了一个场景,即舞会,并突出展示出了两场舞会的场景与人物动作。在此它对原著有所改动,以主人公情感的发展作为主线开展。第一场舞会,伊丽莎白邀请达西跳舞被拒后,机智地化解了尴尬的场景,达西的傲慢展露无疑,也透露出达西对女主人公已经开始有了好感,但他傲慢无礼的行为也让伊丽莎白对他有了不好的印象,为后续的冲突与发展埋下了伏笔。第二场舞会,两位主人公矛盾不断升级,军官韦翰的话更是增加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厌恶之情,而达西却对她更为好奇。两个场景将两位主要人物的冲突、感情展现出来,后来两人的结合更是将电影推向高潮,体现了电影的趣味性,更为观众喜爱[2]。
《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是女性权益维护者,她塑造出的伊丽莎白聪慧、自信、勇敢,希企得到平等的爱情和婚姻。小说中伊丽莎白一度对达西的拒绝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对追求平等的渴望,对男权主义的不满。而2005版电影中的伊丽莎多了一丝活泼、狡黠,带给观众一份亲切感。电影的改编以不同的视角展示文学作品价值,使得经典文学作品得到传承。
3 电影改编角色形象更深入人心——《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其中刻画了不同阶级、不同社会背景的诸色人物,通过对比展示了人性的丑陋,震撼力十足。经典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是应有之义,其中最观众欢迎的是1956年版电影,它展示出的美与丑对比最为直接,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中,女主人公爱斯美拉达是一位吉普赛姑娘,美丽而善良,经常帮助贫困的人们,很少有异性不为她的魅力倾倒,但这也是她悲惨的一生的根源。当人们被美所吸引时,祸也悄然接近,被诬陷、被抛弃,美和丑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爱斯美拉达为了保住甘果瓦的性命,不惜毁掉自己的清誉,承认甘果瓦是自己的丈夫,但她却成为了农夫与蛇中的农夫。爱斯美拉达的善与单纯使观众对她喜爱并报以无限的怜悯,但也恨其不争,美丑的强烈对比让人物成为荧屏经典[3]。
人物卡西莫多在小说中是外貌丑陋得不能见人的敲钟人,终日与教堂的钟和阴影为伴。但他在电影中的每次出场都能让人感受到丑陋外表下的纯洁与纯粹。神父克洛德对他有养育之恩,所以他甘心为神父做任何事情;爱斯美拉达对他有滴水之恩,所以他用生命守护着她。内外的美丑反差给了观众极大的冲击。克洛德却正相反,他身负教堂圣职,却做着肮脏无比的事情,不仅毁了自己与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同时也摧毁了自己。弗比斯外表俊朗,内心却低俗粗鄙;甘果瓦才华横溢,但性格懦弱无担当,自私自利。这些人物形象与卡西莫多一对比,就更加显得可恶,是他们的贪欲和自私毁掉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4]。
电影通过演绎者的表情、语言、情景等手法,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复活,将美丽和丑陋进行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更加激发了观众对两位主人公的怜悯之情。
综上所述,好的电影改编文学经典作品,不仅是对原著的继承和发扬,更能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时代意义。可见,文学与电影相结合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促进文学作品继承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1]杨家宇.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J].经营管理者,2014,(25):358.
[2]孙艳娜.视觉文化冲击下经典文学电影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扬”与“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65-69.
[3]钟伟轩.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5,(15):73-75.
[4]胡少斐.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看电影视角下的文学塑造[J].电影评介,2016,(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