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梯度选才
——以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

2017-01-27王木森

中国考试 2017年12期
关键词:考查语文能力

王木森

(深圳中学,深圳 518001)

高考,既是检测具备高中学力的考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考试,也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选拔性考试,因此正确处理高校选才与指导高中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每年高考命题必须面对的主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最大的特点是立德树人、梯度选才,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立德树人,就是通过德育来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从而达到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目的;梯度选才就是通过不同能力层级的试题,区分出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从而达到选拔的目的。

1 高考语文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明显地突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关注试题背后的价值观念与人文精神的引领,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品德,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1 试题背后的价值观念与人文精神的引领,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通过试题内在的价值观念与人文精神,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全国Ⅰ卷摘编于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一文。该文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带来的国际公平与国内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思考,激发考生的法律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及未来意识。全国Ⅱ卷,以“青花瓷崛起”为例,回顾了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结晶的青花瓷崛起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回顾中展望现实,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全国Ⅲ卷,直面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留住乡愁”,关注现代国人的情感归宿,凝结着对这片土地上一山一水一乡一村真挚的情感,将爱国主义具体化,在理性的论述中渗透真挚的情感。

第二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从全国Ⅰ卷《天嚣》反映的民族团结、军民鱼水情的感性审美,到全国Ⅱ卷林徽因散文《窗子以外》中的省察内心与外部世界关系,再到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呈现出平凡生活中温馨细节的点点滴滴。试题或在自然环境的恶劣中,或在理性冷静的思考中,或在粗糙贫困生活的磨炼中,呈现出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由此激发起考生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与憧憬。

第三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全国Ⅰ卷采用4则材料,前3则展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发展历程、观众构成及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探索,第4则展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考生需要在纵向搜索、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思考中西方文化差别背景下纪录频道的不同运作方式。全国Ⅱ卷采用2则材料,引导考生关心身边的生活,关注环保“垃圾分类”。全国Ⅲ卷用3则材料展现中国文化系统的博物馆在教育、城市文化品牌价值提升、经济贡献、精神核心建立等方面的作用。3篇实用类阅读材料都是文字搭配图表,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在反复阅读、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思考环境与普通百姓的关系、思考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

1.2 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品德,彰显文化自信,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力图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品德,彰显文化自信,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古代诗文阅读题,全国Ⅰ卷的阅读材料选自《宋书·谢弘微传》,谢弘微渴求知识、正直廉洁、恭谨守礼、爱亲友人;全国Ⅱ卷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传主宽厚忠直、磊落坦荡、忠于国家;全国Ⅲ卷选自《宋史·许将传》,许将用兵有方、为官有节、勤于政事,他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楷模,也不失为当代立德树人的榜样。考生在阅读评价、唏嘘感动的同时,也会感叹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正直高尚的灵魂。在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的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进而反思自己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17年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材料很特别。全国Ⅰ卷,在当今的高考考场上说古代的科举考试。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一诗,串起了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与当前的高考制度。考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有这样那样不完美的地方,但确为当时的社会选拔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一联,明确强调为国选才历来德行为先的传统,并表达出国家分等列位、虚位以待贤才的到来,字里行间表达出诗人对参选考生惜才爱才的真情实感,也表达出为国选才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天的考生会在“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相似情境中,明白当代高考蕴含的时代主题、精神追求与古代科举的区别。全国Ⅱ卷,采用苏轼《送子由使契丹》,以兄长的口吻细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显兄弟之亲情。全国Ⅲ卷,用白居易编诗成集之际的欣喜、自豪,用“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的自信得意,感染着考生,同时也启发考生——历史上的大诗人也要面对现实境况中的无奈,自嘲不失为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人生的价值取舍有环境的因素,选择却由自己决定。

2017年全国卷的名句默写,同样重视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高尚情操。曹操《观沧海》、杜牧《阿房宫赋》、庄子《逍遥游》、刘禹锡《陋室铭》、荀子《劝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呈现出的是责任担当、推己及人、自我超越、洁身自好、博学自省、心忧天下等优秀品质,都能给予考生积极向上的引导。

1.3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三大题“语言文字运用”,从题目形式来看,成语的正确运用、语病判别、语意连贯仍沿用近年题型,删掉了句子衔接、图文转换题型,换成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的内容。在具体的现代生活情境中,考查使用母语的正确性,以此引导考生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表达得体,考查“舍弟”“献丑”“ 垂询”“ 内 人”“ 失 陪 ”“璧 还 ”“寒舍 ”“千金”“承蒙”“高足”“赐教”“恭候”等谦敬词在具体交际语境中的得体运用,既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考查的比重,同时也引导考生学会运用母语得体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逻辑推断题,提供了语境与示例,考查考生内在的逻辑思维推断能力。调整后的题型,对语言表达的规范、准确、连贯、得体以及思维逻辑的严密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就选材而言,既有高考之后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也有城市更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还有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材料来自考生的实际生活,鲜活、实在、接地气。在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缜密性的同时,也提醒考生思考大学专业的选择与好奇心、探索兴趣、适应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理性看待城市名称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理性看待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与火灾、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引导考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成语、病句判别等语用题,从选材来看,既有传统的成语在当代体育比赛、广告、智能机器人、专业选择、“一带一路”的影响、快递服务等方面的运用,也有阅读、学校义工、“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规范表达,还有日常生活药品作用的辩证疗效、电视节目走红、农民生活的改善、书法、二十四节气、机器人、张家界景观、石窟佛像、餐桌礼仪、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试题提供的文字材料,涵盖面广、接地气,与现代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考生在考场做这些题目,也是在全方位多侧面地接受立德树人的教育。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最引人注目、最易引发人们的议论,也是综合展现考生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的大舞台。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精准落实立德树人考查目标。全国Ⅰ卷是空间上的横向联系与比对,介绍中国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先借外国青年的眼光跳出来看中国,然后再从中国青年学生的角度,介绍中国的传统与当下,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思考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现状与发展,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12个“中国关键词”,从城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到“美丽乡村”,从政府的“一带一路”重大决策到普通百姓生活里的“广场舞”,从国宝“大熊猫”到处处可见的“中华美食”,从古老的“长城”到当今的“高铁”,从魅力国粹“京剧”到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开放度非常大,最终又都回归到对祖国的认识。开阖有度,考生不论身居何处,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全国Ⅱ卷“中华名句用用看”,重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承与发展,试题聚焦中华优秀文化,萃取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蕴含自强不息、家国情怀、坚守个性、眼界格局、敢于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担当责任、自信自励等精神品格,兼顾家国社会之“大我”与立志修身之“小我”。试题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文章立意,引导他们思考并发掘名句的内涵,联系各自的理解自主组合,激活名句内在的生命力,古为今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个人、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理解并继承传统,进而超越传统。全国Ⅲ卷直接以“高考作文话高考”为主题,时空跨度相对全国Ⅰ卷、全国Ⅱ卷较小,与考生的距离更近,聚焦于从“真实”的层面展示考生的看法,以此引导考生思考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个人发展,激励青年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民族事业联系起来,启发考生表达宏大背景下对高考的独特看法和体会,呈现为国为民勤学奋进的壮志,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理性回顾高考的过去,面对现在,探索未来,感悟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全国卷3个作文题,都要求考生在相对宏大的话题中,抒写当代青年对国家现状和发展的看法、对责任和担当的思考,全方位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引发考生对未来美景的构想。

2 高考语文如何选才

高考的一大功能是“选才”,为谁选才?选什么样的才?这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凸显了语文试卷的特点——回归语文本位,突出“关键能力”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区分考生的语文知识与运用能力,发挥高考语文的选才功能。

2.1 突出考查语文“关键能力”

按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要求,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6种能力。在试卷中具体体现为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运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1.1 识记能力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开始,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识别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名篇名句,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层级[1]。

2017年高考语文3套全国卷均设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与写作4个模块。其中,古代诗文阅读第11题古代文化常识、第16题名篇名句的理解性默写、第17题成语,考查的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识记,对应的考点是文化常识、名篇名句、基础知识。高考语文识记能力的考查,并不完全是考查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放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从运用的角度来考查。这既是对学生语言积累数量与质量的抽查,也是在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多积累富有文化内涵的规范语言。全国3套卷考查的内容都在必背古诗文的范围之中,且皆为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名句,这是考生构建个人语言能力的“必备素材”。

2.1.2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识记基础上高一层次的能力,表现为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1]。主要表现在对全卷所有题干的理解及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中。

2017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模块中,论述类的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3题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古代诗文阅读第10题为文言文断句,这是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第13题要求翻译成现代汉语,直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对古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及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2.1.3 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之上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1]。

2017年全国卷中,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上。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2题、第3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4题、第6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7题、第8题、第9题,古代诗文阅读的第12题,都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以全国Ⅰ卷为例,第2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生需要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出判断;第3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第4题,考生需要在分析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如何为作品主题服务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的主题;第6题考查的是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考生必须先明确小说结尾的形式,再分析出这样的结尾在情节、主旨、内容、意蕴等方面的作用;第7题需要考生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第8题需要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第9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实际上考查的还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考生需要在原文筛选出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制播运营模式、美国国际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然后再逐点比对,筛选出两者的不同;第12题需要考生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出作者对谢弘微的观点态度。

2.1.4 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的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的高级别的阅读能力[1]。

2017年全国卷对此项能力的考查,主要放在文学类文本和古代诗文阅读上。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Ⅰ卷第5题,让学生鉴赏评价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巧妙的情节安排给作品带来的艺术魅力。全国Ⅱ卷第6题,考查“‘你’‘我’两个不同人称交替使用中蕴含的态度”,从语言特色的角度鉴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古代诗文阅读,全国Ⅰ卷第14题,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从环境对人物心情的烘托,到修辞手法的作用;从科举考场上考生的形象,到作者的自我形象,涉及主题、形象、创作目的、表达分寸诸方面。第15题,赏析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答出“下笔春蚕食叶声”一句的精妙之处。全国Ⅱ卷第14题,从典故使用的贴切准确、内容的理解推断、使用目的、表达情感等角度鉴赏“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的表达技巧;第15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一问,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的角度来考查。全国Ⅲ卷第14题、第15题考查的能力层级与Ⅰ卷、Ⅱ卷相同。

2.1.5 表达应用能力

表达应用能力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的能力[1]。

2017年3套全国卷都在第17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第18题考查语句表达的规范准确,第19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第20题重点考查连贯,第21题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与往年相比,加重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在沿用成语使用、语病判断、语义连贯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表达得体、逻辑推断题型,加强了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写作是全方位检测考生表达应用能力的试题。2017年3套全国卷的作文题,首先考查考生对作文题目材料的理解,以全国Ⅰ卷为例,从12个关键词里“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考生必须根据要求,设立作文立意,确立文章观点,在对宏大的“祖国”话题的把握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展示各自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写作时,考生要创设语境,借助字词句形成语调语气,围绕中心个性地表达对祖国的过去与现在、传统与未来、发展与挑战的看法。其次考查作文内容是否充实,感情是否真实健康。2017年3套全国卷,都与考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每人都有话可说、有情要抒,因此内容的充实度、感情的真实度、健康度一定会有高下之分,试题的难度梯度也就显现出来。至于文章思路是否清晰连贯,能否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能否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则为写作技巧方面的考查。在表达方式上,则考查考生能否发挥各自特长,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联想、想象,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通过写作展示出形象思维特长或者逻辑思维特长。虽然文体不限,但是写出来的作文必须文体分明,记叙文就是记叙文的样子,议论文就有议论文的范式。语言方面,考查的则是考生能否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

2.1.6 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1]。

近几年高考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锁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上。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侧重3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二是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三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把探究能力的考查蕴藏在作文题中。全国Ⅰ卷,探究国际背景下的中国现状与发展;全国Ⅱ卷,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上选取6个名句,考查考生探究名句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发掘名句中反映的人生价值或者时代精神,立足求新或者求异,发表个性化的看法或者新颖的观点;全国Ⅲ卷“我看高考”,探究高考40年的价值成就或者改革进步,抒写高考带来的集体记忆和个人情感,“我的高考”,既可以是高考路上的喜怒哀乐等个性化的感悟,或者高考在人生路上里程碑式的意义探究,也可以是给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之见。

2.2 覆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4个维度[2]。高考语文设置6个能力层级,来区分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低。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是3种基本能力,是语言构建、思维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些素养的具体体现;鉴赏评价能力直接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素养相关;表达应用能力涉及表达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素养;探究能力则全面体现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做到“有发现、有创见”,考生在构建语言运用、语言表达个性化的看法或者创新的见解中,必然涉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所有素养。

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能力。全国Ⅰ卷要求考生探究12个关键词,建构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思考国际形势下的中国发展,写出中国魅力,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思考中国的现状、过去以及未来,表达“美丽中国”的审美体验,运用自己直接的生活经验及书本的间接经验来构建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向外国青年浓重推出中国形象。全国Ⅱ卷偏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考查,6个名句选自上古到现代,大跨度地显示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以点带面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不断进步,启发学生审视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美的历程”。全国Ⅲ卷“高考作文话高考”,直面高考40周年中的成败喜忧,思考探索高考改革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中国现代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3个作文题,区分度、信度都很高,考生因眼界不同,认识不同,精神气度不同,会写出不同层次的文章。从“大我”“小我”的理解中考出胸襟的不同,从历史坐标、身份坐标的把握中考出眼界的区别,从人生坐标的把握中考出志向与见识的远近。可能是气吞山河的家国情怀,也可能是小家碧玉式一滴水中见太阳;可以是新旧对比,也可以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写出同样的娱乐;既可以正面阳光激情飞扬,也可以逆向思维直抵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都得到了全方位的考查。

3 2017年高考语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任何形式的考试都和教学一样,服务于教育的育人功能。高考除了考试过程中的教育功能,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中学语文育人策略的实施。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启示。

3.1 语文教学过程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文学科除了“术”之外,更重要的是“道”。不管承认与否,客观上,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语文试卷的每一道试题,都渗透着“立德”的功能。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3]。由此启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准渗透“立德树人”的原则。

第一,语文教师自身要修身养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学科规律,变重智轻德为立德树人。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

第二,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知识传授的规律,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在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修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利用现代科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第三,要科学选用教学材料,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理性对待外来文化。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中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情,充分发掘课本材料的用处,发挥自主性,因地制宜加入使用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鲜活材料,加深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滋养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国际国内大趋势,思考报国为民的方式方法。

3.2 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4个维度,在教学中,这4个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综合推进的。

2017年高考语文一改往年“文学类”“实用类”阅读材料二选一的做法,都设为必考内容。这一调整打破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局限性,中学语文一线教学必须迅速扭转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加强学生对各类体材文本阅读能力的全面重视,加强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平衡提升,为文理跨界人才的培养铺平道路。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与人交流、与作品作者的交流中,重视优秀语文材料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凭借直觉,捕捉灵感,发展联想与想象能力;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实证与推理,运用批判思维发现问题。在阅读中体验与感悟,学会各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在审美过程中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发现美并创造美;学会根据个人的学情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古人、对待外来文化,借鉴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构建语文知识系统,构建审美观,构建语言理解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3.3 学用并举,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一改往年对热点的回避态度,积极主动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抓热点,顾大局。“一带一路”“智能机器人”“广场舞”“高铁”“共享单车”“雾霾塔”“互联网+”“协同创新机制”等大量社会热点词语频频出现,让人耳目一新。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媒体文段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展现在考生眼前。考生必须有从世界看中国的格局,有从历史看当下的眼界,正确把握国家历史坐标、个人时代坐标,讲好中国语言,发出中国新青年应有的声音。

以上这些都是在启示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学生教活,而不是让学生死学。学生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语文方法,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活这些方法,用活这些观念。语文教学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语文学习。现代中学生学习语文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具体的运用中学习语文,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用并举。

2017年增加的逻辑推断试题,也向中小学语文教学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学校的日常教育,既要重视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基础性,也应该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用并举,将“学得”与“习得”有机结合。由此提示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母语教育是立足于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校语言教育应注重真实的生活之源,回归语言的本体。语言是思想品德的载体,也是思维品德的载体。好的语言,不仅有基于对母语敬重的规范、得体,有恰到好处的准确,更应该是个体本身优秀品德、良好思维品质的彰显。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EB/OL].(2016-10-14)[2017-08-14].http://www.neea.edu.cn/res/Home/structure/d5c2533736139e39cc73a479158fd3b0.pdf.

[2]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3]新华社评论员.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6-12-08)[2017-08-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3340.htm.

猜你喜欢

考查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