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战略中医学图书馆的挑战和机遇

2017-01-27,,,,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医学文献

,,,,

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文献资源汇聚中心及医学知识传播中心,在医学科研支撑和公共卫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积极应对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信息的主要集中地,大数据时代下“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医学图书馆发展带来很好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医学图书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为健康中国服务,让更多的人群提升健康素养,为更多的医学科研和临床人员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保障,是医学图书馆亟需思考的问题。

1 健康中国战略概述

1.1 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历程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在2007年09月08日中国科协年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1]。2008年, 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历时4年多,2012年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3]。2015 年3 月5 日,“健康中国”首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4]。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5],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6],至此,“健康中国”战略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1.2 “健康中国”的主要目标

“健康中国”强调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健康中国2030”战略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其中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险因素为3类优先发展领域,并进一步提出了分别针对上述3类优先领域以及实现“病有所医”可采取的21项行动计划,包括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划、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针对重大疾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等[5]。

2 “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医学信息需求分析

2.1 人口健康信息需求

公民健康信息需求日益迫切。“人人健康”和“预防为主”是“健康中国”战略中强调坚持的重要原则。“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中国科协在2015年9月19日发布公民科学素质调查[7],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对医学新进展感兴趣的比例为69.8%(排名第二),医生为职业声望较高的职业(53.0%,排名第二),也是公民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排名第一),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我国公民对医疗服务的期待,也侧面反映了公民对健康信息的迫切需求。2015年8至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8]。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较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1.45、0.77和0.46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说明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正在逐渐提升。按照2030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2030年为30%。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公民健康信息需求将越来越大。开展居民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强化预防、治疗、康复的精细服务和居民连续的健康信息管理业务协同,是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卫生平台和惠民医疗迫切需要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实现数据融合、动态交互和共享,是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基础。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面向中西部和基层的远程医疗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医疗,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医疗卫生的数据挖掘分析等离不开人口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

2.2 医学科技创新信息需求

“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一方面通过加强医学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医药产品开发,启动实施面向2030年的健康保障重大工程,从而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医学科技基地平台体系建设和创新政策环境建设为医学科技创新提供环境支撑。

医学科技创新离不开医学信息的基础支撑。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知识生产和知识表达产生质的飞跃。科研人员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捕捉目标信息,如何发现交叉领域间不同文献类型的关联关系,迫切需要医学信息服务从理论基础开展深层次的变革,从语词概念层面开展实质性的本体化研究,从数据层面开展多类型媒体的规范化长期化研究,从软件方面开展快速检索聚合的引擎研究,从硬件方面开展海容量文献快速访问及长期安全的研究。

3 “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图书馆的挑战

“健康中国”战略中人口健康信息需求和医学科技创新需求对医学信息服务者提出了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双重挑战。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信息服务的主要工作者,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之际,应主动担当起“健康中国”信息服务的历史使命。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对图书馆的职能造成了很大冲击,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正面临重大变革。医学图书馆若想为“健康中国”提供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服务,面临着用户需求、资源建设、服务平台、服务空间、人才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3.1 用户需求的挑战

医学图书馆服务群体和用户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健康中国坚持人人健康,全面推进国民卫生健康事业,设计整个医学产业链。图书馆开展服务的用户群体从以前简单的学生、科研人员和社区扩大为学校、医护、科研、患者、保健、信息服务、政策制定、产业链上下游。此外,图书馆多类型用户让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复杂,用户获取信息行为的改变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和实体空间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2 资源建设方面的挑战

在资源建设方面,医学文献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来源途径也越来越多,数字化比重越来越大,非结构化数据飞速增长。资源类型除传统图书、报刊、论文等基本文献外,还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网页、手稿、科研数据、电子病历、影像、健康档案、移动医疗传感器和穿戴设备记录、社交网络、患者行为数据、传感器数据等。资源获取途径除了传统的出版社、数据库商以外,还增加了研究院、医院、社区人群、药厂、医学设备厂、药店、公共普查机构、网站、物联网等。这就需要图书馆统筹建设数据规范,加强采集手段,在多类型多途径的数据交融环境下尽可能采集全面的医学资源,打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数据基础。

3.3 服务平台的挑战

医学图书馆统一发现平台和数据精准挖掘平台亟需建设。随着数据资源的海量汇集和数据价值的价值挖掘,数据出版机构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购买的商用数据库越来越多,自采文献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数据库平台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和开放的数据交互接口,用户搜索效率低下。市场上已有的一些资源统一发现平台存在着挖掘效果差、聚类不理想、排序不精准、专业数据挖掘差、新增资源平台不易统一纳入等不足,用户对垃圾数据十分抱怨。

3.4 服务空间的挑战

医学图书馆建筑空间和网络空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随着图书馆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医学图书馆除传统的阅览室外,逐渐增加了学习研讨空间、创客空间、新技术空间、咖啡室等促进阅读和研讨的新功能空间。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图书馆也开始引入相关传感器进行为用户提供细致个性化的文献服务。另外,图书馆海量文献的增加以及对文献的细颗粒揭示,再加上数字资源本身易损坏、对软件环境依赖较大等不足,为了保证资源的快速访问和长期有效,图书馆的存储系统及网络空间面临着技术的巨大挑战。

3.5 复合型人才的挑战

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医学专业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医学大数据的建设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医学图书馆员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图书文献知识,熟悉相关医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医疗大数据服务需要的知识组织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知识揭示技术,数据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知识服务需要兼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和情报技术的复合型数据馆员,目前同时具备这些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远远求大于供[9]。

3.6 图书馆作用的挑战

医学图书馆资源优势不再。医学图书馆曾经是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具有天然的资源供应优势。然而,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和大数据的推进,数据供应商和资源发现商的崛起,传统的医学图书馆解决用户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已弱化。很多用户直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根据中国科协2015年9月19日发布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在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中,高达91.2%的公民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互联网已成为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尽管信息良莠不齐,但通过这些途径获取资源的便捷性、发现功能的多用性弥补了事实上的不足,逐渐拉走以往属于图书馆的用户群体,且改变了用户的资源获取习惯。

4 医学图书馆的发展机遇

“健康中国”的实施虽然给医学图书馆带来不少挑战,但也给大数据时代的医学图书馆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1 医学信息需求扩大的机遇

医学信息需求的扩大为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 “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健康中国”旨在实现人人健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要求使全民全周期需要医学教育,医学科技创新需求加大科研人员对医学文献的进一步依赖,同时医学产业链的发展也带来了整个医学产业的信息需求等。这些新的信息需求意味着图书馆等医学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价值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扩大的发展空间。

4.2 医学信息可靠权威要求的机遇

医学信息可靠权威的要求给医学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朱纯琳对韩国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情况所做的调查[10]表明,公民对健康信息服务排在前10位的标准是“准确性、警告、时效性、可理解性、权威、责任、可访问性、有效性、导航和观众”。在如今良莠不齐的医学信息服务中,迫切需要公信力高的医学信息服务机构为大家提供可靠权威的医学信息。图书馆作为医学信息传统的资源集中地,在资源可靠性和权威性方面是一般的健康网站所不能比的。

4.3 可解决问题的新技术机遇

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给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数据已变为一种资产,数据价值的发现人、拥有数据的人迅速升值。医学图书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数据的拥有着、使用者和传播者,在大数据时代处于医学产业链上一个重要的枢纽环节,其地位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可或缺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分布处理、海量存储管理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也给图书馆解决海量信息服务提供了新型处理手段,基于文献内容的分析、学科间的关联关系计算挖掘逐渐或将要被解决,这意味着图书馆将来有可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准确的精准个性化服信息服务。

4.4 产业政策保障的机遇

国家级的产业政策保障给医学图书馆带来了新机遇。“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主导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全覆盖的医学保障健康体系,从教育到科研到产业引导,从政策到法律到经费支持,处处彰显国民健康主旨。这样的政策保障在带动促进健康产业链发展的同时,无疑会给医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保障。

5 医学图书馆的思考

5.1 关于服务人群

5.1.1 面向社会公众

医学图书馆应该加强面向公众的公共健康信息服务。“健康中国”首先强调的是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然而,我国图书馆关注健康信息服务相对较少[11-13]。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之际,建议医学图书馆积极开展公共健康信息服务,一方面主动面向校友、社区、患者等开放,实现优秀医学资源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设置专人开设健康信息服务专栏,有条件可设立健康信息馆员;同时建设健康专题数据库,增加健康网站导航,为公民提供可靠权威的健康信息服务。

5.1.2 面向医学专业人员

图书馆应该扩展面向医学专业人员的服务内容。目前,大多数医学图书馆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文献提供、专题分析、定题服务等服务,还有一些图书馆开展学科研究方向预测、学术圈分析、机构分析、关联分析等服务。随着科研逐渐向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发展,科研数据开放共享进程加速推进,国际科研基金资助单位、科研机构、期刊出版商等纷纷对科研人员提出科研数据开放存取的相关要求及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数据存储及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咨询、方案协助、嵌入全过程的科学数据管理等已成为图书馆新的服务内容。

5.2 关于资源建设

5.2.1 资源可信度思考

“健康中国”需要可靠、权威的医学信息服务。医疗健康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但信息质量却难以分辨,导致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差、健康信息源的可靠性模糊,使公众对医学健康信息选择茫然,急需建立一些可信度较高的医学信息服务源。医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且拥有专业的医学情报服务团队,与一线临床和医学科研人员联系较为密切,可以较方便地建设可靠权威的医学信息资源并开展相应的公共健康信息服务。

5.2.2 资源采集思考

资源采集任务越来越重。常规的纸本和商用数据库采购是图书馆采集的主体,但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灰色文献、网络文献、开放文献等也逐渐纳入采集范围。除了困扰图书馆的严重的采集经费短缺问题,还有一系列流程问题、规范问题、技术问题、存储揭示问题和风险防范问题等。医学图书馆应该针对目前的医学大数据发展态势对采集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以打好优质医学信息服务的数据基础。

5.2.3 资源组织与揭示思考

资源组织越来越细化和关联化。随着用户的精准化需求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数据组织越来越自动化、语义化、关联化、智能化,对文献的组织要求也更加细颗粒和关联化。文献元数据字段尽可能丰富,知识单元尽可能相互关联,相关领域尽可能相互关联,异构数据尽可能关联等。发现文献、机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关联分析,发现最佳保健和治疗模式的精准分析,发现新类别产生新知识的聚类分析,将是“健康中国”实施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支撑,也是医学图书馆实现服务价值的高端体现。医学图书馆需要升级改造传统的粗粒度编目和有限类型资源描述系统,以适应更多类型资源的建设。同时,医学图书馆需要密切跟踪本体及其语义化实践应用的研究进展,以快速实现资源语义化组织与检索。

5.2.4 资源整合与统一发现思考

散乱海量的资源让科研人员疲于奔命,深陷于垃圾数据堆,耗费掉宝贵的科研时间。一方面,医学图书馆引进成熟的商业统一发现系统解决馆藏资源和馆外资源的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医学图书馆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建设相应小领域的统一发现系统,以更好地实施精准的个性的信息对接。

5.2.5 资源存储管理思考

数据的量变最终引起存储技术的质变。海量医学数据的产生不仅存储规模巨大、存储管理更加复杂。而且由于数据资源本身的脆弱性,如容易被篡改、不可访问、对软件环境的依赖、人为管控等因素使数字资源寿命远远低于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图书馆应该重视存储系统的高效管理和维护,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数字长期保存建设,其中重要的资源进行采集与本地化保存,真正做到图书馆典藏文献资源的作用。

5.2.6 资源规范思考

遵循统一生物医学数据标准势在必行。“健康中国”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医学大数据的融合共享和关联。数据的融合共享关联需要建立统一的生物医学数据标准。医学图书馆应在数据产生阶段或后期处理过程中引入数据标准,以方便数据的有效融合和集成。

5.3 关于服务模式

5.3.1 学科化思考

医学图书馆在学科化方面应在前期信息素养培训、文献提供、文献分析报告等学科化服务的基础上,紧贴“健康中国”重大任务及专项建设领域的研究方向,重点培养几支医学信息精准服务团队,专业长期跟踪某一领域方向研究,向科研人员提供优良的、不可或缺的医学信息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把握研究前沿。

5.3.2 方案化思考

医学图书馆应在目前普遍基于文献计量数据的文献分析报告基础上,进一步全文深化分析,对所关注领域的不同应用目标、实验方法、结果比对、引证数据、应用环境等进行汇聚及类比,给科研人员一份可参考实施的技术文献情报方案,上升为知识层次的情报服务。

5.3.3 专业化思考

医学图书馆作为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队伍,在未来大健康信息服务中的服务方式、资源、知识产出等方面应体现医学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具备高度的情报敏感性,能快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浩海中准确聚焦有价值的情报,体现出专业的医学情报积淀,使服务更为细致、精准、专业化。在数据泛滥的时代,医学专业图书馆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帮助读者减少冗余垃圾数据,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医学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独特的信息服务。

5.3.4 智慧化思考

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设备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感知,医学图书馆可通过不同功能的空间建设实现知识共享、服务灵敏、一方面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获得同一空间的阅读学习解决方案,为广大读者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查询和阅读等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馆员工作效率,努力实施贴心高效的智慧化服务。

5.3.5 合作化思考

“健康中国”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涉及到多个产业链。医学图书馆应该与海量数据掌控者、数据分析者、软件开发者、产业链的其他节点合作,如物联网、社区等,实现互利共赢。

5.3.6 研究化思考

大多数图书馆在机构中处于保障部门地位,人员少,学历不均匀,研究能力较弱。但若想在大健康中站位,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精准知识化的信息服务,则需让图书馆具备研究能力,在距离用户最近的前沿详细了解用户需求,熟悉文献组织,掌握挖掘目标,研究针对自己用户群体的精准服务相关技术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专业的领跑信息服务。

5.3.7 技术支撑思考

大数据时代“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医学图书馆若想快速发展,为服务领域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保障,必然需要雄厚的技术储备及研究应用实践的技术支撑。医学图书馆可尝试建设医学信息分析实验室,密切跟踪大数据时代下与资源建设、知识挖掘、知识揭示、智慧图书馆等相关的新技术,开展医学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基础研究、知识组织关联技术研究、医学信息新技术应用研究,并及时将其应用到海量文献资源的组织利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形成新的信息服务产品。

5.4 关于定位

图书馆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以创新求生存。医学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已特定的任务和用户群体确定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定位。虽然众多数据库商和商业引擎替代了图书馆的部分职能,但是这些商业化数据库或引擎普适性较强,不能充分满足也很难实现不同用户群的信息需求。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信息更与地域、环境、科研领域密切相关,医学图书馆可在引进商业化信息服务的同时,腾出更多精力建立更为精细、深入和周到的知识服务,做到用户眼里的独一无二。

5.5 关于人才

医学图书馆可采取集中措施解决人才问题。一是注重内部培养,已在图书馆工作的馆员对业务工作相对明晰,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可迅速提高人员业务水平。二是人才引进,人才引进一直是众多机构人才需求的解决之道,可根据业务需求迅速引进合适的人才上岗。但无论是内部培养抑或人才引进,皆需留住人,留住心。

6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健康中国”环境和大数据技术将有力推动医学图书情报服务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拓展,医学专业图书馆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在“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中站位发声。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医学文献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