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实践探索

2017-03-2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馆员馆藏

, , ,,,

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支撑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与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不同医院图书馆在人员配置、人员素质、经费、设施建设、医院重视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医院也存在着资源采集各自为政、重复采集率高等问题,导致经费和资源利用率低,服务效果不理想,制约了医院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和健康发展。为此,复旦大学医院图书馆联盟在上海市医学图书馆委员会的支持下,对所有附属医院成员馆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其馆藏资源和服务形式,并根据各医院的学科特点,顶层设计、优化馆藏资源,利用图书馆联盟优势,协调发展,实现各医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鲜明和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

1 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为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复旦联盟)内14家医院图书馆(其中三级医院9个、二级医院 5个),参照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设计的《中国医院(学)图书馆情况调查表》,采用单选、多选和填充等问卷调查方式,对联盟旗下医院图书馆进行总体情况、文献资源、设备、年度经费、文献服务、学科服务、数字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和课题研究九方面的全面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医院图书馆的首要问题是经费短缺和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建设与共享、学科服务等高层次的服务难以展开,因此需要联盟从顶层进行干预,统筹人员和资源,帮助医院图书馆建设具有医院特色的馆藏资源。

1.1 经费情况

复旦联盟旗下医院图书馆年度总经费共计301万-356万(其中一家医院年度经费不固定),详见表1。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医院会把数据库和电子刊的采购开支放在行政经费或信息经费里;有的医院部分科室会出资购买部分资源供全院使用,也属于医院图书馆的资源;有的医院图书馆可以申请预算外开支。因此,图书馆的实际使用经费应大于统计数。

对比以往的调查数据[1],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费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如中山医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费从2009年的100万均下降到50万,而二级医院图书馆平均8万的资源建设经费对于维持一个图书馆的正常发展非常艰难。从场地和开放时间来看,随着各医院建筑规模的扩大,各医院对于图书馆场地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有机会建设医院图书馆新馆时,都把医院图书馆当作医院展示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但经费却不断下滑。

表1 14家医院图书馆面积、开放时间、经费和人员情况

1.2 人员情况

14家医院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30名,没有30岁以下的年轻馆员,31-40岁占20%(6/30),41-50占46.6%(14/30),50以上占26.6%(8/30)[2]。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严重缺乏,几乎无图情专业背景的馆员,计算机或图情等专业技术人才紧缺[3]。

2 联盟指导下的医院图书馆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联盟旗下附属医院共有中文数据库11个、外文数据库2个,2010-2014年新增中文图书13117册(包括复本),新增外文图书1224册(包括复本),每年订购中文刊1497种、外文刊306种。由于经费有限,各馆的数据库采购都处于较低水平且重复率高,急需联盟顶层协调。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成立的宗旨,就是在临床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立一个很好的科研服务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成为医院最重要的基础平台[4]。因此联盟成立以来,首先实行联盟内的资源共建共享,并进一步整合复旦大学和各附属医院图书馆的人员、技术和资源,为附属医院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和信息服务保障。

2.1 联合采购文献资源

在遵守国家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复旦大学图书馆向医院的所有复旦大学教师开放了电子资源的校外访问权限,并为各家医院配备了医学学科馆员,通过邮件、微信、电话等及时回复用户在资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对不能共享的电子资源,则由复旦大学图书馆牵头,评估医院所需的数据库资源,采取联盟出资共同使用部分,各成员馆自愿出资认购专业部分的方式进行大学和医院图书馆的联合采购,对合法用户开放使用。联合采购降低了成员馆的采购成本,丰富了数据库资源,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文献需求[5]。

2.2 充分协调下馆藏特色建设

复旦大学图书馆在采购医学资源相关资源时,会咨询成员馆的需求和学科方向,经过综合协调后确定采购方案,成员馆也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书目,由复旦大学图书馆统一采购。联盟利用复旦大学图书馆的专业馆员优势,为医院图书馆员进行不同主题的培训或提供来见习机会。此外,每年在期刊订购之前,联盟组织召开期刊订购协调会,协调、指导各家医院的资源订购,避免重复采购,鼓励各家医院建立具有突出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2014年以来,联盟内重复采购率下降了70%以上,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充分发挥了联盟在资源建设中的协调作用。

随着研究人员对特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联盟还从技术层面指导各成员馆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2016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联盟的指导下,解决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标准化、数字化问题,将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购买和自建的数据库与复旦大学图书馆整理的OA资源进行整合[6],通过一站式检索平台初步建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成为行业中的典范。

2.3 联盟领导下的馆际协作

为共享各医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由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发起,制定相关规则,成员馆签定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协议,形成了各成员馆的资源共享机制,发放了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通用阅览证,成员馆用户凭借此卡和医院工作证可以享受复旦大学和14家成员馆的全部资源与服务,此举大大提高了各医院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效益[7]。

2.4 丰富多样的馆员培训机制

附属医院图书馆馆员能力参差不齐,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8],为此联盟建立了定期的馆员培训制度,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医院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包括专题培训、数据库培训和图书馆的参观交流、邀请国外专家讲座等,全面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促进其对国外医学图书馆最新发展的全面了解[9]。

2.5 联盟带领下的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医学图书馆新的业务增长点。复旦大学图书馆多名兼具医学专业背景和图情专业知识的学科馆员牵头,带领医院图书馆员为医院推荐的课题组提供学科服务。很多医院对此非常重视,有的甚至通过院务会或制定相应标准来遴选课题组。学科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与学科带头人商定主题或研究方向、定题推送服务、帮助课题组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课题组申报课题时,开通课题查新、查收查引证明等的绿色通道;参与课题研究的全部过程,对课题提供全程的信息服务。在大学学科馆员和医院图书馆员的通力合作下,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有2个科室在当年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这标志着医院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显著上升[10]。

3 结语

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利用复旦大学图书馆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根据各成员医院的学科特点和图书馆发展实际,制定馆藏资源特色化配置方案,采用集团采购、专业培训、文献服务、馆际互借等各种手段,利用学科馆员制度,最大程度提高医院专业学科资源建设效率和资源共享水平,优化联盟内部人员、资源配置和信息服务、馆际协作模式,使联盟图书馆的用户受益,提升了医院图书馆在医院中的地位。

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和人力上都有医院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势。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在电子资源许可协议、版权法等法律框架范围内,正在逐步将专业培训、学科馆员服务等推广到非联盟旗下的其它医院图书馆,帮助地区所有医学图书馆共同提升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馆员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