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2017-01-27孟祥浩苑春红

科学中国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教学方法

孟祥浩,苑春红

临沂市兰山区朱保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孟祥浩,苑春红

临沂市兰山区朱保镇中心小学

教育观念的改革与时俱进,从而使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从曾经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对教师实施教学过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学生的共性及个性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理解,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重新规划课程,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课程实施的作用作为目的。本文着重阐述课程实施的含义、作用、原则,并且通过对这些方面去分析课程实施的过程,探讨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

课程实施;教学观念;小学数学;个案研究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

关于课程实施的定义不一而论,不同的学者持有的观点并不一样,目前而言主要有两种理解:第一种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环节,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另一种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当课程加入课堂之时,就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笔者认为,对于课程实施的见解是见仁见智的,课程实施是通过平衡影响教学成果的各种因素设计规划教学方案,创造积极有效的正向的教学理念的过程。

二、课程实施对教师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教师是作为一个关键因素存在的。教书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课程内容规划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课程实施对教师来说就有着不同的意义。我认为课程实施对教师来说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利。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实施者,他可以决定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氛围。

第二,教师担负一定的责任。课程实施对教学来说是重中之重,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去实施,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不能保证课程实施在可控、可预见的情形内,那么教学改革将成为一纸空谈。

第三,增加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能够增加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过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为了保证课程实施起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数学教学课堂上的目标设置、情节设计、氛围营造、策略选择等。一部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强的教师能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程,树立起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

例如在向小学生讲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可以分别准备不同的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询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首先去引导学生猜测并分队,认为长方形面积大的一组为一队,认为正方形面积大的为一队。队伍分好之后,教师将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教给学生,然后分别选两个小学生到前面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最后计算出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也能够将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形象思维法、实物演示法、图示法、化繁为简法等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得好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先以化繁为简法为例。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求面积、求体积的数学题,以求梯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积木,用这些积木组成梯形的形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梯形是由什么样的形状组成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回顾不同形状求面积的公式,这样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方法会促使学生在面临同样问题时,首先运用这种“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去思考。

(三)教师自身观念态度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被很多教师接受和认可,但实际上真正利用这种理念去转变教学过程实施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的教师因为这种或者那种因素的影响,依旧采用老套路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注重对新的课程计划的理解,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从理性上去探讨问题。小学数学教师马老师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实施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我认为新的课程改革和先进的理念,能够彻底的摆脱陈旧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希望用新课改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使我的工作量再大,我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实践新课程,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亦是如此。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的不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因此,我们要选择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小学数学过程实施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把数学引导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数学变成孩子们眼中真实的、简单的、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知识,打破了传统数学枯燥、乏味、无法掌握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我发生到课堂的后半部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甚至好多开始交头接耳,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于是我便开始停止授课,问他们:我们一节课40分,8点钟开始上课的,现在是8点27分,你们算算看还有多长时间我们就要下课了?这样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结束语

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冲击下,我们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也逐渐趋于感性理性相结合,出现了很多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许多教师依然存在一些陋习,我们需要向专家教师学习,挖掘他们对于数学课程实施的成功之处,分析能够影响课程实施的众多因素,从而促进我们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1]王世范.“主体参与”教育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1993(5):9-13

[2]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教学方法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剪拼正方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