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探讨

2017-01-27

科学中国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文读书素养

高 梅

济南市技师学院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探讨

高 梅

济南市技师学院

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看到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职业学校培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当前职业教育中重技术、轻人文在职业院校普遍存在,这忽略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以至在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职业院校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从事劳动的工具人而应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社会人,要有责任心,对国家有担当,对自己有美好的精神追求。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培育已是当务之急。语文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其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占有独特的优势引导地位,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并担当起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修养的重任。

一、持续不断地加强知识修养,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首先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教材内容丰富,可谓包罗万象,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具有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师只有跳出专业知识范围的限制,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不断积累自身知识储备并及时更新知识,才能掌握广博的知识,才能对教材更全面地理解,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成果。而在语文课教学中,则更利于根据课堂上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润物无声地启发学生进行人文思考。

其次,语文教师要具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尽量缩小与学生间的代沟,努力做到与学生拥有共同语言与话题。语文教师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紧密相连,要善于通过将社会热点话题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如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主动接收人文熏陶,通过自主学习过程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人文观念。

再次,语文课教师要以德育人,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最直接有效的,胜过任何的说教与高谈阔论地讲大道理。教师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敬业乐业,平时要加强专业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业务能力,而对学生则要从学习、生活到思想等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人格感召力下,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自主地完成了自身人文修养培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模式,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缺少主动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性的,原本应该充满审美愉悦感的语文教学反而死板无趣,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改进及科技的发展,电视、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走进了教室,语文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充满活力和富有情趣的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使学生完成从知识到人文素养培育的全面提高。例如,语文教材中古代汉语部分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但却是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学生在学习时往往畏难情绪较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幻灯片使得讲解知识点时简明、条理、详实,在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古今结合,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华;古典名著的学习则可借助于经典的影视文学作品,全面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人物思想,体会作品中人物命运带给人们的启示性;在诗歌、散文单元的学习中可以引入配乐朗读、电视散文,这样情景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作品,理解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审美愉悦,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而应用文单元的学习则可以借助网络,让学生找出网络上不同应用文文种例文中存在的错误,通过讨论交流,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如何正确改正,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不同应用文文种的正确写法,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质疑的能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提高人文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使人受益的可举之例多不胜举。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跨越时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高职语文教材中收有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他在文中就写到“更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旦读书结缘,人多半向往崇高、厌恶暴力、同情弱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读书给人带来精神力量,使人异常柔韧坚强。善于读书的人更善于在生活中勤于学习,追求美好充实的内心世界。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多给学生介绍名人博学多读、终成大器的事例,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实例引导,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内心逐渐认同读书于人有益,助人成长。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读书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要精心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探索真理,开启学生内在的智慧,通过多读书逐步实现人文知识向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的转化,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立足于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学习好专业技术的同时逐步完善人文素养培育,实现全面成长。

[1]张麒麟.浅析语文课的情感教学方法.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年1期

[2]曹晓燕.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年2期

高梅(1966-),女,汉,山东济南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人文读书素养
人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我们一起读书吧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