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2017-01-27孟琪
孟 琪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当前高校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孟 琪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对于大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已经是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亟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纠正,重点兼顾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外因素、以及时代特点,综合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厌学的问题,通过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端正明确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从而清除大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迎接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发展,培养学生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高校大学生;厌学问题;厌学心理;对应措施
一、大学生厌学问题及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在家里基本上是衣食无忧。学生因为没有吃过太多的苦,没有受过大的挫折,所以他们不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厌学”成了普通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心理层面表现为:自卑心理、对抗心理、逃避心理、应付心理。
比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平安毕业而科科及格就行;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一科而带动其它学科基本上学会就行;有的学生就是为了混一个毕业证而天天在学校里混日子。有的学生因某一科考试不及格,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支持与帮助,找不到对该门课程的兴趣点,所以就产生厌学抵触心理。有的学生受社会上流传的“走近道”消息,而不愿意再积极努力的学习,比如说“学的好不如嫁得好”、“学的好不如拼爹好”等外在的社会因素导致学生从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产生的厌学心理。而行为层面表现为:生活上懒散、不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学习盲目没有目标沉溺于网吧或者手机网络聊天、打游戏等。学生天天受“手机控”的外界物质影响下,不愿意学习学校的课程了,因为在手机上也可以上网、学习、提高课外知识等,所以就忽略了对上课学习的兴趣,随之产生的旷课、迟到早退或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现象。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行为。
总之,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大概总结如下:一是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受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影响;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受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学校学风教学环境缺失所影响;三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受家庭背景以及家长的监管态度,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所影响;四是从社会方面,受社会文化及舆论导向的影响。
二、推行正能量摒弃厌学的现象
(一)推行社会正能量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在进步、学校在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一方面,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定要净化社会不良风气、增强社会人心正能量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宣传力度,以求真、务实、善美为主导思想,大力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健康理念,严厉打击虚假内容,营造社会现出真实状态还原本初,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平台竞争社会氛围。逐渐提高真才实学的学习意识,使知识分子受到社会所尊重和认可,形成全国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引导全社会开展终身学习的思潮。另一个方面,完善学生就业机制。学生在高校两年半,另外半年出去实习。实习过后最大的难题就是“就业难”。针对好的顶岗工作岗位,一般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大多数学生还要面临就业应聘。虽然“就业”是大学生必然的趋势,但学生毕业后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同时,必定会面临很多不同的岗位竞争挑战。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窘境,需要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高校就业科一定要及时监管市场动态,了解当今社会亟需人才特征,随时代而制定招生或定向招生培训计划,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单位培训出专业技能过硬的、身心健康的尖端人才。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靠家庭和学校共同来辅导学生就业前的全方位身心素质培养,但前提必须是学生认真修完学校的课程,只有知识理论以及技术过硬的人才,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毕业前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择业率。总之,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不仅是要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厌学态度,而且要时刻灌输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就业前的职场励志培训也是学习,更是为步入社会工作前的培训学习,这一点也不能忽视。对于高校回报社会的责任来说,不断做好为社会传输优质大学生的工作,是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实事求是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校训,建设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凝练
首先,校训是一把标尺,激励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校训是一种校园文化,更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高校起到宣传作用。对于当下的高校大学生厌学现象来说,学习和践行校训尤其显得重要,在这种高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指引之下,将有助于树立高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凝练的效果。
其次,形成以教风促校风,以校风带学风的良性循环景象。将更有助于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才。通过高校师生践行“校训”、凝练“三风”活动的参与,使校训成为规范高校师生日常行为的有力抓手,既增强了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更重要的是从校训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从而进一步强化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彰显正能量校园文化,促使高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厌学的情绪。随之,校园环境也是会影响大学生厌学的关键因素,大学良好的精神环境是知识的殿堂,容不得低俗的风气恶行。高校应重视完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基础设施,让学生能随时博学多才的阅览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韵上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提高学习的课外形式,在学习看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摒弃厌学习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再次,要经常开展前瞻性的学术论坛和各种社团活动来丰富大学生时代的文体活动,让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净化了校园风气,培养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为高校师生安逸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图书馆可以多开展一些“读书月”活动、有奖征文、书香校园座谈会、有奖知识竞猜、“培养每班读书志愿者回到班级、步入校园、走向社会、终身学习宣传阅读”;学生处的团委以及二级学院应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关于辩论会、知识抢答、演讲大赛、大学生优秀小品、话剧、大学生自拍MTV等形式来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大学生必读100篇名著,以及培训学生借助电子阅览室查找学习资料、借助“歌德电子图书”软件下载PPT,把电子图书搬到手机里随时就可以看书,从课外时间方面培养学生多阅读、多读书,间接的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好习惯,避免了大学生因空虚而厌学的恶现象。
(三)深化改革教育力度
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探索创新优化学习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践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互学、相互讨论共同学习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从教学发问型研究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去探讨知识里面的乐趣,进而愉快的喜欢学习书本知识。
在考评测评方面,必须改革以测验和平时综合对学生进行打分,避免因分数很低造成学生厌学的现象发生。考试模式也由传统的试卷转变为课前准备作业、课上互动答题结果、课中提问探新、课间游戏评比、课后总结性材料作业等这些涵盖的内容进行综合性打出学生个人素质基础分,在通过纸质版试卷统一测试,前后两种分数相加才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体现。
另外,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互评、学生会对该学生的评价、学生处对该生的评价以及各种竞技比赛结果评价等等,侧重于评比区、市、院级三好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而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机制。
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监管,对于学生不能反复跟他们说大道理,简单的说不如把要传输的道理通过思想政治课情景小品作业的形式间接的教育当代的90后,使他们自觉愿意上课学习,严格实行上课点名实名制,对于逃课、旷课、迟到、早退、作弊的学生进行实名公示,并进行记录登记累积减分进行考评,次数多的给于严惩;加强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督察,每天都要对宿舍进行加减分督查,按照违反宿舍条例规定,对于不整洁、不规范的情况给于本宿舍以及班主任减分,次数多的话就通报处理。在教学内容上,要把严管纪律和考评整合素质打分运用到每个学科。整个高校和全社会都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一切都要负责引导和监管,进而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解惑责任感
高校的教师定期要出去到兄弟院校进行观摩学习,学习推广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培训学习,把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带回来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不在感觉传统束缚的理念而厌学,渐渐的爱上学习。教师队伍建设也通过出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达到解惑学生知识的高标准、高水平。从而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教师讲课说课的艺术质量。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书育人解惑知识的最新推行者,教书先教己,为学生做好身正为范的榜样。综上所述,要健全高校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责任体系管理。通过天天管理学生的辅导员进行家长跟踪式全方位感化教育方式,兼顾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因人设定不同的解决方法,争取把每个同学都带上不落队,时刻加强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经常跟学生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各种因素影响的“厌学”心理问题,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去学习和生活。
三、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厌学改进措施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抵御不良的思想影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乐观进取的拼搏精神,使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够通过自身的意志去战胜困难,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时刻观察着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定期或不定期与其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并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记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因人设定、因材施教的实施方案。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信念
在高校学习期间,能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得的集中体现,也是许是努力学习的动力。高校定期组织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人民、支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现代化发展复兴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虽然学习很累,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困惑,但是只要学生的信念是正能量的,就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即使学生在面对很多厌学的原因时,也会自己调整自身的不足,尽最大的可能来战胜困难,专心学习专业技能,以最优异的成绩和能力来挑战和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这就需要大学生从自身出发,自觉的学习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定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培训
社会对于人才来讲,就是适应每个时代的需求。那么定期参加职业生涯继续教育学习对于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光是高校的教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继续教育培训,就连大学生也要进行这方面的培训,面对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本就没有准确的定位,使大学生自己都感到渺茫不知道该如何来选择?因此,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和个人自身能力进行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使每个学生的特征都发挥出来,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摒弃厌学思潮。
(三)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
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十八、九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学生都在叛逆时期,很多想对大学生说服的大道理不能直接就跟大学生反复教育,要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以崭新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使大学生在开心娱乐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的作用。大学的教师要注重语言组织,提高巧妙的语言提高与大学生沟通的方法,用大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心理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其解决的方法也是形式多变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真的研究和探索,最终解决诸多的因素,从而给大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学习的好环境,为国家及社会需求推送优秀的栋梁之才而时刻努力着。
[1]刘彦欣.浅析大学生厌学问题[J].学苑教育,2014(12):17
[2]冯川川.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厌学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3]李明辉.“90后”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青年与社会:上,2014(11):162-162.
[4]王红义.独立学院“90后”学生的怠学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5(01):119-120.
[5]李围.浅议90后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深层诱因[J].青年文学家, 2015(05).
[6]杨丽.大学生的厌学问题及改进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09(17):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