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内容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2017-01-26张莹张剑李精精
●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目标内容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 张莹 张剑 李精精
关于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从最初的目标设置理论,以探讨目标的属性为特征;到随后出现的成就目标理论,开始将目标区分为成绩与掌握两大类;到后来的期望理论,从目标的“数量”角度研究目标的激励作用;再到最近提出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目标内容的“质量”,从目标内容本身能够解释目标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影响。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当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目标内容理论的主要思想,讨论了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介绍了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管理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目标 目标内容 环境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学者们就开始对目标进行研究,Mace早在1935年开始研究不同类型目标对任务绩效的影响(Locke & Bryan, 1966)。在随后探究人类行为的过程中,目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认为目标可以为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研究目标可以很好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幸福感(Diener, 2009)。
关于目标的研究长期以目标设置理论(Locke & Latham, 1990)为指导,探讨特定目标的难度、具体性、设置来源等表征对行为的影响,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指导个体或组织设置激励目标。20世纪80年代末,Dweck等(1988)人将成就目标的概念引进动机理论, 随后学者们探讨了成就情境下掌握目标导向以及成绩目标导向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Janssen & Van Yperen, 2004;Yperen & Janssen, 2002),认为掌握目标较成绩目标能更有效的促进积极行为结果的产生。期望理论(Expectancy- Valence theory;Vroom, 1964)是一个较早的激励理论,主要从效价的角度对目标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后来由Eccles等学者提出的现代期望理论(Eccles, 1987),将目标价值与目标取向相关联,从目标“数量”的角度,解释了目标所产生的激励作用。
但是这些理论一直无法解释为什么具有同样难度而清晰的目标追求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Sheldon et al., 2004),例如,有些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发展技能,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兴趣和为社会做有意义的贡献,会促使积极的行为结果产生,如幸福感的提升;另外一些员工更加关注能否获得经济的成功、控制和影响其他人或者在工作中树立威望,这些目标追求反而会损害幸福感(Kasser & Ryan, 1993;Vansteenkiste et al., 2007)。事实上,这些目标明确且高难度,又不能简单被划分为成绩目标和掌握目标,其效果也不是因为目标“数量”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解释思路。目标内容理论(GoalContent Theory, GCT; Deci & Ryan, 2000)是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Deci & Ryan, 1985)的第五个子理论,该理论主张不同类型的目标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目标内容帮助理解个体所奋斗的目标以及人们如何组织自己的生活(Grouzet et al., 2005)。
本研究通过梳理目标内容的相关概念,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以及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试图借鉴目标内容理论的研究解决工作场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我们有效的理解员工的行为结果。与已有强调目标“数量”作用的期望理论不同,目标内容理论强调目标的“质量”(Vansteenkiste et al., 2004),因而较其他目标理论具有更明确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目标内容理论
(一)目标内容概述
目标内容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Deci & Ryan, 2000)的第五个子理论(张剑, 张微, & 宋亚辉, 2012)。自我决定理论是关于社会情境的动机、情绪和人格的宏观理论(Vansteenkiste et al., 2010),有力的阐述了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果路径,对于个体行为的激励与改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随着研究进展,学者们意识到探讨人类的动机,如果不涉及目标是不完整的。例如,Ford(1992)认为目标是动机的一部分,在他的研究中,动机是目标、情感和个人信念的结合体。因此目标一直被视作诱因,是个体行为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目标内容理论的出现,将动机研究领域中另一重要变量——目标合理地结合入自我决定理论的体系中来,为自我决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目标是指欲望形态的内在表现形式,目标内容(goal content)是指有机体追求的对象(Deci & Ryan, 2000)。Kasser和Ryan(1993)发现当人们对经济成功的追求超过了其他生活目标时,会对心理适应性造成消极影响;而自我接受、合群等目标的追求却与心理适应性及幸福感正相关。因此他们将目标划分为两类: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提出不同类型的目标内容和个人的幸福感有不同的联系(Kasser & Ryan, 1996)。在一些研究中,目标内容也被称为生活愿望(life aspiration;Vansteenkiste et al., 2010)、工作价值((work value;Vansteenkiste et al., 2007)等,但是指代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目标内容。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区分目标内容,如Froman(2012)从“存在导向”(being orientation)和“拥有导向”(having orientation)两个角度对目标进行划分,认为存在导向目标的个体关注内部潜能的实现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而拥有导向目标的个体更加注重物质并且对消费有无穷的欲望(Vansteenkiste et al., 2007)。但是关于目标内容的研究中,以Deci和Ryan(2000)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他们将目标划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目标内容理论认为个体有一种追求不同目标的倾向,即回答行为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内部目标(intrinsic goal)是指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同时可以促使个人内部潜力实现。如自我接受,合群,团队精神、健康等,这些目标与个人的自我实现趋向相一致,因此有助于心理健康(Kasser & Ryan, 1996;Van den Broeck et al., 2008)。外部目标(extrinsic goal)是指个体属于外部导向或拥有导向,个体更加关注有价值的外部表现而不是基本需求的满足(Vansteenkiste et al., 2006),如经济上的成功,社会地位,外表等,这些目标都趋向于相互比较和可能的称赞,取决于他人的相关反应。例如,一个人去参加一项运动,可能是因为他想要通过运动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或者认识更多的朋友,这属于内部目标;但是他也可能是想要通过运动塑造自己的外表,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漂亮,这属于外部目标(Chen et al., 2015; Lindwall et al., 2016)。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所有的目标不会产生相同的效果”(Deci & Ryan, 2000),对不同目标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追求内部目标的个体更有可能去从事那些能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活动,从而导致各种积极的行为结果,即更高的心理适应性和幸福感;而个体对外部目标的追求却破坏了心理需求的满足,从而与心理适应性和幸福感负相关。
此外,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需要对作为个体差异的目标和社会情境中的目标进行区分。个体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目标,这些目标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因此被看作是一种个体差异(Tartakovsky & Schwartz, 2001),而情境性的目标则是指特殊活动中的目标内容,这些目标更具有情景性,取决于各种情景和人们所从事的任务特征。在目标内容理论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所研究的大都是一些情境性的目标内容(Lindwall et al., 2016; Otero-López & Villardefrancos, 2015; Seghers et al., 2014)。
(二)目标相关概念的辨析
目标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因此与目标相关的概念也非常丰富。在已有的研究中,与目标内容比较相近且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有目标实现和目标承诺,因此本文将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以便更好的理解目标内容及其作用效果。
第一,目标的实现(Goal Attainment)。已有研究表明目标的实现可以预测很多积极的结果,例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Sheldon & Elliot, 1999)等。但是,Niemiec等(2009)发现,当考虑目标的具体内容时,研究结果并不相同,外部目标的实现没有预测幸福感,反而与不幸感相关。因此表明,目标的实现和目标的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有的大部分关于目标内容的研究都集中于探讨不同目标内容倾向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可以增加考虑目标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讨不同目标内容实现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目标承诺(Goal Commitment)。Locke 和Latham(1990)认为目标承诺是指个体自觉地阻止目标的改变,下定决心努力达成既定目标的程度。目标承诺往往被认为是个体选择目标之前的态度性评估,它类似于动机力量,所以研究中常把目标承诺当作追求目标的动机力量来测量(胡小勇等, 2016)。因此,目标承诺可以作为个体追求目标内容的动机,与个体追求的目标内容的关系,更像是“why”和“what”的关系。
二、个体目标内容的来源
研究者认为个体所处的文化或者环境对于他们的行为、信仰以及价值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Deci & Ryan, 1985)。美国文化鼓励个体既要追求经济的成功,也要把家庭的价值,团体情感和个人的成长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Kasser et al., 1995)。然而后来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对物质的追求会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Richins 和 Dawson(1992)发现人们越是认为物质比较重要,越会更少的感知到与他人的亲近关系。Kasser 和Ryan (1993)也认为,相比追求自我接受和团体情感这些内部目标,当个体追求的是经济成功这些外部目标时,会感受到更低的幸福感。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个体追求不同目标背后的原因。
人文主义理论(Kasser et al., 1995)认为当父母没有提供安全的支持环境时,孩子们就会隐藏或者忽略自己的需要来保持安全感。在随后的生活中,对于安全感的强烈需要就会通过对经济成功的强烈需要来表现。也就是说,父母是控制的或者冷漠的,那么就会使得个体相信他们自己的价值和安全感会依照一些外部的资源(金钱)而转移;相反,温暖支持性的环境,通过使得人们对成长,自我表现和爱的需要的满足,从而促进他们对于亲社会行为和自我接受这些价值观的发展。有机理论(organismic perspective)认为,如果不能为个体的自我表现和个人需要提供支持的社会环境,就会使得个体的行动和成长趋势相分离,促使个体更加倾向于关注一些可以带来短暂满足感的外部资源(Deci & Ryan, 1985)。也就是说,冷漠控制性的环境可能会使个体更加专注于追求经济成功这样的外部目标作为他们寻求安全和实现价值的一种手段。因此,不同的环境对个体的目标内容倾向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果。
Lekes等(2010)研究表明在中国和北美的情境下,父母的自主支持会促进孩子的内部目标形成,因而和幸福感等正相关。如果青少年认为他们的父母可以采纳他们的观点,指导他们自己做出选择,灵敏的表达他们的需要,这样会鼓励他们不那么重视那些取决于他人反应的外部目标,而更可能追求内部生活目标,例如为了改善社会而更努力的工作,学习新的东西,与他人有良好的关系。此外,Williams 等(2000)也证明了父母自主支持的环境与青少年的内部生活目标正相关,因为父母的自主支持环境可以促使青少年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而低的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拥有外部目标是正相关的,他们认为个体强烈的外部目标倾向是源于他们对外部事物的关注而不是自身基本需要的关注,他们更加倾向于追求那些可以看到的财富目标。因此,个体的目标来源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即控制性的环境会促使个体外部目标倾向的形成,相反,自主支持环境下的个体则可能会去追求内部目标(Waaler et al., 2013)。
三、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些理论和研究与目标内容的观点存在分歧。例如,期望理论认为,为个体设置更多数量的目标可以增加目标的效价,进而提高激励效果(DeBacker & Nelson, 1999);匹配理论认为,对行为结果产生激励效果的是个体追求目标的动机而非目标本身。但是,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能够提高激励效果的是目标的“质量”而非“数量”(Vansteenkiste et al., 2004);追求目标的动机和目标的内容对行为结果的作用是独立的(Sebire et al., 2009),个体追求目标的动机可能会调节目标内容的作用效果。因此,本部分内容通过辨析目标内容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分歧,综述目标内容的具体作用机理,进一步明确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效果。
(一)目标的“数量”和“质量”
期望理论主要从目标的“数量”(quantity)出发,研究目标所产生的激励效果,认为通过增加目标的数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用值并因此产生激励的效果。依据期望理论的观点,与只有一个内部目标产生的激励效果相比,双目标的情境所能产生的激励效果更好。因为双目标的构建对于个体而言,产生的效价更高;同理,为个体构建一个外部目标环境比无目标的环境产生的激励效果更好,因为与无目标的情境相比,外部目标的构建会为个体提供额外的效价。因此,期望理论是从效价的角度来考虑目标内容对个体的影响。
而目标内容理论认为,真正起到激励效果的不是目标的数量,而是目标的“质量”(quality),即目标的内容本身(Vansteenkiste et al., 2004)。内部目标能对个体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因为内部目标使得个体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因此,目标内容理论在研究目标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时,提出不仅要考虑目标的数量,还应考虑目标内容本身的作用。Vansteenkiste等学者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与仅仅关注内部目标的个体相比,构建一个内部目标加外部目标的双目标环境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消极,因为外部目标的构建将会削弱内部目标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从而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与那些没有未来目标的个体相比,构建一个外部目标的环境不仅没有对个体起到激励效果,而是产生了更加消极的影响(Vansteenkiste et al., 2004),因为外部目标的构建会使个体的注意力从活动本身转移到一些外部的因素上,从而阻碍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在研究内、外部目标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时,不仅应考虑目标的“数量”,更应考虑目标的“质量”。
(二)动机对于目标内容效应的调节作用
一些研究者质疑目标内容对行为结果产生影响作用的观点,认为内、外部目标产生的不同效果实际上是追求不同目标背后的动机所导致的,因此主张探讨内、外部动机的作用规律更为核心(Carver & Baird, 1998; Srivastava et al., 2001)。然而,在之后的一系列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尽管内、外部目标分别与自主性和控制性的动机相关,但是目标内容产生的影响不可以直接简化为动机所产生的影响,当去除自主性的动机之后,内部目标依然会与个体的幸福感和适应性等正相关(Sheldon et al., 2004),同样的结果也出现在运动领域中((Sebire et al., 2009)。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内容效应确实存在,即人们追求的目标内容(内、外部目标)和人们为什么追求这些目标(自主或受控的动机)对行为结果各自产生独立的效应(胡小勇、郭永玉, 2008)。既然内部目标和自主性的动机都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外部目标和控制性的动机都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进一步探讨个体追求目标的原因及其追求的目标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明确的解释目标内容的效应,澄清目标内容与追求目标的动机的混淆。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个体的因果定向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动机水平差异,因此,作为人格变量的因果定向可以作为个体的动机差异,来解释目标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COT; Deci & Ryan, 1985)通过分析个体行为规范的动机取向来理解人格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了总体动机变化中的个体差异。“因果定向”包含了根本原因的意思,是指行动背后的原因或者行为开始的原因(De Charms, 2013)。COT 认为,个体对于他们如何感知到某种行为的原因是有差异的。自主定向的个体倾向于与自己的兴趣相一致的行动,把外部的一些事物解释为信息性的,因此会自主性的规范自身的行为。相反,控制定向的个体倾向于与外在事物一致的行动,他们将外部的事物解释为压力性的,以控制性的经历调节行为活动(Vansteenkiste et al., 2010)。实证研究也表明,不同的因果定向与动机是相关联的,例如,Williams 等(1996)发现自主和控制定向与个体参加一项医学面试的自主和控制性动机相关。
Duriez(2001a)等的结果表明,不同目标追求与种族歧视的关系受到了不同因果定向的调节,只有那些出于控制性的原因追求外部目标的个体才会对多元文化持有消极的态度。因此,动机可能作为一种调节变量影响目标内容的作用效果。事实上,调节变量的存在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目标内容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追求外部目标的个体会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而追求内部目标的个体则会对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Sheldon, 2005)。这些研究结果似乎与我们常识中的普遍认知相互冲突,现实中的很多人因为追求金钱和权力而感到愉悦和幸福。因此,调节变量的存在可能是解释和决定目标内容作用效果的一个更加有价值的因素,在未来研究中应该得到深入探讨。
(三)目标内容作用的中介机制
已有研究认为追求内部目标的个体更可能会产生自主性的动机,进而去从事业余活动以及更多的体育锻 炼(Lindwall et al., 2016; Seghers et al., 2014)。Vansteenkiste等(2004)认为,追求内部目标的个体会更加主动的投入活动,因此会加强个体的掌握性倾向(mastery orientation),进而提高个体的成绩。因此自主性动机和掌握性倾向可以作为解释目标内容效果的中介机制。大多数相关研究建立在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不同类型的目标内容对幸福感和心理适应性造成的影响不同,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目标会促使或者阻碍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心理需求的满足起到了中介的作用(Sebire et al., 2009)。具体而言,个体对内部目标的追求可能会引起一种内部的倾向从而有助于心理需求的满足,因而产生幸福感和更好的心理适应性;而对外部目标的追求可能会引起一种外部的倾向,这种外部的倾向更加关注于通过外部的肯定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累,因此降低或阻碍了心理需求的满足(Chen et al., 2015;Vansteenkiste et al., 2007),从而与幸福感负相关。
此外,有学者试图解释追求内、外部目标内容为什么会对心理需求产生不同的满足程度,提出了三种微型中介机制(Vansteenkiste et al., 2007)。第一,注意力转移(the attentional shift),例如追求外部目标的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外在事务上,从而破坏了手头事物的内在吸引力;第二,热衷于比较(social comparision),个体热衷于把自己的成绩同他人比较,结果产生压力;第三,死板的方法(a rigid approach),用死板的方法去完成一项任务会使个体的视野更窄,而且将人们物化,从而破坏人际关系。这三种微型的中介机制可能会伴随着外部目标的产生而出现,从而可以解释外部目标内容对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需求的阻碍作用。但是学者们对这三种微型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可以作为未来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Sebire et al., 2009;Vansteenkiste et al., 2007)。
四、讨论及展望
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激励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久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目标内容理论的提出,从目标“质量”的角度探讨目标内容本身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较以往其他理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该理论在对不同的目标内容进行区分的基础上,研究了内、外部目标内容对个体的幸福感和适应性等产生的影响,其中,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作为一个中介机制,解释了不同目标内容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另外,由于一些学者提出质疑,认为目标内容对行为结果的影响作用是因为追求目标背后的动机所导致的(Carver & Baird, 1998;Srivastava et al., 2001),因此目标内容与动机的关系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目标内容,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目标内容理论。例如,胡小勇和郭永玉(2008)对目标内容效应和心理机制进行综述;张剑等(2012)在评述自我决定理论的发展时提到目标内容理论,表明以目标内容理论为主题的研究已逐渐开始兴起。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验证,它的研究成果值得不同领域的参加者和指导者借鉴(Lindwall et al., 2016; Otero-López & Villardefrancos, 2015) 。尽管目标内容理论具有较大的前景和研究价值,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深入探索的东西。
第一,动机对于目标内容作用的调节效应。内部目标和自主性的动机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外部目标和控制性动机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当个体出于自主性的原因追求外部目标时会对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外部目标内容对结果的预测与自主性的动机对结果的预测是否独立(Kasser & Ryan, 1993),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第二,Grouzet和 Kasser 等(2005)学者曾经提到,将目标内容划分为内、外部目标存在一些局限。首先,不同的目标对不同的个体而言,重要性是不同的。例如,团队精神和身体健康都是内部目标,但是对某一个体而言,这两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那么他们发挥的作用显然也不相同。其次,传统意义上研究的那些目标不代表人们生活中所奋斗的所有目标,有些目标无法进行分类,因为他们既不属于外部目标也不属于内部目标,例如知识(knowledge),宗教信仰(religiosity)和成就(achievement)等。Grouzet和 Kasser 等(2005)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一方面支持了内、外部目标的划分方式,另一方面提出了用于划分目标的第二条轴——生理/自我超越,并且利用两条坐标轴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归类。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我国学者章凯(2014)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了员工个人目标的结构,发现在我国背景下,员工的目标可以分为三类,代表自我提升的内部目标,包括自我实现、社会关系、创新目标、学习目标;代表生存保障的外部目标,包括职业安全,报酬满意、均衡生活;以及第三类目标,包括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这一结论证实了关于第三类目标的猜想,同时尝试探索我国企业员工目标内容的结构。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对于个体目标内容的分类方式依然存在争议,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深入探讨个体目标内容的结构以及分类方式。
第三,将目标内容理论扩展到组织行为的研究中。已有关于目标内容的实证研究集中探讨学习、体育、消费者行为领域中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相比内部目标,外部目标对行为结果会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Lindwall et al., 2016; Otero-López & Villardefrancos, 2015; Seghers et al., 2014)。关于目标内容在工作领域中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出发视角,探讨内、外部工作价值倾向对工作满意度、幸福感、情感焦虑,离职率,工作-家庭冲突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目标追求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以及工作满意度,而外部目标追求则与情感焦虑,离职率,工作-家庭冲突等相关(Vansteenkiste et al., 2007)。
事实上,与其他领域不同,外部目标似乎与工作场所更加紧密相连。因为工作常常是枯燥乏味、缺乏内在乐趣的,员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报酬,工作场所天然地与金钱相联(Cerasoli et al., 2014)。因此,目标内容对于工作场所中的其他变量,例如工作绩效、创造性绩效等的影响更具研究价值(Gerhart & Fang, 2015)。此外,不同的目标内容倾向会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必要探讨个体追求目标背后的原因进而实现管理干预。已有的研究从父母提供的环境(Duriez, 2011b)以及同伴的影响方面(Duriez et al., 2013)探讨了青少年目标内容倾向形成的原因,未来研究可以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探讨员工目标内容追求形成的原因。我国学者章凯等(2014)应用案例研究,从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体目标融合的角度探讨了目标的激励问题,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成果,探讨员工的目标内容与组织目标的匹配是否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绩效,增强组织的有效性。
第四,已有研究表明追求外部目标的个体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例如人际冲突、种族歧视和道德问题等(Duriez, 2011b;Van et al., 2010),而内部目标追求的个体却不会产生这些消极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将员工的目标内容倾向作为组织行为研究中的一种调节变量加以探讨。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利于管理者在招聘和甄选员工时通过挑选更加倾向于追求内部目标的员工,并则进而降低外部目标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后,目标内容理论在国外众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关注, 但在国内尚未得到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刘靖东等,2013)。事实上,本文通过综述发现,应用目标内容理论可以解释不同领域的许多个体行为,对组织领域中理解员工行为结果同样有效。因此,如何合理的应用目标内容理论解决组织行为领域中的相关问题,以期有效的激励员工,提升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是学者们在未来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
1.胡小勇、郭永玉、李静、杨沈龙:《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载《心理学报》,2016年第3期,第 271-289页。
2.胡小勇、 郭永玉:《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载《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16期, 第 826-832页。
3.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载《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10期,第 1803-1813页。
4.张剑、张微、宋亚辉:《自我决定理论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评述》,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7期,第 131-137页。
5.章凯:《目标动力学:动机与人格的自组织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章凯、李朋波、罗文豪、张庆红、曹仰锋:《组织一员工目标融合的策略——基于海尔自主经营体管理的案例研究》,载《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第124-145页。
7. Carver C S, Baird E. The American dream revisited: Is it what you want or why you want it t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8, 9(4): 289-292.
8. Cerasoli C P, Nicklin J M, Ford M 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 A 40-year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980-1008.
9. Chen B, Vansteenkiste M, Beyers W, Boone L, Deci E L, Van der Kaap-Deeder J, Verstuyf J.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need frustration, and need strength across four cultur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15, 39(2): 216-236.
10. De Charms R. Personal causation: The internal affectiv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Routledge, 2013.
11. De Backer T K, Nelson R M. Variations on an expectancy-value model of motivation in scienc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 24(2): 71-94.
12. Deci E L, Ryan R M, Williams G C. Need satisfaction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6, 8(3): 165-183.
13. 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Plenum, 1985.
14. Deci E L,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4): 227-268.
15.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Springer, 2009.
16. Duriez B. The social costs of extrinsic relative to intrinsic goal pursuits revisit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a, 50(5):684-687.
17. Duriez B. Adolescent ethnic prejudice: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xtrinsic versus intrinsic goal promot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1b,151(4): 441-454.
16. Duriez B, Giletta M, Kuppens P, Vansteenkiste M. Extrinsic relative to intrinsic goal pursuits and peer dynamics: Selection and infuence processe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3, 36(5): 925-933.
18. Dweck C S, Leggett E L.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2): 256-273.
19. Eccles J S. Gender roles and women's achievement-related decision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87, 11(2): 135-172.
20. Ford M E. Motivating humans: Goals, emotions, and personal agency beliefs. Sage, 1992.
21. Fromm E. The sane society. Routledge, 2012.
22. Gerhart B, Fang M. Pay, intrinsic motivation, extrinsic motivation, performan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workplace: Revisiting long-held beliefs. Annu. Rev. Organ. Psychol. Organ. Behav., 2015, 2(1): 489-521.
23.Grouzet F M, Kasser T, Ahuvia A, Dols J M F, Kim Y, Lau S, Sheldon K M. The structure of goal contents across 15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9(5): 800-816.
24. Janssen O, Van Yperen N W. Employees' goal orientations, the quality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the outcomes of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3): 368-384.
25. Kasser T, Ryan R M, Zax M, Sameroff A J. The relations of matern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to late adolescents' materialistic and prosocial valu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5, 31(6): 907-914.
26. Kasser T, Ryan R M. A dark side of the American dream: correlates of financial success as a central life aspi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2): 410-422.
27. Kasser T, Ryan R M. 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6, 22(3): 280-287.
28. Lekes N, Gingras I, Philippe F L, Koestner R, Fang J. Parental autonomysupport, intrinsic life goals, and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China and NorthAmerica.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0, 39(8):858-869.
29. Lindwall M, Weman-Josefsson K, Sebire S J, Standage M. Viewing exercise goal content through a person-oriented lens: 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6, 27: 85-92.
30. Locke E A, Bryan J F. Cognitive aspects of psychomotor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performance goals on level of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66, 50(4): 286-291.
31. Locke E A, Latham G P. 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0, 1(4): 240-246.
32. Niemiec C P, Ryan R M, Deci E L. The path taken: Consequences of attain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aspirations in post-college lif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9, 43(3): 291-306.
33. Otero-López J M, Villardefrancos E. Compulsive buying and life aspirations:An analysi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5, 76: 166-170.
34. Richins M L, Dawson S. A 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2, 19(3): 303-316.
35. Sebire S J, Standage M, Vansteenkiste M. Examining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exercise goal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9, 31(2): 189-210.
36. Seghers J, Vissers N, Rutten C, Decroos S, Boen F. Intrinsic goals for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predict children's daily step counts through autonomous motiva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4, 15(3): 247-254.
37. Sheldon K M. Positive value change during college: Normative trend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5, 9(2): 209-223.
38.Sheldon K M, Ryan R M, Deci E L, Kasser T.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goal contents and motives on well-being: It's both what you pursue and why you pursue i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4, 30(4): 475-486.
39. Sheldon K M, Elliot A J. Goal striv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longitudinal well-being: the self-concordance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6(3): 482-497.
40. Srivastava A, Locke E A, Bartol K M. Mone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t's not the money, it's the motiv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0(6): 959-971
41. Tartakovsky E, Schwartz S H. Motivation for emigration, values, wellbeing, and identifcation among young Russian Jew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1, 36(2):88-99.
42. 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verview in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08, 3:63-88.
43. Van Hiel A, Cornelis I, Roets A. To Have or To Be? A Comparison of Materialism-Based Theories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s Explanatory Frameworks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78(3): 1037-1070.
44. Vansteenkiste M, Lens W, Deci E L.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goal contents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other look at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6, 41(1): 19-31.
42. Vansteenkiste M, Matos L, Lens W, Soenens B.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intrinsic versus extrinsic goal framing on exercise performance: The conficting role of task and ego involvement.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7, 8(5):771-794.
43. Vansteenkiste M, Neyrinck B, Niemiec C P, Soenens B, Witte H, Broeck A. On the relations among work value orientations,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job outcomes: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7, 80(2): 251-277.
44.Vansteenkiste M, Niemiec C P, Soenens B.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ve minitheorie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 historical overview, emerging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2010, 16:105-165.
45. Vansteenkiste M, Simons J, Lens W, Soenens B, Matos L, Lacante M. Less is sometimes more: Goal content mat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 96(4): 755-764.
46. Vroom V H. Work and motivation. John Wiley & sons ,1964.
47. Waaler R, Halvari H, Skjesol K, Bagøien T E. Autonomy support and intrinsic goal progress expectancy and its links to longitudinal study eff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differen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intrinsic and identifed regulations and the moderator effects of effort and intrinsic goal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3, 57(3): 325-341.
48. Williams G C, Hedberg V A, Cox E M, Deci E L. Extrinsic Life Goals and Health-Risk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8): 1756-1771.
49. Yperen N W V, Janssen O. Fatigued and Dissatisfed or Fatigued but Satisfed? Goal Orientations and Responses to High Job Demand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 1161-1171.
■责编 / 罗文豪 E-mail:chrd_luo@163.com Tel:010-88383907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s of Goal Content Theory
Zhang Ying, Zhang Jian and Li Jingjing
(Donlink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Research on goals has always been the active feld of incentive problems study. It began with the Goal Setting Theor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tudying the nature of goals; then the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appeared, which distinguishes goals between performance goals and mastery goals; the Expectancy Theory also focuses on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goals, but i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quantity”of goals; the Goal Content theory is a newly developed theory which suggests that it is the quality of goals that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individual behaviors and that we can fully explain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goals on individual behavior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goals content itself. Besid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resear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aging practi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idea of goal content theory, introduces the source of goal contents,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empirical studies, forms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goal content theory, and fnall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cance and future research area of the theory.
Goals; Goal Content; Circumstance
张莹,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剑(通讯作者),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邮箱: zhangj67@ manage.ustb.edu.cn。
李精精,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1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YJA63009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