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要管住 更要管活

2017-01-26四川省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7年2期
关键词:内设职数机构编制

● 四川省编办

既要管住 更要管活

● 四川省编办

行政机构编制在整个机构编制资源中表现出更稀缺、更重要的特质,这决定了必须既要管住、更要管活。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四川省把行政机构编制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根据行政机构编制的特殊性和四川的实际,探索出一条既管住、又管活的路子,收到了既严控总量、又盘活存量,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的实效。

一、较真“三严”,一把尺子量到底,守住底线

一是严控机构限额。明确机构逐级“做减法”的硬要求。以大部门制改革为契机,省政府按机构限额整合设置工作部门40个,与改革前相比,行政机构减少3个。在市县机构改革中,明确除成都市外,其余市(州)政府工作部门不超过32个,县(市、区)规模不超过22至24个。改革后,市(州)政府减少挂牌机构19个,减少部门领导职数203名。183个县(市、区)中有142个县(市、区)对工商、质监、食药监机构采取“三合一”或“二合一”方式,组建市场监管局,精简比例为77.6%。

二是严控内设机构。为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划定不能突破的硬杠子。改革后数额一律不得超过改革前,且非业务内设机构不超过30%。省级部门内设同类处室整合比例达30%,人员编制减少75名,精简6.7%。同时,对各级政法部门内设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凡因职责增加或调整需单设的,均在现有内设机构数内调剂解决。“集中管理”模式的厅级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总量控制内设机构为13个,正处级、副处级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分别控制内设机构为9个、7个。

三是严控编制增量。明确为结构性增编需求设置不能逾越的硬标准。除国家有规定和省主要领导有明确要求的外,一个部门一次性增编原则上不超过3名。因加强重点工作确需增编的,内部调剂与增编数额比例不低于2:1,每核增1名编制,内部调剂编制不少于2名。对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民生领域的重点项目,新增职责的部门,以及现有编制基数明显偏低且低于全国前10个人口大省中同类机构平均数的部门,适当调增编制。为有效抑制不合理增编需求,试点实施三项“预留预审”制度,即领导职数相应编制等额预留,政策安置、人才引进编制专项预留和部门领导干部、中层领导干部职数预审制度。

二、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打破“一核定终生”,管出活力

一是用活临时编制。为保障突击性重大工作任务系统推进,四川为有关部门增加了临时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并明确相关工作任务结束后编制即收回。省级层面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两化互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天府新区建设、铁路机场建设、住房改革保障、重大引进项目协调推进等方面,为相关部门增加临时行政编制88名,并明确收回时限。

二是用好机动编制。为保障中央提出的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四川推出过渡性政策,88个贫困县扶贫工作机构在限额内调剂单设,省市县三级在本层级编制总量内调剂划转行政编制428名,扶贫工作力量增幅达49%。整合使用编制,重点保障改革任务。为牵头承担“放管服”改革任务的部门分别增加行政编制1至2名,2012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000件以上的16个省直部门单独设立行政审批处。试点探索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的部门实行动态核减编制,审批事项每减少3项,编制相应核减1名。

三是盘活存量编制。为把每个编制用活用到位,四川对军转行政编制按比例确定分配数,根据各部门明确的用编人员,单列实名下达,严格编随人走,延期未确定用编人员的,收回编制重新分配。在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专项工作中,省市县三级核减收回行政编制51名。绵阳市对2个部门整合为1个的,行政编制统一核减收回10%;对由3个部门整合为1个的,行政编制统一核减收回15%。峨眉山市对纪委通报“庸懒散浮拖”等违纪行为的单位按一定标准核减编制,且两年内不增编。

三、由管理向激励深化,打破“天上掉馅饼”,管出动力

一是机构定向激励。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把园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与发展指标挂钩,放长放大激励效应。比如,对市(州)管理的省级园区,规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税金达到6亿元以上且满足投入产出强度、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及科技创新等附加指标3项以上,可给予激励措施。园区普遍反映,“过去苦熬十年,不如现在苦干一两年。”围绕省委“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结合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四川省支持城镇常住人口3万人和5万人以上的试点镇,可在原有的限额外分别增设1个和2个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机构,满足了试点镇承接下放事权的需求。

二是编制统筹激励。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2016年底前基本补齐乡镇空缺行政编制。四川在2个国家级试点镇的基础上拓展为“百镇建设”,对全省300个试点镇编制进行统筹,在不增加乡镇人员编制、不变更现有体制架构的前提下,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人员编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探索实行“岗编分离”模式,引导县级部门干部特别是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第一线工作。四川省编办联合省委政法委等八部门出台了创新政法专项编制管理意见,支持基层政法机关满编运行。

三是财政引导激励。试点探索运用财政政策引导控编减编工作。省级财政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和各级编制部门财政预算时,严格以2012年底各地财政供养人员为基数。安排专项经费与控编减编工作落实情况挂钩,对控编减编成效突出的市(州)、县(市、区)和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控编减编积极性。

近几年,四川省不仅实现了行政机构一个没增加,行政编制一个没突破,而且还在省级层面结构性用活行政编制629人次,探索出了一条行政机构编制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管理向激励深化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内设职数机构编制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机构编制小常识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16部门“三定”方案公布
政府部门内设机构改革的逻辑与策略——基于公共机构治理的整体框架
中国联通管理人员平均退出率为14.3%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山西省县级纪委内设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肉食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