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增长极引领新发展合力推进海洋强省和国际强港建设
2017-01-26浙江省副省长省海港委主任高兴夫
□浙江省副省长、省海港委主任 高兴夫
打造增长极引领新发展合力推进海洋强省和国际强港建设
□浙江省副省长、省海港委主任 高兴夫
要以新方位、新责任、新担当,以虎口夺食、猛虎扑食的气魄,上下同欲,奋发有为,全面布局、全面落实、全面推进“十三五”全省海洋港口发展各项战略和工作的实施,推动浙江海洋港口发展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在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港口发展中发挥先行和标杆作用,形成浙江经验,提供浙江样本
省委指出,当前的浙江正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潮头上,正奔跑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跑道上,正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上。浙江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就是浙江海洋港口工作应该找准的新方位。对全省海洋港口工作,总体要求是四句话:“奋战‘十三五’,战略显见效,打造增长极,引领新发展。”奋战“十三五”,就是要以新方位、新责任、新担当,以虎口夺食、猛虎扑食的气魄,上下同欲,奋发有为,全面布局、全面落实、全面推进“十三五”全省海洋港口发展各项战略和工作的实施。战略显见效,就是要紧盯浙江海洋港口“5+1”战略布局,推进涉海涉港国家战略在浙江有效实施、明显见效,最大限度地凸显浙江海洋港口的特色优势,凸显国家战略的地位作用,凸显“5+1”战略实施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成效。打造增长极,就是浙江的海洋港口发展要更快一步、更进一步,战略全面实施到位时,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数量上,要将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新的“万亿产业”,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一极;在质量上,要充分挖掘浙江海洋港口发展的潜力、特色、优势,将海洋港口培育成为全省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源。引领新发展,就是通过海洋港口的发展,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新发展、新飞跃,为建设“海洋强省”和浙江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在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港口发展中发挥先行和标杆作用,形成浙江经验,提供浙江样本。围绕上述四句话,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好“5211海洋强省行动”。
把统筹推进“五大战略举措”作为战略引领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重抓“一核两带三海”。要做强由宁波舟山港和宁波、舟山两大港口城市构成的核心区;按照“整体统筹、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思路,提升建设环杭州湾、温台现代海洋产业带;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重抓“四大千亿”。群岛新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必须加快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港航物流、绿色石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重抓“三片区四体系”。重点是加快完善形成大宗散货联运片区、集装箱联运片区、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三大功能片区”,着力推进大宗商品及集装箱中转运输体系、大宗商品交易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多式联运体系“四类体系”建设。
推动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重抓“一品两化”。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全球配置战略平台,突出抓好油品全产业链,促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推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重抓“双核引擎”。海洋港口系统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现代物流组织体系。要推动宁波舟山港由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加快义乌国际陆港向现代化综合性物流枢纽转型,打造大通道“双核引擎”。同时,与上海合作开发大小洋山,并以此为突破实现浙江沿海港口与上海港的深化合作、融合发展。
这些战略举措,是有机联系、协同推进的整体。一招强则全盘赢、一招弱则全局损。要统筹抓,既要各有侧重,更要整合融合,作为“一体”统筹推进。要协调抓,做好重要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要持续抓,抓好跟踪督办,定期评估汇总,推动长效发展。
把加快建设“两强”作为战略目标
“海洋强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3年主政浙江期间,就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前,省海港委作了初步测算,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海洋强省”目标必须达到以下指标:一是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6%左右。同时,港口经济圈、六大重点湾区建设水平,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海港、海湾、海岛发展综合实力都要有显著提升。二是海洋产业竞争能力强。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海洋勘探开发服务、远洋渔业、滨海旅游等海洋新兴产业要取得重大突破,海洋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35%左右。三是海洋科教创新能力强。涉海“双一流”高等教育要跻身全国前列,涉海领域要集聚一批院士和学科领军人物。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海洋科技专项,推进海洋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海洋科技贡献率达到80%左右。四是海洋生态保护能力强。较清洁海域比例不低于25%,海洋保护区面积占比保持在11%以上,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确保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五是海洋体制管控能力强。在海洋资源统筹管控、海上联合执法、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等方面形成配套完整、协调统一的科学管控体系。“十三五”时期,“海洋强省”建设是打基础、促增长阶段;“十四五”务必有跨越式的发展。
“国际强港”,首要目标,就是“十三五”实现“四个一流”,成为全国海洋港口发展的先行区和标杆。一是全球一流现代化枢纽港,到2020年,全省沿海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1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3000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确保10亿吨,力争10.5亿吨,全球第一大港地位更加稳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00万标箱以上,成为全球主要的集装箱干线港。二是全球一流航运服务基地,全省海上运力达到2200万载重吨,其中远洋运力达到250万载重吨;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作用,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评价宁波舟山港得分达到国际强港标准,海上丝路集装箱指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全球一流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新增石油储备能力1000万方以上,争取新增1800万方;铁矿石堆场堆存能力达到1700万吨以上,铁矿石国际分销达到500万吨;港口大宗货物交易额达到5万亿元以上。加快建成铁矿石等货种亚太分销中心,基本建成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宁波舟山港临港石油炼化能力达到4000万吨,建成东亚地区重要的保税燃油供应和船用LNG加注基地,跻身世界主要临港炼化基地;建成长江经济带主要粮油集散贸易加工基地。四是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省海港集团成为全省海洋港口投资运营主平台,总资产达2000亿元,跻身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十三五”时期,“国际强港”主要是布局、打基础;“十四五”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把扎实推进“11项重点工作措施”作为战略抓手
既要认清方位,谋划好长远的战略安排,也要撸起袖子,抓好“11项重点工作措施”的落实落地见效。
强化规划引领。要认真实施五大战略举措的相关规划、方案和《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抓紧编制实施《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和省海港集团战略规划等,并将全部《规划》分解为任务清单,明确目标责任。
突破关键领域。要围绕港口大宗货物交易中心、铁矿石分销中心、油品储运交易中心等建设,实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推动浙江海洋港口发展抢占国际制高点、争夺国际话语权,真正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主抓重大项目。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推进开工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思路,以全省“十三五”海洋港口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中总投资7023亿元的208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构筑特色平台。既要积极申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也要探索创建省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同时继续抓好沿海10大产业集聚区、25个海洋特色产业基地、5家省级海洋经济发展试验区等平台载体,打造成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做强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制造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港航物流服务业、滨海旅游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业、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八大主导产业。注重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拓展港口腹地。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统一布局温州港、嘉兴港、台州港、义乌陆港等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要围绕义甬舟大通道,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内河水运复兴,全面打通内河断头瓶颈,实现水陆空联动、江海河联运,辐射带动内陆腹地,实现对长三角内河、长江沿线港口投资和布局的新突破,进一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设点。
建设海洋生态。积极开展陆海联动治理、近岸海域生态保护、海洋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海洋重要生态系统、物种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加强岸线、海域、滩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严守海洋生态“红线”,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集聚科技人才。推进省海科院实体化运行,推进涉海涉港科创平台等建设。加大涉海涉港科研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培育发展涉海涉港教育,把浙江建设成为海洋港口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加大政策激励。用足用好海洋港口发展既有政策,创新研究用海、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政策和“浙箱浙运”等航运扶持政策。
优化服务保障。重点研究建立海洋港口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开展重大项目建设跟踪服务等。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海洋港口生产运营安全的指导和服务。各口岸单位要继续简政放权,为海洋港口发展创设良好口岸环境。
创新体制机制。要统筹发挥省海洋港口发展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深化研究涉海涉港部门职能优化整合,理顺工作机制,提高运作效率。健全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资源统筹机制,探索海洋资源收储办法等。
*本文系高兴夫同志2017年2月13日在全省海洋港口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第三部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