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学生之间欺凌现象的分析

2017-01-25杨雅涵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18期
关键词:归属感现象青少年

杨雅涵

(621000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四川 绵阳)

学校学生之间欺凌现象的分析

杨雅涵

(621000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四川 绵阳)

本文围绕学校学生之间欺凌现象的成因、如何有效预防学校欺凌问题的发生、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学校学生之间欺凌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学校欺凌问题的改善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校园;欺凌现象;暴力

这几年,各种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新闻逐渐报道出来,有些欺凌行为的性质非常恶劣,甚至会引起死亡,这逐渐引起了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关注。而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校园欺凌问题就开始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且发生次数逐渐上涨,这严重扰乱着争产的校园秩序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下面,笔者就针对学习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学生之间欺凌现象的成因

(一)青春期心理特征较为独特

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发育都已进入了一个快速阶段,激素分泌旺盛,体内多余的能量往往需要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发泄,由于此时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会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将各种不满发泄到其他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欺凌问题的出现。再加上性格上的差异,有些学生性格天生较为胆小,即使受到欺负也不敢出声,这些学生往往会成为别人的欺凌对象,并变本加厉。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区别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最初接触的社会场所,因此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父母都在为生计奔波,很少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引导,甚至还有一些父母会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不顺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些行为都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发展受到阻碍,甚至出现人格障碍问题。这一部分学生来到学校后,会将自己的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感通过野蛮粗暴的方式施加到其它同学身上,从而引起欺凌现象。

(三)受到团队的影响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因此大多人都具有和群性,渴望能够融入团队,因此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是十分重要的,团队中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能够增加青少年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有效抵抗来自于外界的欺凌。然而这一归属感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一旦青少年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有所动摇时,便会形成强烈的不安感,而此时他们很可能会通过欺凌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强度。

二、如何有效预防学校欺凌问题的发生

(一)政府方面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就颁布了《校园安全法》,到目前为止当地已经有四十八个州正式实施了反欺凌法。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体系却存在严重的缺失性。我国必须尽快完善校园安全立法体系,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惩罚制度,使欺凌者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应用的代价。这样一来,被欺凌的学生也就更有动机进行反抗。

(二)学校方面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关注学生成绩,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品德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这也是导致校园欺凌问题严重的一大要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相比于学习成绩来说,其实健康的人格是更加重要的。学校在抓好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及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团结互爱的氛围。

为了能够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学校更应该在校园一些较为偏僻的角度安装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有任何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必须采取行动进行制止,将学生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学校还可以从社会中邀请一些资深的心理教育学家来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普及有关知识,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如何有效应对欺凌问题。

作为教师,在遇到学生欺凌事件时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当众训斥方式,而应以智取胜,通过合理缓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也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意识到欺凌问题的严重性。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创建校内师生和谐关系,使学生在班级团体中感受到浓烈的归属感,从而避免各种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家庭方面

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必须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并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既不能过分宠溺孩子,也不能过于严苛,遇到问题必须冷静、理智地解决。家长必须做好带头作用,通过自身良好的修养以及问题解决方式来引导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孩子身上存在任何欺凌有关的苗头,必须尽快进行对应。当发现自己孩子在学校可能受到欺凌,应给予充分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更足的安全感,并与学校方取得联系,联合在一起共同预防并解决欺凌问题。若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可能存在欺凌他人的现象,也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训斥,而应试图与孩子进行沟通,告诉孩子不能通过这种暴力行为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并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恶劣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行确实是目前较为严重的一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的多方协调以及努力才能彻底改善这一现象。只有将各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引起高度重视,并共同探讨如何有效预防这一类问题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共同落实下去,采取完善的监督措施,为我国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

[1]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10-14.

[2]汪耿夫,方玉,江流,周贵阳,袁姗姗,王秀秀,苏普玉.安徽省中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J].卫生研究,2015,06:896-903.

[3]张小华,项宗友.浙江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实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生活方式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为视角[J].晋阳学刊,2016,05:101-105.

[4]肖婉,张舒予.加拿大反网络欺凌媒介素养课程个案研究与启示——基于“网络欺凌:鼓励道德的在线行为”课程的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09:5-10.

猜你喜欢

归属感现象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