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2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矿山绿色建设

■ 栗 欣

(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 100013)

绿色矿山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栗 欣

(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 100013)

绿色矿山建设历经十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地区模式与企业模式两个基本系列。同时也面临标准尚不规范、建设资金不足,以及行政色彩浓郁、缺失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以致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矿山覆盖率的基本要求。建议在未来一个时期,构建起以地区模式为主导、行业模式为牵动、企业模式为基础,三种模式相互支撑的新格局,并在全行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绿色矿山;地区模式;企业模式;保障措施

绿色矿山建设历经十年的实践,通过政府导向、试点引路,探索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地区型模式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特色型模式。然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尚不能满足提升绿色矿山覆盖率的基本要求。完善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引进市场促进型的补充模式,已成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一项首要工作。

1 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内涵要求

所谓绿色矿山(Green Mining),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矿业活动中,以矿山地质环境建设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社区环境充分和谐为基本追求目标的形象表述,是在矿业领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形式。2007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与中国矿联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首次提出“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2009年1月,中国矿联颁布《绿色矿业公约》。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2011年3月和2012年4月,国土资源部分两次公布“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20家。2012年6月,国土资源部提出,到2015年绿色矿山试点达到建设600个以上;2015-2020年,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规范管理,基本形成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总体目标。

2 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地区及企业的基本模式

2.1 地区模式

自行业管理部门发出绿色矿山建设倡议以来,各省(区、市)政府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地颁布了相关实施办法。

2.1.1 浙江模式

2012年7月,浙江省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省、市、县三级绿色矿山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颁布了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企社和谐等六大类26项基本条件指标。并确立省级绿色矿山建设项目资金补助标准为审价后的项目总投资的20%。

2.1.2 河北模式

2013年3月,河北省颁布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有:①可在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收入中安排资金支持绿色矿山建设。②对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中成效突出的绿色矿山,减缴部分矿产资源补偿费。③优先配置矿产资源。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矿业权给绿色矿山企业。

2.1.3 广西模式

2015年10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①试点先行,分批实施,全面启动市级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工作。②分级管理,稳步推进,明确了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责。③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加速推进绿色和谐矿山建设。

2.1.4 内蒙古模式

2012年2月,内蒙古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实施方案》。力争用1-3年时间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矿山建设工作,确立了到2020年全区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了标准体系、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分别就大、中、小型矿山提出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要求。

2.1.5 江苏模式

2006年1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在一些社会强烈关注的重点地区整治进展迅速。全省共投入资金3.6亿元,整治露采矿山143个,复垦复绿山体及废弃地近1597hm2。并把生态补偿机制引入矿山整治,谁开山采石,就应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承担生态修复成本。全省已收缴保证金7000万元。

2.2 企业模式

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中,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企业与环境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与实践,为全面推广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与模式。

2.2.1 企业管理模式

强化企业管理的基本做法是紧紧围绕矿产、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来进行科学布局,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升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2 科技创新模式

实施科技创新的基本做法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追求“吃干榨净”的目标,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突破。

2.2.3 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是在传统矿山采、选、冶至排放、回收的各个环节上,对各种废弃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及能源的再回收和再利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2.4 环境建设模式

环境建设模式是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为出发点,开展诸如矿山公园建设、生态农业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环境建设工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产业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矿山。

2.2.5 和谐矿区模式

构建和谐矿区的基本做法是,继承传统的文化积淀,以“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的发扬为抓手,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对矿山企业的外部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3.1 绿色矿山标准尚不规范

各个省(区、市)的矿业经济在本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同,不同矿种开发的技术流程不同,因此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也必然不同。绿色矿山标准尚没形成体系。行业管理部门以及行业协会没有根据各地区、子行业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现行的标准中定量指标较少,缺乏能够激励和约束企业可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以致对绿色矿山建设优劣评价缺少客观依据。

3.2 绿色矿山建设缺乏资金

目前,全国只有40个矿山得到国土资源部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有130个矿山获得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奖励。绿色矿山建设要在地质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创新、和谐矿区建设等各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当前,矿业经济处在低迷、下滑时期,矿山所交纳的环境治理保证金尚未建立返还渠道,亟待政府颁布相关的优惠政策。

3.3 长效机制建设尚未起步

当前,全国拥有各类矿山10万余座,尽管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依据行业管理部门规划推进,到2020年仅仅能够完成1000余座。当前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均是依靠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按此节奏推进,改变全国矿山面貌的目标遥遥无期。此外,评审方式依旧行政化色彩浓郁。

4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与经验启示

4.1 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英美等西方国家就率先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概念。但当时的基本内涵还局限在单纯的对矿山植被的保护,以及对矿区周边环境的美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始提速,资源的保护意识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绿色矿山的概念也从简单的环境保护延伸至“资源的综合利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对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严格规范,实施了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文明对地球的污染和破坏效应愈加显现,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了人权的高度,以人为本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

4.2 国家模式

4.2.1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1999年颁布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建立了“矿山关闭基金”,要求事前向矿山企业征缴环境治理抵押金,按标准完成环境恢复工作后返还剩余的上缴资金。

4.2.2 美国

明确州地质调查局在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方面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向政府和社会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美国矿业界恢复生态环境的开支每年达数十亿美元。

4.2.3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矿产与金属政策:为可持续发展而合作》。加拿大矿业协会制定了加拿大可持续发展计划,在提高矿业绩效、公司社会责任、控制风险等各方面为矿山企业提供帮助。

4.2.4 英国

在英国,矿产开发前实施许可证准入制度。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全面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矿山闭坑后的土地复垦主要由矿山经营者承担。

4.3 经验启示

一是权责关系分明。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协会指导、企业担当的权责利分明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体系。

二是规划作用突出。实施规划许可证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颁发相关许可证,对诸如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进行引导和规范。

三是管理制度严格。严格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矿山环境评估、生产污染排放、矿山闭坑复垦、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

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动员矿山企业参加“绿色矿业”活动,广泛倡导“绿色”矿山意识,引导企业充分履行好社会责任。

五是引进市场机制。例如,英国所采取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让中介组织参与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尝试。

5 全面推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

5.1 发展目标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实施跨地区、全行业的绿色矿山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政府、社团、企业协同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标准体系。健全地区模式规制,提升企业模式标准,弥补行业模式“短板”。建立地区模式、行业模式、企业模式相融合的规范型、特色型协同发展的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新格局。引进市场机制,构建政府机构引导、中介组织助力的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5.2 保障措施

5.2.1 建立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实现行业政策、产业政策、部门政策的相互契合与有机衔接。建议将绿色矿山作为整合主体,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重配置资源,形成绿色矿山的辐射效应。对绿色矿山优先配置矿业权,在矿业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支持,支持绿色矿山发展壮大。明晰矿山地质环境保障金返还程序,对达标的企业按比例分期返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与保障功能,将行业模式作为地区模式和企业模式的联接纽带。

5.2.2 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在石油、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非金属等不同行业分别颁布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对每个矿种、每个环节的评价指标具体量化、确定权重,划分星级或标杆企业的等级,以彰显优秀企业的信誉度。提升行业的硬件标准,大力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在矿业开发中的应用。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管理信息化、开采机械化、选冶自动化、流程数控化。建立全面的灾害监测系统及预警机制。实施绿色矿山后评估制度,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处罚与清理。

5.2.3 建立三方联动认证制度

与绿色矿山典型引路相配套,在全行业内全面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重点考评企业对当地居民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目的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整体启动、持续改进。认证工作应当是第一方认证(企业内审)、第二方认证(政府监管)与第三方认证(中介代理)同时开展。实施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相结合,将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采矿证年检的基本条件,对率先通过认证的矿山企业在税费方面予以减免。

[1]栗欣.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实践、问题及对策[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5(3):1-5.

[2]栗欣.国家级绿色矿山模式研究[M].北京: 地质出版社,2014.

[3]曹献珍.国外绿色矿业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1(5):19-23.

[4]王素萍.关于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32-34.

[5]刘丽萍,侯华丽,刘建芬.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7):18-21.

[6]张玉韩,侯华丽,聂宾汗.大力发展绿色矿业 助推矿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1):27-2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Mode

LI Xin
(China Mining Association, Beijing 100013)

After ten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ine has initially formed two basic series, including regional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a series of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less standard, capital scarcity, strong administration, and lack of longterm mechanism are existed. These problems have hindered our efforts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overage of green mine. On account of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we must establish a new pattern in which region pattern, industry mode, and enterprise mode can support each other. ISO14000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sector.

green mine; regional mode; business model; safeguard measures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04-0022-04

2016-12-14;

2017-02-03

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绿色矿山建设政策研究”(201310);国土资源部其他事务项目“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检查与评估”(201416)

栗欣(1968-),女,北京市人,中国矿业联合会助理研究员、绿色矿山促进工作委员会专职副秘书长,管理学学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矿山绿色建设
绿色低碳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