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旨归—— 学习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

2017-01-25杨英杰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威胁论新理念大国

◎杨英杰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旨归—— 学习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

◎杨英杰

中国和平发展引发的国际舆论反响不容小觑。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并不都是国际社会的鲜花和掌声,也有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质疑、担忧与抵牾。这其中当首推盛极一时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自此之后,“中国威胁论”便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长的每一步,而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政界、学界中扩散、蔓延开来,形成了一浪一浪的“中国威胁论”冲击波。

一些秉持现实主义思维的西方学者基于“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虚幻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引发中国与现有国际秩序的冲突,从而诱发“大国政治的悲剧”。因而他们无视现实,别有用心地抛出了一系列“中国威胁论”论调。正如习近平所说:“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有些人开始担心,也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1]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罗斯·芒罗1992年秋发表的《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一文。在文章中,他依据“经济强大—政治崛起—军事扩张”的理论逻辑,提出了“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等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对美国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战略方面,中国将对我国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也指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特别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并认为儒教文明的中国将与伊斯兰国家联合起来,以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他说:“新的大国的崛起通常会造成极度的不稳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国的崛起,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期将会令任何一个可比的现象相形见绌。”[2]“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这个目标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结果。”[3]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的喧嚣更是越来越大。突出表现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的轮番上演,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不一而足。

继“中国威胁论”之后,“中国崩溃论”又粉墨登场,不绝于耳。不可否认,中国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经济上行开始遇到了阻力和发展瓶颈,GDP增速开始下降、经济增长逐步放慢。这本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常态,但西一些学者却罔顾事实,大加散布诸如“中国政治崩溃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社会崩溃论”等论调。譬如,2001年7月,美籍华人章家敦在其出版的英文专著《中国即将崩溃》中,认为中国经济存在虚假繁荣,不久将崩溃。因其观点获得美国部分政界人士及学者的认同而引起国际社会较大反响。2002年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主编斯塔德维尔在其撰写的《中国梦》一书中,也预言中国不但将出现经济危机,还将发生政治危机,认为“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维持5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再度抛出“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即将崩溃,中国共产党也将随之垮台。2015年3月,美国学者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刊发的题为“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中,公开认为中国将因富人移民海外、压制异见政治人士、官员腐败和经济陷入系统性陷阱等问题而导致自身的“崩溃”。他断言“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最后阶段已经开始,它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将超过许多人的想象”。不难看出,“中国崩溃论” 延续了西方唱衰中国的“中国威胁论”的曲调。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4页。

[2][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第255页。

(本文摘自《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旨归——学习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杨英杰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猜你喜欢

威胁论新理念大国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吐槽大国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多想记住你的脸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话语的形成、特点和反制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新理念下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