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江畲山峰火

2017-01-25吴用耕

红土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连江县连江礼义

吴用耕

连江畲山峰火

吴用耕

连江县畲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畲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是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彪炳于闽东革命史册。

在旧社会,广大畲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与民族歧视,政治上毫无地位,经济上极度贫穷,文化上非常落后。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乃至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故意制造民族矛盾,鼓吹大汉族主义,以便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畲族被视为异端蛮种,肆意欺压凌辱,制定了种种苛刻的法令,强令畲民改变服饰。土豪劣绅还诬称畲民为“兰雷仔”“蛇婆”等。畲民进城赶集或为人做工,经常受到土豪、恶霸、兵痞的辱骂和殴打,甚至强迫留下过路钱。捐丁、税棍稍不如意便对畲民拳打脚踢,掏锅挖灶、关押吊打。总洋村畲民因交不起捐税,全村30多人竟被集体捆走关押吊打。反动政府的捐税多如牛毛,小沧乡樟后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畲村,被催缴的捐税名目多达30多种,什么月捐、房捐、门牌捐;田税、契税、杂税;户籍费、保甲费、处丁费、联保费等等,只要他们勒索的念头一动就可以制定出一个捐税名目,向畲民要钱要物。洪塘乡保长差遣2名狗腿在秋收时到田里走走,就要畲民一筐“巡洋谷”。国民党政府还强征畲民入伍,制定了四抽三、三抽二、二抽一的拉丁抓伕政策,强行把青壮年畲民送往战场,充当打内战的炮灰,被抓丁的十有八九有去无回,造成自残和家破人亡的悲剧。地主、恶霸也趁火打劫,霸占畲民的田地。仁山乡溪利畲村原有自耕地522亩,被霸占后仅剩一半。总洋村畲民32户,只有土地5亩,畲民人均仅3厘田。失去土地的畲民绝大多数沦为佃户,不得不租种地主的田来糊口。畲民一年到头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可交租之后所得无几,往往是镰刀挂上壁,肚子粘腹脊。为了度日,许多畲民不得不向财主借贷,高达50%~100%的利率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往往是几辈人也还不清。为了还债,许多畲民卖儿卖女,一旦遇上天灾人祸,上吊、投水、病死、饿死不计其数,其情景惨不忍睹。

1930年夏,畲山来了革命的引路人。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组织部长郑厚清化装成“算命先生”到长龙总洋一带撒播革命种子。杨而菖平易近人,不摆“先生”的架子,向畲民嘘寒问暖。畲民兰礼义家穷得揭不开锅,杨而菖把挂在肩上的米袋子的米倒进锅里,和番薯米掺在一起,兰礼义激动不已。他攥紧杨而菖的手,表示横下一条心跟着共产党闹翻身。兰礼义和贫苦青年雷礼光、兰元进、兰礼在、兰弟弟、兰礼送、雷礼平、兰依弟等8人成了连江县第一批畲族中共党员。在北溪畲村炭窑内,面对鲜红的党旗,他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永不叛党。”

畲村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兰礼义任支部书记。星星之火在畲山点燃,不久又在义沃、下洋、建庄、鹅角仑、刘山、安后、朱山、周溪、黄家洞等畲村建立了党团组织,发展了兰协峰、兰礼坤、雷礼水、钟金銮等一批畲族青年加入党团组织,党的队伍日益扩大,党的号召鼓起了畲民革命斗争的勇气。

1931年秋,减租抗债揭开了波澜壮阔的斗争序幕。东湖乡的安后、守头园、天竹等畲村在黄孝敏、郑厚康的指导下,发动畲民秘密组织农夫会,提出减租“二成半,按实除皮,实行一杆秤,大家共同减”等口号,向地主开展减租斗争。在畲族党员兰维院的带领下,七八个畲民组成一队,挑着按减租二成半的租谷向地主交租。慑于畲民人多势众,地主不敢反对,只好收下。透堡附近的畲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拿着旗子,扛着横幅在透堡街游行示威,声援透堡减租。总洋的兰礼送、兰其进、兰礼义和鹅角仑的兰礼银、兰金伙、兰礼宜、兰伙伙、兰礼金、兰依同、兰狗狗等畲民遵照农会的规定,奋起向丹阳山边村、后湾村地主开展减租斗争,均取得了胜利。畲民的斗志旺盛了,党支部和农会乘胜又发起了抗债斗争,“消灭高利贷剥削”“废除苛捐杂税”等口号在畲寨震响。 1932年初,国民党政府既收烟苗捐又铲烟苗,激起农民愤怒,群起开展抗捐斗争。4月29日,在党的领导下,2000多畲汉群众举行集会,发出布告,张贴各乡,向海军陆战队驻地游行示威,一路高呼反抗鸦片捐、交回被收烟款等口号,震动全县。

1932年底,畲民在党的领导下再次发动了减租斗争。这次斗争由于有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亲自在官坂合山创建的工农游击队做后盾,声势浩大,吓得地主心惊肉跳,有的逃到福州和县城里去了。革命的浪潮犹如大海的波涛使国民党在连江的统治摇摇欲坠。共青团、妇联会、儿童团等组织相继建立,雷朱俤、雷礼顺、兰岳忠、兰金发等10余名畲族青年踊跃加入游击队,使游击队由原来的30多人增加到50多人,壮大了武装力量。在畲村还建立了一支由畲民组成的游击队,雷为坤任队长。在畲民的带动下,附近的汉族群众也纷纷响应,苦大仇深的林嫩嫩、林金贵、林寿銮等汉族青年也加入了游击队。随后县委机关迁入畲村,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长龙畲族山区成了连江革命的一面旗帜。1933年1月,畲民配合游击队一举攻克东岱镇,消灭敌海军陆战队一个排,革命烽火从山区蔓延到沿海。

1933年5月,连江县第一个红色政权——连江县革命委员会在畲山成立,主席林嫩嫩,下辖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肃反部及山面区革命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在各畲村实行土地革命,制定了“抽肥补瘦、抽多补少、畲汉同等对待”的分田方案,方圆40里的长龙山区畲民第一次分到了土地。为了发展生产,革命委员会还制定了禁烟、禁赌、禁盗、禁杀耕牛、禁粮食漏入白区,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废除缠足、反对纳妾,创办列宁小学,买卖公平、保护工商业、平抑粮价等10多种法令法规,使昔日萧条破败的畲村焕发了生机,不少畲族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妇女识字班,学唱革命歌曲。妇女会、青年团、互救会、儿童团等组织进一步壮大,各畲村还相继建立了由畲民组成的游击队,革命洪流如畲山春笋节节拔高,势不可挡。

这期间,兰礼义带领6位游击队员潜入蓼沿溪东村,在溪东畲民的配合下,抓获该村民团团总,押回关在兰礼义家,迫使民团送来两箱银元和20多支枪后将团总放回,溪东村成了游击队的联络站;兰元进和陈茂章一起到飞竹民团内部开展劝降工作,促使民团团丁陈玉云等2人带长枪12支投奔游击队。不久,游击队粉碎了敌人第三次军事“围剿”,袭击了罗源飞竹、大获等地反动民团,占领了罗源四个乡村,连罗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3年11月,“闽变”发生。国民党海军陆战队退缩马尾军港,敌防务力量空虚。连江党组织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农民暴动,革命的浪潮席卷畲山。“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丹阳朱山、文朱,潘渡的高岳、东岸、溪利、兰山、陀市,蓼沿的大沧、周溪、赤石、兰水,官坂的北营、辋川、梅里,长龙的真茹、建庄、苏山、洪峰,马鼻的浮曦,东湖的飞石、岩下、天竹,坑园的下宫,筱埕的蛎坞,安凯的镇安、黄家洞等村畲民都自动起来挂红旗,成立乡村苏维埃政府,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闹翻身,“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成了现实。畲民兴高采烈,畲山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1934年9月,中共闽东特委采纳了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领导关于主力要集中的建议,决定将闽东连罗红军十三独立团和福安、寿宁等地的红军合编成立闽东独立师。红十三独立团在叶飞的带领下开赴宁德支提寺与福安红二团会师,兰礼青、兰礼进、兰礼光等100多名畲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在闽东、浙南各地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蒋介石腾出手来对付闽东革命,集中10万兵力象洪水般涌向闽东苏区。地方红军缺乏反“围剿”经验,未能抵挡,致使苏区丧失,连罗革命处于低潮。连江县各畲村以其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勇敢、坚决而成为敌人重点迫害的对象。国民党87师派一个营的兵力长期驻扎在长龙畲山,对苏区进行了拉网式的“围剿”,长达一年之久。洪塘村的雷礼顺等25户畲民房屋被烧毁,兰依山等10人被敌人杀害,全村被抢去耕牛35头,羊、猪、鸡、鸭、衣服、被子、农具、家具、杂物等不计其数。溪利畲村革命秘密楼被仁山乡民团发现,敌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放火烧楼,雷木金等数十人被活活烧死。但畲民并未屈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跟着党闹革命,终于盼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赢来了畲山“红旗不倒”的美誉。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永远镌刻着连江县兰礼义、兰礼在、兰礼旺等无数畲族儿女的英名!

(作者:连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猜你喜欢

连江县连江礼义
海上牧场
二污普数据在连江县大气管理工作中的利用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外澳尊王宫修复竣工庆典举行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连江,人生得意须尽鲜
第十九届海交会连江旅游招商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