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老区 促进发展

2017-01-25漳州市老促会

红土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漳州市特色产业

漳州市老促会

服务老区 促进发展

漳州市老促会

一、不忘初心准确定位,积极履职奋发有为

在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新常态下,在坚持加强学习、深入思考、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漳州市老促会始终努力做到做好以下两点:

1、不忘初心,明确职责。从漳州市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宣传弘扬老区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老区人民的呼声;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根据各地老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精准的单项或阶段性的项目建设建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多办实事好事;主动协调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党委政府用好、用足、用活老区优惠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加快老区建设发展等五项作为老促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以此为重点,积极拓展各项行之有效的工作。

2、准确定位,务求实效。多年来,漳州市老促会始终做到讲规矩、讲秩序、讲方法、讲质量、讲效率。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始终做到积极作为不越位、尽力奉献不添乱,把有限的精力和力量用到能给老区人民“雪中送炭”,给党政部门“锦上添花”的重要的、紧要的、能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工作上。特别是在当前贯彻落实中办〔2015〕64号、闽委办〔2016〕24号文件,加快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信心满满地发挥“特殊社团”的政治优势和老区工作的价值优势,密切党委政府与老区群众关系的融合作用,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促进作用。在协助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服务老区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坚持抓好“五个一”,推动发展见成效

一个精准调研,促成一项惠民政策。

根据老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变化的现状及基层的呼声、群众的愿望,每年认真筛选确定一至二个关系民生的调研课题,从市到县,由市县老促会牵头,组织民政、老区、农办等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深入老区村开展调研。我们先后通过调研提出的关于补助老区村道路建设和帮扶老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建议,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并先后出台了每年拨付1000万元的老区村道路建设,和每年拨付400万元扶持老区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专项惠民政策,使广大老区群众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条水泥道路,改变一个村的面貌。

漳州市老区大都分布在山高路远的山区,道路交通仍是一个制约老区发展的瓶颈。市老促会通过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努力推动落实。一是通过专题报告,取得市委政府的支持。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老区自然村道路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二是联手县(市、区)老促会,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分别给予老区自然村道路建设每公里1—10万的配套补助。三是紧紧跟踪督查老区、交通、财政等职能部门公平、公正、快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至今年底,全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补助建设1000公里的老区村道路。在全市全部老区行政村道路硬化建设完成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建成全市660个自然村水泥路,惠及群众21万人。建设一条水泥路,改变了一个自然村的面貌。

一个特色产业,助推老区脱贫致富。

从201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付40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老区村发展特色产业。各县(市、区)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注重从培育具有名优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入手,积极引导发动老区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市县老促会与老区办紧密合作,坚持对项目的筛选申报论证,资金的下拨使用,项目的进展及成效等进行全方位检查跟踪监测,努力使有限的帮扶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

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政府助推老区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更快更好助推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如平和县应用扶持资金,助推培育推广琯溪蜜柚三红、黄金、黄肉等新品种的示范种植,新品种每斤单价增加1—2元,使农民大幅度提高收益;漳浦县长桥镇一家农民合作社采用现代科学管理和电商销售手段养殖香猪,产量由去年400头增加到今年930头,年收入今年可望达到300万元;南靖绿蔓农场利用扶持资金,开发休闲农业,扩大种植樱花树、沙糖橘、茂谷柑、长果桑葚,特色卷草等品种,并为老区群众举办两期特色产业培训班,以“基地+农户”模式加快了发展;龙海市发展多肉植物、诏安开发富硒食品、云霄县马埔乡的库区花木栽培及喷灌示范园等均有力推动了老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一个政策引导,争取一批扶持项目。

每逢开展编制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时,都主动及时向市、县党委政府提出建议,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研究、梳理、选准向上争取资金的项目,为老区争取到了一大批项目扶持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全市就争取到60亿元,其中漳浦县争取到21.3亿元。这些涵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文教卫生、红色旅游等一系列帮扶项目,为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去年以来,市老促会又采用不同形式,利用召开理事会、协调会和下乡调研座谈会及拜访市县领导等形式,一方面宣传中办发〔2015〕64号和闽委办〔2016〕24号文件精神,要求各理事单位、县(市、区)老促会要吃透文件精神,善于对照巧用政策的各项利多,积极主动协助当地有关部门精准选定扶持项目。

一个助学基金,惠及广大老区子弟。

多年来,为帮助老区群众培育子女成才,除了做好黄仲咸奖学金的发放组织工作外,先后发动建立漳州科华和陈建平老区育才奖学金,截止今年,三个奖学金共发放1078万元,帮助老区子弟9866人次,资助了768人考上大学,56人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近年来,我三个助学奖学金的组织发放都做到了捐赠者、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六满意”,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激发了很多仁人志士的共鸣,诏安、云霄、平和等县纷纷仿效,建立了一大批助学、奖学、奖教基金,惠及了广大老区子弟。

今后,漳州市会将认真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做好老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激情,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老促会的作用,为加快推进老区建设发展做出更大努力,取得更好成效。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漳州市特色产业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印 玺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常态化沟通制度问题研究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印 玺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