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家风建设

2017-01-25邹燕秋

红土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风齐家民风

邹燕秋

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家风建设

邹燕秋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涵育民风、官风的基本单位。古人还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正是打通“国”与“家”、打通“官风”与“家风”的最凝练概括。如果有好的家风,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道屏障;相反,如果家风败坏的话,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道障碍。

腐败官员频频落马,不少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家人涉腐”。徐才厚为他人晋升,为他人谋利,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贿赂;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郑筱萸,一家三口悉数涉贪,涉案企业行贿大多与其妻子和儿子发生交易;刘志军与其胞弟刘志祥在铁路系统上演“贪腐亲兄弟”。这些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的家风不正、贪欲丛生,就会出现“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的现象。没有家人正能量的供给,没有良好家风的熏习,拜倒在诱惑面前,屈从于欲望之下,几率就大很多。

古人云: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一些领导干部重视亲情,可以理解,但是在亲情面前丧失原则,把亲情和家族利益凌驾于法律之上,利用自己的职权,主动或者被动地与家人共同进行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等待他的,就只能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

良好家风是阳光,呵护幼树可参天;不正家风是恶土,好种也会长歪苗。东汉尚书郑均,年轻时兄为县吏,常收他人礼物,苦劝无果,他就到别人家去打工。一年后,郑均将打工所得悉数交给哥哥,并掏心掏肺地说:“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终身捐弃。”哥哥听后如梦初醒,后来斩断葛藤,不再贪污,成为一个奉公廉洁的好官。古人在为官时能做到清正廉洁,为民谋利,今天党员干部更应当为政清廉。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读来对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新中国刚成立,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毛泽东力改旧习,喜事简办,将自己1945年重庆谈判时穿的大衣作为礼物送给新人,并风趣地说:你们结婚了,我很高兴。可我又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送给你们俩,略表我的心意。以后岸英白天穿,晚上你们俩盖,也算我送了礼物给思齐了。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在读大学时,有几次周末要回家,自己打电话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很严肃地告诉她:你不能再要车了,回家路远不能走,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陈毅在担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期间,曾与子女“约法三章”:要求他们穿土布衣,不坐公家的小汽车,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陈云任职中央纪委书记时,曾向亲属子女提出“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传为美谈。1983年,王光英筹建光大公司,有意调习仲勋女儿去工作。习仲勋闻知后,当面谢绝。他说:“别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并对女儿说,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先贤先辈的持家之道,仍是今人学习典范。

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居家”正,“居官”方能正,这是“家风”对“官风”的影响;而对社会来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为官清白廉正者可以风化一方,这是“官风”对社风、民风的影响。不明事理的时候,就要听听长辈提点;道理已明却一时犯糊涂,就需要顺从亲人规劝。沿袭家风,堂堂正正做人,必能清清白白为官。“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有真知深悟者才能看得出来。

不久前,李先念之女李小林回到故乡红安。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父亲曾要求儿女不得经商,否则“打断你们的腿”。时至今日,李家的4个子女没有一个人下海。李小林说:“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他对外人比我们宽容。父亲就是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去追求当官,不能赚钱,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在许多人看来,李先念的家风的确有些“苛刻”甚至“不近人情”。众所周知,李先念不仅是一个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的杰出将领,还是一位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大管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按他的地位和功劳,他完全可以给他的4个子女安排个好工作并将他们提拔成大官,或让他们去下海经商准能发大财。然而,尽管他有很大权力很多机会,尽管他没有多少时间和子女在一起,但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甚至还规定了许多不准——不准穿背心或拖鞋坐桌吃饭、不准经商赚钱等,否则“打断你们的腿”。实践证明,他的子女也没有一人下海经商的。一方面是他严厉的家风起了作用,一方面是他的子女们都很争气。

由此可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也就是说,家事连着国事,家风影响世风;家庭是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传播文明的重要阵地;廉洁的作风会带出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又会促进养成廉洁的作风;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子女第一课堂,好家风培养好公民。尤其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直接关联着作风、党风、政风、民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正、民风淳;家风不正,就很容易滋生腐败,就会影响到作风、党风、政风、民风。

古人云:“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妻廉夫祸少,子贤父心安”。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更要如此。首先要“正心”“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最后才可以“治国平天下”。如果自身心术不正又不“修身”“一屋不扫”,又怎能谈得上“齐家”和“扫天下”呢?如果连自己及配偶、子女都管不好、管不住,根本就谈不上能管好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了,更谈不上能“治国平天下”,而是要祸害天下了!从已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一些人之所以走上了贪腐之路甚至“全家腐”,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身不硬、心术不正、家风不好所致。可以说,他们入党从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一旦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就大肆为自己为亲友等人谋取私利,有的是“夫妻帮”,有的是“父子兵”,更有甚者全家齐上阵,结果葬送了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家庭。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教彰显出光辉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风范,是当代党员干部“正心”“修身”“齐家”的一面镜子。因此,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教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不断“正心”“修身”“齐家”,管好自己,管住子女、配偶,不利用职权谋私利,自觉摆正自己与亲情、家风、党风、政风、民风的关系,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俗话说的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自古以来,清官有清官的美名,庸官有庸官的末路,厉官有厉官的穷途,贪官有贪官的败象。贪官或苟延残喘,或人亡政息,或家破人亡,或遗臭万年,搞得一辈人甚至数辈人都不得安生;大多数官员不贪污受贿,不作奸犯科,虽仕途平淡,或清贫为官,却终生平安,阖家欢乐,人生幸福。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政风齐家民风
01-02合刊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多彩民风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全省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查侧记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王岐山: 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