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 服务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2017-01-25德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刘旭张小龙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阳通关检疫

德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刘旭 张小龙

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 服务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德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刘旭 张小龙

四川德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检以来,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强化问题导向,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检验检疫各项工作,实现标准化与自身建设、便利通关、生态文明、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消费升级的深度融合,切实保障进出口质量安全,倾力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先后帮助德阳食用明胶、猕猴桃、多聚磷酸等11种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查出林业有害生物角蜡蚧,为全省首次发现;政务信息被《国办专报》采用2次,被省委、省政府采用6次,被质检总局《质检动态》采用5次,被《国门时报》、《中国食品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54次,工作报告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次。先后被质检总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德阳市委、市政府等评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示范窗口”“依法行政示范单位”“重大传染病防治先进集体”“依法治市示范单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先进单位”,2015年还荣获四川检验检疫系统绩效考核优秀等级。

一、以标准化规范窗口建设

按照质检总局窗口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窗口硬件和软件建设,从区域划分、设施配备、标识设置等方面入手,在报检大厅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及时公布各种公告和检验检疫政策,公开办事流程、工作事项、服务承诺、收费标准。设置工作人员的岗位告示牌,在报检大厅公布了工作人员的照片、岗位职责和监督电话,实现阳光化、透明化服务。同时提出“五心”服务标准,即:“热心服务让企业感受温馨如家、耐心服务解答企业所提疑问、真心服务解决企业进出口难题、细心服务保证进出口证单质量、虚心服务接受企业监督”,树立国门卫士涉外执法的良好形象。

二、以标准化夯实机关管理

紧跟质检总局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引入国际标准ISO 9001,建立机关行政质量管理体系。邀请中检集团质量管理专家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指导建立起涵盖机关政务管理、通关业务、法制建设、党风廉政、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等9大块制度,从岗位管理、机关建设、发展目标等方面入手,对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分工等予以细化、强化,切实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队伍执行力,使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记录规范化、服务保障优质化。结合自身作为以技术为主的涉外执法部门实际,按照实验室认可服务的国际标准ISO 17025要求,完成了四川进出口包装实验室建设。同时,跟进国家实验室改革步伐,加强与中检四川公司的合作,紧扣德阳进出口产品结构实际,推进综合实验室共建、共享,为进出口企业搭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三、以标准化强化业务保障

检验检疫标准既是在技术上对接国际国内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长远关系的共同规则,也是同一检验检疫内部规范,同一检验检疫监管行为的准则。致力把标准化作为检验检疫业务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根据辖区进出口产品特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结构分布,完善企业监管档案,收集检验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业务管理规范分类文档库,实现对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及各检验检疫业务流程三个“全覆盖”。针对辖区内的全省首家供港蔬菜基地、全省出口量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全省出口猪肉量最多的生猪养殖基地,进行相关技术标准、检疫法规的研究,探索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强化源头监管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过程监控,指导企业严格按照目标市场标准组织生产,服务德阳外贸“优进优出”。同时,还梳理辖区内重点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技术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推动扩大出口。

四、以标准化促进通关便利化

立足德阳作为内陆地区,外贸物流周期长、成本高这一制约瓶颈,加强与地方涉外部门横向合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标准和通关机制,协同推进外贸物流大通道建设。紧扣《关检合作“三个一”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三个一”标准化工作指导和规范,扎根“依法履责、通力协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原则,深入推动关检合作“三个一”。大力开展区域通关一体化,在省内实施“川检通”系统和无纸化申报,节约企业出口经营成本;研究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的要求,积极推动“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共用,提高检验检疫执法把关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加强与德阳出口产品主要通关地检验检疫机构的业务沟通,确保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进口直通,简化通关环节,加快通关速度。不断完善检验检疫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e-CIQ主干系统功能,确保了全川首单出境货物通过该系统在德阳顺利放行通关。加强检验检疫业务流程管理,对报检受理、检验检疫、签证通关等环节实施动态监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内部工作时限,确保企业随到随报、快检快放,节约时限达50%。指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优惠原产地证政策,在全省签发了首份中韩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享受国外关税减免达4000万元。

五、推进实施“标准化+一带一路”建设

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立足德阳位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这一地理优势,抓紧搜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标准法规,大力宣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优惠原产地政策、减免检验检疫费用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产品实时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鼓励企业通过“蓉欧快铁”开拓欧洲、中亚等市场。支持“德阳造”超临界清洁燃煤机组出口埃及,成功迈向“一带一路”。帮扶钢铁生产设备及各类安装配套件出口到越南,确保国家援建项目如期安装调试。帮扶树脂产品成功出口土库曼斯坦,投入钻井、修井项目建设。支持水利水电工程市场采购物资出口埃塞俄比亚,确保水电站电力检修项目顺利实施。

六、通过“标准提升工程”推动出口高端装备产业转型发展

大力实施“标准提升工程”,打造航空与燃机、核能装备与核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海工装备等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围绕先导型服务业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围绕标准化技术架构建设,联结行业先进力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促进企业由分散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变,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和转型升级新通道。围绕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检验检疫技术、标准和信息的优势,指导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风险管理和公共服务三大体系,确定宏华石油、东方电气等5家重点龙头企业及20余家配套企业为示范区内企业,争取年内通过省级示范区创建验收。

七、开展“标准化+现代农业”行动

围绕德阳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按照《推进德阳市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保障作用,积极围绕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推荐辖区内具有优势和特色产品申报生态原产地保护,助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对拟申报保护产品翠冠梨、猕猴桃和绵竹年画进行了考察和现场指导。力争到年底,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定资质的产品1~2个。引导食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巩固品牌包装酒、粮油加工产品优势,创新备案监管模式改革,大力支持食用菌、磷酸盐类食品添加剂、猪鬃、饲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品扩大出口。据统计,今年1—10月,在全省外贸整体严重下滑的不利形势下,德阳出口冻猪分割肉、猪鬃、中药材、水煮蔬菜、食用菌等实现3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

八、发挥标准化“引领效应”,积极开展“三同”工作

加快建立并推行树立高标准产品“风向标”,深入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标达标行动,加快国内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出口标准并轨,大力推进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帮扶工程,发挥出口食品企业备案注册管理、第三方认证的质量基础保障作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增加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经过前期培训引导,目前有2家食品企业入驻国家认监委“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宣传“天虎云商”、茂业“春天超市”等线上、线下销售推广平台,鼓励企业抓住机遇,利用入驻“三同”产品专柜、专区提升产品知名度,让更多的创业创新者追求高标准、争做“质量标杆”,服务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德阳通关检疫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大德如阳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车祸
上海自贸区初步建立便利通关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