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需要整体性思维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评介
2017-01-25李建军
李建军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需要整体性思维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评介
李建军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要深化农村社会改革和治理,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将面临巨大任务。
在对河北省100个村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河北师范大学耿永志教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王慧军教授共同完成的著作《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于河北省100个村庄的考察》,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五位一体三个维度,对农村社会治理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和整体性思考。该书对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更从实践层面对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是该书的特色和亮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农村社会治理过程本身就是治理主体不断参与、参与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农民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治理活动是治理主体与治理过程的有机统一,是治理主体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可能忽略了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该书因此分析说,“在当前乡政村治的管理模式下,农村集体经济发育不足、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薄弱,组织化能力削弱,社会治理主体不健全,农村社会文化零落,农村社会结构散失,农村社会关系显现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重构过程面临困难。”农村社会治理主体不健全,已经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关键性障碍因素,农村社会治理需要整体性思维,从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结构优化等多个层面同时发力,协同推进。
该书把农村社会治理放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来思考,提出“农村社会治理要解决农村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全新的任务,也需要全新的视角。该书从农民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社会问题依次是环境卫生、业余生活、权益维护、交通、教育、养老等。这些研究结论为农村社会治理弥补城乡发展差距指出了具体方向。农村社会治理工作不可能“眉毛胡子一起抓”,要有侧重点,该书还将传统的用于市场分析的IPA方法引入到农村社会治理领域,对城乡差距和农民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农民感觉在业余生活、环境卫生、学校教育、维权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明显差距,满意度也最低;农村社会治理需要重点推进这类问题的解决。这些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政策参考价值,可为制订具体的农村社会治理方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措施导向。
从五位一体的角度来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影响。该书认为,经济要素是决定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性和关键性要素;政治要素是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提升民众参与程度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要素则是影响农村社会治理重要的价值性要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精神动力;社会领域蕴涵着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但同时蕴涵着社会自组织的力量和形式,需要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灵活应对;生态要素是外在的约束性要素,需要破除这些约束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该书利用调研数据对各个要素进行了卡方独立性检验,验证了五个要素相互之间的显著关联性。
该书因此提出,“解决农村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均需考虑以上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各种要素的合力作用,避免‘木桶短板效应’的发生”。这些观点对破除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很有意义。该书分析说,“农村社会治理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割裂”,“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步提升,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需要弥补农村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裂痕”。这种五位一体的整体性思维在以往研究中比较少见,值得我们在农村社会治理研究中加以关注和认真思考。
该书还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能人带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人带动效应似乎只与政治要素有较好的显著性关联,而与其它要素关系不大。能人带动效应更多地通过政治要素对农村社会治理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能人带动效应对村庄的影响,需要通过政治要素这个纽带来实现”。这种观点很可能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某些情况,但似乎与常识和直觉不一致:某些能人带动效应可能主要通过经济合作或创新服务等形式来实现。尽管有能人带动的村庄,其治理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但也不排除一些不存在能人带动效应的村庄,其治理水平也较好。能人带动只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一个充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能人”是不可复制性的“稀缺资源”,但“能人带动效应”却是我们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中需要重视和利用的社会机制。
该书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将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划分为“公共服务”“公共事务”“矛盾纠纷”三种类型,并根据调查数据详细刻画了农民对解决上述不同类型问题的具体逻辑。这种理论探索的精神和研究视角值得肯定,该书因此提出的观点,如“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工作,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需要研究分析农民解决问题的逻辑”等,对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持续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是一部采用整体性社会治理思维的著作,是一部倾注“三农”情感的著作。全书篇幅不长,仅20万字,但研究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视角新颖,不仅从宏观角度构建了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整体性框架,而且从农民视角对具体的农村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有理有据的详实探讨,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农村社会治理领域中的研究著作。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伦理学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孙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