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的实施路径

2017-01-25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话语时代信息化

韩庆祥 张 健

(1.中共中央党校 科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教务处,天津 南开 300191)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1]。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可见,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如何在新的舆论环境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当前中国和世界正共同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

约从2012年前后起,全球文化上层建筑领域,开始了一次新的时代变革。这次变革,以“互联网+”、手机移动端、大数据三者的崛起为标志。它们之间,交叉互跨,互为推助,共同塑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框架。在该框架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呈现出一种“虚拟空间,万物互联”“互动交流,即时即地”“供需数据,精准提取”的新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第一,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3]。同时,根据新加坡媒介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和 GWI(Global Web Index全球网络指数)的研究,截至2016年1月,全球人口73.95亿,互联网用户34.19亿,移动端社交媒体活跃用户19.68亿[4]。两相比照,不难看出,我国的“互联网+”之基础已经具备,且在全球互联网格局中,具有规模优势。第二,截至2016年2月,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6.5亿[5];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年龄方面,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职业方面,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80%的用户[6]。这表明,在我国,一个具有中国印迹、适合广泛人群的新社交平台已经出现,并获得了普遍认同。第三,2013年,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超过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7];2014年,实名用户近3亿;2015年,支付宝单日4500万笔,一夜消灭912亿现金;不仅如此,支付宝已经跟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8]。这预示着,作为打通线上线下、国际国内通道的支付机制,同时也是实现“万物互联(贯通线上线下),即时即地(手机移动上网)”这一“全球信息化”时代核心要求的关键环节,中国已经较早地建立起来了。换言之,在一个“全球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参与者了,更是未来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虽为之一,但绝不可或缺。

问题是,如何确认“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认为,可通过“三支柱”和“三趋势”观察框架进行评估。三支柱,就是“互联网+”、移动端、大数据这三大变化形态;三趋势,即“万物互联”“即时即地”“量化设计”这三种发展走向。具体含义是:第一,“互联网+”是该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平台。以此平台,人们可以进行线上线下的交往沟通、学习办公、消费娱乐、投资理财以及公益捐赠等,并可随意切换。因为这样,所以在该时代,社会发展会出现“万物互联”之大趋势。第二,移动端,也就是智能手机,它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基本工具。借此工具,人们可以一机在手,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完成办公、学习、消费、社交、公益捐赠乃至生产等等诸多活动。由此,“即时即地”成为该时代社会发展的又一趋势。第三,大数据,即依靠云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收集、分析人们日常交往活动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由计算机完成对供需状况、供需趋势的数据分析。在这里,一则,因为人们的生活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所以,理论上,人们的任何生活印迹都会在网上形成数据。一定意义上,信息化时代,数据即生活印迹。二则,在数据即印迹的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很容易被量化,即只要分析数据,就可以分析人们生活的需求及其满足之状态、趋势,社会进入可以“量化设计”的阶段。在这个意义上,“供需数据,精准提取,社会运行,量化设计”也会成为该时代第三个趋势。

综合上述三支柱和三趋势,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全球信息化”时代,即: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平台,中国和世界,无论以往差别多大,从今天起,起点开始趋同。其次,“移动端”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选项,通过它,线上线下,虚拟和现实成为一体,依赖移动端的生活方式成为该时代的核心标志。换言之,一旦人们没有了手机移动端,那么,他或她也就与这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脱节了。再次,“量化设计”是该时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导向,通过数据捕捉和分析,人们可以对社会运行状况及未来趋势进行精准分析。从理论上说,人们只要借此分析,就可以实现对社会宏观运行的精准导航。最后,“全球性平台的趋同→移动端在生活世界的‘重心化’→社会运行的‘可量化设计’”,这是全球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一般规律。

基于这一脉络和规律,我们来评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状况。

二、“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及自身需求

从外部挑战上看,在全球“互联网+”平台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完成了对信息化时代的适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觉转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设定了“4主”框架,形成“场域-人群-问题-话题”层次有别、系统有序的意识形态布局之脉络。在这里,所谓“4主”框架,即指:以“互联网”为主要战场;以“网络大V和职业写手”为主塑人群;以“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主导焦点;以“全球性话题”为主打话语。上述4个“主”点设计意味着,西方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逐步完成了由适应到转型的过程。

第二,设计了“全方位”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化且以网络化为主导的话语传播之战略攻势。主要体现为:依托新媒体空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新闻、娱乐等各方面设置议题,通过直接发声或培植代理人发声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大量威胁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当前,有5类议题需要引起警惕,即:1、质疑、侵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排斥、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3、攻击、丑化“党指挥枪”原则;4、解构、颠覆中国传统优秀价值观;5、推销、美化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9]。

第三,设立了以“文化价值观输出”和“意识形态安全”为目标的专门机构,负责统筹意识形态工作全局[10],并日益突出网络外交选项。如,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筹建了以国务次卿为具体职能领导的庞大机构,其中,该机构中的国际信息局,负责执行美国网络外交任务。从已开展的项目来看,有4个做法具有研究意义:一是外交官随笔,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奥巴马的演讲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Twitter账户上共享。在这里,话语传播运用了社交平台。二是美国式叙事。目标是让美国价值和美国理想变得形象可感。在这里,“互联网+”资源被开发为叙事的主要平台。三是意见空间,它允许人们表达自己在一系列政治经济议题上的意见。在这里,通过网站、社交平台等舆论新模式,美国政府将现实中的多元化压力借助虚拟空间予以了有序释放。三是公民社会2.0。该项目使用短信、网站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将为数众多的人联系起来。四是“X-Life游戏”。这是一款手机游戏,目的是描绘美国文化并传递美国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在这里,手机移动端被作为新传播方式来看待[11]。

总之,辩证分析当前西方意识形态战略或攻略,可以让我们得出喜忧参半的结论:担忧的是,西方意识形态战略已经开始立足“全球信息化”时代,并在至今为止的一个时间段内形成战略攻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可喜的是,西方意识形态战略转型,还只是抓住了“互联网+”一个方面,而对另外两个趋势,即“移动端”和“量化设计”还处于感知和摸索的阶段。虽然,在美国的网络外交项目中,已开始关注手机端和采用Twitter平台,这显示出美国对信息化新趋势的敏感。但严格说,西方意识形态战略,还缺乏对整个信息化时代规律的深刻认知。就此而言,中西方在战略层面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依然具有潜在战略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前我国更需要深入研究我们意识形态自身的需求。

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需求来说,核心有二:一是要跟随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完成意识形态工作从传统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二是要立足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六大建设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新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态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互联网+”平台传播好中国声音,在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打造好中国话语体系。

首先,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完成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依据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转型需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以“互联网+”作主要平台,构建如下实践链条:以互联网作主要的理论和舆论空间→以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原则打造各类媒体终端→以国家为主导提供“互联网+”所需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二是以“移动端”作主攻领域,构建一个新话语框架:智能手机为主导+社交平台为窗口+基于“私人号→公众群→公众号”基本格局的话语生态+门户网站。三是以“大数据”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导航,建立如下机制: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依靠→以社交、支付平台为依托→对供需信息进行智能化收集→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量化设计→依据量化设计进行意识形态的动态调整和战略布局。

其次,立足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456”大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打造好中国话语。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建设路径的形成,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顶层布局,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全面展开,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展示出一个“456”之大格局大态势。而这一格局态势的后面,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核心是,基于20多年来的市场化驱动的现代化转型,即由“农民主导→市民主导,农村为主→社区为主,传统观念→现代理念”这三大脉络复合构成的社会转型,这是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基本定位。这一定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中国在“全球信息化”时代进行发展的基本起点。因为中华民族自身一直具有规模优势(以10亿计的人口数量级),一旦完成现代化转型,那么,人类社会就会因中华民族的变革而发生质变。可见,中华民族的使命及其价值是何等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意识形态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是其本分;宣示中国价值(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创共享等),是其职责;形成中国话语,是其历史使命。合在一起,就是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用中国话语传递中国价值。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第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要抓住“互联网+”空间,集中运用社交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第二,如何传播好中国价值,重点是抓住“手机移动端”这一主攻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公众号)→公众群→私人号”之传播途径和机制。第三,如何形成中国话语,核心是构建一个既能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同时又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意识形态大战略,该战略的重点是要有系统设计,要有针对性。

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方略

如何让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这既需要理论上的深思,也需要实践上的设计。在理论上,构建我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二能满足意识形态发展内在需求;三要立足国情,可操作。

第一,依据规律,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需要围绕三大支柱设立“主”点框架,即:要以“互联网+”做主平台、以“手机移动端”做主领域、以“量化设计”做主导航。基本点是:以国家为主导,打造“互联网+”基础设施,到一定阶段,实现全国无线网的完全免费、重点覆盖、安全防范;以“门户网站→政府公众号→公众群→私人号”为移动端主窗口,打造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移动端、门户网站为依托,及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设计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布局。

第二,着眼需求,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要设计“中国”议题,完成三大目标,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打造好中国话语。要点是:中国故事,要以十八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及趋势为切入口。中国价值,要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面向国际舞台为方向,以坚守思想—精神防线、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品格、体现当代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和凝心聚力为目标。中国话语,要以意识形态安全为防线,以中华民族正气、善念为引领,以天下太平为导向,弘扬中华文化优秀精神理念。

第三,立足国情,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要制定“三步走”实施计划,即“第一步,完成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第二步,构建面向全球平台的中国话语体系→第三步,实现中华文化的全球认同”。在这里,如何走好这三步,关键是要设立统筹意识形态工作全局的专门机构,负责意识形态战略的规划设计、协同调整、组织实施及必要监管等事宜。

在此基础上,中国意识形态驱动战略的设计需要在实践方略上考虑以下问题:破解西方意识形态本质;建构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西方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

首先,针对公民个体,要揭示和认清西方意识形态的本质。经济决定政治,阶级地位决定政治意识。在当今人类历史依然处于阶级社会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西方社会的主导阶级依然是工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该经济基础结构及其之上的相应阶级地位,决定了西方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维护资本利益,反对和压制劳动利益。资本和劳动的不可调和,依然是当今时代阶级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对商品经济历史时期阶级矛盾的基本论断依然有效。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及其话语表达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和裸露了,而是日益趋向隐蔽化、间接化。这主要表现在:在基本思路上,西方意识形态对人们价值观念进行深层次塑造,而不再像以往一样直接宣讲、反复灌输。核心路径是,通过广告、娱乐、影视等生活化媒介实现对特定价值理念的嵌入和渗浸。策略原则是,把阶级性意图、西化模式寓于普适性、日常性议题中。基于此,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战略的执行,首要问题是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揭示和讲清楚西方意识形态的本质。在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国传统意识形态话语在当今时代具有一定的不适性、很难获得人们尤其是新生代群体的认同,这就需要结合信息化时代,进行话语及话语表达上的创新。

其次,着眼社会群体,要建构“‘议程→解释现实’、‘语境→引导愿景’、‘娱乐→弘扬传统’”之意识形态话语框架。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对当今时代的自觉适应性,其中的一些理念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比如,通过新闻舆论的议题设置和选择,把人们纳入舆论所编织起来一种“现实图景”中,看重话语的解释现实之功能;通过商业广告、营销等现代消费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世界打造特定愿景,有意识通过语境打造,实现愿景引导之意图;通过大众娱乐、大众传播等方式,对对象国的历史进行有意识裁剪和解构,看重细节刻画和形象定位,等等。这些做法,在一般性意义上,中国可以进行借鉴。为此,我们建议:当前中国,要着眼于“社会群体”这一受众层次,在国家舆论议程设置、人们生活语境打造、大众娱乐导向定位等核心环节进行攻坚。基本点是:对新闻舆论,党和政府要牢牢把握议程设置环节,通过设置适合当今时代的议题和话语,引领人们对现实的解释意向,切忌话语陈旧,议题空泛;对现代商业消费和大众娱乐,政府要统筹社会各方力量进行宏观监管。一方面,要鼓励、扶持树立优良风尚的行为,弘扬正气善行;另一方面,要对违反社会基本教化、基本文明风范的行为进行制裁,规制和打击歪风邪气。

最后,依靠国家主体,与西方自觉竞争话语权。从理论上说,话语权的有无多少,决定性因素有二:一是话语主体的实力及其地位;二是话语内容的可接受性。当今时代,在一个时期内,西方因其经济力量的领先,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全球话语领域很强势。这有其必然性。但是,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尤其是随着当今世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局限日显与中国模式(党政主导力量、市场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的协调并形成合力)、中国价值的可接受性渐强,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发显著。按照上述话语权之决定性规律,中国话语权与西方的争夺,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而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事实。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第一,中国话语权的有无多少,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小,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现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为中国话语权获得基本保障。第二,当前中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将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话语体系及内容,才能具有最广泛的可接受性。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建议是:中国话语要具有最广泛的可接受性,需以下四个要件:一是,在全球商品经济历史阶段上,中国话语的基本内核是“人民共创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与西方话语“资本主义”(逻辑上,即资本是老大)的本质性区分。我们应基于“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共创共享共治”“党政主导力量、市场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协调并形成合力”,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二是,基于这一区分的中国话语的“社会主义”内涵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意蕴,这是中国与西方争夺话语权的标示性界限。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外缘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私有→私有·国家公有→社会所有”历史发展规律之要求,内嵌了中华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因,同时又恰逢当今西方知识主义与东方智慧主义相互碰撞的历史际遇。西方文化之鉴,中华文化之根,中西文化交互之际(“鉴、根、际”)这三者,共同构成当今中国话语权争夺的基本支柱。有此支柱,不难预见,未来中国之话语,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话语时代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