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常态下干部正向激励问题的思考
2017-01-25吴传凤
吴传凤
政治新常态下干部正向激励问题的思考
吴传凤
新常态对干部队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面对新常态,一些干部也出现了不适应,还存在压力感、畏惧感、失落感和委屈感。为了更好的加强干部管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应加大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可以从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考核、薪酬待遇、宣传教育、人文关怀等五个方面着手。
新常态;干部;正向激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持续发力,进一步规范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为,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新常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也有一些干部对于新常态不习惯、不适应,甚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消化负能量,提升正能量。
一、新常态对干部队伍产生的积极影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党内开展了三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升了党性修养,真正起到了固本培根的作用。
(一)思想上有了新认识
加强了理论武装,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使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好地解决了“总开关”的问题,增强了政治定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了党章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遵守党章的各项规定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行为上有了新改进
新常态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公仆意识逐渐增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形成了关心基层的良好导向。特别是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为民务实清廉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作风上有了新转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四风”问题,狠抓作风建设,使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干部作风面貌焕然一新,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大为减少。新常态下,政府机关单位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办事效率提高了,让群众看到了正劲和正气。
(四)制度上有了新约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党,着力提高依规治党的水平,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相继制定出台了一批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制度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到位。用制度为党员干部设底线,使党员干部做事有了新约束。
二、新常态下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全面改革任务更重,存在压力感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许多行业积累多年的矛盾和问题,要在短期内消化解决,工作任务之重、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未有,这让很多干部束手无策、压力感倍增。
2.廉政建设力度更大,存在畏惧感
近几年,对干部约束不断加强,一些干部存在一种畏惧感。同时,问责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干部开始信奉少干事、不出事。
3.干部管理政策更严,存在失落感
近两年来,干部管理政策越来越严,有个别干部对上级政策认识不透,老觉得在面子上挂不住,吃了亏,情绪低落。
4.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存在委屈感
基层干部权力不大,责任无限,不但承担了大量工作,还常常成为“出气筒”,成为嘲讽的对象。很多基层干部心里委屈。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是体制改革带来的压力。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干部作为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面临着“旧政策、旧办法不敢用,新政策、新办法不管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出现“本领恐慌”,存在等待观望的心态。二是法制建设带来的压力。随着法制的健全,对干部言行管得更严,稍有不慎,可能成为大众焦点,引起关注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无形之中给干部增加了更大压力。另外,在当前的反腐形势下,有的干部患上了“反腐恐惧症”,处处怕被人举报,工作放不开手脚,出现“不敢干”的问题。三是群众缠访闹访的压力。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利益矛盾也逐渐凸显。基层干部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人,面对这种工作环境,身心俱疲,出现“不想干”的情况。四是经济收入带来的压力。在住房、就医、养家支出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经济压力很大,尤其是年轻干部。与周围其他高收入行业的朋友相比,心理落差比较大,有种价值没被体现的感觉,工作中出现“干不着”的情况。
2.制度政策层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干部政策不接地气。如公务员调任政策,调任办法规定科级干部的调任年龄不超过40岁,行业或系统内的可放宽到42岁。事业领导干部和行政领导干部之间无法交流,干部队伍缺乏活力。再如职务和职级并行办法实行后,公务员身份可以晋升职级兑现待遇,事业干部却因没有政策不能享受。这种政策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二是考核奖励机制不够健全。由于目前正处在改革阶段,无论是对单位的考核还是对人员的考核,其指标都不够完善。如对一般的事业干部,没有具体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无法兑现。对一般公务员的考核也流于形式,考核结果区分不明显。只考核不奖罚,起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三是对干部关怀不够到位。组织上也是对干部使用多,关心少,缺少对干部实际困难的帮助,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
3.干部个人原因
一是权力观不正确。个别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了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谋取私利和声望的工具。出现了甘当庸官、懒官、太平官的现象。二是工作能力不强。个别干部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放松了学习,当工作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束手无策,执行力欠缺。三是责任意识淡薄。个别干部缺乏责任意识,满足于机关工作的稳定与安逸,工作得过且过,工作干劲被安稳消磨。
三、新常态下对干部实施正向激励的对策建议
(一)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向激励作用
一是选准用好干部。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考察了解,科学合理地分析干部队伍状况和每名干部的情况,向党委提出恰当的干部调整建议。要改革提名制度,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推荐干部必须由推荐人书面署名推荐,内容要有结论性的评价,确保实事求是推荐干部。要加强档案审核和有关事项报告审核力度,对档案存在问题及有关事项报告不实的,坚决不予任用。
二是加大交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对在一个单位10年以上的干部必须交流,5年以上的适当交流。对因专业性强,无法交流的,也要在单位内部进行轮岗或调整分工,以保持干部的激情与活力。
三是拓宽晋升渠道。推进事业干部与党政机关交流。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建议将干部调任年龄放宽到55岁,尽可能地消除制度壁垒,促进干部有序流动,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能上能下。在充分对干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干部能上的相关要求。要在干部能下方面动真格,细化具体情形,对单位工作在全县科学发展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后10名的;因工作失职受到处分的;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工作的;因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等情况,要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及时作出调整,不能因照顾干部而牺牲事业发展。
(二)要强化监督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一是打好“预防针”。要坚持做到早教育、早防范,注重抓早、抓小。要坚持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任前警示教育,把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体现在日常谈心谈话中,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让干部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及时修正自己的偏差。每季度召开一次干部监督联席会,及时汇总纪检、政法、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提醒。
二是用好“指挥棒”。积极改进干部考核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发干部干事创业。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区分不同类型的班子和干部制定差异化业绩考核指标,考核结果能准确反映干部主观努力和工作业绩,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要改进考核方式。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探索在专题调研中考核,在教育培训中考核,在重大事件中考核等等,力争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干部。要注重优化考核机制,统筹组织领导、项目设置、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努力消除多头考核、重复考核问题,实现既能对班子和干部进行科学评价,又不给基层增加负担。要抓好结果运用,结合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考核优秀者要大胆奖励,大胆提拔重用;对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果断调整,实现优胜劣汰,奖优罚劣。
三是撑开“保护伞”。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失败甚至失误,对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的失误组织上一定要担起来。各级党组织要主持正义,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要强化薪酬待遇的正向激励作用
一是完善干部正常增资机制。定期对干部职工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各类企业人员薪酬进行比对,根据条查结果,及时调整干部薪酬标准,让干部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要着力解决同城不同酬、同工不同酬问题。以市为单位,加大对欠发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避免出现在同一城市同一级别、同样工作干部薪酬差距过大问题,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是积极推进工资制度改革。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轻重等确定薪酬标准,体现多劳多得。要规范落实补贴发放,让干部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激励干部安心工作。要落实绩效工资。在事业单位,全面进行绩效考核,落实绩效工资,坚决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三是落实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要结合基层干部的岗位设置、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群众评价等进行认真考核,考核合格方能晋级;其次要拓宽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实施范围,结合基层实际,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避免在同一单位出现行政、事业人员待遇差距太大的问题。
(四)要强化宣传教育的正向激励作用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充分利用集中学习、名家讲坛等形式,不断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素养。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党章和党规党纪、国家法律法规,并利用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明规守矩,严格依法依纪办事。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要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是增加培训班次,扩大培训范围。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并将培训范围扩大到中层干部、农村干部。要提高培训成效,重点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举办一些干部急需的培训班次。不断丰富培训形式,采取理论+讲座+现场教学+流动党校相结合的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在干部学习培训中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干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水平,引导干部树立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
三是注重典型示范。要倡树典型,结合干部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实绩,通过基层推荐、社会公示、评审委评选等方式,选出服众公认的正面典型。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用典型事迹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要注重引导,组织广大干部对照先进典型,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积极宣传弘扬正能量。
(五)要强化对干部关怀的正向激励作用
在日常考核中为干部加油鼓劲,增加与干部的沟通交流机会,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注。
一是建立约谈制度。各级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组织部门在干部思想波动比较大时,如职务发生变动、受到表彰批评,家庭变故等情况,要主动找干部进行谈心谈话,让干部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二是注重解决个人实际困难。各单位要及时掌握干部的家庭情况,在干部家庭出现较大困难时,组织上要在政策范围之内,尽最大限度地帮助解决。同时,充分发挥民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作用,帮助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在单位内部,要定期举办一些公益或者竞技比赛活动,合理设置奖项,通过活动凝聚人心,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干部干事热情。要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福利补贴发放制度,解决好事关干部切身利益的问题,充分保障干部正当利益,提高认同感。
(责任编辑 马树颜)
吴传凤,中共济阳县委党校讲师(邮政编码 251400)
D262.3
A
1672-6359(2017)04-00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