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与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017-01-25朱继东
朱继东
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与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朱继东
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政治本性和根本特性,严格的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和升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非常重视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并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一直非常重视党性问题,而且多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澄清了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认识上的误区,有力的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民力量,更好地团结一致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性;人民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政治本性和根本特性,严格的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也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和升华。党性是人民性自觉的、集中的体现,人民性是党性的基础、依托和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特别重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向来重视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并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才能真正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使全党同志真正不忘初心,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内心自觉的坚定信仰,更好地团结一致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都非常重视的重大问题。恩格斯是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的革命导师。1845年年底,他在《“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段”的前言和结束语》中第一次使用了党性的概念,批判“绝对的社会主义”是“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1]1853年3月,他在致马克思的信中写道:“除克路斯以外,拉萨尔比他们所有的人都能干得多,这一点当哈茨费尔特伯爵的财产最终并入国家财产的时候,会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他有他的怪癖,可是也有党性和抱负……”[2]1863年1月,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也使用了党性这一概念,充分肯定了被誉为“法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头脑和心脏”的布朗基派抵制普鲁东派控制法国工人运动方向的行动。他指出:“在巴黎,在社会党内,党性和团结精神仍然占着统治地位。甚至像卡诺和古德肖这样的人,都声称在最近的运动中必须推崇布朗基。”[3]初步论述了党性的初步理念、原则以及立场等,并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先进性。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党性的概念,但却通过论述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品质等进一步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内涵。1889年,晚年的恩格斯再次强调:“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4]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党性,却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问题的特别重申,凸显出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列宁则大大丰富了党性的思想内涵并多次强调其重要性。1904年上半年,他在《进一步,退两步》中指出:“狂风把我党巨流底下的全部渣滓都翻上来了,于是这些渣滓就卷土重来。以前顽固的小组习气压倒了还很年轻的党性。”[5]批评新《火星报》的真面目:“它大骂小组习气,是为了掩护小组习气对党性的胜利。”[6]可见当时围绕党性的斗争已经非常激烈、复杂、尖锐。1905年11月,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明确指出:“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与资产阶级的习气相反,与资产阶级企业主的即商人的报刊相反,与资产阶级写作上的名位主义和个人主义、‘老爷式的无政府主义’和唯利是图相反,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并紧接着进一步阐释了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赚钱的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7]不仅明确提出了党的出版物鲜明的党性原则,而且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他意识形态能力思想的较早体现,也对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诱惑、冲击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警示意义。在1905年12月,他又两次强调了党性问题,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8]觉悟的无产阶级政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作斗争,坚持不懈地建立一个原则坚定的、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9]“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10]“严格的党性则是使阶级斗争成为自觉的、明确的、有原则的斗争的条件之一。”[11]揭示了党性和阶级斗争、阶级性的关系,而且初步给出了党性的定义,并强调了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警示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党性。1906年7月,他又进一步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12]再次强调了党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也给我们如何深刻理解党性指明了方向。
列宁的党性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影响非常大。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明确提出:“任何中央地方的出版物均不能刊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的文章。”[13]而毛泽东同志更是坚持党性的楷模。1941年初,他提出要重视党性教育与党性学习的问题。随后,他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加强党性锻炼,并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关于增强党性问题,推动中央政治局在当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明确“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从而增强党的先进性。”[14]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不仅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报告,还主持制定、编印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整风文献,推动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党性。尤其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站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深刻剖析了共产党人的党性:“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15]而且进一步指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有的放矢的态度才真正是“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16]既深刻揭示了党性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又深入论述了学风问题和党性之间的关系,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党性思想在继承基础上的重要理论创新,推动共产党人对党性问题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1942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给身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的电报中第一次谈到了新闻出版工作中的党性问题,他明确指出:“关于改进《解放日报》已有讨论,使之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新华日报》亦宜有所改进。”[17]这也是他较早谈到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党性问题,体现出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是对全党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提醒。在经过改造思想、改进作风等整风后,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致读者》的社论提出:“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这样来贯彻我们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18]明确把党性列为党报必须具备和贯彻好的四大根本品质之首,体现出《解放日报》等党报对领袖精神的深刻领会、快速反应和深入贯彻。1942年10月28日,在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的一份给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指示中,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新闻出版工作中的党性问题:“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拿《解放日报》所发表的关于如何使报纸增强党性的许多文件去教育我们的宣传人员,克服宣传人员中闹独立性的错误倾向。”[19]这既是对《解放日报》增强党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他新闻出版单位乃至全党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再提醒、再要求,也表明高度重视党性原则是我党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们应该始终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强调:“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20]针对某些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等问题,特别强调:“只能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改造世界。”[21]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专门为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的赠词。他强调,提高党性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而能否从思想上入党是党员能否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也对改革开放后在党性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过批评。1983年10月,他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严肃批评了当时思想理论战线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也确实产生一些离开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情况。……比如宣传抽象民主,直至主张反革命言论也应当有发表的自由;把民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等等。有些同志至今对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仍然抱怀疑态度。”[22]事实证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是后来引发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党性,绝不意味着党性是狭隘的,绝不意味着党性就是只为少数党员干部服务,恰恰相反,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最广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内在一致,与人民性内在一致。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党性。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非常重视党性问题,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早在1982年8月,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他就在县委落实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是有鲜明的立场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23]2004年8月,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更是明确强调:“新闻的党性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24]2006年1月,他再次强调指出:“新闻宣传是有党性原则的。”“讲政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立足点。”[25]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更是特别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讲党性这是一个决不能动摇的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26]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坚持党性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大原则,决不能动摇。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新30年的今天,我们更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讲,决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辞,更不能弃之不谈。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解放军报是党领导和掌握、直接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服务的,必须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27]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央政治局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提出4点要求,他强调“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28]必须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必须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必须对党忠诚等。这些要求的核心,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能力要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别过硬,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29]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0]此后不久,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即“2·19”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1]这些要求,是对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乃至整个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的再要求、再强调、再宣誓,是提醒全党要永远不忘根本、始终坚定信仰、永远对党忠诚,深刻认识到今天坚持党性的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这个伟大核心。
二、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眼中的党性和人民性关系
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关乎意识形态领域前进方向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常识。但就是这个本来有着非常明确答案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却成了一个似乎所谓复杂、敏感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竟然有人发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的一边”,更有人竟然以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数量为所谓依据,故意把党性和人民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廓清、纠正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错误认识,讲清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无法回避的。
人民性的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的,而是一个名叫维严捷姆斯基的俄罗斯人1819年给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封信中最早提出,并在文学界引发讨论、争议。对于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是比较重视的。1839年,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第二本中谈到那些宣扬实体的哲学家时,马克思指出:“所以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只要希腊精神本身的明显威力还在由皮蒂娅的三脚祭坛来宣告,德尔斐的阿波罗的神谕对于人民就是一种隐藏在朦朦胧胧、神秘不解的力量之中的神的真理;只要这些神谕还是人民自己的具有语言形式的理论,人民就从理论上来对待它们。只要这些神谕还没有人民性,它们就是人民的。”[32]这是他第一次提到人民性这一概念,并把人民性和人民两个概念联系了起来。1842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又一次使用了人民性的概念,“自由报刊的人民性(大家知道,就连艺术家也是不用水彩来画巨大的历史画卷的),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使它成为体现它那独特的人民精神的独特报刊的历史个性——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33]并且,他十分重视报刊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强调人民的承认、支持是报刊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他认为,优秀的人民报刊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34]是一种“国家精神”,是“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35]的报刊。马克思强调人民报刊的人民性、阶级性,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性,使得人民性进一步丰富并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1851年10月,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人民性的原则,特别指出:“大多数人从此就联合起来了,于是爱·梅因就可以在《纽约州报》公布一个大秘密:现在已经发现德国未来运动的意义,这就是人民性的原则。”[36]1852年,马克思先是指出:“古代日耳曼的习俗能够无阻碍地作为传统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它能给英国的阶级议会披上一件廉价的和没有危险的人民性外衣。”[37]随后又进一步指出:“一切条顿民族最初所共有的古代习俗所以能够作为传统延续到19世纪,就是因为它不必承担很大的费用和风险,就能给不列颠的阶级议会披上一件人民性的外衣。”[38]这也表明,随着人民性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视,资产阶级也开始利用人民性伪装自己、欺骗人民,围绕捍卫人民性和曲解人民性的斗争在当时已经展开了。
人民性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很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根本性的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阐明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并得到全党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全世界宣告了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他的人民性思想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体现出来了,其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体现得比较明显,针对如何解决革命的同盟军问题进行了论述。可以说,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成功解决,是毛泽东人民性思想中的最鲜明特色,至今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阐释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经典著作之一,他在文中强调:“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39]在党的七大上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他强调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等“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事艰苦的工作。”[40]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他特别谈到了个性与党性的关系:“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41]这里的个性,是人民性的重要内容、重要体现,二者和谐统一的背后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可以说,在毛泽东同志的很多著作中,都闪烁着人民性的思想光芒。
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胡乔木同志在为1945年12月30日出版的《新华报人》第9期撰写的《人民的报纸》一文中直接提出了人民性的概念,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人民性概念的最早记录。胡乔木同志在文中指出:“党报是人民大众的报。这点不能怀疑。虽然人民并不都是共产党员,而且人民中还有其他的党,但因为我们的报纸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完全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所宣传的也正是人民所需要讲的。因此,这样的党报就是人民大众的报。我们要使人民的东西能在报上反映出来,这样来加强人民报纸的党性,也就是人民性。说报纸党性太重,证明我们的报纸和人民还有距离,就是人民性不够,也就是党性不够。报纸能最高限度地反映人民的呼声,就是报纸有最高的党性。如果表现出来的东西,使人民感不到兴趣了,就是报纸有党性不够的地方。”鉴于胡乔木同志的特殊身份,可以认为这篇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人民报纸的党性就是人民性,这就是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一直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他的关于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思想也在党主办的一些报纸中得到了鲜明体现。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创刊9周年之际刊发编辑部文章《检讨与勉励》,明确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人民的政党,它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一切政策是完全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因此,《新华日报》也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就是说,《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新华日报》的最高度的党性,就是它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呼吸和感情、思想和行动。”[42]《新华日报》是我们党的机关报之一,其首次公开申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就是人民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标志性意义。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又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43]又从党报的立场、服务对象、办报方式等多层面论证了党报的“人民性”原则。后来,《人民日报》被确定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可谓是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的生动体现。
1958年8月,在审阅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教小组组长陆定一同志呈送的文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毛泽东同志特意加上了两段文字,并在所在文字的开头就强调“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44]他结合孔子、孟子、荀子、屈原、司马迁、王充、关汉卿乃至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加以阐释,同时又强调与以往几千年的教育不同的“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45]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应该是他第一次直接使用人民性这一概念。随着这篇文章在1958年9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七期发表,人民性的概念开始广为人知并深入人心,但不少人却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不知道文中的人民性概念是毛主席提出的。
三、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改革开放后,有人开始质疑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思想,甚至有人提出“新闻工作的人民性高于党性”等论调,并在一段时期内一再被提起,在新闻界乃至更大范围内引起了一定的思想混乱。这个问题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1979年3月底,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46]1983年10月12日,他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又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把民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47]等错误言论和观点,警示大家要注意理论界的思想混乱问题。
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并对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48]他进一步明确要求:“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49]这些话对纠正意识形态领域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错误认识起到了一定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正确认识和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1989年5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特别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我们党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张,应该说就是人民愿望、要求的充分体现,就是人民的看法和主张。”[50]并就如何使党的看法和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阐述,体现出其对党性和人民性之间一致、统一关系的清醒认识和深刻理解。这应该是他第一次阐述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和“8·19”重要讲话的相关论述相比较,可以看到其思想的一贯性。
他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51]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只有这样,才是对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正确理解,才能真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真正抓好全面从严治党。
在“2·19”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52]对于如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职责和使命相互呼应、浑然一体,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讲人民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所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5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不仅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而且要坚决克服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坚决把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根本理念贯穿于全部意识形态工作之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支持、拥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民的概念,必须牢记人民必须是由先进阶级引领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讲的人民不是有些人讲的草根、草民、村野、匹夫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有机的构成,核心是先进阶级。我们之所以崇拜人民,因为人民是由先进阶级引领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面,唯一的客观性、真理性是和先进阶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先进阶级因此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能够创造历史。人民这个范畴的基础是劳动群众,劳动群众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体。并且,人民的外延是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所有人,阻碍历史发展的人绝不是人民。所以,人民这个概念有一个历史前进的客观坐标,离开这个客观坐标不叫人民。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到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而且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性必须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要弄清楚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干部、知识分子,老人、青年、孩子,不同群众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对社会上出现的蚁族、北漂、海归、海待、散户等新的人群,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既加强面的广泛覆盖、线的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每个点上,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较早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也科学诠释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怎样才能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同志说得好,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无论是理论研究、宣传报道,还是文艺创作、思想教育,都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就启示我们,只有真正做到这样,才是既站在全党的立场上,又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坚定党的立场和人民的立场的一致性、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从而始终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真正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而推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更强大合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6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人民出版社,1973.229-23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74.305-3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人民出版社,1971.321.
[5][6][7][8][9][10][11]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25.525.663.672.672.676.678.
[12]列宁选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59.273.
[13]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卷)[Z].新华出版社,1980.1.
[14]六大以来(上)[Z].人民出版社,1981.241.
[15][16][20][21][39][40][41]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00.801.848.876.848.1082.340.
[17][19]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3.93.97.
[18][4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Z]新华出版社,1980.52.80.
[22][47]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40-41,42.
[23]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M].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
[24][2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08.310.
[26][50][5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54.154.154.
[27]曹智,栾建强,李宣良.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6/c_1117588434.htm.
[28][2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9/c_1117617951.htm.
[30]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1/29/c_1117940977.htm.
[31][52]李斌,霍小光.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65-66.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53.
[34][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79.397.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8卷)[M].人民出版社,2007.424.
[37][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95.412.
[4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19.
[44][45]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398.398.
[46]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170.
[48][4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人民出版社,1991.770-771.772.
[5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3.
(责任编辑 胡爱敏)
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络智库专家(邮政编码 100732)
D251
A
1672-6359(2017)04-0001-08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以防范风险点为抓手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2016mgchq007),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研究”(2015MZD04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