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探析

2017-01-25郭仲楠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视域主体发展

郭仲楠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31)

一、 主体间性的理论旨趣

“主体间性”是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在西方哲学领域中的一个哲学概念,用以探究或探寻一个主体如何以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主体身份与另外一个主体进行互动,又被人们称之为主体的交互性或主体的际性。主体间性思想最早由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提出,他通过对《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关系”进行重新的精神语言分析认为,对于一个主体的界定应该是由主体本身所固有的“他性”所规定和决定的,而这个主体自身中所蕴含的“他性”也就是主体间性。以此为根据,进一步对现代性思想的根基和基本原则“我思故我在”进行了不同于以往的相反论证,我在非我在之处思想,因而,我存在于我不思想的地方。以主体间性思想给现代性思想的根基以致命一击,从根本上震撼了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基础。一般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主体间的同一性、交互性和内在相关性问题。在主体间性概念从提出到发展至今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对主体间性理论内涵的理解与解读往往存在着差异,先后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学领域发展出相应的主体间性理论。存在于社会学领域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进一步涉及到整个社会关系的调和与价值观念的统一。所谓“主体间性”即存在于社会日常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来往、联系、矛盾等等的特性,它打破了传统哲学思维模式下主体的孤立、原子式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在肯定个体独立与价值存在的基础上,构建起多个平等和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社会的统一、相关性。不同于旧哲学中的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理论不再是从单纯的主客分离和二元对立上去理解主体观念,而是关注和强调作为社会基本构成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及作为主体的人如何处理与自我、他我的关系,从而确认三大基本主体,即:自我主体、他人主体、社会主体的交互关系。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就曾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具体概括为两种基本行为,即,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社会联系和关系中的工具性行为主要针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而交往性行为则更加侧重于主体间性行为,通过建立在理解和沟通上的理性思想和意识,引导人们进行积极交往,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是对旧哲学中主体及主体性问题的研究长期局限于主客分离和二元对立的系统反思与扬弃。

从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来看,主体性无疑是近代启蒙运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使人逐步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对人性的长期压迫和束缚,在思想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上实现了“人的自由和解放”。重使理性之光芒,撕破愚昧和无知带给人及人类社会的黑暗与恐怖,把作为本体的“我思”的人,从漠视个体生命与价值的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人从一个被动和渺小的生存状态,一跃成为主动、自由的自然界立法者。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理论的提出仍然是构建在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之上的,因而,并没有突破形而上学的理论桎梏,对主体和主体性的理解并没有超出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模式。在这种单一向度的哲学思维模式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被严格规定和划分,主体活动所面对的对象与客体被简单概括为同一的范畴,实质上就是将“人”的存在等同于“物”的存在。这种简单、机械的划分往往容易使其在具体实践中陷入这样两种极端:一种是强调其客观性,坚持自然的根本性,采取崇尚自然的态度,忽视主体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能动性,陷入自然主义“独断论”的理论极端。另一种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对自然征服,忽视客体的客观规律,而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陷入“唯我论”的理论极端。

主体间性理论观点的提出,可以说是人们自觉反思理论长期受制于二元对立哲学思维,解构传统哲学理论,克服形而上学局限,特破其理论桎梏,建构主体间性哲学的结果。毫无疑问的说,主体间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符合理论的发展逻辑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它改变了传统哲学对“孤立、原子式的主体”的定义,而进一步认为主体应该是处于交互中的、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实现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整体在社会中的同在,在其现实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的价值独立和个体与社会的价值统一。

概括的来说,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它强调了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平等而又生动的生命“共在”情形;其次,它呼吁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通过沟通、对话达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对生活世界的共同创建;最后,它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主体的心灵成长和发展过程以及各个社会主体之间对生命和生活共同分享的情感经历。从“共在”的向度上描绘出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状态,即:“共在”、“共创”、“共长”、“共享”。对于处理我国当前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二、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共享发展的内涵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共享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处于终端环节,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矛盾(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已经发生转变得历史时期。“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是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另一方面,它也是体现我国发展的重要特点,即:将发展的最终目的指向社会中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具有而现实的人,通过逐步调整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不充分环节,构建起汇集全体人民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最终促成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在肯定了主体在发展中共生、共在、共存的前提下,通过沟通、理解和对话达到对发展的共识,在对发展的共创中生成具有主体间性品格的人,并共享发展的过程和成果。可以说,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在根本上是一种协调的、和谐的发展,是社会中各个发展主体所共同拥有的发展。本文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是肯定了发展应为科学的发展而构建的一种社会各个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共生、共在、共创、共治、共长、共享的和谐发展状态。

首先,从发展的主体看,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强调了各个发展主体的“共生”、“共在”状态,即随着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并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互相制约和相互依托的共同体,而且处在这个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也是主体生命的共同存在状态。

共享发展所涵盖的主体极其广泛,它一方面包含了当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成员,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谋福祉,维护社会主体的统一和社会关系和谐;另一方面又包含了社会中那些潜在的成员,把今天的发展和明天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坚持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所汇集的主体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一部分人或少部分人,不以一部分人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的牺牲为代价,来换取另外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是把一部分人作为发展手段而把另一部分人作为发展目的。习近平曾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2]在发展中,人们公平的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公平是全人类永恒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和基本社会行为准则,公平性无疑是共享发展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共享发展也是一种蕴含着公平正义的发展。这种共享发展的公平性具体表现每个人发展权利、机会的公平和发展过程中规则的公正以及发展成果分配公允等等。把每一个人所享有的发展的权利与发展是为了人、每一个人、具体而现实的人的目标结合起来,以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做为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去思考共享发展,在肯定人、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平等、独立与价值存在的基础上,构建起社会发展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交互关系和人与社会的价值统一。

其次,从发展方式看,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始终坚持“共创”、“共治”的发展方式,即将人民群众作为共同体,共同参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在发展中发挥共同体的首创精神和能力,肯定其主体与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并通过主体之间的理性沟通和平等对话达到彼此理解、共同创造。

共创是处于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一个社会分子的共同责任;共治是全体人民作为社会主体应有的权利。然而,“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3]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共享发展在肯定主体发展的权利、机会、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共创”与“共治”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创”与“共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实现共享发展,既要寻求人人享有,保障每个人权利、机会、地位的平等,也要求人人加入发展过程,为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生活的幸福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矛盾,实现全面小康,需要每个人共同的付出和艰苦的奋斗。共享并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共同奋斗。人人参与发展过程、为发展出力、享有发展成果,以共享引领共创、以共创推动共享,要调动全体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参与发展。在“共创”与“共治”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依靠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和无限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4]

最后,从发展的目的看,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发展主体在发展中的“共长”、“共享”,关注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主体之间共同的心灵成长过程,对生命的感性体验和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提到共享,人们往往是从经济角度或物质方面理解共享,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所关注的是全面的共享,是在全面共享过程中的每一个人的共长。习近平曾指出:“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5]共享并不是经济生活方面、物质生活领域的共享,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在内的各领充分共享,更加关注于参与社会发展的人的共同成长。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肯定了每一个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发展中所享有的权利,把每一具体的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理想社会的基本构建和组织原则,高扬马克思所展现的人类立场,即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立场,是对作为社会基本构成和单元的主体—人(每一个人)的终极价值思考。而马克思的全人类角度、彻底的以人为本的观点和立场,最终总是表现为每一个主体(人)的观点和立场。

三、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共享发展的路径选择

“共享”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一步。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共享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共生、共在、共创、共治、共长、共享的和谐的人和社会的发展蓝图,而如何实现这一新局面,则应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 维护宪法基本精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不动摇

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和肯定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主人权利,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发展。没有广大人民的坚定支持,中国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点和关键在于“共享”,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主人翁地位的体现。但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国家的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坚持主权属民,即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权力由人民所赋予,并通过对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确认,进一步保证了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可以说,维护宪法的权威,就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国的发展必须首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不断消除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现象,提高人民群众对发展的信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而,我们必须不断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从根本上保证发展为了人民的初衷和目标不动摇。

(二) 不断深化改革,把“蛋糕”持续做大

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发展所得的成果惠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让每个人公正而平等的享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建立社会公平,使每个人都能真正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减少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对于发展权利、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共享的物质性前提,共享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因而,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做大蛋糕,实现汇集全体人民的共享才现实而可能的。

做大蛋糕,就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创业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动力因、探寻发展新动力,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公平、合理的流动。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化科技引领和科技人员骨干作用,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无限智慧和创造力。依靠“互联网+”的网络平台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创新,不断缩短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对接距离,实现科技进步与人民创造的深层上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活新力、形成新动力。

做大蛋糕,就要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当前基本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多样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努力解决我国当下发展过程中的不充分环节,不断深化改革,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单位要素生产效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 完善分蛋糕的体制机制,分好“蛋糕”

如果说做大蛋糕是一门学问,那么如何分好蛋糕更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分好蛋糕,就要以共创、共治、共长、共享为根本原则,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上系统规划。

分好蛋糕,就要不断完善现行分配制度,调整现行分配格局,解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缩小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共享发展,必然要求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水平和贫富差距水平,当不应当理解为平均主义,而是在承认现实差异性的前提下,使收入差异和贫富差距水平落入合理区间,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首先,要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样化分配结构,建立市场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工资决定机制、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推行集体协商,提高工资的劳动分配占比;健全高科技人才薪酬管理体系,逐步提高技术型工人的薪资待遇;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特征的的薪资福利制度。增加知识价值导向型分配比重,提高科研人员和技术贡献者的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其次,完善二次分配调节机制。实行富民政策,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薪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所占比例。最后,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证正当、合法性收入,有效限制和遏制权力、行政等垄断行为,坚决取缔非法收益。

分好蛋糕,还要不断深化社会领域内的改革,拓宽人民分蛋糕的途径,增大人民分蛋糕的机会。引入市场因素,打破现有阶层之间、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壁垒,加快社会全体人员的自由流动速率,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可能;探索固定资产收益制度,盘活土地流转与经营,积极开展土地入市和土地入股;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的补偿力度,完善补偿机制。

(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最后一公里”

共享发展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伟大工程,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推进到“最后一公里”。要不断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均衡化和普惠化程度。当前,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较大。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就要努力解决当前的不均衡问题,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体系。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水平。”[7]推进均衡化和普惠化程度,增强供给水平,打破地区限制,加强顶层设计,使各地区、各行业的人们均等的享有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特别应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倾斜,让共享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共享。

此外,要解决好广泛存在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具体贫困问题,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找到根源,对症下药,精准扶贫。增强政策制度扶持力度,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建立救助机制、互助机制,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与当地自身情况相结合,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调动自身优势,勤劳奋斗,脱贫致富。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载于共产党员网,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2] 《习近平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内涵》[EB/OL],转载于互联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15/23/2387161_568111097.shtml。

[3] 转载于党建网[EB/OL],http://www.wenming.cn/djw/gcsy/yjjd/201305/t20130524_1248272.shtml。

[4] 《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EB/OL].载于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7/09/08/ARTI1504822536260818.shtml。

[5] 《坚持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EB/OL].载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01/c_128856732.htm。

[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EB/OL].载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3/c_129200923.htm。

[7] 《共享发展:内涵、机制和途径》[EB/OL].载于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ll_pd/shzy/201609/t20160912_3688432.shtml。

猜你喜欢

视域主体发展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何谓“主体间性”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