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市民幸福感调查研究
2017-01-25林悦
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52)
郑州市市民幸福感调查研究
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52)
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对自身生活状态满意程度所做出的评价。不同类型的郑州市市民的幸福感呈现的特点不同,多数人对幸福感的整体评估持积极态度。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对策包括: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在富民强市中提升幸福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在全民共享中提升幸福感;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在品味城市文明中提升幸福感;引导社会心态,在塑造和谐心理中提升幸福感。
郑州市市民;幸福感;现状;对策
自古以来,幸福一直是人们的终生追求。究竟幸福和幸福感的定义是什么,不同学科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在哲学视野下,幸福感是人们通过完善自我的活动,达到“天乐”“天人合一”境界的感觉;在经济学视野下,幸福感被定义为人们能够用最小努力满足最大欲望,或者是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得最大欲望而带来的快乐感;在社会学视野下,幸福感被定义为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意义或者生活满意度;在心理学视野下,幸福感是人类理想实现以及需要满足后的一种情绪状态。虽然不同学科对幸福感的定义不同,但对幸福感的特征却有着共识,共同认为幸福感具有三个特征:整体性、相对稳定性和主观性。整体性是指人们对生活总体的满意度评定;相对稳定性是指基本保持长期稳定状态;主观性是指个体对于幸福的感受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不仅被个体追求,也被国家和城市作为综合考量指标。20世纪70年代,不丹王国最先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的概念,并认为国民幸福总值包括经济增长、政府善治、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大方面。之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等作为居民生活质量考察指标之一。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幸福感城市”的评选,很多省份和城市也提出建设“幸福(省份、城市)”的口号,幸福感已成为评判一个地区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郑州市市民幸福感的特点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中心,是全省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整个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必须同步关注市民的幸福感。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程志明提出,要让950多万郑州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会学家韩振峰认为,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而对自身的生活状态、城市环境、居住现状、物价状况、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工作状况所做出的在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理论认为,幸福感应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价值观。为调查郑州市市民幸福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市民幸福感的对策,课题组根据国际通用的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将本次调查指标确定为三项,即“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幸福价值观”。调查方法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8.5%,女性占51.5%,年龄分布在18~70岁之间。其中,18岁以下的市民占9.9%,18~30岁的市民占47.2%,31~40岁的市民占25.5%,41~50岁的市民占9.9%,51~60岁的市民占5.6%,60岁以上的市民占1.9%。已婚者占46.6%,未婚者占51.3%,离异者占2.1%。本次调查共取得有效数据161份,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市民幸福感具有如下特点。
1.多数人对幸福感的整体评估持积极态度,不同类型市民的幸福感呈现不同特点。在“您认为自己的生活幸福吗?”的调查项目中有12.4%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33.6%的人认为自己“比较幸福”,28.6%的人认为自己“还可以”,18.6%的人认为自己“不太幸福”,6.8%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不幸福”。访谈发现多数市民认为自己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愿意和调查组分享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同时,不同类型的市民对自身幸福感的评价有所不同。第一,不同年龄市民对幸福的感受不同。在校大学生和老年人对幸福感评价较高,职场一族评价相对较低。职场一族中,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下岗职工、农民工、中小企业主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幸福感相对偏低,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工作人员幸福感相对较强。第二,学历和幸福感没有必然联系。居民幸福感没有随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渐提高或降低,个体差异非常大。第三,本地市民普遍反映幸福感较高,可以有更多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外地来郑人员生活压力较大。
2.市民对城市发展和政府工作持肯定态度,但认为环境和房价还有待改善。在对城市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感觉“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占46%,认为“还可以”的占31%,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3%。对郑州市的治安状况“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9.8%,认为“还可以”的占32.9%,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17.3%。对郑州市的环境状况“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30.4%,认为“一般”的占36%,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33.6%。对郑州市的交通状况“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34.5%,“一般”的占38.5%,“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7%。对郑州市的医疗卫生状况感觉“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34.2%,“一般”的占41.6%,“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4.2%。对郑州市的教育“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34.8%,“一般”的占38.5%,“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6.7%。对郑州市的房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13.7%,“一般”的占28.6%,“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57.7%。对政府的工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2.4%,“一般”的占37.3%,“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20.3%。市民普遍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认为社会治安有明显改善,政府工作也有质的飞跃。但同时提出,郑州市的雾霾天气和“地王”“楼王”的频频出现,会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
3.市民将“家庭美满”“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列为幸福感三大来源,对家庭关系和内心世界丰富非常关注。调查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市民的幸福感,列出了七个选项,包括经济收入高、家庭美满、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亲邻和睦、爱情如意和其他(多项选择)。有24.9%的被调查者选择“家庭美满”,22.1%选择身心健康,14.3%选择事业成功。家庭美满、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成为能带来幸福感的三大来源。当询问平时的精神文化活动时,有28%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45.1%的人认为“一般”,并提出现在很少有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很久都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出去旅游过、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关注内心感受、没有时间和家人聊天谈心,精神文化生活多集中在看电视、上网,看电影。大多数人表示非常在意家庭关系和内心感受,希望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影响郑州市民幸福感的因素
1.经济收入水平制约了市民幸福感,收入水平与幸福感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影响市民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收入和事业成功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博岚岚在《关于郑州市民幸福感的社会调查》中对居民收入和幸福感有详细的研究,认为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3%,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人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64%,年收入大于20万的人群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67%。高收入能够给市民带来更多物质和精神享受、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相反,不具备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很难谈上有幸福感。但是,高收入也意味着需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工作,甚至经常在外地出差。因此,幸福感和收入并非是单纯的直线关系,在收入比较低时,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继续增加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感趋势逐渐变弱,这时更高的收入可能意味着承受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收入高但压力巨大的从业者反而幸福感下降。整个曲线呈现“倒U型”趋势。随着市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他们将更加重视养生、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等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幸福感。很多市民表示,钱是挣不完的,没有必要太拼命,应该理性地看待金钱与生活的关系。
2.社会环境的好坏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呈正比关系。第一,积极因素。社会环境既包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社会管理服务和文化环境。郑州航空港被定为国家航空综合经济实验区,成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点,也成为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基地。航空港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给市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提高了幸福感,对未来非常期待。同时,多数市民反映,“互联网+城市服务”也给大家带来幸福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立智慧城市成为市民的期盼。郑州市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了全国领先的成绩,已经利用互联网服务让市民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能够更多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进行管理服务。例如,机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让市民办理业务手续越来越简化了。城管执法的人性化;城市治安大为好转,特别是重点区域比如火车站、商场等,犯罪事件和意外事件的犯罪率下降,市民感觉生活得到保障,安全感和幸福感随之提升。第二,消极因素。有一些因素会对人的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一是郑州的空气质量。冬春季节的雾霾天气遭广大市民诟病。市民非常担忧雾霾天气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二是郑州的交通状况。当前,虽然郑州市通过加快建设快速路、架设高架桥、设立单行道、拓宽道路,努力缓解郑州市交通拥堵,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郑州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严重落后于城市发展,乱停车、停车难现象严重,公共交通难以满足需求、电动车缺乏治理等严重影响市民幸福快乐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上下班交通所用的时间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愉悦感,并承受着更高的疲乏感与担忧感。每天减少10分钟车程(单程)对于城市市民总体幸福感的贡献相当于增加15平方米住房对于城市市民总体幸福感的贡献[1]。三是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问题仍然突出。学校资源分布不均、孩子毕业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困境、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幸福感。
3.社会关系是市民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幸福感。婚姻家庭、亲朋好友、邻里、工作都属于社会关系。心理学研究指出,社会支持对提升人类幸福感起积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给人们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强自信心和喜悦感。特别是当人们面临挫折和压力时,获得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或者缓解对事件的激烈反应,稳定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保障身心平衡。处理好工作中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不仅能够缓解工作压力,而且能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另外,能够经常和家人沟通交流、一家人能经常团聚,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4.个体价值观、期待目标、生活态度、健康状况等因素都影响市民幸福感。合理情绪疗法理论指出,影响市民积极或消极行为、情绪的原因不是某些事件本身,而是内心的价值观念、认知信念、个性因素等。消极的幸福观容易让人产生不幸福感。第一,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阳光面。消极的幸福观容易使人只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使人容易接受媒体中负面事件的报道,并因为这些报道而感觉愤愤不平或怨天尤人,很少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或去寻找正面的因素。第二,缺乏理想信念。有些市民不知道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每天机械地工作,对精神世界没有要求,整天浑浑噩噩。第三,爱和别人比较。有些市民总是横向比较,觉得自己收入低、住房条件差,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第四,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有些人做事情总是算计着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不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奉献有时也是一种快乐因素来源。第五,有些人不信任别人,难以和别人深入交往,更别说共同完成工作,内心经常充满孤独感和焦虑感。
三、提升郑州市市民幸福感的对策
1.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在富民强市中提升市民幸福感。城市经济水平影响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物质是提升幸福感的基础。虽然市民收入和幸福感之间不是直线相关,但市民的物质生活有保障是获得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如果基本生活没有保证,何谈幸福。物质生活的富裕能够使人们有经济实力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第一,发展城市经济,改善市民的经济状况,切实提高市民的收入水平,是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根本之策。第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落实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第三,政府应积极制定并落实有关就业和信贷支持的政策法规,全面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市民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2.改善民生,让市民在全民共享中提升幸福感。建立健全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于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起重要作用。郑州市政府应从完善社会保障、建设智慧城市、改善居住环境、改善交通状况、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着手提升市民的幸福感。第一,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建设。一是建立优质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投入,提升教育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水平,提高教师素质,让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入学,享有优质教育,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防止学校“扎堆”等现象。二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医疗服务的规范化、一体化,让广大市民享有较好的医疗服务与保障,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三是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改善养老和福利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改善医院的服务与管理,使各项缓解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按照健康中国对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的规划以及“健康中原”建设精神,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第二,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有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房,也享受不到单位的福利房,能够住有所居就是他们幸福感的来源。保障性住房可以圆中低收入家庭的安居梦,提升其幸福感。因此,应进一步加大郑州市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优势,分类推进郑州市城镇保障性住房改革,让更多符合标准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带来的幸福。第三,建立社区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可以设置社保、民政、计生、党建、网格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管理项目,方便群众的生活,从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3.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在品味城市文明中提升幸福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只有把文化的价值融进市民的信仰,市民才能获得深厚的幸福感。第一,重视城市特色和城市品位的建设。城市特色和城市品位包括城市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特色饮食、特产以及城市的特色管理服务,这些都是城市的品牌和名片。市民耳濡目染城市的厚重底蕴,有助于提升生活幸福感。第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大文化投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设各种文化休闲设施,丰富市民的业余精神生活。
4.引导社会心态,在塑造和谐心理中提升幸福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用科学健康的幸福观来引导思想和行动,将健全人格和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能够帮助市民提升幸福感[2]。
[1]邢占军.公共政策导向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5.
[2][英]伯特兰·罗素.走向幸福[M].陈德民,罗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7.
[责任编辑 游玉华]
C913
A
1671-6701(2017)03-0090-04
2017-04-26
林 悦(1986— ),女,硕士,河南郑州人,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