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研究
2017-01-25张伟
张伟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研究
张伟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化。家庭、学校、同辈团体、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合理认识这些途径的功能及其重要意义,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这些途径功能的有效发挥,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进而促进其培育和践行的必要前提与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基本途径
社会化是个体习得特定的习俗、态度、传统、历史记忆及政治技巧的基本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和途径。格林斯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学习活动的过程[1]。葛荃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广义的政治人大体上等同于公民。他们享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处于相应的政治系统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看,作为政治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即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评估能力,具有作为社会政治主体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参与仪式等,政治人是政治社会化的逻辑结果将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自然人培育成政治人,正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本质在于其社会化。家庭、学校、同辈团体、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分析这些途径的内容和意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进而促进其培育和践行的必要前提与重要保障。
一、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核心场所
家庭是个体成长并接受基本教育的最重要的地方。戴维·波普诺将政治社会化理解为,“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群体的方法和互动过程”[3]。袁振国、朱新勇也认为,政治社会化是“内化政治价值观念、学习政治态度、形成政治行为的样式的过程”[4]。家庭是个体获得人格、学习政治态度、形成政治行为的最基础的场所,因而,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的核心场所。家庭环境所提供的关于政治系统以及政治人物的基本的观点、态度和评价,往往潜移默化到孩子的思想中,塑造了其早期的相对模糊的价值观。不仅如此,家庭还形成了与个体最为密切的非政治权威模式,如父子、母女关系模式等,这种权威模式同样对个体在儿童时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伊斯顿所言:“一个人所处的非政治权威模式,在他对政治权威的态度上有重要影响。家庭的权威模式,使他第一次置身于权威之下。他最初关于政治体系的看法,似乎是这些经历的概括。”这里,对儿童的政治态度的影响包含了对其政治性价值观的影响。当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走出家庭,进入更大的世界时,家庭在其价值观方面打上的烙印仍然深深隐含在价值序列当中。英格尔哈特认为,“基本的文化规范是难以改变的,而每当它们发生改变时,就有可能使那些在先前价值系统下成长起来的人迷失人生方向并感到极度不安”[5]。这意味着在家庭熏陶下形成的价值观会影响个体在成年后对政治系统及其权威人物的评价、观点和情感。从而,家庭的价值观的社会化功能便延及个体的成年甚至更长的生命时期,对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规范的沿袭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二、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关键途径
中国古语有言,“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学校不仅是个体接受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还是个体接受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本文化传统及其内在的价值准则的地方。学校因其在知识和道德习俗的传授中具有系统性、反复性、灵活性和某种程度上的强制性,使得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作用格外明显和重要。学校传习知识、技能、规范,正是基于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重要性的理解,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6]。在学校学习知识、规范和技能的过程中,也直接或间接习得了某种政治文化、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参与能力。因而,历代王朝都十分注重学校所具有的这种价值观的教化作用,置学校,兴科举,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系统的重要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仍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的教化功能不仅始于其直接的文化规范的宣教,还源于其与家庭同样具有的非政治的权威模式。正如阿尔蒙德所言:“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来说,两个最重要的机构就是家庭和学校。在这两种机构中,权威模式都是重要的和显著的。”[7]公民文化这种权威模式具体体现在课上课下的师生关系、学生与领导的关系以及学校社团所体现出的基本的组织关系。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直接的政治性关系或者活动的体验,还影响着个体踏入社会尤其是进入公共活动领域以后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及其技巧。阿尔蒙德认为:“假如一个人在家庭、学校或工作中曾有参与机会,比起一个没有同样机会的人来说,他较为可能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政治。”[8]个体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常常意味着其对政治系统及其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主导性价值观的认同,因而,学校的非政治性的权威模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促成同样至关重要。
三、同辈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曾说:“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9]马克思还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10]马克思指明了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社会属性的产生源于多样的社会关系。个体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都有一定的同辈团体,这些同辈团体成了个体建构多元社会关系的重要支撑因素。同辈群体因其与个体天然的密切关系,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不仅在诸如消费行为、审美观念等方面影响着个体,还影响个体的政治态度及价值观,正如赫斯和托尼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团体或机构教导幼年成员或新成员学习、掌握有关的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11]。当然,这种对政治性价值观的影响大多时候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由非政治权威模式逐步向政治性权威模式转化的结果。阿尔蒙德认为,“对政治的态度可能通过接触其他人的政治态度而形成,不论这种态度的形成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这种基于政治经历的态度形成,一定会增添通过从非政治向政治领域的态度转化所发生的态度形成”[12]。同辈团体尤其是工作场所中属于政治性或者比较接近政治的同辈团体,更易影响到置身于其中的个体。同辈团体的这种影响不仅有可信赖的朋友的示范效应,还因个体只有在价值、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与同辈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保持一致,才能被更好地接受,这就无形中为个体造成了一种压力,即其价值观念、情感和审美标准必须和其他成员取得一致。同辈团体中不仅有相对平等的关系,还有个体在情感上自然而认可的非正式但却实际存在的群体中的“领袖”,这种“领袖”的价值观念往往更易影响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价值观念。阿尔蒙德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政治态度的来源有很多,它们包括早期社会化经验和后期青年时代的社会化经验,以及作为成人后的社会化经验。它们包括政治的和非政治的经验,包括他人有意无意对政治态度施加影响而产生的经验”[13]。因而,对于同辈团体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四、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有效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增加,承担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广义的社会组织通常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包括家庭、团体、学校、军队和政府等类型的群体形式,而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者因共同爱好的相互吸引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特定的组织、成员和规范。狭义的社会组织通常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各种志愿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其基本属性包括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三个方面。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组织通常还涵盖了部分政府或半政府性的社会组织,如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组织。非政府性社会组织成员的结合常常因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理想、利益需求,或者是共同的志愿者身份,等等。这些方面的相似性在很多时候成了成员理应在一定条件下加以遵守的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组织规则,当这些规则蕴含了共同的政治取向、价值诉求时,便成了相应的政治规范及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组织成员相互间在选取何种政治态度及其背后的政治价值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会推动相似价值在成员之间的共享,倘若这种效应形成了全体一致认可的规则,那么这种示范就产生了一种强制性压力,即组织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接受的压力。这种共享就会进一步得到个体的响应。另一方面,维护团体共同利益的需要使得团体成员必须在政治态度上保持一致,这种利益维护所产生的压力同样促进了共同的价值观的分享。不仅如此,个体在社会组织中的活动,总是被镶嵌在特定的组织关系中,这种关系形成了类似家庭和学校所存在的政治或非政治的权威模式,对组织成员对政治系统的参与态度、能力和意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正是基于此,兰顿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政治社会代代相传政治文化的方式。”[14]阿尔蒙德也进一步指出,“如果组织成员资格促进了民主制公民资格的发展,人们就可以料想到与那些不是组织成员的人们相比,组织成员对他们影响政府的能力更加自信,他们在政治中会更为活跃,他们的政治观点会更加‘开放’,而且一般说来会更倾向于对民主之准则承担义务”[15]。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上促进了政治性价值的社会化。
五、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的介质
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涵盖了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媒介,随着现代化媒介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这些媒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散置于各个区域的个体,不断灌输着特定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指出,以文字、影像图画等特有形式使文化得以世代传承是大众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规范的内化和社会地位的获取功能,寻求、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对受众进行诱导、劝服、解释信息并引导做出决定的功能,良好的教育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个体“获得为胜任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规范、知识和技术。以上价值包括爱国心、信仰现存政府的合法性、民主的意识形态、信仰政府人员的合法权威、容忍少数人的看法、参与等”[16]。檀传宝对我国大众传媒的研究得出了更为明确的结论,他认为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世界的展示和描述,向青少年传达着特定的价值态度和生活取向;参与塑造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对各色人群、各种事件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道德品质”[17]。这些研究都阐述了大众传媒对传承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大众传媒之所以能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是因为它不仅通过优美、明确的图文或是声情并茂的影视作品等,以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特定价值观,容易为受众认同和内化,还因其具有的时效性、广泛性、反复性而使其效用的发挥不断得以强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途径的构建是培育和践行的关键,因而,应重视这些途径的构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过程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的行政人员,大都集中关注大众传播工具的有效利用方面,而忽略了家庭、学校、同辈团体、社会组织等途径的作用的发挥,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我们应积极认识到家庭、学校、同辈团体和社会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从整体上创造这些途径得以构建的支撑条件并不断强化这些途径的实践效用。
[1]Greenstein.political socialization.Indavid L.Sill,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Y:Macmilain,1968,14.K.p.
[2]葛荃.中国政治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2.
[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2.
[4]袁振国,朱新勇.试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过程[J].社会学研究,1998,(1).
[5][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M].张秀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
[6]《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7][8][12][13][1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美]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张明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61,403,357,358,37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11]马起华.政治社会学[M].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239.
[1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81.
[16]张坤.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6.
[17]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5.35.
[责任编辑 张敬燕]
D64
A
1671-6701(2017)03-0015-04
2017-05-02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6BDJ043)、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编号:16ZZD010)阶段性成果
张 伟(1986— ),男,河南周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