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价值体现与功能释放

2017-01-25王卫兵宋东皓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现代化

王卫兵,宋东皓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91;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价值体现与功能释放

王卫兵1,宋东皓2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91;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精准扶贫具有内在的文化功能。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认识并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文化”问题,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在精准扶贫具体实践中发挥其自身的文化功能,要以文化扶贫为载体,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乡村教育为依托,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精准扶贫;文化功能;价值体现;功能释放

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离不开对贫困人口的积极帮扶。精准扶贫,既是提高贫困地区物质生活水平、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播精神文明理念、提升贫困人口思想文化素养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2]由此可见,扶贫开发不仅是要打赢一场物质脱贫的攻坚战,同时还要积极赢取文化脱贫的胜利。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释放精准扶贫的文化价值,将有助于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发展理念,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有助于转换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形成与农村现代化相匹配的文明理念,推动贫困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性发展。

一、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基本理论

精准扶贫是一项具有内在文化功能的社会活动。文化功能指的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个体行为与社会活动的内在机理和文化图式。从文化哲学角度剖析文化功能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精准扶贫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使命。

(一)文化功能的理论内涵

从广义上理解,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角度理解,文化指的是“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各种能力与习惯”[3]。从文化功能理论的视角来透视文化的内涵,它特指的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习俗、环境、制度体系”。文化功能也被称为“文化的作用”或者“文化的价值”。文化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的根本作用是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4]。人在自然属性上与其他动物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比如人在生物结构上没有虎狼勇猛,也没有皮毛以御严寒,荀子把人形容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但是,人却创造了“文化”这一人类的“第二天性”,以此具备了高于动物本能的特质。人的“文化”功能使人摆脱了动物性,使人能够实现自由自觉的社会活动,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以及其他更高级别的需要。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文化起源于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5],即“实践活动”或者“人的类本质活动”。人通过实践劳动创造了文化,也创造出了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性,此种意义上的文化可以称为“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成果的凝结,这种实践活动实质上就是人的“文化活动”。因此,人类所具备的文化功能,是人类创造自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决条件。

在现实语境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征着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体系,对个人具有文化教化的作用;二是体现为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与图式,对社会具有稳定与平衡的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讲,文化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体系。比如人除了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外,还会产生更高级别的其他精神层次的需要。这种精神层次的需要逐渐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规范系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就是为了帮助个人在行为上遵从这套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转变个人的思想观念,使个人在行为上符合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从社会层面来讲,文化不是纯粹独立或者依附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而是有机地融合于这些领域内部,并从深层次制约和影响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政治文化或者经济文化,这些带有规律性的文化往往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与平衡的“纽带”或“桥梁”。

在传统社会,文化往往以自在自发的精神形态存在,表现为传统习俗、风俗、宗法关系等。在现代社会,文化往往以自由自觉的精神状态存在,表现为理性精神、法律规则、知识理性等。传统落后地区的文化一方面具有淳朴性、稳定性、和谐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带有保守性、落后性、封闭性等特征,放在今天现代化社会的现实场景中,这种守旧的文化模式往往会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或者社会的进步。因此,要使落后地区的文化观念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发挥现代文化的引导和教化功能,有针对性地对落后区域的精神文化进行转化和改造。

(二)精准扶贫与文化功能的关系

精准扶贫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而且是一项价值传播和精神建构的文化工程。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后地区,依靠扶贫实施主体有意识的文化导向,传播文明理念和先进观念,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习俗,提升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养,使其具备现代化的文化观念,由自在自发的“传统人”向自由自觉的“现代人”转变。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热情与动力,促使贫困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同步提升,实现贫困人口在物质和精神上彻底脱贫。

精准扶贫内在所含有的文化功能。精准扶贫与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扶贫主要区别在于更加注重扶贫的精准性,也就是在扶贫对象、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方面做到精准无误,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精准扶贫的工作机理体现为以国家的扶贫政策为依托,广泛组织与动员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成员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调动贫困者的积极性,激活并开发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扶贫主体向扶贫客体实施帮扶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过程。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主要是国家公职人员、企业家等社会成员,这些人群本身属于社会精英群体,自身文化素养较高。当这类社会群体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时,自身的精神风貌或者行为活动会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文化扶贫也能不断满足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诉求。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推动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物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正确认识精神因素或者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助于积极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通过发挥精准扶贫蕴含的文化功能,依靠先进带后进、文明带落后,能够逐步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提升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养,使贫困人口获得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能力,激发贫困人口为实现自身幸福生活、改善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努力奋斗的内生动力。

二、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价值意蕴

要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首先需要明晰该命题的生成动因,也就是要明白“为什么要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这样会更有利于展现精准扶贫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生成动因,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持贫困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动态平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6]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不能采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策略,必须摒弃“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模式,扶贫更要扶志,既要实现贫困人口“腰包鼓起来”,还要实现其“精神活起来”。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破除贫困人口思想观念上的藩篱,培育具有现代思维、现代理念的新式农民,这是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重要定位。三是实现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贫困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文化构成了贫困人口的精神特质。如何正确认知并有效区分这种本地文化的有用性和落后性,如何发掘这种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保持文化自信,是对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基本要求。

(一)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认识并解决“贫困文化”问题

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是制约和阻碍其自身发展的文化或者精神因素。贫困文化指的是存在于贫困群体中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7]。一个地区的贫困文化往往表现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幸福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生产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血缘伦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方术迷信、崇拜鬼神的宗教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多子多福、香火旺盛的生育观”[8]。虽然一个地区的贫困文化不一定在这几方面都有所表现,但是几乎所有地区的贫困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含有这些共同特性。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贫困人口的小农意识尤为明显,再加上一些地方处于偏远闭塞的山区,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贫困文化滋生的诱因。贫困文化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交叉融合的部分,比如勤俭节约、重义轻利等文化习俗。贫困文化不属于“反文化”,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念或者文化传统并构不成挑战和威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稳定社会、缓解社会成员心理压力的作用,比如安土重迁、安贫乐道等文化观念。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构成了贫困人口安贫、守贫的心理基础。虽然贫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面意义,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贫困文化显然不利于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实现。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走出自设的贫困文化困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契合的文化理念。精准扶贫是一项“先富带后富”的帮扶工程,这个“富”既包括物质或经济上的富裕,还包括文化或者精神上的充盈与富足,也就是形成与农村现代化相匹配的新观念、新思想、新风尚。物质文明的进步往往得益于思想理念的变革,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成为西方所独有的生产方式,关键在于西方文化所固有的“理性主义”[9],西方的理性主义正是在突破天主教禁欲文化思想禁锢的基础上才得以逐步确立的,形成了“勤奋”“诚实”“严肃”“认真”等伦理准则。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举世瞩目。在短时间内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敢于在思想观念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发展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因此,一个社会想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必须善于反思并摒弃自身守旧的思想文化观念,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秀思想文化观念,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为落后地区带来了一次思想或者文化上的创新与变革。这种文化上的变革是对传统贫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在保持本地优秀风俗习惯和淳朴民风的基础上,打破落后保守观念的束缚,传播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先进观念,以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在力量。

(二)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历史证明,最成功的治贫疗法只能来自本身[10]。简单采用向贫困地区输入物质财富和资源的扶贫方式,只能解决贫困人口一时的生存需求,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果惯用单一的物质扶贫方式,不但会使贫困人口逐渐滋生出依赖心理,还会加重其贫困文化中的懒散怠惰以及得过且过的文化习惯,最终会陷入“扶贫—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不能实现彻底脱贫。中国有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非洲人也有谚语“借人东西的手总是在给人东西的手的下方”,人类的文明理念共同体现着简单的施与不是最优选择。精准扶贫与以前扶贫减贫工程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要实现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的转换,也就是在对致贫原因精准分类的基础上,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真脱贫,最终让群众产生最真实的发展成就感和获得感。而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实施文化扶贫便是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动机”,有利于增强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性。

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对一个社会的进步会产生重要影响。法国政治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美国的文化土壤适合美国人的民主政治制度得以施行[11]。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民勤劳、节约、守时、讲究效率且具有自由、民主、科学等理性精神,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效率相比思想文化保守地区要高许多,这就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具有进步作用的体现。落后地区的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外界文明理念的熏陶或者文化传播也可以实现自身文化的变革。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还是一个封闭、落后、专制的封建官僚割据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思想,主动“求知识于世界”,在教育、道德、礼仪、规则等国民文化素养上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并锻造出一批具有高技能和敬业精神的技术工人,这对日本快速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中国部分贫困人口来说,导致其贫穷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缺乏先进文化理念的启蒙。许多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自身狭小的空间范围内,活动区域非常狭窄,他们往往缺乏远见、缺乏对新鲜事物敏锐的感知能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向上奋斗改变自身命运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机遇。贫困人口的思想文化观念就像一块缺乏理性规划的“田地”,当外界文明的种子在田里落地、生根的时候,这块“田地”将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朝气。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依靠外界力量来刺激贫困者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觉意识。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中提道,“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2]。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就是要把先进文明理念传播到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体切实感受到自身思想上的差距、观念上的落后,培育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发其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状况的热情和动力。

(三)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有助于为实现农民现代化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引起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领域深刻的变革[13]。许多人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经济现象,即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其实现代化还包括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条件时指出,除了经济结构之外,合理的企业制度、精密的法律、良好的精神和道德因素也是促成其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只是引入空洞的管理制度、经济形式或者科学技术,而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往往会导致畸形发展或者失败的结局”[14]。因此,现代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15]。对于中国来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要前提是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由于农民的保守性以及小农特性(尤其是贫困人群身上的这种特性更为明显),当现代化的制度、技术及经营方式影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往往表现得比较迟钝,或者漠不关心,或者抗拒抵制,这往往成为影响农业现代化顺利开展的障碍。只有首先打通农民封闭狭隘的保守心理,形成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心理品质,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助一臂之力。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可以为培育具有现代人格的新型农民创造良好条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民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由于当前我国贫困人口的知识层次、文化素养相对较弱,依靠贫困人口自身的觉悟来实现自身的变革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增进贫困人口的综合素养,实现贫困人口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需要接受外在的启蒙和感染。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这将是推进农民现代化的一次重要机遇。当然,精准扶贫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引导农民追求民主、权利、自由、平等、公正等理性精神,养成开放包容、积极乐观、惜时高效的现代人格等,最终促成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与淳朴的乡风文明相得益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是在扶贫开发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以不断满足贫困人口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依靠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和社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对贫困人口因势利导,注重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引导,稳步消除贫困文化。重视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的“破”与“立”,解决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关系,建设乡风文明。依靠乡村教育,切断世代贫困的传承通道,实现“真扶贫”和“彻底脱贫”的扶贫目标。

(一)以文化扶贫为载体,逐步消除落后地区的贫困文化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人,扶贫在扶志,要把文化扶贫当做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来抓。文化扶贫就是对贫困人口开展文化建设和思想引导,使贫困人口学习、吸纳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文化观念,摆脱落后愚昧的精神状态,逐步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早在1988年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16]要实现物质上的富裕,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致富的欲望和改变自身的意识和决心,而文化扶贫就是实现思想解放、改变贫困人口落后观念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实施文化扶贫,要紧紧依靠参与精准扶贫的多方力量,发挥精准扶贫实施主体的带动作用。实施精准扶贫的组成人员大多属于社会精英,他们的普遍特征表现为:思维开阔,知识面广,善于创新;与公众联系紧密,交际广泛,受人尊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威望较高等[17]。这些文化精英走进贫困地区,本身就能以自身的素养和魅力感染并影响贫困人口,为贫困地区输入文明理念。此外,将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到“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教育支持”等扶贫措施当中,这也是改变贫困人口陈旧思想观念的教育实践过程。当前,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维护农民的财产及生产要素权益等方面,贫困人口可以在对口帮扶人员的帮助下,及时获取国家相关政策信息,了解国家的利民惠民政策,不断增强对未来的希望和改变自身命运的信心。在帮扶人员的引导下,使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借贷融资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当中。通过贫困人口切身体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使其真正领悟到农业现代化的好处和前景,逐渐开拓自身的眼界和视野,不断增强自身努力奋斗的动力和决心。

(二)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处理好农村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虽然农村贫困群体身上存在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文化观念,需要大力改变与转换,但是这些贫困者身上也保留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特质,需要继续坚持和弘扬。我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使农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了邻里互帮互助、重义轻利、关系简单纯朴等优良民风。同时,农村人注重礼让、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习俗,这些优良民风和生活习俗共同构成了乡土中国这个温情社会的内核。这些无形的乡规民俗既是守护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是化解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弊病的良药。市场化产生的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与乡土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蚕食与消解有很大关联。因此,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农村传统文化彻底“清理”,而应该对农村文化进行“精准”区分,采取“扬弃”的态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尊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要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平台,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态素养。良好的生态素养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人格。要把提高农民的生态素养作为建设乡风文明、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的贫困地区,当地往往具备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这些地区很少受人类工业活动的污染,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因此,精准扶贫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原则,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要强化对贫困人口的环保教育,使其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杜绝“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错误发展观念,增进贫困人口的生态意识和家园意识。要结合贫困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适宜当地发展的精品文化产业,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文化富民。

(三)以乡村教育为依托,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实施精准扶贫,既要采取得力措施实现贫困者快速脱贫,又要防止贫困人群脱贫后再度返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发挥精准扶贫文化功能的重要策略,有助于切断贫困的代际传承,实现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18]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教师待遇差、难以留住人,教育设施不完善、教育质量落后,贫困学生负担重、失学率高等问题。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要善于抓住“留住教育人才”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在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上下功夫。当今,大学毕业生以80后、90后为主,这些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除了能够获得职业成就感之外,往往把自身的物质待遇看得更为重要。要依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要求,在工资福利、激励奖励、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青年乡村教师在贫困地区“安”得住。另一方面,要在提升乡村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质量上下功夫,让乡村教师“升”起来。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在当地发挥着知识传播、文化启蒙、思想引领等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对改善贫困地区的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乡村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贫困家庭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其子女在文化教育、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等方面往往缺乏保障,这也是导致贫困问题代际传承的重要原因。在贫困家庭群体里,尤其要重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相应保障,在情感上缺乏父母的切身关爱和呵护,在教育上缺乏正确引导。如果忽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那么这一群体成长起来将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由此,要着重建立一套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第一,构筑共同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依靠政府、社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身心健康检查、咨询和援助服务。第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引导,让他们知道对子女关怀与照顾的重要性。第三,完善农村文化及娱乐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文化室、儿童娱乐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宽其知识视野,缩小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必须积极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9]只有真正激发起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才能有效发挥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12-08(01).

[2]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新华日报,2017-02-23(01).

[3][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0.

[7]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3).

[8]方清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10][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8.

[1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0.

[1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

[13][1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15.

[14][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1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

[17]靳翠萍.城市化视域下的农村文化扶贫[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1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地位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动工作[N].人民日报,2015-04-02(01).

[19]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中国青年报,2013-11-06(01).

[责任编辑 王亚伟]

F323.8

A

1671-6701(2017)03-0063-07

2017-04-20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4CKS027)阶段性成果

王卫兵(1987— ),男,河南新乡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宋东皓(1988— ),男,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