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2017-01-25宋艳丽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特色发展

宋艳丽

(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宋艳丽

(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从逻辑维度看,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复归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现实维度看,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必须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立场。

一、逻辑承袭: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复归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与西方经济学以物或财富增长为主要关注点不同,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是从人的本质出发的。通过对欧洲政治史的研究、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研读,马克思得出国家和法根源于市民社会的基本结论,并在恩格斯、赫斯等的影响下开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重要文献。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劳动的性质及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表现为奴役劳动者的异化劳动。他观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马克思对经济理论的关注是从哲学逻辑的视角进行投射的,其政治经济学研究展现出清晰的人本主义逻辑: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现实异化——人的本质的未来复归。马克思得到了第一个整体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构架,这就是经过赫斯改造过的人本主义哲学的经济异化批判逻辑,人本主义哲学话语在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以确立并贯穿始终。此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皆力图从经济关系来透视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围绕典型的现实经济范畴展开,批判了资本逻辑统治下人与物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图找到人类脱困的有效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揭示了物的社会运动下掩盖的人的社会关系。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小细胞,以其与生俱来作为永恒范畴与历史范畴的内在矛盾,瓦解了前现代性社会经济体制,并形成一种新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社会关系。“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3]对商品的研究不在于说明商品本身,而意在说明商品中隐藏的不同于前现代性社会的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依赖与支配关系。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一种通约性的财富符号和权力代表——货币,更深刻、更全面地遮蔽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货币交换关系对人与人关系的双重遮蔽,掩盖了一个简单事实:人的劳动可以成为一种商品被买卖,人的自由可以被通约为一定量的货币符号。随着由对商品、货币的批判逐步推移至对资本的批判,资本世界以更加清晰的面目示人。资本以其无限增殖的本质属性,在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以其独立性和个性取代了现实的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使人受到“抽象”的统治。马克思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揭示了资本增殖的来源并非资本本身,而是作为一种一元抽象力识别系统之下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权力对人的劳动的支配与占有。“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4]通过对剩余价值规律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规律的揭示,马克思表明了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采取的人本主义逻辑和无产阶级立场,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可看作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

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始终表达着对人类社会历史与未来的关注,根本目的在于变资本的自由为现实的人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当以对抗性社会生活条件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史前时期”终结,人类社会才开始真正的历史时期,每个人成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共产主义是对异化状态的彻底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类追求的“自由王国”。马克思终身为之奋斗的是要为生产力的发展和它的价值偏离清除障碍,使它服务于全人类的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的人类情怀。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的人类情怀不是抽象的伦理关照,而是把它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情境中,研究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中来思考,同时,把人的需要、权利、发展以至人性、人的本质放在生产方式中来研究,揭示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的双重建构。在这双重建构中,马克思把“生产力发展”放在人类学视野中来考察,它与西方经济学视野是有重大差别的。在人类学价值视野中,所谓“生产力发展”表现为人即劳动者控制、调节、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是人作为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度的提高,人的自由通过劳动对象化到自己的实践对象上,理解了对象并能够控制对象,使对象的存在与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相一致,并不必然表现为可分配的产品的多寡。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以物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研究范式得到极度张扬。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区分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标志。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即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6]亚当·斯密通过市场制度的经典理论设计开创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将经济发展理解为“通过自由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来促进国民财富增长过程”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传统逻辑,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二战以后,由于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需要,以财富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和模型进一步发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库兹涅茨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体系,包括针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以刘易斯、舒尔茨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都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无法逾越的鸿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国民财富的增长过程,经济发展可用GDP等经济增长指标直接加以测量。当今社会“唯GDP论”就是西方经济学物性逻辑发展的现实印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和实践的规律性成果而形成的系统化经济学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排斥借鉴和汲取西方经济学中可为我所用的东西,但本质内核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承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脉络,以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为核心要义,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明党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二、历史先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与运用,将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历史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方位、根本原则、本质任务、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基本制度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回答,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长期的不到改善。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强调,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他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7]“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8]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他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新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释放人的自然本质,进而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人的社会本质进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真正确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人民的现实需求与根本利益。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厘清与辨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打破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桎梏,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推进,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市场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来配置资源,是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框架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江泽民同志1994年12月在考察天津工作时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实现人民利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的重要尺度,具有人民性特征。

在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以人民为中心。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必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预见的创新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的问题,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应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实行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但这种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实际国情,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突破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同时,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制度性保证。

在确立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重提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但此时,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的工作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定位于赶超世界强国,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失调。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于1979年12月提出,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小康。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这个战略目标。此后,在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小康社会理论不断丰富,并成为我们党思考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标尺。“小康”这个概念,描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普通百姓对衣食无忧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小康”来定位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顺应人民意愿,体现了人民的切身利益。小康目标确立后,还要考虑目标如何实现、何时实现的问题。1987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到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三步走”战略完整地描绘出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蓝图,每一步战略的制定,都与人民生活和人民利益紧密相关。上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此时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第一个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深入,小康社会的内涵与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确立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上以人民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受传统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人认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提出,改革与发展要符合生产力标准和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9]“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0]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处于关键节点。在如何判定改革成败得失这一问题上,一部分人用教条的社会主义原则衡量现实生活,抽象地争论改革姓“社”还是姓“资”。邓小平认为,改革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怕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在人们头脑中作怪。为了促使人们解放思想,他提出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实质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以此为标准,判定“计划”和“市场”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为我党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社会历史观基础。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改革开放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包含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探索性回答,还包括对经济实践中重要经验与教训的理论化总结。在此意义上,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我们在回答重大问题的原点与标尺,更是对重要历史经验总结的结论与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极大丰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十条历史经验中的第三条为“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改革开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四条基本经验的第三条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方法论层面,党的文献中也多次提出“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改革开放十条历史经验的第九条为“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改革开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四条基本经验的第四条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都是在推进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层面做出的科学概括,核心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而要处理好三者关系,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的“公约数”和结合点。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方向、原则,也是路径、方法。

在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根本力量。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党的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靠力量确定为:“必须依靠广大工本、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三个“必须依靠”把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力量具体化了,并将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我们全党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内的诸多内容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1978 年 12 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再到城市改革的不断推进,都是群众实践上升为政策、理论的典型范例,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事实雄辩地表明,没有人民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许多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不可能发展。

三、现实视阈: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始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基础理论虽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科学意义,但不同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它具有国别性、阶级性和阶段性。政治经济学并非仅研究财富增长的单向度过程,而将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蕴含或显或隐的经济哲学,使其表现出明显的价值取向。在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利益对立的社会里,各个阶级无不从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出发来决定其对各种经济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在此条件下,政治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超阶级的、“为一切人”的理论,而必然在各自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开辟道路,为特定的阶级、集团和社会制度服务。因此,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阶级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生产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甚至对立,政治经济学也必然显示不同的取向与内涵。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在其体系框架中彰显政党与政权属性。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内容,是全部人类历史所共有的事实活动,但社会分工带来的生产方式演进和财富所有的分化,使得为谁生产、由谁享有成为衡量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尺。为谁生产、由谁享有,本质上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映射到上层建筑层面便可反映国家、社会、政党的性质,也成为经济学回答或隐含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立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单纯围绕价值增殖与市场交换,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物质生产的人本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否认生产发展必须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但只有在消除了异化劳动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作为人的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生产的人本价值就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科学社会主义自创立之日起反映的就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诉求,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且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依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把人民群众凝聚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人民主体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固有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决定了,无论时和势如何变化,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始终围绕实现人民利益而展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与工作导向始终不变。国家和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其经济理论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对当代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出理论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立场。

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具有理论批判、制度分析、系统视角、社会关怀等科学内核,也面临着导源于自身理论建构、时空背景转化、学科竞争态势和理论目标转移的创新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就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理论是实践的源泉,问题是理论的向导,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呈现出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的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新矛盾、新风险、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继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继续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对我这些问题的探索,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作为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础,使理论体系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从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成熟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内容,而要构建其体系、使之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还必须找到一条贯穿始终的核心主线。而这根核心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等问题的探寻,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科学先进、系统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围绕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理论观点: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等。这些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无一不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进展,书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

[4]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9.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3.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责任编辑:辉 龙)

2016-12-27

宋艳丽(1987—),女,河南南乐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16

A

1672-1071(2017)01-0046-07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特色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