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

2017-01-25丁瑞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市民理论

丁瑞媛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9)

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

丁瑞媛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9)

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在经由二战前的“讲座派”大批学者、以及高岛善哉等斯密研究专家的研究,较之欧洲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得出日本“市民社会”的特殊性认识。战后日本学界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综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理论体系分别为以丸山真男、大塚久雄为代表的批判日本封建性为主旨的“近代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和以内田义彦、平田清明、望月清司为代表的针对日本“现代化”课题的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要冲破“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挚锢,营造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保护个体所有;三是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良性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动关系。

日本市民社会理论;近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日本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实际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得以展开,“讲座派”的大批学者、以及高岛善哉等斯密研究专家基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剖析,比较之欧洲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得出日本“市民社会”的特殊性认识。尽管战前、战时对于市民社会论的研究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但正是这种对日本社会特殊性的审视和关切,为战后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即以丸山真男、大塚久雄为代表的批判日本封建性为主旨的“近代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和以内田义彦、平田清明、望月清司为代表的针对日本“现代化”课题的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日本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发展和日本自身特殊性时,提出了诸多特色鲜明的市民社会理论,是日本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源流:从“讲座派”到高岛善哉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为了适应日本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出现了一批运用唯物史观研究日本资本主义的著作。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为两大潮流,即“讲座派”与“劳农派”①,“讲座派”学者多集结于1932~1933年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资本主义发达史讲座”系列丛书,由此得名。其中山田盛太郎的《日本资本主义分析》、平野义太郎的《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构》、以及小林良正的《日本产业的构成》,这三本书被誉为“讲座派三大经典”。第一次在马克思著作译本之外的文本中出现“市民社会”的日语表述,是在“讲座派”马克思主义者平野义太郎(1897-1980年)的著作《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构》中。

平野在该书中明确指出,“最彻底的布尔乔亚民主主义变革的政治革命(尤其是在法国),是与竭力阻止布尔乔亚发展的封建体制相对立的,并且用以克服之的、为了实现布尔乔亚全社会的、从根底上展开的变革。这种为了市民社会的变革,通过废除旧制度的统治者的形式,使权利复归市民社会的成员、即‘独立’的‘个人’。”[1]从平野的表述可见“市民社会”是作为“布尔乔亚社会”的同义语而出现,两者同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形式。这一思想与当时日本的历史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在福泽谕吉的“文明开化”②思想影响下,当时的日本被视作“对‘自由、平等’思想尚不可知的专治主义封建制”社会。“先进的欧洲”对“后进的亚洲”的认识框架,折射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上,平野认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促成了“自由、平等、独立的个人”所构成的“市民社会”,而“日本的布尔乔亚自由民权运动”只是“自由主义的不彻底的变种”,其结果是为日本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而非欧洲意义上的“布尔乔亚社会=市民社会”。因此,当时日本社会所直面的问题在于,日本资本主义中存在封建残余,有必要进行以推翻天皇制为顶点的“封建体制”残余的“布尔乔亚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当时日本“讲座派”马克思主义者的共通认识。正是在这种认识框架之下,形成了1945年日本战败后与蕴含“民主主义”思想的日本“市民社会理论”。

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另一支源流来自于20世纪四十年代前半期日本学界的亚当·斯密研究。当时,日本法西斯对马克思主义大肆打压,马克思研究受到遏制,此时出现了一股新的斯密研究潮流,他们从生产力论的角度来强调斯密“文明的商业社会”论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并将其作为反法西斯的基准。代表性成果是1941年高岛善哉的《经济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和1943年大河内一男的《斯密和李斯特——经济伦理和经济理论》,这标志着日本市民社会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形成。

高岛在其著作中为“市民社会”概念注入了新的涵义,他将黑格尔所效仿的先例③追溯到弗格森、斯密,甚至更早的霍布斯和洛克,从英语原语“civil society”来解释“市民社会”。他指出:“现实社会,已经不再是社会以前的自然状态,而是充斥着分工和交换的市民社会。”高岛认为斯密所描述的“商业的社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但却又与之相分离,是一种“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和经济上的等价、正义的思想”为枢轴的近代社会,这是高岛市民社会思想的基本认识,这与“讲座派”对社会现状的认知非常接近,即在日本尽管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但并不存在欧洲意义上的“市民社会”。高岛的“市民社会”思想受到了恩师“讲座派”代表人物大塚金之助④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将其与斯密研究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对“讲座派”的继承与超越。当然,高岛善哉“市民社会论”的正式确立、并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二战后的日本在盟军的占领和压制之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包括修改宪法、财阀解体、农地改革等一系列“战后改革”,迅速地推进了“民主化进程”,日本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大大得到了消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岛发表《亚当·斯密的市民社会体系》(1947年)的论著,认为“日本还没有‘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脱离了日本现实基盘的理想化社会,“不创造出‘市民社会’,战后的日本将无法动弹”。这是对“讲座派”日本资本主义认知的进一步超越。

二、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两大体系:是近代化还是现代化?

二战之后,日本加速了“民主化进程”,以丸山真男、大塚久雄为代表的批判日本封建性为主旨的“近代主义”论者,与民主运动紧密配合,成为学界的一股强大力量,形成“近代主义”⑤的市民社会理论。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丸山真男(1914-1996年)开始重新思考日本社会的问题,他指出:“现代日本的历史处境是,一方面作为必须的课题是克服残存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已经不能再继续追求单纯的或纯粹的近代化。相反,对于近代的扬弃,对于市民社会的扬弃已经登上了日程。扬弃市民社会的历史主体的力量,……已经光明正大地走上了前台”[2]。丸山提出在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中必须进行“市民社会的扬弃”。日本经济学家大塚久雄(1907-1996年)是与丸山真男并称的战后民主主义的代表学者,他的韦伯城市史研究以及亚细亚共同体研究在日本享有盛誉,开创了“大塚史学”学派⑥。大塚通过对欧洲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的研究考察“近代”的问题,从经济史角度出发,强调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并没有出现市民社会所必须的“自觉意识”。1944年,大塚在论文《资本主义与市民社会》中使用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在大塚那里,“市民社会”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而存在的,他就“近代西欧的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历史特征”问题,援引马克斯·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论描述如下:“资本主义的特质是,作为其胜利的成果,必然会分解中产的生产阶层,从中分化出——以利润为目的的、专心于经营的资本家(企业家)和以雇佣为目的的、以劳动为生的劳动者——并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这是从主体上推动资本主义形成的精神原动力”[3]由此可见,这里的“市民社会”概念实际正是包含了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可见,在福泽谕吉“文明开化论”的影响下,日本学者开始将在日本建立西欧式市民社会作为新课题,二战后市民社会概念的广泛展并得以确立,是日本社会将近代化课题以市民社会概念的形式加以收容的产物。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体系,是以内田义彦、平田清明、望月清司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展开,日本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从先前的“近代化”课题转向“现代化”课题。

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代表人物内田义彦(1913-1989年)的思想集结了高岛善哉的斯密研究与“讲座派”的共同影响,将斯密研究与马克思研究结合起来,也被学界称作“战后讲座派马克思主义者”。内田将贯穿价值法则的社会称为“一物一价”的社会,是个体的劳动成果依据自身价值进行交换的、纯粹的“市民社会”。在“讲座派”马克思主义对日本资本主义的结构和特征性描述的基础上,内田提出了赋予其新的内涵的市民社会论。在《战时经济学的矛盾发展与经济理论》中,内田明确指出:“日本资本主义正是‘普鲁士型’发展的一个特例”[4]。当时的日本存在绝对主义存在的天皇制权力,农村中残存了极其顽固的半封建关系。内田认为,正是由于农村中存在农奴制和居于产业结构中心的大规模国营企业歪曲了“市民社会”的关系,阻碍了日本“市民社会”的发展。这里的市民社会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结构相抗衡的社会关系。20世纪50年代之后内田义彦“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古典经济学》一文中,内田将自然法学派的霍布斯、洛克那里的“国家=市民社会”形成论替换成“价值法则所支配的市民社会”。在《经济学的诞生》中对斯密的“市民社会”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中心论点集中在“市民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与“封建制社会”相区别的历史性存在,同时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二重性特征抽象化至“极致”的一种理念。1967年,内田在《日本资本主义的思想像》中提出“一物一价的市民社会”概念,这与《经济学的诞生》中描述的“价值法则所支配的市民社会”的论述几乎无异。此时内田“市民社会”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市民社会”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分离开来,认为“市民社会”比起“价值法则的实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作为体现实现民主主义的“抽象的历史贯通的概念”而独立存在的概念,是一种无论是“已经确立的资本主义体制的美国”、还是“社会主义体制”下都可以适用的、“自由、平等、博爱、正义”[5]的规范性理念。

内田历史性地评价了“讲座派”以及高岛善哉提出的“日本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但并非市民社会”的“市民社会论”,提出日本当前的问题是要思考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中“市民社会”是否真正实现、东欧现存的社会主义体制中“市民社会”是否存在,为日本的社会批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针对内田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平田清明(1922-1995年)开始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角度讨论“社会主义与市民社会”的课题。其著名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集中于1969年发表的著作《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中。平田在该书中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进行了重新建构,他要求马克思研究者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回归马克思的原初语境,用市民社会范畴来解释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历史观。平田通过对马克思文献的重新解读,主张“市民社会”首先是一个从根本上来看是个人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的社会。他指出:“市民社会,首先应当是人以市民的形式进行彼此间交往的社会。这里所谓的市民,指的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普通的、具体的人,是自由平等的法主体的真实存在。”[6]市民社会是市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市民社会反映了“生产、交往、消费”的发展过程,以及从事这些“生产、交往、消费”的人们的“物质的”、“精神的”生活。同时,平田明确区分了“市民社会”与“资本家社会”,认为至少在近代欧洲,市民社会存在于资本家社会的基底,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必须从市民社会与资本家社会两层意义上加以理解。他指出“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概念中,本身就包含了资本家社会这层涵义。……所谓的市民社会阶段本身并不存在,市民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形成向资本家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形成的不断转变的过程中,现实的社会形成才得以完成。”[7]在此理解的基础之上,平田形成了其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再构建的理论,即著名的“个体所有的再建构”理论。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的出世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至1970年代,日本的杂志上登载了为数众多的平田论,其中很多是针对平田的《资本论》理解的解释学批判性认识,也有不少是针对平田的“市民社会”理解的批判。同时出现了专门研究平田思想的杂志特集,例如结构改革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刊《现代理论》杂志,组织了1970年11月号“市民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特集、1973年1月号“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特集,刊载了对平田的对话谈等内容。望月清司(1929年-)正是向“市民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特集投稿⑦的学者之一。望月是二战后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研究专家。在融贯了内田义彦、平田清明、高岛善哉、森田桐郎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其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望月在其代表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1973年)中,从历史角度对“社会”(Gesellschaft)和“共同体”(Gemeinschaft)⑧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共同体和社会作为人的属人的=类的集结和统合原理,其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的集结方式是直接的、没有中介的,而后者要通过某种中介物,才能将没有人格接触的个人彼此联系起来。两者只是集结方式的差异”[8]。即所谓共同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需中介的社会,而所谓社会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需要借助于中介的共同体。在望月看来,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描述应该是“本源的共同体(包含无中介的社会结构的共同体)→市民社会(作为共同体协作和分工关系异化形态的社会)→未来社会(由社会化了的自由人自觉形成的社会)”[9]。在人与人之间无需中介、直接交往的共同体之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需要通过商品交换的私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形态由此变成以分公与交换为内容的市民社会。具有共同体特征的共同劳动,在市民社会内部仍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存在,只是采取的是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形式。历史发展的第三种形态,就是扬弃这种异化,回归人与人的直接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于共同体。望月通过对马克思的解释指出,在日本实际上并非“没有市民社会”,而是由于“市民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因而要求复归“市民社会”,该观点与内田义彦和平田清明的思想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市民社会”的概念,在内田那里被指认为“抽象的历史贯通的概念”[10],平田将其视作“西欧历史的形成本身”[11],而望月则将其界定“作为历史基底的市民社会”、“本源的市民社会”和“作为资本家转化形式的市民社会”[12]佐藤金三郎在《马克思研究与现代》中,最早在马克思研究内部将他们归类为“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他在日本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宇野派”⑨之外,增加了“市民社会派”的分类,对“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作了如下精确的评价:“第三类市民社会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学派,他们试图将先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被忽视的市民社会论重新‘复位’于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前两大类、尤其是‘正统派’是重视生产关系的阶级斗争史观,那么,市民社会派则是重视生产力的分工史观”[13]。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以其严谨的学术、开阔的视野和独创的理论,在当时的日本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三、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市民社会理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便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广泛关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纷纷形成了所谓的“市民社会论热”。邓正来是中国学界关注市民社会较早的学者之一,他曾在论著中提到,市民社会“这个问题在中国学界得到更为广泛入关注有着其自身更为深刻的原因。”一般来看,任何理论范式的出现和趋于普遍化,总是与特定时空下的社会制度背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也是与具体的研究者对这种制度性背景与他们所认为的可欲的制度性安排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紧密相关的。因此,“国家与市民社会范式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相关论者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与思考”[14]。以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理论为例可以看到,平田发表《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1960年代后半期,正值越南战争爆发,世界反战运动高涨的时期,而与此同时,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中国开始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此时,平田将目光投射到“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对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进行思考,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其理论对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这些日本战后所提出的市民社会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无论是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还是先进文化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加快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步伐,必须充分发挥其与国家、经济的良性互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首先,要冲破“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禁锢,营造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通过对日本战后市民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日本与中国同处于东方文化圈,与日本相同,中国的市民社会与西欧成熟的市民社会相比较,根本差异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所谓“所有制”,是指经济主体对客体对象的占有关系,其中包括客观的物质生产条件的占有关系、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关系,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占有关系。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中系统考察了亚细亚的、古典古代的、日耳曼的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和发展必然趋势。有日本学者意识到市民社会与共同体(collective)两种历史存在形式之间的对立,是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前提。平田认为,亚细亚共同体的生产力决定了其社会成员无法成为西欧语境下的个人,共同体成员无法实现真正的“所有”。亚细亚所有制在财产关系、政治关系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要摆脱亚细亚所有制痼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保护个体所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市民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建构的最深刻的根源。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即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15],自由、平等权利的萌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上肯定,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然而,以市场经济为催化剂而产生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同时也会带来社会的分殊化和贫富差异,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如何消解,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充分发挥,这都有赖于国家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的私人财产和经济活动,政府权力适当下放,扩大社会自主空间,增强社会组织的职能,防范市民社会的消极层面。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良性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动关系。市民社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现代政治文明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形成并发展的。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诸多共性,譬如二者均以经济为基础,以法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具有自我独立意志和自由权利要求的个体在市民社会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志、自由发展、实现自身利益。而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的特殊历史原因带来了经济生活行政化、日常生活政治化占领市民社会领域的现实。因此,健全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调整国家职能,政府权力适当下放,扩大社会自主空间,赋予社会组织以更多的独立性与自治性,以达到民主的最终目标,即人民的自我管理。其次,国家要扮演好解放和协调市民社会的角色。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对社会来说仍然是一柄双刃剑。国家若成为自居于社会之上的相对独立力量,那么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也可以阻碍、甚至是破坏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当前应主要着力于政治民主化及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二是转变政府职能,主要在于实现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

注释:

①“劳农派”以《劳农》杂志为阵地批判前者,否定日本资本主义的半封建性质,代表人物主要有猪俣津南雄、山川均、向坂逸郎、土屋乔雄等。

②福泽谕吉(1835-1901年),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主张脱亚论,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文明开化”一词出现在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1875年)中,作为civilization的译语开始被使用。

③“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马克思语)

④大塚金之助(1892- 1977年),“讲座派”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者。福田德三校注的大镫阁版《马克思全集》译者之一。面对日本的现状,曾提出“日本没有市民社会”的言论。

⑤日本学者杉山光信在评价“近代主义”时指出:“近代主义这一称呼来源于一群学者,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在法西斯的统治下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是因为日本并不存在着真正西方意义上的近代,所以封建势力残存的、落后的日本首先必须确立存在于十八九世纪的近代社会”。

⑥按照历史学家住谷一彦在《投向历史的视线——大塚史学及其时代》(日本评论社,1998年)中的表述,大塚的比较经济史与武谷三男的技术论、大河内一男的生产力论、高岛善哉的经济学史、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一道,属于“战后启蒙”的范畴,在日本战后思想史上举足轻重。

⑦望月清司向“市民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特集投稿的论文题为《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1979年)。1973年,望月发表其代表作,也是其撰写的唯一的一部专著《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

⑧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1855-1936年)提出的社会进化论中的一对概念。“共同体”(德语:Gemeinschaft),即因地缘、血缘、友情等自然产生的有机的社会团体。“社会”(德语:Gesellschaft),即利益社会,机能体组织。

⑨所谓“宇野派”,是指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宇野弘藏所创立的、以《资本论》为基础建构其经济理论的学派。

[1]平野义太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构[M].东京:岩波书店,1934.155-156.

[2]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讲义录:第1册[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大塚久雄.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M]. 东京:MISUZU书房,1964.146.

[4]内田义彦.内田义彦著作集:第10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9.114.

[5] 参见内田义彦.日本资本主义的思想群像[M]. 东京:岩波书店,1967.

[6]平田清明.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M]. 东京:岩波书店,1969.79.

[7]平田清明.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M]. 东京:岩波书店,1969.52-53.

[8]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 东京:岩波书店,1973.277.

[9]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 东京:岩波书店,1973.283-284.

[10]内田义彦.日本资本主义的思想像[M]. 东京:岩波书店,1967.100.

[11]平田清明.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M]. 东京:岩波书店,1969.50.

[12]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 东京:岩波书店,1973.609.

[13]高须贺义博编.《资本论》成立史—以佐藤金三郎为中心[J].新评论,1989.219.

[14]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J].吉林大学学报,2006,(3).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7.

(责任编辑:木 杉)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日本新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及其中国语境下的效应研究”(2016SJB720002)、南京工业大学扶持项目“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效应”(GJSK2016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12-01

丁瑞媛(1982-)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历史文化。

B313.5

A

1672-1071(2017)01-0005-06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市民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意义”的问题所在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