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糖业创新发展问题探究

2017-01-24邓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糖业制糖食糖

邓毅

(云南省糖业协会,云南 昆明 650228)

全球化背景下云南糖业创新发展问题探究

邓毅

(云南省糖业协会,云南 昆明 650228)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产糖省,食糖产量占全国的22%。糖业是云南省的传统和优势特色产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云南糖业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尽管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但全省糖业有发展基础,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只要企业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云南糖业;产业现状;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国际竞争力

糖业是云南继烟草之后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6年,在经历了持续三年的亏损以后,全行业扭亏解困,成绩卓著。2017年,由于全球食糖市场依然产不足需,加上国家启动贸易救济政策的预期,食糖价格与2016年相比,回升了1200元/吨以上,与我省制糖成本相比,全省制糖行业全面盈利,成为主产糖州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亮点,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税收增长,糖业再次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富农富县”的产业,开始显现价值回归。

一、云南糖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糖业已有60多年的历史,糖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拥有热带、亚热带气候,具有丰富的热区资源,成为全国的主要甘蔗种植区,糖业是云南的高原特色产业;由于云南的立体气候、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甘蔗含糖分和产糖率相对偏高、全行业甘蔗种植实行订单生产,糖业又是云南的优势产业。

(一)云南是全国的食糖主产区之一

2014年9月,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的建议,将我国的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根据规划,云南与广西一道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的甘蔗种植主产区,并依此从2015年开始得到了国家资金、政策的特别扶持,新平、元江、龙陵、施甸、昌宁、景谷、孟连、澜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广南、富宁、勐海、芒市、陇川、盈江等21个甘蔗种植县被列入国家级甘蔗的核心基地。

云南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的22%,是国家食糖的主要供应地之一。目前,国内食糖产量不足930万吨,食糖自给率不足60%。美国的自给率为73-85%,欧盟的自给率为100%,俄罗斯的自给率为85%以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食糖自给率已经偏低。“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云南糖业具有发展潜力,拥有良好基础,承担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责任。

(二)糖业是云南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糖业,是穷人的产业。新中国糖业实现了二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北糖南移”,这是黑龙江、河北、山西向福建、广西、云南的转移(1991年-2000年)。第二次是“东糖西移”,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福建的制糖企业退出生产,向广西与云南的转移(2000-2010)。两次产业转移,都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的结果。云南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2014/ 2015榨季,全省食糖产量达230.68万吨,创造了云南食糖产量的历史。

2016年,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73个,其中有32个县种植甘蔗: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巧家县、墨江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沧源县、屏边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文山市、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勐腊县、梁河县、泸水县。种植甘蔗的国家级贫困县占了全省国家级贫困县的43.84%,糖业在全省扶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产业兴则万事兴。全省糖业与扶贫攻坚紧密联系。糖业,不仅与甘蔗种植县农民的收入息息相关,而且,它是实现从“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的关键。只有糖业全面发展并成为当地蔗农致富的来源,产糖区扶贫攻坚才会有根本保证。

(三)糖业是云南稳边疆和促开放的重要产业

云南有45个县种植甘蔗,占全省129个县的35%;临沧市、德宏州、普洱市、文山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玉溪市8个州市是食糖的主产区,占全省16个州市的50%;制糖工业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边疆民族地区,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糖业云南跨境农业合作最大的产业,在全省对外开放、“走出去”中拥有特殊地位。云南英茂糖业集团、云南南华糖纸集团、云南孟连昌裕糖业集团、云南中云糖业投资公司、保山康丰糖业集团、云南力量生物集团、德宏陇川糖业公司,承当着境外毒品替代种植和跨境农业合作的任务,对贯彻国家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战略发挥重要作用。云南通过“3+2模式”(利用国内的资金、技术、市场与周边国家的土地、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稳步促进了境外替代种植与跨境农业合作的发展,2015/2016榨季,从境外返销国内甘蔗158.8万吨。

(四)云南糖业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云南糖业经历6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装备制造、科技研发、食糖生产、食糖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产业发展的后劲。

1.装备制造。昆明克林轻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克林轻工)是云南糖机设备的主要生产商和制糖设备的总承包商,企业前身为始建于1969年的昆明轻工业机械厂。经过40余年的发展,企业已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为一体,有自营外贸进出口权的轻工机械生产基地。特别是制糖装备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目前整体制糖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技术国际先进,可提供日处理甘蔗500吨—20000吨糖厂成套设备,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糖装备生产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产品销往云南、广西、广东等国内企业,出口到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缅甸、马里、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塞拉利昂、玻利维亚、圭亚那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的糖机设备生产和总承包中享有较高声誉。

2.科技研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我省甘蔗产业中心科研单位,国家甘蔗产业主要科研机构,国家农业科研百强所之一。根据云南和全国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云南和全国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食糖生产。云南拥有食糖生产企业16个,经过“十一五”、“十二五”10年的时间,全省食糖生产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年产食糖在200万吨左右。年产食糖50万吨以上的制糖企业有两户,年产食糖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的有5户。日榨甘蔗上万吨的制糖企业有云南英茂糖业集团的德宏景罕糖厂和云南文山富宁永鑫糖业公司,名列全国前20强。其中,云南文山富宁永鑫糖业公司日榨甘蔗已经达1.4万吨,为全国日处理甘蔗最大的单条生产线。近10年来,全省的出糖率基本稳居全国甘蔗糖产区的第一。2016/2017榨季,预计蔗农收入70亿元以上,预计实现工业收入120亿元以上,预计工农业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预计工业增加值32亿元以上,预计实现利税30亿元以上。

4.食糖销售。云南鲲鹏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公司),是全省食糖销售的平台,归集了信息服务、食糖贸易、物流服务的三大功能,在全国启用了102个第三方食糖仓库。从2013年起,与我省制糖企业合作,支持制糖企业累计发放糖料款23亿元。食糖贸易量逐年增长:2013年为61万吨,2014年为186万吨,2015年为262.5万吨,2016年为265万吨,为全省糖企增效、农民增收、国家税收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鲲鹏公司的“中国昆商糖网”的国际频道,是我国糖业唯一的对外信息交流平台。鲲鹏公司的信息互联、商品互联、产业互联,与全省食糖生产格局相匹配,是“互联网+蔗糖”的探索者。通过建立的市场网络,极大地开拓了“云糖”市场。

二、云南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国家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1.食糖进口持续增长,冲击云南食糖市场。WTO成员国家的食糖进口平均关税水平为97%,发达国家的食糖进口关税水平为122%。我国对食糖进口采取的政策是“配额+关税管理”的模式,进口配额为194.5万吨,配额内的食糖进口关税仅为15%;配额外的食糖进口关税也只有50%。当国际市场处于增产周期或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时,我国遭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致使云南糖业处于困境并持续亏损,2012/2013、2013/2014、2014/2015三个榨季累计亏损35亿元。

2.食糖走私泛滥,危害云南糖业发展。由于国内外价差扩大,来自周边国家的食糖走私泛滥,持续冲击云南食糖市场。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缅边境、中越边境、中老边境的食糖走私开始抬头,不法分子大量偷逃国家税收,以低于全省制糖企业价格400-600元在国内市场销售,在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严重冲击全省食糖市场。至今,食糖走私依然维持高位冲击国家经济秩序,加剧云南糖业的扭亏解困。

(二)云南糖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糖料款兑付不及时。由于受全球食糖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云南食糖市场价格受到波及,制糖行业持续亏损,加上金融支持收缩,制糖企业支付能力下降,多年未见的“白条”再次出现,影响到了部分制糖企业的糖料款兑付,伤害到了部分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糖料面积的稳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甘蔗单产一直处于低水平。云南的工业平均单产一直处于3.9-4.2吨/亩的水平,与全球最大产糖国家巴西5.5-6吨/亩的单产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制糖企业对提高单产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力、科技投入远远不够、自然灾害频发、规模化种植水平偏低等。云南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由于制糖成本偏高而处于相对劣势。制糖成本中,73%以上部分是原料的直接成本。云南糖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努力提高糖料单产、降低成本。

3.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不清晰。目前,云南糖业发展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偏弱,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完成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战略意图不够明晰、战略措施不到位,没有时间表、没有路线图,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扶持尚未高度契合。

4.科技支撑的力度不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支撑对云南糖业发展的示范效果未能完全释放出来。这有认识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由于行业亏损,影响到制糖企业的“以工哺农”,影响到了科技投入力度。许多制糖企业有心而无力,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间,无论在糖料基地建设,还是延伸产业链上,都受到了影响。

三、云南糖业的发展创新之出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云南糖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省糖料种植面积要稳定在500万亩以上,食糖产量达300万吨,实现工农业产值350亿元左右。我国是一个食糖产不足需的国家,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云南糖业的出路在于: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核心就是要通过基地建设提高单产、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云南糖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实现双目标:一是全省糖料单产达5.5吨以上。二是全省平均产糖率达13%左右。

(一)进一步明确糖业发展的方向

1.经营规模化。糖料基地建设中,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实现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打破小地块束缚,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的专业村、专业户。如果能够在土地流转上有突破,可以实现连片种植。规模化种植是规模化经营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机械化的基础。

2.水利现代化。水对提高甘蔗单产十分重要。云南甘蔗种植面积中,70%左右为旱坡地,水利化的任务十分重要而繁重。第一,要通过“五小水利”,在解决水灌溉方面取得突破。第二,在有条件的区域加大水利投入,逐步采取滴灌技术,探索水利现代化的模式与方法,科学用水,保障用水。

3.种植良种化。适合地区特点、进行良种筛选是保障提高甘蔗单产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部门的技术支撑下,进行品种研发、选育、扩繁、示范、推广是糖料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种植良种化要在科研机构的支持下展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与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是基本的模式。

4.生产机械化。机械化是解决目前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缺乏的根本措施。生产机械化指的全程机械化,包括机耕、机管和机收。甘蔗种植中,云南机耕、机管已经有进展,但是,在收割环节,机械化程度还很低。甘蔗的砍运是最为繁重的环节。全省甘蔗砍收95%以上还是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缺乏的现实,制约着糖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机械化的推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后带来的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云南气候总体干燥,在榨季期间具有实施机械化的气候环境。

(二)推广先进技术,着力提高甘蔗单产

1.全膜覆盖技术。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有两个积极效果:第一,在轻简施肥模式的配合下,免去中耕管理的绝大部分劳动力,释放出半年左右的劳动力,这无疑对农民增收有利。第二,全省绝大部分的甘蔗种植于旱坡地,全膜覆盖具有相当好的保水效果,对甘蔗出苗相当好,推广全膜覆盖技术对旱坡地效果更加明显。根据临沧市的示范统计,全膜覆盖技术的亩成本支出150元左右,但是,甘蔗单产在1.2吨以上。扣除成本以后,亩收益增加390元以上。如果将释放出来的半年劳动力收益计算在内,对农民增收、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十分明显。

2.测土配方施肥。通过科学施肥,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根据南华糖业集团在耿马县、双江县的示范试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亩产提高了0.8吨,效果明显。英茂糖业集团甘蔗种植中测土配方施肥走在全省的前列并取得十分突出的效果,不仅甘蔗平均单产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旗下有许多制糖厂的产糖率达到13%以上的水平,充分享受到了科技投入的红利。

3.脱毒种苗技术。甘蔗病虫害较为严重,尤其甘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较普遍,导致甘蔗单产低、种质退化、宿根年限缩短、产量下降快等现象。国内外科学示范表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在种植时的温水脱毒是防治各种病虫害、品种退化的重要而简单、有效的技术。推广健康种苗是防治病虫害的事前防治,意义十分重大。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严重影响甘蔗生长和食糖生产的大敌。广东省湛江产区平均产糖率一直低于11%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期受病虫害的困扰。在云南省甘蔗科研所的支持下,全省的甘蔗病虫害防治相对于其他南方产区较为有效。病虫害防治,就是通过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科学方法,起到可防可控的效果。根据南华糖业集团在耿马县、双江县的示范试验,病虫害防治得当的地区的甘蔗单产提高了0.6吨左右。云南英茂糖业集团在病虫害防治上更是全省的典范,已经实现可防可控,对支撑单产起到了明显作用。推广云南英茂模式并对病虫害防治采取全覆盖,十分迫切、重要。

(三)适应市场,切实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云南制糖企业应面向全球市场,认真分析行业现状与趋势,尽快“补短板”,实现意识转型、战略转型、措施转型。面对全球化、市场化,制糖行业应树立全球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质量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保障战略实施的措施并确保落地。

(四)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云南糖业的创新发展

1.及时兑付糖料款,实施糖蔗价格联动。糖料收购实行全行业订单生产以后,保障了农民收入、回避了市场价格下跌风险,这是甘蔗有别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突出优势。及时兑付甘蔗款是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甘蔗种植面积的重要保证。同时,让糖农共享市场红利,实行食糖价格与甘蔗收购价格的挂钩联动并进行甘蔗收购价格的二次结算,也是兼顾工农利益、提高蔗农种植甘蔗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2.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第一,各级政府要科学进行产业规划、避免冲击甘蔗种植、推进土地流转、实施土地整治,是帮助制糖行业改善种植环境,实现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第二,坚决打击食糖走私,为糖业保驾护航,维护市场秩序,还糖业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是糖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坚定不移地抓好核心基地建设。云南制糖行业的核心是抓好“第一车间”的生产,国家级核心基地县是以10万以上的甘蔗种植面积为标准的,这是全省糖业的“基本盘”。国家分5年,以每亩600元资金扶持核心基地县建设。各地方政府应确保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到位,确保在“双高基地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制糖企业要通过“以工哺农”机制,在市场转好以后加大对农民的扶持。

4.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长期以来,云南糖企的主要产品是白砂糖。尽管我国产不足销,但是,各种糖产品的供需情况是不一的。尤其在白砂糖、绵白糖和红糖之间有调整的余地。目前,根据市场需求,云南部分制糖企业开始红糖的生产,这是以需定产的积极信号,无疑符合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1]《新编云南省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2]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中国农产品加工信息网,2016-08-01.

[3]覃永秋,陈耀智.甘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方农业,2014(30).

[4]林绍光,潘启城等.甘蔗脱毒种苗对比试验初报.基层农技推广,2015(04).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6

A

1671-2994(2017)02-0138-04

2017-01-06

邓 毅(1963-),男,云南大理人,云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云南国际食糖交易中心副董事长。研究方向:食糖贸易,糖业管理,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糖业制糖食糖
广西财政厅聚力促糖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
巴西食糖产量在加速下降预期正得以实现
广西召开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甘蔗制糖澄清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
自动控制技术在糖厂蒸发系统中的应用
制糖过程中还原糖问题的初步研究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