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智慧彰显的八大主要特性
2017-01-24方世南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213)
邓小平改革智慧彰显的八大主要特性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213)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具有非凡的改革智慧,在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上彰显出人民主体性、全面整体性、攻坚克难性、前瞻未来性、效率质量性、宽容失败性、风险防控性、稳步推进性等八大主要特性,充分体现了贯穿于改革全过程的民本性、时代性、民族性、艰巨性、效能性、风险性、长期性等多方面的主要特色,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的显著成效和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充分肯定。
邓小平;改革智慧;实践运作;正确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具有非凡的改革智慧,在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上充分彰显出人民主体性、全面整体性、攻坚克难性、前瞻未来性、效率质量性、宽容失败性、风险防控性、稳步推进性等八大主要特性,体现了当代中国改革的民本性、时代性、民族性、艰巨性、效能性、风险性、长期性等多方面的主要特色,有效地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的显著成效和人民群众对改革成果的充分肯定。邓小平非凡改革智慧所彰显的八大主要特性,对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发扬啃硬骨头精神继续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去除改革进程中的惰性、庸性和怠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期盼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改革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坚持人民主体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人民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将人民群众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和创造人类历史的主体,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邓小平一直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将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邓小平将人民主体性思想当作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并用于检验改革成败得失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当作回答什么是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些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也当作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推动改革前进的决定力量
邓小平认为,历史不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离开人民群众,改革将一无所成。邓小平强调,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当作改革的主体和推动改革前进的决定力量,才能夯实改革顺利推进的深厚群众基础,以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取得改革的成功。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作为改革主体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1]同时,要批判封建的官本位思想。他认为,封建的官本位思想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大敌,是影响改革中弘扬人民主体性的观念阻力。
(二)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改革
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是邓小平的一个重大改革理念,也是改革中的核心理念。邓小平认为,改革就是回应人民群众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他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2]因此,如何谋划改革,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在改革中,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要当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推进改革进程。为此,邓小平要求全党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划改革,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在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推进改革
邓小平认为,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协调好党与人民的关系。邓小平将在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中推进改革当作弘扬人民主体性的重要内容。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我们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3]邓小平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是党领导改革中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邓小平对把党与人民关系颠倒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党内还有一种人,他们把党与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完全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在人民中间滥用权力,做种种违法乱纪的坏事,这是一种很恶劣的反人民的作风。”[4]他多次强调,不能将党与人民对立起来,不能以加强党的领导的名义将党凌驾于人民之上作威作福,不能搞“以党治国”,“以党治国”是国民党恶劣的做法。
二、体现全面整体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邓小平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注重局部和全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善于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改革进程,推动中国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的全面整体性改革,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全面整体性的变化。
(一)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改革绝不是局部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5]1984年,邓小平说:“前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6]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要改变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状况,必须从整体性高度谋划。只有进行全面整体性的改革,才能从整体上推进各项事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整体性进步。
(二)全面的改革必须注重整体性谋划
从整体性着眼而形成的整体性思维是邓小平改革智慧中的重要战略思维,体现了邓小平具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部署中国改革的深远眼光。邓小平一直强调“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7]邓小平的综合平衡论显示了改革要整体考虑各个领域和各种关系的协调,不能零打碎敲,或注重了局部而忘记了全局,而要下好改革的全国一盘棋。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8]他已将协调好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整体作为推进中国各条战线改革的重大任务。
(三)整体性改革的价值诉求是追求中国全面整体进步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开放全过程都应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这一思想散见于各个时期的讲话中,不仅仅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时发力,而应该将其看作邓小平坚持整体性思维的一个形象比喻。邓小平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比喻运用于多种场合,如经济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要同时发力,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要同时发力,抓经济建设与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要同时发力,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要同时发力等等,体现的是要从全局角度看问题,着眼于整体,不能单打一,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通过整体性改革,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整体性进步。
三、推崇攻坚克难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邓小平将改革看作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是一场艰难困苦的革命。只有全社会弘扬攻坚克难的改革精神,才能大兴改革之风,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赢得改革的胜利。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强调:“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9]“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0]虽然两次革命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不一样,第一次革命的内容和目的是革旧社会基本制度的命,其性质是对旧制度的彻底颠覆。今天的改革这场第二次革命的目的则是革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之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但是,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同样重要,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状态,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二)改革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胆量
由于改革是一场革命,充满着风险,存在着许多未知数,改革之路是曲折的。邓小平要求人们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胆量大胆地去试、去闯、去冒,杀出一条血路,干出新的事业,达到既定的伟大目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1]
(三)改革就是要有雄心壮志
邓小平对中国的改革大业充满希望,他认为国内改革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通过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有助于中国加速发展,“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12]邓小平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认清形势,解放思想,鼓起干劲,抓住机遇,放开手脚大胆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他说,面对国际国内十分有利的改革形势,如果“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3]
四、树立前瞻未来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邓小平的改革智慧凸显出他的远见卓识,他始终将当代中国的现实与未来紧密地联系和结合起来,以前瞻未来的眼光和胆略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把握当下。
(一)改革是立足现实和放眼未来的伟大事业
邓小平将改革看作是立足现实和放眼未来的伟大事业。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中学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4]这不仅是针对教育而言的,也指向中国所有的事业,都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认为,现在与未来是紧密联系的,世界形势一日千里般地飞速发展,如果把握不住未来,就难以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就把握不住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基本规律,也不能将现实的事情做好,因此,改革要有前瞻未来性的理念。
(二)在改革中必须坚定对未来的信念
邓小平对理想信念在改革中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他认为,在改革中必须坚定对未来的执着信念,特别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性。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还没有多少时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三)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索未来之路
邓小平对陈云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的观点十分赞同,以后邓小平多次提出要在改革中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精神,大胆地探索、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通过深化改革去开辟崭新的未来之路。邓小平认为,我们没有把握对未来进行精确的预测,未来之路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大胆地探索实践。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向前迈进,通过不畏艰险的努力去寻找通向未来之路。
五、突出效率质量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并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提升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能够理顺各种关系,充分提升效能,以追赶上时代的步伐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一)低速度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
邓小平认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发展的速度问题。速度太慢,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赶不上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老百姓就不满意,国家就会陷于停止和倒退,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16]
(二)发挥社会主义特点和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加速发展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的更好发展上,但是,过去僵化了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束缚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所以,要进行改革,要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他说:“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17]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8]
(三)坚持速度、效率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邓小平一直主张,低速度固然要不得,但不切合实际的盲目高速度也同样要不得,因为没有质量和效益的高速度,无法实现稳步协调的发展,也无法保持发展的持续性。邓小平一直强调,在改革中要格外注重速度、效率和质量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要将效率、效益和质量当作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快与好的结合中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19]
六、倡导宽容失败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以宽容失败来鼓励改革,促进全社会向改革者学习,形成勇于改革之风,是邓小平一直倡导的。也正是因为他大力倡导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才形成了鼓励改革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全国各地才涌现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多样性改革模式,使改革的百花园里姹紫嫣红、多姿多彩。
(一)改革就是要冒风险
邓小平认为,既然是改革,就是成功与失败相互交织,就充满着各种风险,就要允许人犯错误,允许人改正错误,宽容失败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改革精神。如果四平八稳,惧怕任何风险和困难,总想着不犯错误,就不敢改革,害怕改革,就只能不思进取,苟且偷生,如此精神状态,如何推进改革大业?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外经济合作,邓小平说:“首先的一条就是不要怕冒风险。”[20]“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21]
(二)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
邓小平秉承实事求是的理念,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完人。”[22]他严厉地解剖自己,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党犯的重大错误中,他也要负主要责任,因此,不要过多地宣传和突出他个人。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完人,就要宽容改革中的失败,特别是要宽容那些愿干事、敢干事的改革家的失误,不能因为出了点差错,就大惊小怪,就怕改革了。他指出:“出了点差错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那么大惊小怪,不要怕,一怕就不能搞改革了。我倒觉得,我们是否搞得过稳了。但从长远来说,改革的步伐不能太慢。”[23]
(三)宽容失败是为了改革得更好
改革中出现失败,确实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在邓小平看来,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经验,就能通向成功。邓小平多次强调,只有倡导宽容失败,才能鼓励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24]
七、注重风险防控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邓小平针对全球已经进入了高风险时代的客观形势,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风险概念,强调了确立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阐述了要在改革中加强对风险的防控问题,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执政党防控风险的能力建设。
(一)改革中要有风险意识
邓小平认为,改革决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的过程充满着各种风险,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稍有闪失,就会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风险,弄得不好会酿成重大的社会风波。只有在风险意识指导下加强对风险的防控,才能促进改革深入发展。邓小平说:“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25]邓小平将多样性的风险归结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社会管理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等等,对此都有具体的有关防范风险的论述。
(二)避免犯大错误
邓小平将来自“左”的干扰和来自右的干扰当作引起改革风险的两大因素,“最大的危险还是‘左’。”[26]他认为,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是,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还有全盘西化等右的东西,阻挠着改革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以后还会遇到风险、困难,包括我们自己还会犯错误。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能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27]
(三)在改革进程中注重防控风险
如何在改革进程中有效地防控风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配套的举措。他认为:第一,要保持国内的稳定,为改革营造安定的环境,“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8]第二,要从实际出发,走客观务实的改革道路。“制定一切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只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犯大错误。如果发现错误,要赶快纠正,不要掩饰,不要回避。”[29]第三,要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邓小平认为,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因此必须大力反腐倡廉。他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30]“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31]
八、恪守稳步推进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
胆大心细、举重若轻、稳中求进、避免犯全局性错误,是邓小平的行事风格。由于恪守稳步推进性的改革理念和实践运作原则,保证了改革既能循序渐进地推进,又能出现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一)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
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各项改革都是新生事物,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改革就是要闯出一条自己的新路。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稳步推进。由于改革没有固定的和现成的模式,邓小平鼓励各地展开试验。邓小平将推动深圳创办经济特区看作是推动全国改革的一个重大试验窗口。邓小平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32]
(二)慎重初战,务求必胜
1985年,邓小平提出了“慎重初战,务求必胜”[33]的重要观点,体现了他对于改革所持的稳中求进的科学态度。他对当时物价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风险性和艰巨性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论述,并且将这个改革与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他强调,之所以要做到“慎重初战,务求必胜”,是因为,改革犹如打仗,要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循序渐进,将今天的发展与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34]
(三)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推进改革
邓小平指出:“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35]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36]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通过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进程,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稳步推进。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经验不断地积累的过程,任何操之过急的想法和实践,所带来的效果只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1][5][6][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237、81、82、113、373、377、377、35、282-283、149、373、375、80、372、151、203、372、113、229、329、284、288、313、327、130、131、131.
[2][3][7][8][35][3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8、266、250、208、336、336.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
责任编辑:刘建文
D 616
A
1671-2994(2017)02-0005-05
2017-03-01
方世南(1954-),男,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