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2017-01-24董哲文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警卫信息系统数据库

董哲文,王 扬

(武警学院 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 065000)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董哲文,王 扬

(武警学院 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 065000)

阐述对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定位,分析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总体目标,从信息共享、情报预警、态势感知、数据联动、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出发,探讨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初步提出构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要求。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警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警卫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一体化、信息化、快速反应化和机动化成为警卫部队建设的迫切要求。建设好、运用好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警卫工作的发展。

一、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定位

构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建设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难度系数高的项目。因此,从顶层设计阶段,就必须明确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定位。

(一)其是实现指挥信息传递与控制的平台

指挥是依靠信息传递实现的。在警卫指挥过程中,要收集警卫工作基础信息、传递警卫勤务信息、处理任务反馈信息,并最终将信息显示出来,供警卫指挥员参考决策。这其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对信息的传递和控制。构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信息”是核心。因此,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实现指挥信息传递与控制的平台。

(二)其是纵向贯通的一体化系统

古人云:兵贵神速。本意是指有效兵力如果能迅速到达既定目标,会发挥出超常规的战斗力。对于警卫工作来说,行动的迅速性同样重要。

提升警卫执勤行动的迅速性,首先要提升警卫指挥效率;要提升警卫指挥效率,务必要解决指挥层级的问题。“扁平化”指挥减少了指挥层级,能够有效解决指挥信息传递层级过多的问题[1]。但在实际工作中,联合警卫指挥部的搭建必然涉及多层级的指挥体系。例如,在某大型活动警卫任务中建立的“一室四部十六组”安全保障指挥体系,就是“扁平化”指挥理念的最好体现,但同样涉及纵向三级指挥体系。提升警卫指挥效率,要从纵向的指令上传下达方面入手,捏合各指挥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实用、完备的警卫指挥信息系统为基础,在该信息系统的辅助下使警卫指挥真正成为一个纵向贯通的一体化有机整体。

(三)其应着力于提升警卫指挥效能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警卫指挥效能。警卫指挥效能,包括指挥命令等信息的传递速度、对信息分析处理的准确程度、应对突发情况时保持稳定的能力、下达的各项措施指令能否确保警卫安全等。其是一项综合性指标,也是检验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标准[2]。提升警卫指挥效能是警卫指挥信息系统需着力发展的核心方向。

二、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是:从谋划长远着眼、从实战应用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效能分析、加强系统整合、加强模块对接,科学统筹现有警卫指挥平台、指挥视窗成果与新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整体布局,以进一步满足警卫指令、命令传递与情况信息反馈的实战需求和进一步拓展情报预警、态势感知、数据联动、信息共享、指挥调度等辅助决策功能为目标,大力推进一体化、大集中、高共享的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着力破除影响指挥效能的体制、机制、技术性壁垒,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鲁棒性,将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全面铺开、科学配置、系统整合、分开层次、多点布局、多头带动、留有机动、潜力卓越的警卫工作支撑平台,为全面实现警卫指挥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软硬件支持。

三、建立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

(一)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

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实时性是指信息从媒介发出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的属性。对警卫指挥工作来说,信息的实时性关乎警卫安全。及时、准确的信息获取能力,意味着警卫部门随时能够充分掌握警卫任务相关情报,并实施各类相应的安全措施。为提高警卫部队指挥能力,必须依托新的理论、方法、措施和技术来改进指挥手段,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时性,提高指挥效能和准确性。因此,实时传递信息是对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

(二)实现多功能集成

警卫指挥是一项理论性、业务性、实操性都很强的综合工作。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要满足警卫指挥工作的实际需要,就不能只具有一个主要功能或仅兼顾少量功能。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要将多种功能集成起来,将警卫指挥对信息共享、情报预警、态势感知、数据联动、指挥调度等功能的需求融合在一体化的系统之下,真正形成协调联动的有机整体。

(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大规模、高级别的警卫任务来看,未来警卫工作涉及的警卫对象、参勤单位、空间区域都将更为广泛和复杂。在这类警卫任务中,大量的任务相关信息持续流通,给指挥系统带来较大负荷。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在电流电压不稳定、人为对硬件进行蓄意破坏或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会致使系统崩溃),若不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法,确保指挥信息正常传递,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指挥信息系统的鲁棒性建设。鲁棒是英语单词Robust的音译,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他某些性能的特性[3]。它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比如说,系统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网络过载或有意攻击情况下,能够保持不死机、不崩溃,就说明该系统的鲁棒性较强。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要实现鲁棒性目标,就要具有开放式的组织结构。系统稳定性是实现信息指令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基础。系统要在特殊情况下仍能保持正常运转、快速反应,就必须建立、强化能够有效提升鲁棒性的动态重组能力,使其不会因为某个节点或者某条线路阻塞、遭到破坏而整体瘫痪,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四)能够迅速生成战斗力

构成警卫执勤力量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个是执勤警力,另一个是指挥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警力,而无指挥能力,或指挥能力很差,警力只能是一盘散沙;相反,只具备指挥能力而无警可用,再高超的指挥能力也是纸上谈兵。在指挥能力中,不仅包含“人”的因素,即指挥员的指挥,也包含“物”的因素,即指挥手段。警卫部队除了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外,还要依靠高明的指挥手段来发挥出警力的作用。相应的,必须构建出一整套高效的指挥系统作为指挥手段的依托和有机补充。

(五)实现“人机”配合实战化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软件”(理论技术)和“硬件”(机器设备)相结合的建设,即“人”与“机器”有机结合的建设。建设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大幅度地提高警卫指挥的整体效能。这就要求在系统建设中注重人员素质与技术力量的结合,注重传统指挥手段与信息化指挥手段的协调配合,实现“人机”配合实战化目标,真正做到服务一线、辅助实战,为警卫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四、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信息共享功能

在我国,警卫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许多信息资源具有互通性。在建设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安网络信息平台已有资源和成果对系统建设的推动作用。信息共享功能能够使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更好地融入到公安信息化建设相关功能中去。如公安部门已经建成的公安专用网络、八大资源库以及PGIS警用地理信息平台,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而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

(二)情报预警功能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情报预警功能,是利用已知的情报信息,为警卫任务可能面临的潜在或现实威胁提供预警,及时、准确地为警卫措施的实施提供前瞻性指导意见。这一功能以情报信息为核心,涵盖整理归纳、分析研判、预警通报、实战应用等诸多环节、步骤。建立并完善这一系统功能:一是要加强对预警性情报信息的采集工作;二是要深化对预警性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尤其是利用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功能,清晰地归纳总结,辅助分析研判工作;三是要以警卫指挥信息系统为依托,全面加强预警机制建设。

(三)态势感知功能

态势感知作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主功能之一,是感知警卫任务相关信息,为后续决策控制提供依据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建成高效、完善、覆盖面广而又兼顾重点的警卫态势感知功能是建设好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关键性步骤。

态势感知功能包括对我方人员状况、位置、执勤环境、武器装备状态的实时感知,同时还包括对潜在危险情况的及时甄别。态势感知以当前正在飞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和基础,实现对警卫任务相关“人”“地”“物”等要素的监管,从源头上确保警卫指挥精确无误。

(四)数据联动功能

数据联动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各类数据信息。具体来讲,将当前已有的各类数据分门别类地吸纳或者接入警卫指挥信息系统中,为指挥员谋划决断、定下决心提供分类信息辅助。要想实现该功能:一要与已建成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之间建立关联,使警卫指挥信息系统能随时撷取所需的海量地理信息资源。二要在系统内部构建数据库,并预留与公安信息网络数据库之间的接口,预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调用,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并将警卫执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信息添加到内部数据库。三要与公安警务通系统建立关联,利用公安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成果,加强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机动性[4]。特别是发生突发事件后,系统能够自动在数据库中查找以往类似案例的处置情况,并进行最佳处置方案分析,为警卫人员科学处突提供参考,辅助指挥员完成决策与处置。

数据联动功能的数据库可拟分为六个独立的部分: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库、警卫情报信息数据库、历次警卫任务信息数据库(回放库)、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突发事件数据库、指挥决策数据库。通过六个数据库的协调联动、互为补充及实时更新,确保警卫指挥的精准无误。

(五)指挥调度功能

作为指挥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在警卫任务中实现对参勤诸警种、单位的指挥控制与实时调度,满足警卫指挥信息传递和情况反馈的需要。首先,要通过指挥系统中的通信网络,实现各级警卫部门之间的通信系统互联,加强指令传递和情况沟通;其次,要实现各指挥层级与警卫点线执勤单兵移动终端之间的指令传递和情况反馈;再次,要构建警卫指挥平台与传输视窗系统,满足多元化的基础参谋业务需求。

五、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明确需求方向,完善顶层设计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是立足实战、服务实战的,必须明确实战需求,以提升实战执勤能力为第一要务。由于各地工作实际不同、信息化建设基础和标准不一,实践中还没有对警卫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统一认识。但是,在系统建设之初,就应该把谋划长远、服务实战、统筹全局等原则摆在突出位置进行重点考虑,切实加强需求分析,重点研究现有建设成果与新建项目如何整合兼容、如何实现一体化,使建设工作少走弯路、避免重复、杜绝浪费。

(二)立足现实,系统谋划

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功能多样,技术难度大,涉及的相关使用单位和研制单位多,需要分步实施,逐层开展工作。除了要首先确定顶层设计方向和系统需求外,还有制定计划、具体投入实施等后续工作。总体来说,包括明确警卫指挥信息系统“是什么”“需要什么”“如何实现”三部分工作。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立足现实,精心谋划,逐步完成。

(三)抓住关键,培养人才

建立、完善警卫指挥信息系统,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对于建立这样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除做好前期的统筹谋划和硬件投入外,培养重点核心岗位的优秀人才也是重要环节。善于驾驭警卫指挥信息系统的人才,能使系统在建立之初就有效发挥各种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了能够使用系统的人才,前期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被发现并予以解决。人才既是驾驭系统发挥作用的骑士,又是发现系统问题的医生,同时还是导向系统发展的舵手,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人才培养工作一定要领先于系统建设工作。

[1] 王树友.警卫指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超.警卫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 王电.公安信息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 白宏江.警卫理论思考与探索[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刘彦超)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P Protection Command

DONG Zhewen, WANG Yang

(TeamofGraduateStudents,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Based on the actual operations of VIP prote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P protection command. After analyzing the overall design and objectives of the system,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system’s main functions, such as, information sharing, early intelligence warning, dynamic perception algorithm, data linkage, scheduling command, and defin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P protection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P protection command; protec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2016-03-11

董哲文(1992— ),男,河南洛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扬(1992— ),男,安徽淮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D631.3

A

1008-2077(2017)03-0032-04

猜你喜欢

警卫信息系统数据库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