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研究
2017-01-24唐超
唐 超
(武警学院 边防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研究
唐 超
(武警学院 边防系,河北 廊坊 065000)
针对当前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特点,将目前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模式的前景归纳为风险管理、战略管理、动态管理、合作管理、高效管理、精准管理和多元治理。分析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边海防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合理规划顶层设计,完善边境管理数据运行环境及云分析大数据资源,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拓宽大数据来源,建设智能边境、智慧边境,创新数据合作开发模式,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稳定,实现边境管理创新。
大数据;边境管理;创新;数据建设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数据挖掘、智能引擎、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信息处理、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几何级数增长,人类已经开始步入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目前,边境管理部门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使数据发挥更大的边境管理效能,创新边境管理工作模式。
一、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的前景
大数据存储及分析技术应用于边境管理新模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数据技术具有海量信息存储的优势,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交互式或动态化的数据分析显示,能够帮助决策者快速理解和分析大数据的模式、特征和内涵,推动精确化的边境管理创新。二是可以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进行有效数据挖掘和云计算,以及数据间潜在、隐藏的关联性分析,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知识和情报,发挥数据的战略价值。具体来讲,可以根据数据相关特征对其进行归类整理细化,将大量的、分散的、孤立的、零散的、无序的以及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源进行归类,然后再按照时间、空间等顺序排序,而后将数据信息资源存储,建成边境管理大数据信息系统,并通过DBMS中的云计算分析引擎对其进行筛选、过滤、提炼与资源整合,以期最终得到决策性价值信息。三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为支撑,以边境管理信息化为核心,使边境大数据管理工作各环节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创新、优化边境管理流程,提高边境管理的智能化、智慧化程度。
(一)实现边境管理从被动防控管理到主动风险管理
传统的边境管理工作更注重在违法犯罪事实发生后采取相关措施,是一种被动的管理与防控。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充足的海量数据源,可以运用信息预测及分析技术,并通过大数据类型特征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耦合。在边境管理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历史大数据并通过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与方法,进行边境与出入境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沿边沿海地区及各类出入境口岸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源头、安全风险等级、潜在的风险危机等,提前预警并做好警力部署和准备,实现从“事后管理”到“事前管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换。
(二)实现边境管理从短期应对管理到长期战略管理
目前所积累并获取的边境管理相关数据,大多是服务于短期的、单一应对边境事务管理行为的数据源。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将多年来的出入境数据详细汇总并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可以服务于出入境管理战略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比如通过对全球宏观要素与边境安全之间的关联、恐怖主义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等分析,实现“情报主导边境管理”。此外,通过数据与边境业务的融合,可以推动边境管理模式的深入创新。
(三)实现边境管理从静态人工管理到动态技术管理
由于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限制,传统的边境管理偏重于对静态事务的管理,管理的时空区间有限。大数据背景下,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实现对边境地区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降低边境管理成本,提高边境管理效率。通过遥感、通信、人工智能、实时控制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边境地区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可以将终端收集来的音视频等信息传送至指挥中心,可以自动地对特定的人、车、物等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图像鉴别处理和信息管理,可以将产出的决策结果自动上传至勤务现场并服务一线。
(四)实现边境管理从各自单一管理到合作协同管理
传统的边境管理模式下,各国分别管理各自国边境。尽管出于打击犯罪,尤其是打击跨境犯罪的需要,各国边境管理部门间会有部分合作,但这些合作不是边境管理的主流模式,合作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提升。原因在于这些合作都是基于单个具体的案件或安全风险来进行,缺乏长期合作和深度合作的理念基础、技术基础和数据基础。大数据技术为未来国家间边境管理合作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目前,开展边境合作管理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国家间可以通过面向共同的安全风险或边境管理危机进行数据互换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实现信息实时交流与互通,足不出户实现国际警务合作,朝着共同管理边境的方向发展,实现边境管理共同安全。
(五)实现边境管理从限制国界管理到便捷服务管理
边界天然具有阻断、防卫和融合的功能,但传统边境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限制人员、物品在国家间的流动,以确保边境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都在边界线两侧设置铁丝网等物理防卫装置。现代社会是开放型社会,人员、信息、物品在国家间的流通难以阻挡,边境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边境管理需要创造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服务于人员、信息、物品的跨国流动。在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部门可以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融合,实施一站式边检、自助查验式边检或整合式边检,进一步提升边境管理之便捷性。
(六)实现边境管理从粗放集成管理到精准粒度管理
传统边境管理模式下,由于获取的数据(尤其是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数据)相对较少,且数据之间的关联难以完全耦合。因此,对于边境和出入境的管理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管理粒度较粗,很难实现对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载体的精准细化。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更加高效便捷,海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已经具有了技术保障且相当成熟,并已从传统的结构化关系型存储向更为复杂的非结构化异构型存储转变。通过系统采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如虹膜、指纹、DNA、掌纹等数据),可以实现对个人身份鉴别、人证统一性认定等功能,实现实时管理和精准化管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启用了具有生物特征信息的电子护照及电子往来通行证,生物特征信息也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出入境信息系统中。未来具有大数据特点的“粒度化”边境管理模式,将会更多地依赖新型生物信息技术,边境管理模式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七)实现边境社会管理从一元主导管理到多元分散治理
传统的信息环境下,由于政府掌握的知识多、数据多、权力大,边境社会管理实际是政府主导的一元主体模式。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和流动,带来知识与权力的开放和流动。以往集中于政府的数据、知识和权力将开始分散,社会治理的权力将最终流向社会和大众。大数据背景下的边境社会治理,一定要考虑社会开放、数据开放、网络无处不在的大背景,充分发挥宗教组织、企业、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网络精英、普通网民的数据力量和知识优势,形成多元治理的新局面。
二、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面临瓶颈问题
(一)边境管理大数据的产出、开发、利用不均衡
一是数据生产和使用的方式不平衡。由于边境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边境执法部门、边境勤务部门、边境情报部门等。数据类型多样,包括数字、音频、视频、地理信息等。由于数据“资源”意识不强,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视数据生产,忽视数据分析使用,尤其是深度研判;重视硬件设备建设,忽视软件研发建设;重视对静止数据的管理,忽视对动态数据的管理等问题。
二是数据生产和利用主体分离。目前,边境大数据的生产部门主要是边境管理部门,它们在开展边境管理业务中积累了海量数据。限于技术条件,数据的生产者无法对其进行深度挖掘、研判和利用。而对于边境数据开发者如智库和科研院所来说,它们拥有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条件和智力资源,却面临真实数据匮乏的窘境,只能通过模拟数据进行实验,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严重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实战性、真实性。数据生产和开发主体的分离,是边境数据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重要原因。边境数据开发的缺失,导致海量边境数据的活力和潜在价值无法充分显示。
(二)边境大数据的标准化建设亟待加强
数据的标准化建设是信息系统共建共享的技术基础,这一理念已经在业务层面形成共识,并被边境管理相关部门所接受。由于管边、控边的多主体性,仅仅在各部门内部实现边境数据的标准化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边境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跨领域系统之间无法顺畅通信,有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信息孤岛。边境数据标准化建设的不足,阻碍了数据共建共享和总体效应的发挥,也是制约智能边境建设的重要因素。边境管理部门亟须将数据标准化作为边境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从全国边境管理层面上进行设计和建设。
(三)边境大数据建设的顶层设计前瞻性不高
当前,边境大数据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战术层面,边境数据主要服务于边境管理业务部门本身,而且是一种“自产自销”的利用模式。边境大数据的顶层设计不仅要系统规范,而且要高瞻远瞩,必须站在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沿边开放”战略、未来国际移民发展趋势的高度,从战略层面进行边境管理大数据规划,又要统筹考虑国家边海防战略、国家总体信息安全环境、边境管理大数据与边境管理技术装备兼容性,还要为边境管理大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提供空间,为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全面智能边境管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的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创新是一个时代命题。在理念层面,我们要树立战略眼光,用开放的姿态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树立边境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1],将边境数据视为边境管理战略资源来进行管理。在实务层面,应当进一步细化战略设计和基础建设,推动大数据战略价值的实现。
(一)树立战略眼光,加强边海防大数据建设的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调整理顺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机制。边境管理大数据建设应当成为边海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境管理模式发生质的飞跃的重要基础。
一是及时出台边境管理大数据建设方案。中央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建设与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指出,将运用大数据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并明确要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大数据的标准[2]。边境管理部门要在国家边海防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数据规划和建设,出台边海防大数据建设标准和方案,在边海防体制改革框架下进行边海防管理数据、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为数据的共建共享打好基础。
二是创新大数据背景下边境管理协同机制,适时建立基于数据共享的边海防防卫管理力量网络系统和应急指挥机构,建设立体、高效、智能的边海防安全管控体系。
三是以数据融合为基础,推动智能边境的全面建设。目前,公安边防部队初步构建了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智能防控模式,即边境(草原)110报警体系、可视化智能管控体系和智慧边境线防控体系。应当在已有的边境信息化建设和指挥体系建设基础上,利用数据传输网络构建区域协同联动网,扩大智能防控体系网络覆盖范围,实现智能防控资源的高度融合,从而系统长效地推动智能边境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边境管理智能化模式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瞄准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分门别类地实施。在平原地形条件下,由于视野比较开阔,可以考虑以“摄像头+智能铁丝网+单兵智能装备+快速反应机动中队”的模式实现边境智能化管理。在山地、戈壁等地形复杂的边境地区,可以考虑以“无人机+机器人+人像智能识别比对”的管理模式实现边境智能管理。在对外开放口岸,可以考虑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像智能识别比对”的管理模式。
(二)完善边境管理大数据环境
一是要加强边境管理数据采集。依托“北斗”和地理信息定位系统,进一步细化边海防数据的采集粒度,实现对边境管理基本数据的精确采集和对敏感信息的实时监测。
二是建立公民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在身份证件和出入境证件签发、换领、补发等环节,将能标识公民唯一身份特征的虹膜、指纹、DNA、掌纹等信息采集并存储起来,为管理公民出入境活动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普及和推广自助通关系统奠定基础。
三是建设周边安全环境数据平台。通过对物联网、互联网、公共安全数据的深度挖掘,掌握边境辖区和周边安全环境情况,及时监测公共安全和周边安全环境变化。
四是建设边境地区社会信息平台。融合全国边境地区经济、文化、宗教、治安等数据,为建立现代边境社会治理体系打下数据基础。
(三)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拓宽数据来源
在边境管理中,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边境“全源”数据的采集成本过高,而且难以实时更新。因此,不但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还要发挥社会资源机动灵活的优势,调动个体参与边境管理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组织、科研院所、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的力量,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地采集边境数据。
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强化人民群众的边境安全理念,使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边境数据与边境情报采集中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第77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3]。这在法律上明确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二是依托现有网络和移动终端技术,研发“边境安全全民数据采集系统”,鼓励人民群众利用移动通信工具第一时间将身边影响边海防安全的事件、数据、变化、社会信息、异常情况等预警性、苗头性信息发送至边境管理数据集群,实现对边境地区社会面信息的“全维、全域、全时”的智能化感知。为了鼓励群众发现信息、提供信息和甄别信息的积极性,可以依靠现代金融平台,视信息价值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这既能充分激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又能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军警民联防面临的制约问题。
三是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数据合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国家安全法》第7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国家安全工作的要求,应当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关安全措施[3]。许多商业机构、社会组织、通讯公司等掌握了大量与边境安全密切关联的数据,它们是边境大数据的重要来源。要在《国家安全法》的框架下,探索和完善政府与社会进行数据合作的科学机制,形成边境安全防控的合力。
(四)创新数据合作开发模式
一是要树立开阔的边境大数据理念,走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和管理道路。边境管理部门可以借鉴企业和政府中的首席信息官制度,培养、建立擅长数据处理的专业人才队伍[1]。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边境大数据生产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具有安全资质的科研院所、国有信息开发单位等社会力量合作,深度开发和挖掘边境大数据。2013年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与11家企业签订了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不断增强政府统计的科学性和及时性[4]。上述案例说明,合作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趋势,并且已经有成功经验可循。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为边境管理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各类科研院所、公司应在审批上严格准入制度,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相应的边境数据分析。
二是以数据合作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维护周边共同安全。进一步拓展边境数据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可在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框架下,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数据交流,也可通过与周边国家签订数据合作协议,共同应对边境安全风险和边境危机,打击跨境犯罪。通过广泛而充分的数据合作,能够及时发布边境安全预警,提高边境防控与执法效率,促进双边或多边的共同安全。
在开展数据合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国际间软硬件之间的对接。与国内数据整合平台不同,国际间数据交流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硬件。首先,各国的接入端口存在着很大差别,建立数据交流平台的先决条件就是端口的统一。其次,各国的标准化规范文件各不相同,在数据交流平台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国间的标准化规范情况,在研发之初就建立一套具有国际通用标准的独立的、完善的、符合工作实际情况需要的标准化规范。再次,各国拥有不同的官方语言,数据交流平台的界面和硬件维护方面的标识,都应该使用各国执法部门可识别的语言。出于国家意识的考虑,应当使用英语之类的国际语言,这样既保证了识别上的便捷,又维护了各国执法部门的国家意识。最后,各国有着不同级别的保密需求,在国际间数据交流中不能将本方所有数据全部公开。国际间数据交流平台应该与国内其他政务平台以及公安信息网进行网间独立和物理隔离,仅将需要交流的数据通过一次性光盘导入国际间数据交流平台,严防泄密事故发生。
(五)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没有数据安全作保障,大数据的所有优势都无从谈起。首先,要保证大数据存储设备的物理安全。其次,要考虑边境数据系统的兼容性、鲁棒性和稳定性。再次,确保边境数据系统不被外部侵犯。加强边境数据系统的自主研发,确保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加强数据系统的物理防御和软件防护,不受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最后,确保公民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最大程度地注重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做到服务与管控的平衡发展,是大数据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基础。
四、结束语
人类总是在适应和改造特定的信息环境过程中不断地走向文明。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数据社会。如何让庞大复杂的数据更好地服务于边境管理创新,技术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本在于我们的理念和思维能否及时调整。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创新和勇气拥抱大数据时代,边境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加文明、自如、高效和顺畅,才能够开创并实现以“信息融合、资源共享、高效应用”为目标的全新公安边境服务与管控并重的管理新模式。
[1] 唐超.情报主导边境管理的完善与提升[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5):9-13.
[2] 国务院办公厅:运用大数据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EB/OL].(2015-07-02)[2016-10-01].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5-07/02/content_35963225_5.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Z].2015.
[4] 马建堂出席国家统计局与11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EB/OL].(2013-11-20)[2016-10-01].http://www.stats.gov.cn/tjgz/tjdt/201311/t20131120_465817.html.
(责任编辑 刘彦超)
Study on Border Control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ANG Chao
(DepartmentofBorder-controlandImmigration,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g Data and Clouding Computing, this paper summaries the prospects of border control innovation model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s follow: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dynamic management, cooperation manage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accurate management and multiple governanc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obstacles that border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fac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proposes strengthening coastal defense data standardization and top-level design, perfecting border control data environment and cloud computing dada sources,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 resources to expand its database, building smart border, innovating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data, ensuring data security, so a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border control in the era of Big Data.
Big Data; border control; innovation; data construction
2016-10-2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边境管理创新研究”(13BGL166)阶段性成果
唐超(1982— ),男,河南汝南人,副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栏
D631.46
A
1008-2077(2017)03-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