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2017-01-24◎刘佳
◎刘 佳
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刘 佳
全球化时代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全球。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虚拟与现实的较量”、“道路与方向的抉择”加剧了精神家园构建的结构性矛盾。全球化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高举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党的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主动开展交流对话,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以市场逻辑参与竞争,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安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了政党意识形态、中华传统文化、人民群众期待、社会生活实践的辩证统一,它是理论的,也是现实;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习近平强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基因和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国民共识、弘扬主流价值、巩固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全球化对国民思想家园的深层影响
全球化对国民精神家园的冲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现代文化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蕴含着超越传统的基因和技术理性的光辉。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在重构人们精神家园的同时,也在消解着传统价值观念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在现代性面前,传统的文化范式显得无助且无奈,导致严重的后果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渐渐消退,文化的同质性逐渐取代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不仅商品和货币成为世界性的,语言也成为世界性的,甚至连思想文化也成为世界性的了。因此,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摇身一变,成为少数西方国家价值传播和意识形态输出的“新形态”。
(二)虚拟与现实的较量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为处在不同经纬坐标下的人们实现超越时空的对话创造了必要条件。互联网——不仅是信息共享的平台、人际交流的中介、数据传输的通道,它更丰富了全球化的内涵,拓展了全球化的时空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开辟了虚拟社会的二维空间。
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在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长期奉行网络入侵战略,企图以互联网为切入口,向第三国进行思想文化入侵和价值观念渗透。对我国而言,西方国家网络文化入侵的威胁是潜在的,也是现实的。有些境外网站积极宣传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低级生活趣味,以所谓时尚、前卫、流行作为“噱头”,在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传播非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虚拟网络社会的思想建构逻辑,如何使国民自觉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统一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个体行为的根本遵循,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三)方向与道路的抉择
全球化对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化的洪流随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以及与国际交流的加深,国际上各种立场和观点的社会文化思潮都会很快地从思想和行动上影响到国内的方方面面。站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审视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中共有两句话来限定: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句话是第二句话的前提条件,二者是不可分割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全球化的时代格局使我们的改革有了更多选择空间、更多现实参照、更多经验可循。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世界的”不一定符合所有国家。在改革进程中,我们要格外注意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增强改革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
价值传播是价值认同、价值践行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多广空间中实现有效传播,才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举一面旗帜
旗帜决定方向,旗帜关乎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马克思主义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的“内核”。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民族品格和正确政治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下“屹立不倒”。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理论滋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聚焦中国问题、面向改革实际、放眼国际视野,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解释维度、实践维度和方法维度。
在经济建设领域,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以创新创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政治建设领域,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人民群众火热美好的幸福生活,传递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在社会建设领域,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也是党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本质上是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活动,坚持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体、教育主体和实践主体。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本精神和时代特征,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在于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结合起来,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差距。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回归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和实践场景中,以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向群众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
(三)自信地走出国门
当前,世界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内的传播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制造了障碍。文化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主动顺应全球规则、融入全球秩序、借鉴全球文化,以积极而自信的姿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道德原则、行为准则、价值选择传播到世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民族文化间开展对话,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
“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2]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用国际的声音阐释价值观的内涵,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其他文明成果开展交流和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品质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只有与其他国家思想文化成果开展交流对话,才能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还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大胆吸收借鉴积极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成果,坚决抵制消极的、落后的、有害的思想文化。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就成为文化开放的题中之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势在必行。首先,要充分挖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文化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和交流的比较优势。
要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形态,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政府部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产业集团。再次,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和引进文化经验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最后,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品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融于文化产品的设计理念、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方面,增强中国文化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3]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规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国际话语体系,同时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群众实践、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相结合,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实践基础,增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后劲”和“动力”。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210-211页。
[3]《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3/0429/c64094-21323712.html。
D616
A
2095―7270(2017)11―0035―03
本文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17年立项课题“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青年政策智库研究”(课题编号2017B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