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

2017-01-23任锡钢郝福江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矿产课程体系模块

王 晰,任锡钢,郝福江

吉林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

王 晰,任锡钢,郝福江

吉林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开发类学科,是为培养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专业。长期专业教学的继承性,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几乎成为本科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缩减版,培养的学生理论深度不深,职业岗位技能不足;另外,部分课程内容知识点的重复,导致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完美。为了适应当前高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学院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后,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制定教学课程标准,对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设置、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旨在培养具有职业岗位技能的应用型地质人才。

高职;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课程体系;三段式;模块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survey; curriculum system; three phases; module

当前我国设置的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是由原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和地质信息技术两个专业合并而来。而该类高职教学的院校多数是原四年制中等职业院校或各省地矿局属的地质技工学校发展演化而来。其课程体系仍停留在传统四年制教学模式或本科高校的学科课程体系中,与本科相关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的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也可以说是本科(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缩减版。近些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过程为教学过程”以及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位的教学要求,依据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原则,各相关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探索研究工作,但仍未完全摆脱学科课程体系的束缚;整体上与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符。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系研究分析以上情况后,在确定了培养的学生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后,对“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课程体系分析与构建

1.课程体系分析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2个就业方向及2个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是区域地质调查方向和矿产普查方向,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考核获得地质采样工和矿山地质工资格证书。学院根据该专业设置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课程体系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一样由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构成,即基础课(公共课)阶段—专业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这是典型的知识理论体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知过程,体现的是“理—实—理”的教学过程,落脚点是在理论上,但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学院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及资源勘查工程系课程改革建设小组经过对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向企业进行调研后,提出要结合“新三段式”(即职业核心能力生成阶段、行业通用能力生成阶段、岗位特殊能力生成阶段)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探索研究[1]。

2.课程体系构建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对该专业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对企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等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与企业结合在一起制定教学标准,构建“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为指导,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执行“实—理—实”的教学过程[2],最终达到具有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目标。该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设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5个模块组成:公民素质教育模块、区域地质调查实务模块、资源勘查实务模块、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模块、职业拓展模块。设置17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这种根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整合、序化后的教学模块,将有效避免原学科教学体系中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教学目的性更强。在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完善教学案例库内容同时,将更有利于建立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二、课程体系中教学模块的内容设置

1.公民素质教育模块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其公民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迅速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公民素质迅速成熟、完成质变的重要过程。[3]此模块是学校按照国家高等教育要求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无论任何类型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该模块的培养,以便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对于“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这类特殊的艰苦专业需要加强一些特定的职业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比如野外工作的安全教育、吃苦精神养成、团队协同合作锻炼等方面可适当考虑进行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

2.区域地质调查实务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内容属于培养高职地学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的内容。该模块设置课程内容包括普通地质概论、综合地质基础及地质认识实习3部分内容,其中含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如表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设置框架图

表1 典型工作任务表

“普通地质概论”是基础课,也是兴趣启蒙课。内容涉及地球概况、矿物、岩石、构造、矿石、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点,涉及相对较多的理论知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质意识及认识地质实物的能力,为后续核心能力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地质基础”是整合原有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貌学而设立的子模块。但是该子模块教学内容建设则以岗位技能中地质实物鉴别能力培养为主,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每次授课均以布置相关任务切入,完成任务结束。重点培养学生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标本的鉴定能力;地质构造现象识别、分析能力和第四纪地层划分、地貌类型识别能力。

“地质认识实习”是到野外实地观察地质现象,表1中提到的职业核心能力的5个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是在该过程实施。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观察识别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古生物、地形、地貌等现象的认识、鉴别、分析的能力及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地质数据采集及计算机处理能力;同时应注重加强学生地质时空思维能力的培养。

3.资源勘查实务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内容属于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岗位技能,属专业方向性技能,是岗位特殊能力生成阶段。模块包括:物化遥异常解译,矿产勘查实务,地质信息处理,生产实习4部分。

“物化遥异常解译”是原有课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找矿、遥感地质学合并而来。重点培养学生物探、化探的野外生产过程需要的路线、网度或剖面的选择、布设程序及原则的能力;结合搜集到的生产单位矿产调查项目物化探数据,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处理数据、圈定异常及解释异常存在原因的能力;利用遥感数据及专业软件分析解释遥感异常的能力,结合将来的生产实习验证遥感异常。

“矿产勘查实务”是整合了原有课程体系中矿相学、矿床学、固体矿床勘查技术三门课。笔者在《资源勘查实务课程建设研究》[4]一文中已详细阐述,主要是结合不同矿床类型的矿产勘查项目培养学生认识并分析不同矿床类型的特征、成因类型的能力,不同矿床类型勘查工作部署、设计能力,各种工程地质编录、采样能力,勘查地质图件编制能力,基本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能力。

“地质信息处理”是将地质工作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形成相关信息系统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MAPGIS软件制作各种地质图件的能力。

“生产实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生产单位野外生产各种工作的流程、基本作业方法,重点训练表1中岗位特殊能力中的地球化学测量样品采集、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采集、地质遥感信息野外查证、化学分析样品采集、槽井硐岩心等野外编录、地质矿产设计编写及野外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等7个典型工作任务,重点强化野外地质信息采集的能力训练。

4.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模块

该模块的教学内容设计属于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岗位技能训练部分,属岗位特殊能力,也属于行业通用能力。课程主要是在学生系统地学完基本理论课和实践课程之后,在完成顶岗实习后,依托地质生产单位项目,野外收队后进行的室内资料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质工作的综合能力。学生无论在地质行业的哪个方向就业,都需要培养资料整理、分析、升华的能力。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单位项目进行。主要有两个方向:

(1)项目设计书编写:训练学生收集前人资料的能力、地层清理能力、构造层分析能力、岩石归纳分类标准化描述(地质字典建立)能力、矿产资料分析能力、物化遥资料分析能力及设计书编写能力等。

(2)野外地质报告编写和地质图件编制:训练学生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路线编制项目区地质矿产图的能力;根据地质调查资料编写地质报告的能力。

5.职业拓展模块

该模块是根据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性原则设立。学校为拓展学生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等,同时考虑到学生将来工作,能力提升后需要全面分析研究资料、负责统筹项目的生产而设置的内容。该模块的内容分散安置在不同学期,主要包括: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区域大地构造、工程测量、钻探工程、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三、教材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1.教材建设

潘懋元教授认为:“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教学计划是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教材是一门课程系统的知识内容。”张欣认为:“一切‘以学生为本’是校本教材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处。”[5]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6]

拓展学生学习的资源内容急需建设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还包括多媒体课件、学材、电子教案、题库等内容,另外根据相关学科还有教学网站、音像制品、电子资料、网络出版物等视听教材,形式各种各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专门教师负责制度,明确课程内容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必须对课程中有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进行分工组织,避免传统学科体系里的相同教学内容有2人或2人以上都在讲授的现象出现。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也就是要具有“双师型”水平。对于研究型教学的院校里,有人说“没有学术研究的教师不会是一个好老师”,那么转移到职业院校,可以改换成“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不是一位好老师”。所以要打造出“双师型”队伍,就要鼓励教师去承担一定的野外生产项目,带领学生在完成实际的生产项目过程中提高职业能力。

四 、结束语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改革过程中传统学科教学体系对改革的影响不容轻视,因为我们教学的执行者、教学用的教科书、学校的教学设备等等都是学科教育的产物,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参与教改教师思想解放、与教改相配套的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设备的建设缺一不可。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根据改革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改、调整、逐步完善。一个适合工学结合的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的课程体系就会逐步成型,培养的学生也就会越来越受生产单位的青睐。

[1] 王超华.中等职业学校“新三段式”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杨爱民.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价值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4(6):77-79.

[4] 郝福江,王晰,楼仁兴,等.“资源勘查实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2):122-125.

[5] 张欣,金玉梅.校本教材编写热之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4(19):74-75.

[6] 简祖平.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5(21):12-15.

[7]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2.

[8]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9] 俞亚珍.高职机电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38-40.

[10] 顾立众.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2.

G642

A

1006-9372(2016)04-0080-05

2016-08-10。

王 晰,男,讲师,主要从事矿床地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王晰,任锡钢,郝福江.高职教育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4):80-84.

Title: Construction of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Survey Major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s): WANG Xi, REN Xi-gang, HAO Fu-jiang

猜你喜欢

矿产课程体系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