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学习的种子
2017-01-21毛征
毛征
摘 要:每一个教育者都有伦理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去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孕育学生的梦想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是培植者,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真正的教育是教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教学生去思考些“什么”。如果学生知道如何思考,具有思考的能力了,做到自觉、自主、自愿的学习,学习就自然发生了。激活学生的元认知,把学习还给学生,使之成为真正自由的学习者,“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关键词:培植者;真正的学习者;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激活思维
我们给儿童提供的教具就像开钟发条的钥匙。那就是:在钟的发条上紧之后,钟自身就不断地运转了;而儿童在使用教具后,不仅能持续地使用它,而且使他的心理比以前更健康和更有活力。这样的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心理激励。
——玛利亚·蒙台梭利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明白,需要根据所教的内容以及教授对象来分析如何进行教学。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技术和所培养的能力是学生走向成功所必需的。我们期望学校做得最好的学校能够保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实现梦想是一种极大的自我激励。因此,每一个教育者都有伦理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去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孕育学生的梦想是教师的职责。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使得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并以此来规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容,这对于新时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实际上需要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仅进行一种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换,更需要我们完成一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授中,封闭式的教学被很多政治老师广泛运用,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仅局限于教科书上,教学方法使用较为单一,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熟记教材现成结论)大行其道。其后果是学生的天性和他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被扼杀,使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的我们必须将教学从灌输变为引导、播种、埋下种子,成为培植者,合理运用新课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发现式的认知和学习,等待其发芽、成长,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下面我结合在教学实践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播下“学习经验”的种子
“学习经验”这个术语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两个学生在同一个班里,却有两种不同的经验。
例如,在学习“立身需要自尊”的教学中,教师课堂上给出“人生之路”的2幅漫画,漫画显示,有几个不同的结局,让学生去讨论,学生纷纷议论,给出了不同的人生结局。在此基础上,最后学生达成了共识,明确正确的选择,走正确的道路。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倾听者、观察员。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完全将学生当成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将学习经验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独立探索中完成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教师只是“旁观者”引路人,既不包办代替,也不袖手旁观,既完成了课堂任务,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二、播下“自我意识”的种子
我认为,教育的真谛莫过于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形成反思: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以及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能成就生命事业。
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常表现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所具有的质疑问难的意识是指他自身的思维对问题本身的一种反驳意识,也就是常说的困惑,这种状态能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反馈和再思考。新课程给了我们实现这一培养过程的良好契机,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灵活、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要求师生在互动、合作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灵活发挥,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师爱助我成长”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现在资讯、网络、多媒体发展如此迅速,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所需的知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教师呢?”在这个时候,我作为教师一方面充分鼓励他的勇气,另一方面顺着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带动其他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从而引申出了“你来学校的目的只是获得一些‘现成的知识吗?”“学习的任务是单一的获得吗?”“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还是同时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媒体与人的‘人机对话能够取代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吗?”“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多少?”“教师在多媒体时代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课堂灵动起来,得到了超出预期目标的效果。
三、播下“思维训练”的种子
“当学生遇到他们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时,他们更有可能被引导进行各种类型的思考……这些问题,还不应是在教科书或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中能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那种学生未获得任何解决方法,必须将各种不同的事实和观念联系起来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经常在生活环境中产生。这样就更可能使学生把它当成长值得努力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思想品德学科的优势之一就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将书本所学理论融入社会生活实际中去,密切联系自身遇到实际进行分析。
比如,在讲到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就较为抽象,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入手,我们就从学生被“抄霸”的事谈起,让学生自己谈谈遇到了怎么办?再让学生谈谈选择这样做后有什么样的结果,看看哪个结果比较好,从而得出公民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只有依据法律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这一答案。
另外,我们在学习“公民的合法权益”时,还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供学生思考:女学生王某在某镇中学附近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几十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表妹的哭诉,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表妹补上了损失。直到公安机关的传讯到他家时,他还浑然不觉:“我就是想把钱要回来,这也犯法?”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正确之处。谈一谈三人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
又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们需要用现实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挫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需要引发学生曾经有过的挫折经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组织了对挫折事件的回忆大讨论,引导出学生的挫折回忆,之后引导他们回味自己曾经碰到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烦躁、紧张、伤心、气愤、消极等,进而加深了对挫折的理解。以此引出学生过去的经验世界,找寻到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和与生活体验的交汇点,是我们激活学生思维,引导课程的又一关键所在。
四、播下“学习活动”的种子
教学形式的变化始终影响着学生听课理解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和图片形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活动,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到“学会和父母沟通”时,让学生自己扮演家长,站在家长角度,看看自己如何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从而,从自身和家长两个角度,学会与父母沟通。学生在游戏扮演活动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
又如,我们通过互联网将申请冬奥会成功、叙利亚战乱、天宫上天等重大新闻传递给学生,然后就在网络课堂上展开实例讨论,以感性图片为题材,以时下新闻为索引,学习运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围绕热点展开思维、积极讨论、发表个人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在本源上提高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我们还开展了课前的一分钟演讲,课上的小小故事会等小活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切实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情绪激活,振奋他们的精神,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学科内容本身理论性就较强,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如果继续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势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才会“活”起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弗雷德老师认为:“真正的教师应该是培植者。他们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渴求知识、把经验和知识结合为一体的学习者,而且这些学习者还真诚关心给生命以意义的其他人,这样教师就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1]Ralph W. Tyler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8-03.
[2][美]温斯坦.中学课堂管理[M].第二版.田庆轩,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7:14.
编辑 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