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高书法教学效率

2017-01-21朱振华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范字笔画书法

朱振华

目前,由于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忽视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评价研究,至今仍未形成评价体系。书法教学评价过于随意,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对学生书法评价的科学性,甚至抑制学生的书法热情,更影响书法教学效果。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比姆曾说:“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评价对书法的“改进”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

一、评价对象多元化

在书法教学中,评价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法评价活动,呈现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主体格局。在引入多元的主体参与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有机结合,构建出一个立体评价网。

(一)教师评价、激励引领

小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每个字都是由点、横、撇、捺组成,在这组合无穷的变化里,怎样写好每一个笔画、把握字的结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努力将枯燥的书法教学生动化、幽默化,以吸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可以按结构或笔画把一课里的字分几组出示,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揭示这一类字的书写要领。当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在行间巡视的过程中随时批改,给学生写得好的字加星,必要时还可在习字册上范写给学生看。并在巡视过程中找出典型的不规范的例子,及时利用实物投影机投影到白板上评价与范字的异同。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还要把“一个字怎么写好看”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告诉学生书法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讲故事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告诉学生,可以从字的笔画、结构这两方面对字进行评价。笔画要看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和笔画的力度等。字的结构要看是否匀称、美观。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安排相应的评价训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并掌握对字的评价方法。

当学生们写下一个个稚嫩的汉字,他们期待着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我习惯在评价中及时准确地给予他们激励,努力保护他们对书法的这份热情。学生的作业本尽量多画“红圈圈”,哪怕该学生的书法水平不高,我也尽可能找亮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除了圈圈,我还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进步了”、“写得真好”、“如果这个折再加强下就完美了”……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还要把书法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指导他们评价的方法。

(二)自主评价、学会反思

在书法教学中,自我评价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只有学会自我欣赏、自我反思,才能增强自信,提高书法兴趣,同时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我主张让学生“以帖为师”,培养学生读帖习惯,强调“一看、二写、三对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优缺点,并加以改正,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感受着进步的愉悦,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书法的作用。

1、与范字进行比较。练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临写。先仔仔细细地看范字,从整体上把握字的结构,然后再抓住重点笔画,看几遍后再照着范字一笔一笔地去写,努力让笔下的字与范字接近。在此过程中,教师须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写的字同范字作比较,找出差距,以便更好的了解结构的要领、笔画的写法等。

例如,把学生所写的“观”字与范字“观”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字有这样几个缺点:(1)“观”字的左边写得太大,挤占了右边的“见”部,导致左右不协调;(2)“见”的上部写得太宽,显得太臃肿,导致上重下轻,重心不稳。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自己的字能写漂亮,得到老师的表扬。经常引导学生作这样的分析比较,才能使他们不断克服临写的不足,使所写的字逐渐接近范字。从而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他们书法的兴趣。

2、将不同阶段的字进行比较。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学生书法的进步是逐渐的、不容易察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把自己不同阶段写的字作纵向比较。如将现在写的字与上学期写的字做比较。这样,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练字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三)生生评价、共同提高

我们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运用“生生互评”更容易激发学生书法热情。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弥补自我评价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学生欣赏同学的优点,也可以听取他人的评价,取长补短。在互评过程中,学会赞美与欣赏,增强其合作交流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例如,书法课时,可以让学生将当堂课所写的字与同学的相互比较,互作评判。在比较中学生可以留在原位,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而后修改。这样当堂反馈评价,当堂动手改正,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能增加自信心;看到别人的长处,则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既鼓舞了写的好的学生,又激励了其他学生认真读帖,认真临帖。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有效发挥,书法的兴趣将得到强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学生练字的重要手段。作业批阅后,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作业与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较差的作业拿出来展览。让大家共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谈心得体会,交流书写技巧。之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使优秀作业的书写者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练字。

(四)家长参评、巩固成果

家庭教育也是书法训练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家中书写的作业,要请家长每天从学生书写的态度、速度规范、整洁、姿势等方面作出评价。这样做,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在校习得的书法方法与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家中还集中精力练字并与父母一起探讨交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书法、欣赏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同时也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为了促使孩子们勤奋练字,我还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书法报刊,要求他们那自己的字与报刊上发表的优秀少儿书法作品相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养成虚心学习的品质。

二、评价语言艺术化

在书法教学中,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书法练习热情,促使书法训练不断向纵深发展。

1、 评价语言要有导向性

对学生书法的评价不仅是一次书法训练的结束,而是新一轮书法训练的开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明确的导向性。教师要利用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存在的优势,树立写好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教师还要在评价中体现每个学生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2、 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书法教学中,尤其是在书法课的评价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比如教师在批改书法作业时,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每个孩子的作业本上都要尽量多的出现老师红笔圈出来的好字,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有些书法能力不是太强的孩子,更应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如在作业本上,除了圈出较好的字或者笔画外,还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今天的字真漂亮!继续加油”“你最近写的字比前一段进步多了,笔画再舒展一些会更漂亮!”“我能想象到你认真书写时的样子,在间架结构上要多注意”“你的字体和你长得一样帅,那是因为你有很强的读帖能力!”这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既肯定了他们在书法方面的付出,又引导他们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展。

小学生书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好,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面对性格各异、思维不同的小学生,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在书法方面的兴趣。

三、评价体系科学化

学校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的书法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以评价管理体系为指导纲要,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1、 成长档案评价

为了及时记录学生的书法足迹,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书法成长记录袋”。以学生自己为主,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下,让学生将自己学书法以来分阶段选取典型书法作品,建立书法成长档案,记录自己书法学习历程。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拿出这些作品进行对比,让他们感受学习书法的收获和进步。通过这样的纵向比较,有利于培养书法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书法发展大有益处。

2、指标多元化评价

利用小学生极强的好奇心理,立足于给学生以积极的激励,实行“五星级”的评价制度。根据学生书法水平评定星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期末学校根据星级总数评选“小小书法家”,并在校外电子显示屏张榜公布。这种软硬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的内在闪光点被挖掘。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的艺术。”学生在前进路上会收获成功,也会遭遇挫折,是动力还是负担?评价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他们全面、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义乌市下骆宅小学 浙江金华)

猜你喜欢

范字笔画书法
书法
光明
书法欣赏
书法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书法欣赏
小学硬笔书法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间架练习指导(二)
——纵横错落
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