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图像呈现策略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21卢燕
卢燕
一.问题描述
美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过程,也是运用分析方法去理解作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是由图像呈现来完成师生间的欣赏对话。然而,在日常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作品图像的呈现方式较为忽略或是显得过于随意:如对图像呈现的时机、进程、意境、手法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这种随意导致许多经典优质的作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视觉效果,学生难以与作品建立一种和谐共鸣的关系及产生有效的欣赏对话,欣赏水平仍停留在作品的内容层面,而对作品的形式美感这一核心要素难以获得。
如何将视觉图像巧妙呈现,实现欣赏效度最大化,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二.策略探析
(一)镜头聚焦,亲近作品
1.整体亲近,感受画境
教师有意识拉近学生与作品的空间距离,甚至零距离的直面画作,让学生获得一种身临画境的感觉。学生在观摩作品的同时可以触摸画面,感受画面上流动的笔触及质感,还可以趁兴用手指随着画家的笔势进行描摹,在模拟体验创作这一独特的形式与画家对话、互动,如(图1)。
2.局部放大,品味细节
如在欣赏《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严谨写实的古典主义画风,笔者选择了将手、华服等部位放大,高清晰的画面将贵妇娇嫩丰腴的肉感、华美富丽的衣饰描绘得栩栩如生,学生对安格尔精湛写实的绘画技艺和对细节高度概括的表现力折服、赞叹不已,实现了从局部观察到整体观察的过渡。如(图2):
作品局部的放大应根据欣赏的主题或是风格特征来选择,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欣赏的方向,再将具有典型性的部位放大,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来观察、分析。如果局部位置选择不当,则会偏离欣赏的主题方向或是造成主次不分,泛泛而谈。
(二)艺术呈现,感受作品
1.动态呈现,连结感官
欣赏图像何时呈现?呈现过早,学生大脑还没形成一定的物象形态。由于缺乏思考的空间,很难与眼前的图像或实物取得关联。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通过对话交流,结合想象。
例如在介绍蒙德里安的风格派作品时,为了避免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抽象绘画的事实,笔者先创设了一段语境:有一天,一位画家迷恋上了线条,他喜欢用纵横垂直的黑色线条将画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格子,在画面上方,用大面积的红色进行填充……笔者一边讲述一边以《红黄蓝的构成》作品动画演示,如(图3):
通过笔者的讲解及作品的动画演示,学生对“垂直的线”、“格子”、“三原色”等元素有了预期的设想,并能在大脑里各自呈现出作品的大致印象,当笔者最后将作品完全展示时,其图形与学生预期的图像能自然对接,这便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风格内涵的深入理解。
2.意境呈现,品读画味
艺术化地呈现作品,除了要选对时机,呈现的手法也极为重要。优美、意境化地出示欣赏对象,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游历”画境的意味。
例如《富春山居图》欣赏教学中的结尾片段,笔者小心翼翼捧出百宝箱,戴上手套,虔诚地捧出富春山居图长卷,学生被教师的虔诚深深感染着,屏气安静地等待。此时浑厚悠远的古琴声响起,在徐徐展开的画卷中,学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时,与先贤们畅游在青山秀水中。跌宕起伏的音乐与蜿蜒崎岖的山势不谋而合,形成一种韵律与张力美。学生亲临画卷,来回往返,精彩之处驻足观赏品味,既能近距离地领略画家的笔墨,又体验了一回长卷的独特魅力,真有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味。这种完美的作品呈现将审美意境渲染到了极致,更是将课堂引向了高潮直至完满落幕,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久久停留在画卷前不肯离去。
一般来说,艺术化地呈现作品应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能强化学生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理解与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专题组构,比较作品
专题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类作品或实物进行欣赏、比较的课业。
1.实物与实物
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即便同一类型甚至同一物体也在色彩、形态、线条、材质、肌理上有着千差万别,拥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美感。在欣赏教学中,往往将同一类型的实物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认识各种物体间的形、色、材质、纹样等形式语言。
2.实物与作品
作品与实景(实物)同时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通过观察,找出作品与实景之间的异同,以此来理解艺术家的巧妙构思,充分感受到艺术创造源于生活,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改造,并高于生活这一理念。如在《富春山居图》(图4)专题欣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理解画家对取景的艺术处理,笔者截取了作品的局部,与实景做比较分析。
问题1:说说作品与实景的区别,多了什么?少了什么?
生:画面里的树没那么茂盛,画面中多了些山石,山 的远处还有山,有水,这些是实际风景里没有的……
问题2:知道画家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内容吗?和实景相比,画面给了你什么不同的视觉感受?
生:画家添加的远山和近处的山形成对比,给人一种空间层次感,画面中的树有点光秃秃,可能画的是秋季或者冬季吧……
通过对话、分析、比较,学生明白了中国山水画讲求的意境,并非遵照现实中的一花一草,而是通过时空镜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以物寄情,直抒胸臆,传达画家的一种主观感受。
3.作品与作品
(1)同一主题不同风格之比较
不同的题材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相同的内容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选取相同的画面内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相同主题作品间的对话,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认知(如下表)。
如在吴冠中的水墨欣赏课上,考虑到学生对物象、符号的认知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此时他们更倾向于“具象、写实”的作品,对现代、抽象的水墨艺术未必能够理解接受,于是在出示《巫峡魂》的同时再现之前欣赏过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并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画家同为表现山,请从用笔、用墨、用色来观察比较作品的不同风格。
(2)同一物体不同技法之比较
表现同一物体,也能用到多种技法。比如中国山水画,为表现山石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为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用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如斧劈皴,适宜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披麻皴,用以表现平缓秀丽的山脉纹理;米点皴,最适合表现水墨淋漓的烟雨江南;折带皴,能巧妙表现出岩石结构,极具虚灵秀峭的艺术魅力(图5)。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可同时呈现几种最具代表性的皴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了解并能区分这些常见皴法的用笔、行笔,体味各种皴法在山水画中的艺术特色。
(3)同一画作不同形式之比较
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形式。 如具象艺术在于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以明暗关系来处理点、线、面,用以塑造形体,使之在空间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体量感、真实感。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手段。抽象艺术则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那么,在同一件美术作品中,亦能通过比较来了解画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形式。
(四)提取局部,解构作品
当一件作品涉及场面宏大,内容庞杂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看起,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分解画面、提取局部进行观察的呈现方式,让学生聚焦、专注于一个视点,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作品欣赏的学习过程。
1.分解画面,凸显主题
根据审美对象的构图、章法、位置等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解构欣赏方法,它将作品以故事情节、人物主次为要素,解构成块面进行分析和欣赏,以突出欣赏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作品构图特点、画面主次表现方法,同时了解画者如何表现作品的内容与内涵。
2.提取局部,深化感知
如果说画面的分割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与意涵,那么,局部提取出的形象更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形式感的理解。
(五)提炼要素,审视作品
色彩和线条是构成一幅作品的基本要素,在分析作品中,需要把握形体轮廓的大小、线条的粗细曲折变化、色彩的明暗深浅,它们之间的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多样与统一所构成的形式美,是一种整体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展开:
1.寻找矛盾对比,了解创作意图
矛盾冲突是艺术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比则表现在动与静、大与小、明与暗、疾与缓等,具体在画面上可表现为物体的大小、远近,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明暗,行笔的疾缓等等,缺乏对比的作品显得平淡无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矛盾冲突,理解画家是如何经营、制造对比,遵循对比法则。
以吴冠中现代水墨画欣赏为例(图6),学生初次接触,仅凭单幅作品对其“抽象、形式感、构成”的美学理念难以理解,笔者有意识将吴冠中的作品风格提炼成“点线面的构成感、几何块面的抽象感”,这些关键字的呈现便于引导学生从点、线、面、色等要素去理解、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因此笔者同时出示两幅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以矛盾对立面去发现、比较两件作品中的线条、墨色,并设计如下表格作业:
2.感受和谐统一,理解构成法则
在美术作品中,个体形象和形式要素、语言的多样化,可以极大地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是这些变化又必须达到高度统一,使其统一于一个中心的形象或主体的部分,这样才能构成一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如《建筑曲》,如何单独提炼出画面用色,黑白灰、红绿黄之间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为了让学生感受画面中的和谐统一性,笔者先呈现红绿黄对比色块,之后加入淡、浓墨的灰色来控制对比过于强烈的亮色(图7),这一呈现过程使得画面视觉效果由对比降为缓冲并逐渐减弱,墨与色、线与面各自丰富又互相协调穿插,最终和谐统一在优雅的白色基底上,取得一种整体上均衡的色彩效果。
教师有意识的提炼出作品要素,能使师生共同聚焦于作品的某一话题,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主题的观察、分析,以深入了解、理解画面的形式与创作者的意图。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