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同课异构进行教学反思

2017-01-21张炜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二次方程求根二分法

摘 要教学反思,就是反思在教师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一,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是教师经验转化为理论的催化剂。

【关键词】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研究是近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反思方式。 同一个课题有不同的教师来上课,强调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同行清楚地看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及对教材处理方式的不同之处,教学策略相异所产生的相异的教学效果,并由此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体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们也由之前的不理解转变为主动上交流课,热情参与听课,评课,从根本促使了教研风气的转变。

下面是我院公开课上两位老师上的“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选择两个方案做对比,进行交流。

方案1

1.实例体验,李咏主持的幸运52节目——商品价格竟猜游戏,教师给出电脑的价格范围,请一位学生来猜电脑的价格,经过价格“高了”、“低了”的提示,直到猜的价格接近实际价格为止,从而得出取中间数的猜想方法的体验。

2.回顾旧知:师生共同回顾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3.思考问题:能否对以下几个方程:①x2-2x-1=0,②x3+3x-1=0,③1gx=3-x进行求解?

4.学生讨论,求解方程x2-2x-1=0后又提出问题:能否不用求根公式而求出方程的近似解呢?总结归纳出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5.巩固应用.让学生用归纳出的步骤求解问题②x3+3x-1=0,③1gx=3-x的近似解,……

方案2

1.提出问题,展示目标.你能求出下列方程:① x2-2x-1=0,②2x+x-4=0, ③1gx-x+3=0的近似解吗?

2.复习旧知,公式求根, 问题改为:解方程x2-2x-1=0。(由求根公式可直接求得)

思考:不用求根公式求解,能求出根的范围吗?

法一:学生动手画出了相应的图象,得到根的范围(2,3)。

法二:(经过老师简单提示)学生由上一堂课:函数零点与根的关系,设f(x)=x2-2x-1,则f(2)=-1<0,f(3)=2>0,故必存在x0∈(2,3)使得f(x0)=0得方程根的范围是(2,3),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回顾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3. 探究新知,建构数学,问题:不用求根公式,能否得到方程x2-2x-0=0正实数根的近似值(精确到0.1)?即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f(x)=x2-2x-1零点的近似值.……

师生共同讨论后归纳总结二分法的操作程序。

4. 巩固新知,应用数学,讨论生活中“二分法”的实际应用。

评析:1.关于创设情境,方案1是生活情境,优点是能提升学生兴趣,获得“二分法”的体验,不足在于有暗示之嫌;方案2是从数学体系的需要,从数学问题引入,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一次、二次方程,自然要提出类似的三次、指数等问题,学生遇到了的困难,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二次方程用求根公式求解,进而提出不解方程,求根的大致范围→复习零点存在性定理→求根的近似值,层层逼近,不仅显得自然,而且也符合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把日常生活与“二分法”的联系作为数学应用,获得教学高潮. 其不足点在于“求根的近似值”时要能想到用 “对半分”思想,有一定的困难。

2.何时复习旧知,引导复习旧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复习,再提出问题,仅是为新知作铺垫,但有点暗示之嫌;二是先提出问题,从解决具体问题过程的需要,进行复习回顾,是从认知需要出发,其优劣是显然的,不同的“探究”有的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探究,是合理、自然的,而有的是认为设置圈套的假探究、真注入。

3.教研室王主任提出并解决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基本赞同,即不必要退步求解二次方程,完全可以对三次方程这个新问题,进行探索,学生兴趣会大点.对于方案2,学生想到由“数”转“形”,确定大致范围倒不成为难点,而是逼近过程怎么想到是“对半分”是难点,如设(2,3)之间的一点 ,如何比较 是靠近2呢?还是靠近3呢?让学生借助旧知:单调性的比较大小,分类解决,可找到一个分界点,再利用零点定理解决,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可得到近似解. 另外,若转化为两个函数图像来解,但在画图计算时不如二次方程的数据来的好处理,可能是设计者要退一步求解的原因之一吧。

江院长:对于方案2,有点想法:

首先学生看到简单的二次方程,完全可利用求根公式或因式分解解决问题,为什么要“求其近似解”呢?实则因为,高次方程没有通用的求根公式或求根公式繁琐、难记(如三次方程)也不容易或无法因式分解,所以退而求其次:求近似解.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三次方程(事实上方案2的①是可以因式分解的,若有学生分解出,可将2改为3再解),让他们知道困难,再提示“不解方程求其近似解呢”可能效果更好,时间也多花不了多少.

其次有关②2x+x-4=0,③lgx-x+3=0的近似解如何由“数”过渡到“形”,先确定方程解所在大致区间是难点,有了①做铺垫,由“形”回归到“数”,再由“数”过度到“形”,二分法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最后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会引发思考,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思考问题的方向,一个问题的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密切相关,当然也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有直接的关系.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有开放的层次系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空间.

批判理论为教学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思意味着批判,批判是反思的一种过程表达,批判理论的目的是促进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和评价性,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钻研和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光明.数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2][美]阿兰兹著. 丛立新等译.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35.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7.

[5]闫艳.对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李平.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教学反思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08).

作者简介

张炜(1962-),男,江苏省徐州市人。现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猜你喜欢

二次方程求根二分法
基于二进制/二分法的ETC状态名单查找算法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用换元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不可轻视求根公式
估算的妙招——“二分法”
对某些特殊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浅谈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切比雪夫多项式零点插值与非线性方程求根
趣谈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方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