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7-01-21高泽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

高泽

摘 要现在对于大学生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了大学也难以找到工作,这样很多人就对大学也产生了怀疑。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创新创业可以缓解很大这方面的压力。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自己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教育体系

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1.1 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缺乏,这就更加大了以后就业的困难性。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1.2 可以减少就业压力

由于高校年年扩招,大学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变动。学生能力也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正是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为主。创业本身就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1.3 可以加快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针对现在的市场经济已经很落后了。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正符合现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同学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可以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

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没有准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体教育模式当中,基本都是以选修课以及报告的形式开展。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停留在教育模式中的最底层。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没有和相关专业结合起来。由此可知,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不够重视,没有将其融入到整个的教育体系当中。

2.2 没有合理的师资结构

师资队伍永远都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现在高校有关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都是原来的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等非创新创业专业人员担任。大部分老师在创新创业领域缺乏相关的经验。满足不了学生的具体需求。而这些老师本身有繁重的理论教学,教科研工作,很难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外聘教师又面临繁重的教育经费压力。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完善。

2.3 缺乏持续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

目前各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导致学生们对其专业的知识不够了解。应按照专业的不同,对大学生设置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可是目前高校大多数还是应试教育,课堂理论为基础,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而真正起到锻炼的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比赛,只有代表的几名同学参加,不够普遍。

2.4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有效结合。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并没有真正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一般针对此课程也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也仅仅只是理论安排。并没有真正的和传统理论结合在一起。没有起到真正锻炼同学们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而大部分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没有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合在一起。

3 建立健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措施

3.1 进行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课程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学体系

按照目前的形式,我国大学必须要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使其真正的加入到教学体系当中。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培养创业人才,就必要将创新创业的课程加入到大学教育的课程中去。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当中来。而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各项考核都应有明确的制度要求。

3.2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其核心计划。高校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项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活动,竞赛。更好的使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为以后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永远都是高校的核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学生的领路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稳定的运行。大部分老师在创新创业领域缺乏相关的经验。满足不了学生的具体需求。鉴于此,高校应该不断的针对教师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真正做到了解企业各方面的运行情况。而不仅仅依靠理论教学纸上谈兵。

3.4 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任何工作都要配备相应的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建立一定要全面评价。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第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比如政府的评价,比如社会公众的评价,比如学校自身的评价,这样才能综合公平公正的对项目进行评价。第二,还要根据学校教学体系的设置来评价,比如课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帮助,相关课程的关联性,实践课程在所有学时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合适等等。第三,就是师资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合理,支撑的配备是否合理,教师是否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等等。最后也要提高学校自身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各种制度措施,以最大的力度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想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必须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调动学校各种资源,高校和企业相互协作配合,创新实践与教学课程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祖国以后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并且要给予创新创业各种活动一定的保障基础,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就业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创新创业面临的各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

[2]李秋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模式和路径选择[J].闽学院学报,2014(01).

[3]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2).

作者单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