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探究
2017-01-20邱小红
邱小红
摘 要:主题图作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编写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通过以五颜六色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设计,从而来达到吸引孩子目光的的目的;同时,主题图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目前已被广泛得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然而,在实际的主题图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究。文章主要就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展开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效使用;数学教材;主题图
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主题图。所谓主题图,是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蕴含了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画面。这些主题图往往以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集趣味性、启发性和现实性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一、小学数学中运用主题图的作用
(一)主题图是敲开学生的数学之门
主题图一般都是由卡通人物、卡通动画形象构成,而且颜色明艳活泼,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对色彩鲜艳、有着卡通形象的事物感兴趣。这就首先激发起了学生对数学教材的喜爱,为小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作了前提准备。其次,教师可以趁着学生对主题图的新鲜感觉向学生提问,例如“小朋友们在这幅图画里面找到了什么啊?请孩子们说一说你喜欢图画上的什么动物?有哪位孩子看出了这幅图里藏着的数学秘密?”这些问题都是符合小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提出来的,这样就借着主题图将学生带入了数学的学习当中。
(二)主题图为课堂提供数学信息
首先,在这些主题图里都包含着最基本的数字或者图形。例如小学数学某个单元给出的主题图是以一所学校开学的情景为主题,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给学生从开始接触数学就意识到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场景,数学学习也要尝尝联系到生活中去。这一学习单元的主题是“数一数”,即要让学生认识数字,能够数清十以内的数字。其次,主题图里还包含着数学概念,例如某个单元以学生参加科学展览为主题,下面还有一幅名为“xx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的柱状图,在这幅图画中就蕴含着统计图、统计这些数学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向这一方面进行思考。
(三)主题图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材料
首先,对主题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任何主题图里面都隐藏着很多数学秘密,不管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还是学生自己进行学习都需要对主题图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样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是主题图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方面。其次,主题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善于发问的能力。主题图的设计并不是使学生为了观察而观察,而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观察过后能够发现里面蕴含的数学问题,并且敢于把心中的发现或者疑问说出来的能力,如果能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间的探讨、自己的摸索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那就让主题图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二、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分析
(一)理解“主题图”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深入钻研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现在有不少教师课前并不能理解主题图的用意,不管“主题图”实际情况怎样,也不管主题图呈现的场景是否任何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总是指着主题图提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非数学的问题,让学生在云里雾里探索一翻后,仍无法引入正题,经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师只有对“主题图”作了认真分析,再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使用同一套教材,因为地区的差异,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
(二)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实验教材中有许多主题图,在主题图中编者有意识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着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于是,读图就成了学生经常进行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在主题图上找平行四边形,学生不但找出了图中提示的角,还找到了楼梯、过道、球网上等许多地方隐蔽的平行四边形。在寻找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也有了初步认识。尤其是对于“铁拉门中的平行四边形”设计原理的探讨,更是充分显示出学生喜欢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钻研的愿望和能力。
(三)注重方式,合理利用
数学知识的构建是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而展开新知、深化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然而教材提供的静态主题图有时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因此,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改变主题图的呈现方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构建知识。
(四)依据主题图,创造学生合作交流的时机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了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的主题图多处呈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总结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后,教材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出法则的模式,而出示了小组合作、自主发现的情境,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好的提示和建议。按新教材所示去做,学生乐学、爱学,而且很容易地记住法则,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三、结束语
总之,“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圣权,胡小宝.小学数学低年级主题图有效利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8):86-86.
[2]刘海匣,刘海丽.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6).
[3]徐海棠.小学数学主题图分类及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