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讲座听力教学初探

2017-01-20张颖

考试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记笔记需求动机

张颖

摘 要: 学术讲座听力能力培养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大学英语学习者的现实需求。针对课堂时间有限、听力材料难度大、听力目标不同以往等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环节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强调教师应当精讲多练,帮助学生从“知道”到“做到”,同时重视听力文本的语言本体挖掘。

关键词: 讲座听力 需求 动机 记笔记

一、背景

在最新一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题型调整(2016年1月)中,讲座听力作为新登场题型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新的六级听力考试中,原本的短对话、compound dictation等题型被撤换,代之以三篇学术讲座/讲话,使大家意识到加强对学术讲座及讲话的科学训练势在必行。

作为听力题型存在的讲座听力其实并非新生事物。之前一直存在于雅思及专业英语考试中,此次题型改革将它引入受众群体更广泛的大学英语学习范畴,根本反映出的是教学管理层对学习者真实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视,是考试对教学的一次良性反拨作用(washback effect)。具体来说,学术讲座听力能力(Lecture listening)培养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相关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学习者现实欠缺的能力

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听课。在国际交流、出国留学增多、MOOC等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用英语听懂讲座,学习专业课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能力不足暴露出来。以往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覆盖英语学术能力相关内容,针对考试的培训辅导凸显应试能力在实际交流中的无用。具备听懂英文课程的能力正逐渐成为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学习者的现实需求。

2.能有效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长久以来困扰大学英语教师的一大问题就是“学生不想学”。教师为备好一篇课文费尽心思,可是到了课上学生却没有学习兴趣。与之对应的另一现象是学生热衷于花不菲的价格参加校外英语辅导班,社会上的英语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仔细分析这一反差,难道是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不如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吗?肯定不是这样。学生热衷于课外报培训班,因为社会培训学校明确针对学习者自认为的需求:学习者需要考四六级考雅思,就提供四六级、雅思班;学习者需要提高口语,就开设专门的口语外教班。

受制于认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学习者往往难以看到日后工作生活同英语的关系,于是迫在眼前的考试压力转化成了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看不到学一篇课文和通过考试的直接关系,自然难以激发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我们不能怪学习者过于功利,难以指责作为学习者的他们不懂语言学习的根本和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心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留给学习者的感受是“没有用”。我们是不是应该转换角度,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学术讲座听力能力培养无疑能满足学习者的现实需求,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是区别于泛泛而学的general English的一种有益尝试。

二、学术讲座听力的教学难点

学术讲座听力能力培养有现实需求,但实际课堂操作中存在不少困难需要克服。具体分析如下:

1.课时有限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这从课时设置上就能看出。作为语言的四个组成技能,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绝对主体,听力则像一个点缀。听力教学本身很花时间,没有足够量的练习难以见效。而讲座听力的一大特点是篇幅相当长,长于一般的听力练习。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课堂时间,最高效地实现学习者听力水平提高是一大难点。

2.讲座本身有一定难度

除了刚才说的篇幅长,讲座听力内容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过这个难度并不体现在专业性上。作为以提高学习者讲座听力能力为目的的讲座材料,选材时经过权衡,内容能反映讲座这种体裁的基本特点,但不会在专业性上涉及过深,都是通识性的。讲座听力培养目标很明确,即培养的是学习者用英语学习专业的能力,而不是直接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

尽管不涉及过多专业词汇,体裁本身学术性质决定了它的用语相对正式,对通用学术词汇水平有较高要求。信息比以前学习者接触的其他体裁的听力要密集,加上它的长度、总体信息量非常高,要求学习者能听懂,并且分清主次,还需要一定批评思维能力。为模拟真实场景,不同讲座报告者语音语速差别非常大。这些都增加了听懂难度。

3.听力目的的差异

虽说在考试中出现时讲座听力仍采用选择、填空等常规题型,但从根本上讲,作为现实交际能力的讲座听力,目的是获取信息:听懂教授总体讲了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重点是哪些,需要记住的细节信息又是哪些。换句话说,听者更为主动积极,并不只是听被要求听到的部分,而要自己辨认哪些是不容错过的内容,并选择性地略过一些次要信息保证主要细节丝毫不漏。这和专门应试的听力做题是很不一样的。这样的要求回归听力本质,但是现实难度确实高了很多。

4.学生需要适应

鉴于之前所说的种种不同,学习者首先在意识上要有转变,同时原先经历的练习方法不适用于新情况,学习者必须学会新技能辅助听懂讲座。学习者需要在词汇量、听力技能等方面重新适应,同时不能太有畏难情绪,所有这些对于由高中升入大学、本身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三、讲座听力教学设计

基于之前分析,本研究试图通过环节设计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听力水平。

1.理念

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本研究对听力能力培养基于以下认识:

(1)语言不是知识,知道不等于做到。

讲座听力培养涉及听力策略讲解,作为学术英语(EAP)的组成部分,内容上涉及学生之前没接触过的note-taking等技能。但是教师需要始终明确的是,这些技能和策略是不可能仅靠讲授就让学生获得的。教学重点不是把技能告诉学生,而应当是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引领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大量听力实践操作领会技能,并最终内化,实现听力水平提升。因此,精讲多练是原则,并且练的环节要有所设计。

(2)基于理解的重复才是有效重复。

一般说到提高听力能力,教师给出的意见总是多听:听VOA或BBC、看美剧、听脱口秀、听名人演讲、听有声书等。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当然有。任何一种方法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肯定能取得进步,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它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方法吗?我们有那么多时间吗?

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要用课后时间重复听讲座听力的片段。如果不是基于理解,一味反复听,收效甚微。基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有效的语言输入必须是能理解的输入。这提示教师处理听力材料时不能听过算数,也不能放羊式依靠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弄懂文本中的难点。教师需要对讲座听力的文本做挖掘,通过设置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本身。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多听提升听力反应速度,实现听力水平的提高。教师必须肩负起文本挖掘工作。

2.讲座听力教学设计

跟一般英语教学一样,讲座听力教学由输入和输出环节组合而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时间需要加以利用,具体环节如下:

(1)课前语言输入。

通过提供话题相关文本,并设计词汇练习,让学生以课前预习形式在课外完成。实现储备话题背景知识的目标,并熟悉话题相关重点词汇,适度减少听的障碍。

(2)课上听讲座,记笔记,讨论。

记笔记(nmote-taking)是讲座听力必不可少的辅助技能。讲座片段一般长达十来分钟,如果不做任何笔记,学习者很难回忆起具体细节。笔记本身是帮助学习者始终跟上演讲者思路的一种手段。边听边写确实难度很大,即便母语者也是如此,所以大量练习势在必行。

具体授课时,针对课前预习文本的简单问答后进入听力环节。听时要求学生设想身处讲座现场,边听边记笔记。完成一遍后,同桌合作进行笔记比对。在这个环节通过互相提问检验是否有漏记错记,明确疑难点。然后开始听第二遍,同时换不同颜色笔对之前笔记进行补全或修改。明确要点后,教师给出笔记范本,一起分析讨论。

(3)课上汇报(presentation)。

检验有没有听懂的最好办法是看能不能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两遍听完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记下的笔记做口头总结汇报。

(4)挖掘文本,设计练习。

课后完成根据听力文本设计的练习,促使学生课外必须反复听讲座片段并聚焦词汇和句子理解。

参考文献:

[1]崔艳嫣.试析英语学术讲座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J].教育与现代化,2005(03).

[2]陆国君.浅析英语学术讲座语篇的语段分析法及其听力理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猜你喜欢

记笔记需求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 with an Ayurvedic drug as cofactor:A case report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用手写记笔记
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