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胃管误入气管的原因分析

2017-01-20刘赛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水声水杯胃管

刘赛玲

315700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人民医院

1例胃管误入气管的原因分析

刘赛玲

315700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人民医院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适用于昏迷、气管切开、脑梗死等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以此改善患者的营养,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胃管插入气管可能性很小,但一旦胃管误入气管,其并发症致死率极高。笔者对本次护理事件进行报告并分析原因,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胃管;留置胃管;护理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1岁,大面积脑梗死,神志模糊,偶有言语,阵发性咳嗽咳痰,痰液黏稠呈淡黄色,量多,鼻饲流质饮食,查体不合作,左侧肢体未见活动,右侧肢体可见活动,曾多次自拔胃管。

此次操作事件发生在本院病房。2016年12月25日清晨6:00左右,家属诉患者又自拔胃管,夜班护士马上予以重置胃管,按照留置胃管常规护理操作,首先胃管插管长度定为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此患者测得长度为50 cm。插入过程中患者有轻度恶心症状,当插至45 cm深时护士发觉插入困难,遂停止插管;观察患者面色如常,口唇并无紫绀现象,就继续尝试插入,胃管进入少许后又被弹回。护士心中疑虑,没想太多就拔出了胃管,发现整根胃管壁上有很多黏稠的淡黄色痰液,当时没想太多,又重新置管一次,结果碰到了相同的问题,胃管插入到45 cm时又插不进去了,护士就叫来了另外一位夜班护士帮忙。为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护士向胃管内注入10 mL空气,由夜班护士帮忙听气过水声并表示能听到气过水声,但用50 mL针筒未能抽吸出胃内容物,马上请示主管护师,主管护师将胃管末端置于水杯中,见有气体溢出,而且杯子里的水随着患者的呼吸一上一下跳动,再次向胃管末端注入10 mL气体[1],主管护师用听诊器置于患者左上腹部,并未听到气过水声,遂断定误入气管,马上拔出胃管。

让患者稍作休息,这次主管护师由患者的另一鼻孔插入胃管。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让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 cm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插入到50 cm时,见患者面色如常,未见有恶心症状,抽胃液时负压存在,但未能抽出胃液,用听诊器置于胃部能听到明显的气过水声,再将胃管末端置于水杯内,冒了几个泡之后就停止了,并未见杯子里的水随着患者的呼吸一上一下跳动[2],只有当患者咳嗽腹压产生时水柱才上下波动,咳嗽停止,水杯无异动。确定胃管已成功置于胃内,做好胃管固定。

原因分析

护士临床经验少,插胃管技术不够熟练,对胃管未能顺利置入到预测长度缺乏认知,没有认真去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当第1次拔出胃管时没有去仔细思考,整根胃管壁上有这么多黏稠的淡黄色痰液也许就是插入气管了。如护士有了以上这些认知,第2次插胃管时就会考虑适当调整患者的体位,以利于胃管顺利插入胃内,避免第2次的误入。

对无典型症状的胃管误入气管患者缺乏判断能力,本例患者神志模糊,不能清楚地表达不适,吞咽咳嗽功能减弱[3],所以没有出现典型的呛咳,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不适,还有,患者痰液较多,听气过水声时护士不能很好地判断胃管是在胃内还是在气管内。以上都是导致不能很好地判断胃管是否误入气管的原因。

讨论

患者曾多次自行拔管,护理上应叮嘱家属加强看护,对患者有活动能力一侧的上肢适当约束,以避免多次拔管、重复置管造成患者自身的痛苦,又可避免插管时习惯性误入气管的可能性。

有专家认为,从解剖方面看,人体食管长度约25 cm,咽喉部长度在15~16 cm,总长度40 cm,胃管有3个侧孔,从顶端到第3个侧孔的距离10 cm,表明胃管插管深度必须在50 cm以上。熟练掌握插胃管规范步骤,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4~16 cm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插管动作要轻缓,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结合临床经验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3种方法:①抽吸胃液:用50 mL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抽吸出大量浅褐色、黄绿色的胃液时一般可断定已插入胃内,如抽液困难或仅抽出少量的白色黏液,应考虑是否不在胃内。②听气过水声:通过胃管末端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患者左侧上腹部,可听到明显的气过水声。但此种方法并不十分可靠,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例护士经验不足,分不清是肠鸣音还是气过水声,还有当患者痰液偏多,又被误插入气管时,也能到气过水声,这样就可使判断偏离正确方向[4]。③看有无气体溢出:把胃管末端置于水杯内,如有气体随着呼吸运动持续溢出,或是水杯内的水随着呼吸运动上下波动则表示误插入气管内,如一开始有一连串气体溢出,过一会儿就停止了,不随呼吸运动而变化,应考虑是胃内残留气体。

正确识别胃管误入气管的不典型症状:一般情况下胃管误插入气管时患者会出现强烈的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但有些患者症状并不明显,仅出现声音嘶哑及轻度恶心症状,亦未见明显的刺激性咳嗽、口唇紫绀等现象,所以护士在判断的过程中应提高责任心,仔细检验有无气泡溢出,如将胃管末端放入水杯可见气泡随着规律的呼吸运动而溢出就表示胃管已误插入气管。

[1]李秀莲.鼻饲患者1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04-8704.

[2]王奎杰.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与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4):369-370.

[3]吴桂杰,李景凤,李春艳,等.一例胃管被误判进入气管的原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17):1612-1613.

Analysis of one case of gastric tube insertion into trachea

Liu Sailing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gshan County,Zhejiang Province 315700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is a commonly used technique in clinical nursing,which is suitable for many patients,such as coma,tracheotomy,cerebral infarction who cannot eat by mouth,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possibility of gastric tube inserted into the trachea is very small,but the mor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when the gastric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trachea.In this paper,the author reported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nursing care,hoping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colleagues,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similar incidents.

Gastric tube;Indwelling gastric tube;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3.98

猜你喜欢

水声水杯胃管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移水杯
认知水声通信系统中OFDM技术的应用
新型多功能水声应答器电子系统设计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基于压缩感知的水声数据压缩与重构技术
胃管末端固定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