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保持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认识

2017-01-20顾建国

中国钢铁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废钢钢铁行业钢铁

顾建国

关于当前保持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认识

顾建国

自年初以来,钢铁行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钢铁行业的“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钢材价格合理回升,二是合规钢铁企业生产有序增长,三是大多数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在去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继续好转,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全行业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容易。

一、钢铁去产能工作是保证行业稳中向好的基本条件

钢铁行业实现稳中向好,既是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等政策措施强有力推动下的结果,也是全行业广大企业奋力拼搏,辛勤努力的结果,既有外部经营环境改善的因素,也有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

过去,大量“地条钢”不仅加剧了钢铁市场中供大于求的矛盾,而且使合规企业面临着低价格的不公平乃至恶性竞争,是导致钢材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彻底取缔“地条钢”避免了“劣币驱除良币”等极端现象的存在,使“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得以充分体现,企业竞争的层次亦由价格竞争逐步向品质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转变。

通过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钢铁行业合规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了比较合理的区间,行业整体效益得以持续改善,钢铁协会多数会员企业实现了盈利。1-7月份,钢协会员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5.92%;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70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1.69亿元;销售利润率3.42%,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盈利,提振了行业、企业的士气和信心。

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转型既需要谋划也需要投入。在前几年困难时期,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面对的是既没精力转型也没实力转型的尴尬。现在效益好转,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格局下广大企业对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清晰,对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加充分。

二、实现钢铁行业持续稳定向好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到行业的平稳运行,也会给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带来负面影响。

1.辩证地看待钢铁行业现有盈利水平

去年以来钢铁产品价格是恢复性上升,行业走出了连续几年价格下滑的境地,企业有了点利润,但这一事实被部分机构放大。社会上都在传钢铁的利润吨钢达到了800元、1000元。从吨钢亏损上百元到吨钢盈利800元,这一反差太大了。这不仅仅向社会传导了一个不切实际的信息,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1-7月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吨钢利润平均为179元,和社会上所流传的吨钢盈利800元差距甚大。社会上传的吨钢盈利800元是市场价格(剔除增值税)与主要原燃料价格(剔除增值税)、部分制造费用估算出的差值,并非企业财务核算的息税前利润(EBIT),也不是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017年前7个月,会员企业期间费用平均为374元/吨钢,平均折旧额为198元/吨钢,在扣除期间费用、部分折旧额以及相关税费后所得到的净利才基本与会员企业真实盈利情况较为接近。因此,谈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还是要以净利润为基准,一味地以所谓的毛利润为评价标准不仅会扭曲事实,误导社会对钢铁行业的认识,甚至会人为激化钢铁与上下游行业的矛盾。

由于多数“地条钢”企业是以长材为主,彻底取缔“地条钢”使部分地区长材供应在局部时段出现供需失衡,衔接调整需一段时间,加上中间环节对市场预期的炒作,导致长材利润高于板材利润。同时行业中企业间差距较大,确实有极少数长材企业因成本优势、产品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财务负担轻、资本运营措施多等便利条件,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吨钢利润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但个别企业业绩不能代表行业整体盈利情况;前7个月会员企业亏损面为11%,我们同样不能用少数亏损企业的业绩来代表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

今年1-7月份的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42%,创近6年来的新高,但仍远低于整个工业行业6.09%的销售利润率。同时由于前几年钢铁行业遇到了经营困难,企业普遍采取了更有力的降本增效措施,大幅度压缩原燃料库存,大幅度降低备品备件储备,大幅度减少维修维护费用等,大部分企业折旧率维持在允许范围的下限,会员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水平比十年前差了4-5个百分点,如果恢复到2007年的折旧水平,或将吃掉钢铁行业目前的大部分利润。因此,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仅仅是出现好转,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关键性财务指标依然不容乐观,如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接近70%,流动比、速动比都还处在历史上的低水平。另外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高低与主要原燃材料的价格高低有着很直接的关系,近几个月钢铁原燃材料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涨幅已超过了钢材价格的涨幅。7月份会员企业在钢材产量、销量环比上涨、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主营业务利润竟然与6月份持平,表明钢材销量的增长及高价格并没有带来行业利润的增长。这一现象在以往也曾出现过,甚至在个别月份出现了钢材价格大幅上涨而多数会员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极端现象。虽然当前钢材价格总体上还处于下游用户可承受范围,但钢材价格上涨过快也会给下游用钢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并不利于打造均衡发展的钢铁产业链条。从目前钢铁协会调研情况看,会员企业普遍希望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整个行业追求的是持续盈利而不是单纯的钢材高价格。

2.辩证地看待环保执法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习总书记说,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国家对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做好环保工作,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做表面工程。新世纪这十几年来,随着工艺装备的更新,随着对环保认识及投入的提高,钢铁行业的环保指标有了极大的改善。有些钢铁企业的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企业。但是由于钢铁企业数量多,环保措施参差不齐,各区域内企业疏密程度不一,总体上看还有差距,部分企业的确存在着环保装备投入少,环保设施运营不规范等问题。

当前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环保的问题,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企业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该投入的投入,该完善的完善,真正做到达标排放了,事情就好办了。如果我们的环保水准很高,或许城市钢厂搬迁就不那么迫切了,甚至就不需要了。同时我们也强烈呼吁地方政府在环保措施上对那些达标企业不搞一刀切,不能让少数地方干部的懒政、简单行事而造成企业对强化环保工作的抵触。钢铁生产的特点之一是连续作业,开开停停是很糟糕的事,也折腾不起。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特别是去除“地条钢”,实实在在地减少了供给,腾出了市场空间,是合规企业的增产和出口减少补上了这个空缺,但个别品种、个别区域仍会出现供给失衡的情况,因此一旦有人拿环保说事,就很容易被认同。既要强化环保又要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行,需要制定科学的环保措施,更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

3.加快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资源供应配置

近期媒体报道废钢出口大量增长,经查多为轻薄料废钢,说明地条钢企业原来消纳了大量的废钢资源,地条钢企业被取缔之后,这些轻薄料的消纳一时有困难。同时也说明现有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不能完全满足炼钢的需要。电炉流程短,更低碳环保。今年二季度以来,长流程企业吨钢废钢耗量大幅度增加,相当多的企业达到吨钢150公斤水平,少数企业接近200公斤。除了增加转炉废钢耗量外,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增加电弧炉炼钢产能。当前正处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攻坚阶段,无选择、无原则地放开电炉建设,不仅会新增大量电炉钢产能而使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的工作成为徒劳,更会使行业再次陷入无序状态,要统筹考虑妥善处理好电炉发展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和结构调整的关系。我们赞成当前应允许合规电弧炉生产企业恢复生产,鼓励“多吃废钢,少吃铁水”,同时在不新增加粗钢产能的前提下,鼓励逐步用电炉置换高炉-转炉流程,同步减少焦化、烧结系统。增加电炉钢比,减少铁矿石的使用。同时要加快包括轻薄废钢在内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和政策完善,只要政策到位、工作到位,很快可以疏通轻薄废钢出路,也可以大幅度减少轻薄废钢的出口。最近工信部也要求废钢铁行业研究相关问题,加快推进这些工作。

4.推进实质性“去杠杆”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要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去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但截止目前,钢铁行业的去杠杆工作还不够快,去杠杆工作赶不上去产能工作的步伐。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既需要提高认识、统一认识,又需要政策支持,也有待于企业自身努力。协会今年初提出用3-5年时间,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内。当前,相关各方面都在积极开展工作,但无疑还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使去杠杆步入快车道。钢铁是重资产行业,现在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相比之下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这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超过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的钢铁企业更需要把降低资产负债率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企业现在要做的事很多,到处都需要花钱,所以在投入上量力而行和多盈利或许同样重要。企业都应抓住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好转的有利时机,在调整工艺、产品结构和人力资源优化的同时着力改善财务资产结构。6月末,会员企业负债总额34346.48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70%,但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0%、90%,甚至超过100%。高企的财务费用稍不留神就会拖累企业,行业里就有这样的案例,个别企业装备、产品、市场都不错,但因为搬迁、庞大的更新改造投入等原因造成巨额债务负担而难以支撑。市场总是有波动的,一旦市场上风吹草动,财务状况差的企业将会表现出更加困难。行业的平均折旧率不高,但有的企业则更低,和折旧率高的企业一比差了好几个百分点,这明显是个问题。6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银行借款14806.32亿元,其中长期借款3990.75亿元,短期借款10815.57亿元,长短贷比不合理,短贷长用的做法也不合适,个别企业情况更为严重,财务费用很高。会员企业要紧紧抓住现在的机会着力改善企业的财务资产结构,降低财务负担,做好准备迎接市场变化的挑战。

5.持续推进钢铁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还在路上

既然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基本恢复到比较合理的区间,那是否去产能可以告一段落呢?显然不能,去产能还在路上,而且任重道远。首先按照国发[2016]6号文件精神,钢铁行业去产能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去产能为抓手实现钢铁行业“脱胎换骨”转变、实现钢铁行业既大又强才是根本目的;其次,随着去产能工作推进落实,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得以缓解,但钢铁产量随着经济发展变化、阶段性过剩矛盾还会出现,而且目前结构性过剩矛盾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同时还要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防止用各种手段“瞒天过海”新增产能;另外僵尸企业退出和去产能后的债务处置需要加快。

毫无疑问,今后推进钢铁供给侧改革还需深化,在继续抓住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当前以下几方面迫在眉睫,需要着力推进。

一是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和企业布局进一步去产能。优化统筹钢铁区域规划,特别是现在钢铁产能过大、钢铁企业过多聚集的区域,考虑到环境容量、消费需求等因素,不仅不宜再建设钢铁项目,而且应该有序地向区域外转移产能;

二是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打破央企与地方企业重组的障碍,打破国企与民企的障碍,打破跨区域联合的障碍,加快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方面大企业、骨干企业要带头。国家应出台兼并重组的鼓励政策,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布局和化解过剩产能;

三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国际化企业。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企业要思考自身发展如何融入国家战略之中,如何在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企业作用,要向一带一路工作走在前面的企业学习,例如振华港机、河钢集团等企业。要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要注意规避风险;

四是推进工艺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标准。2016年底我国电炉钢产量只占全国粗钢产量的6%左右,这个比例在国际上比较低。随着我国社会钢材积蓄量的增加,电炉钢的比例逐步增加不可避免,电炉钢发展要作为长期规划从长计议而且起点要高。鉴于目前市场上的低端产品在钢铁产能中仍有一定的占比,应以质量和技术为条件,抬高产品准入门槛,通过市场之手进一步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如适时提高钢铁产品标准,倡导高强化、轻量化,势必压缩低端产品及相关产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非常有利于节能环保。

猜你喜欢

废钢钢铁行业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炼钢厂废钢切割烟尘治理措施
钢铁行业有机固废危废采用热裂解工艺处理可行性分析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铁罐加废钢提高废钢单耗生产实践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转炉冶炼中炉外废钢的应用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