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建设初探

2017-01-20孔玲娟赵颉任晓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处方预警我院

孔玲娟 赵颉 任晓辉

我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建设初探

孔玲娟 赵颉 任晓辉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在文中,从我院现有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出发,并通过多种措施的同时运用,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有效地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让患者负担得到降低,有效提高处方合理率。

临床用药;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干预管理

原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2]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实行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我院于2016 年研究构建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建立管理体系。本文对我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进一步完善并推广。

1 构建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机制

1.1 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管理小组,成员由医务科、质控办、药剂科共同组成,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具体领导,药剂科具体实施。

1.2 制度

医院根据原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分别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目录》《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及鼓励措施》《生物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

1.3 建立药品使用的评价标准,形成合理用药的评价体系

1.3.1 动态监测使用异常品种 (1)通过医院HIS系统检索上个月全院用药情况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2)根据监测结果,结合采购计划、患者人数和结构、流行病、季节因素、突发事件、特殊原因等情况,分析药品异常波动的可能原因,筛选重点关注药品,纳入处方/医嘱点评范畴。

1.3.2 合理用药点评 医院建立处方、病历点评小组,每个月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合理用药点评,将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作为进一步评价的重点。

2 落实干预措施

2.1 行政干预

2.1.1 签订目标责任书 通过对医院临床用药的充分调查,得到系列完整和科学的指标后,院长与各临床科室主任分别签订“基本药物使用目标责任书”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目标责任书”。

2.1.2 公示、通报 每月对使用金额、使用数量排名前10位的药品、治疗用药、辅助药物进行分别排序,排序结果在全院范围内通报。

2.1.3 重点监控 对全院连续三个月使用金额排名前三位药品、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30%的药品进行统计,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3-5]。对进入重点监控的品种,每种药品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归档病历和运行病历进行专项点评。每一份不合理用药病历,从科室绩效中按0.1%的比例扣除。对出现不合理用药行为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责任人由院纪检部门和医务科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

2.2 技术干预

2.2.1 加强药师与临床沟通 每月根据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和处方、医嘱点评存在的问题,药师到各临床科室反馈、沟通、协调,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持续改进。

2.2.2 合理用药培训 医院药剂科针对科室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同时专科临床药师定期到临床科室,针对科室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知识培训[6-7]。

3 成效

医院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再评价和总结,比较各项合理用药评价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1)医院药品比例:2016年我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32.75%,比2015年同期减少1.64%。(2)辅助用药使用比例:2016年我院辅助用药使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24.79%,比2015年同期减少13.54%,下降明显。(3)处方合理率:2016年我院处方合格率达99.2%, 2015年98.4%,呈明显上升趋势。

4 讨论

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受药品价格、医疗环境、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若单靠药师干预收效甚微[8-9]。不合理用药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例如延误疾病治疗、浪费医药资源、发生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等等。要实现临床合理用药需要从多方面出发,例如制定相关的制度、强化合理用药培训、完善医院合理用药相关制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我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的建设,旨在探索适合我院的多元化(技术、行政、医疗等)干预模式,自施行以来,效果良好。但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1)认识存在片面性,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在监控下虽说暂时得到控制,但有时会出现反复。(2)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有时过于简单,致使监管未能体现出真正的力度。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提前干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细化、强化监管措施,使这一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2007]53号[A/OL].(2006-02-24)[2006-05-01]. http://www.moh.gov.cn/mohyzs/ s3572/200804/29279.s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2011]11号[A/ OL]. (2011-01-30)[2011-03-30]. http://www.moh.gov.cn/ mohyzs/s3585/201103/51113.shtml.

[3] 彭彦孟,孟德胜. 不合理用药干预工程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运行效果[J].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1):44-45.

[4] 张晓平,陈芳黔. 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作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1):12-13.

[5] 杜艳萍.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的意义讨论[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47.

[6] 吕七.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小组对我院合理用药的监测情况分析[J].北方药学,2012,9(7):73.

[7] 曹园园. 药师药学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21-122.

[8] 陈秀红,罗勇,陈浩. 加强临床用药监测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7.

[9] 周莲茹,程颖.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平台建设意义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4):19.

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and Supernormal 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Mode for Clinical Drugs in Our Hospital

KONG Lingjuan ZHAO Jie REN Xiaohui Pharmacy Department, Xinjiang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Second Division Korla Hospital, KorlaXinjiang 841000,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 medicatio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resources in our hospital, and through a variety of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ed a more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supernormal 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model.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tional rate ofprescription.

clinical medication; dynamic monitoring; supernormal early warning;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R197

A

1674-9316(2017)19-002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9.010

新疆兵团二师库尔勒医院药剂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猜你喜欢

处方预警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人间处方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处方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
预警个啥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