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官兵练兵价值认同的路径选择

2017-01-19徐晗

学理论·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制度保障

徐晗

摘 要:《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强化练兵价值认同”作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战斗队思想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凸显了练兵价值认同在战斗队思想培塑中的特殊地位。新形势下,要铸牢练兵价值认知基础、搭建练兵价值培育平台、实现练兵价值制度保障,切实营造练兵备战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练兵价值认同;认知基础;培育平台;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76-02

强化练兵价值认同,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战斗队思想,是新形势下确立战斗力标准、纠正忘战懈怠积弊的首要环节和思想基础。必须把强化练兵价值认同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深入开展爱军精武活动,典型宣传、表彰奖励、政策待遇等等向训练一线倾斜,营造练兵备战的浓厚氛围。

“价值认同”就是指“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寻求基本理想、信念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对特定集团(党、军队等)行为方式、价值追求、道德规范的信赖、忠诚和践行。价值认同是集团内部凝聚力的源泉。”[1]

如何正确引导基层官兵科学强化练兵价值认同,在本文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深化教育机理与官兵个体的内在联系,铸牢练兵价值认知基础

忘战懈怠积弊是相对和平环境下我军最大的危险。新形势下,如何防止和克服和平麻痹思想、保持部队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真正强化官兵练兵价值认同是我军思想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要官兵认同练兵价值,分析说理、有破有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强化练兵价值认同的首要前提。高度的价值认同是一种自觉行动和实践选择,需要从根本入手,切实把练兵价值认同建立在思想进步和科学认知的基础上。

强化练兵价值认同,必须着眼思想教育内在机理与官兵个体相结合,通过分析说理、有破有立的教育工作,铸牢认知基础。一是推进教育内容与官兵个人理想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官兵自我发展的需要更为迫切,这一需要与军队、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不矛盾,因此要对官兵希望自己能有好的个人发展持肯定的态度。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不能仅满足于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而是要结合官兵的思想实际,从关注官兵个人利益的角度,充分挖掘科学化练兵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创新科技人才、促进个人进步发展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在有效克服“武艺练得精,不如手艺精”这一思想障碍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逐步使广大官兵对练兵价值有一定的系统认知。二是推进教育形式与官兵个人实际相结合。要突破思想教育局限在端正认识态度、提高思想觉悟上的定位,引导官兵认识到他们个人价值所在,并帮助其实现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进而做好提高思想觉悟的工作。在官兵军事素质的培养锻炼上,要遵循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并与启发培养官兵自觉做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有用之才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引导官兵厘清一名合格的军人与市场经济所需人才的关系,突出从个人价值能否实现的角度激发他们加强练兵、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通过实践环节解决提高官兵自身素质的问题,在满足成长成才需要的同时,官兵也接受了练兵价值,从而理解练兵价值并充分认识练兵的重要意义。三是推进教育目的与官兵个人成长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过程。在追求练兵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官兵在觉悟程度、道德水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思想引导。开展思想教育时要融入对官兵的关怀与期望,更多地兼顾官兵的需要和利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的成长进步考虑。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代之以激发自觉性为中心的自我教育,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主动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完善,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通过完成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价值认同。

二、深化强军实践与官兵养成的有效衔接,搭建练兵价值培育平台

当前,有的单位存在训风演风考风不正、军事训练和作战准备搞假把式的现象,有的存在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的不良现象,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缺乏有效的评价调控机制,对不良现象不能够及时纠偏和批评。这些都对官兵练兵价值认同产生影响。

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人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强化官兵练兵价值认同,必须通过实践养成这一重要环节,当前就是要通过强军兴军实践促进练兵价值培育。一是要注重典型示范,深化价值认同。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断言:“倘若没有象征符号,社会观的存在只能是不稳定的。”[3]这里所言的象征符号就是先进典型,它可以为官兵提供一个清晰形象的样板,具体生动地彰显练兵价值。要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表彰会等立体化途径,利用官兵身边生动形象的鲜活事例,运用典型的事迹、榜样的力量,接地气地诠释练兵价值认同,促进官兵成长进步。要通过典型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推优学优氛围,让练兵价值走入军营、走近官兵、走入官兵的内心。二是依托训练实践,促进价值认同。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写道:“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自所发现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里所想到的道理说服。”[4]练兵场上,官兵在亲身经历、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对练兵价值产生真实感受和理性认识,这种真实感受和理性认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转化为相对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进而上升为对练兵行为的自觉认同。正是因为有了实践交流的平台,有了正确的价值引导,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爱军精武的好士兵,他们驰骋在训练场上,将个人梦想与实现练兵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无一不完美地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立足本职岗位,奋发进取、争当尖兵的精神面貌。三是层层活动推进,强化价值认同。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进练兵价值认同氛围的形成,引领部队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真打实备上,使闻战则喜、胜战则荣蔚然成风。在活动主题上强化“三个突出解决、三个注重”,即突出解决练兵准备现实问题、突出解决练兵动力懈怠问题、突出解决练兵精神缺乏问题,注重官兵参与积极性、注重官兵主体地位、注重官兵个人价值实现。官兵作为参与主体,能够自由地发挥,可以自由地选择,同时也能充分地交流。官兵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中正确理解练兵价值,并潜移默化地将练兵价值与自己个人的价值相融合,从而实现练兵价值的最大化。

三、深化政策法规与官兵自律的互促共进,实现练兵价值制度保障

邓小平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5]一种价值观要获得认同,必须满足人们最起码的情感与利益需求。因此,练兵价值要获得官兵的认同,必须依赖于必要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制度。

政策法规提倡什么、褒扬什么、反对什么、惩罚什么,都直接引导官兵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政策、制度不仅是官兵利益关系的调节者,也是官兵价值观念最有效的引导者。

建立、完善和运行与教育导向相一致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于官兵实现练兵价值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完善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激励官兵安心本职、建功立业。当前,个别单位的官兵在个人进步、住房保障、医疗服务、家属就业、转业安置等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与“门槛”。官兵对立功、入党、考学、选改士官、提干、调职(衔)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度较高。在运用政策制度细化有关规定时,必须突出练兵精武标准,体现爱军尚武要素,使广大官兵的心思和精力向强化战斗力、努力践行练兵价值聚集。家庭稳定与否是影响官兵能否安心服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落实军人家庭相关优抚政策时,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军人后顾之忧,协调家属就业、官兵子女入托(学),积极帮助军人家庭解决各类涉法问题,有效维护军人家庭合法权益,更多关注有特殊困难的军人家庭等等。复、转、退军人的就业生活状况,也影响着官兵对练兵价值的取舍。因而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积极发挥复、转、退军人有关政策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当好复、转、退军人的“坚实后方”,解除官兵扎根军营、专心练兵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完善奖励和惩罚性政策法规,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严格、公正、合理的奖励是凝聚军心、激励斗志、振奋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强化价值认同的有力杠杆。现在,个别单位存在官兵干好干坏一个样,训练比武重参与、轻荣誉,官兵日常的荣誉追求弱化等现象。要创造性地设置一些合乎规定,又能充分调动官兵热情的奖励项目。同时将官兵获得的荣誉及时宣传出去,并根据官兵实际情况在奖金标准、住房分配、入党入学、提升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让获奖官兵在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增强练兵积极性。要完善惩罚性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惩罚性政策法规作用,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杜绝弹性惩罚,同时要把惩罚性制度与教育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之上严格执行纪律,从根本上保证练兵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军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J].政工导刊,200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6.

[4]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周正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

猜你喜欢

制度保障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建构
侦查阶段之刑事错案防范机制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在基层落地
法官独立制度之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研究
道德社会构建的制度保障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论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人民群众监督机制的构建及优化
马克思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对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