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

2017-01-19汤元军

考试周刊 2016年10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汤元军

摘 要: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包容性、整体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灵魂。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包括宣传教育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干部先行机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多元化 内在机制

价值观是人们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灵魂。当前,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呈现多元化。在社会的一些领域和地方出现道德失范,从思想根源看是价值观多元化和价值观错误与迷惘所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中确立其核心地位,研究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地位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价值观类型性质多样、彼此关系复杂,甚至一些社会成员的自身价值观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历史类型上看,包括我国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上看,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有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在社会价值观多元背景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面临着许多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同和践行。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有两个路径,一种是经验自然生成,即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什么对他来说是有价值的,什么对他来说是无价值的;另一种是思想改造生成,即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理性思考而接受某种外在于其原有认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价值观的最新论断,作为一个整体,它以外在于人们价值观的形式出现。因此,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就是用它改造或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应该看到,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必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实现价值观多元的统一,不是说要消灭其他所有价值观,只保留一种价值观。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腐朽落后的价值观,我们要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其影响;对于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方向基本一致的,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既要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又要实现促进个性发展、生活丰富多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价值观的多元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价值观的多元统一,在多元价值观中确立其核心地位,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包容性、整体性、先进性特征决定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三个倡导”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虽然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质,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从字面上看不出其意识形态性质,能够被各方面认同和接受,表现出广泛的包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的12个词在其他价值观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表现,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强调“和谐”,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中强调“民主、自由”,即便是赞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也不乏“敬业”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新概括,“新”就新在它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追求自由、民主的时候,不要忘记法治的要求;在表达爱国的时候,要落实于敬业,等等。价值观内容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其他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关键。因此,“必须明确,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不同要素具有内在关联性,不能分割开来进行理解”[2]。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是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灵魂。价值观的先进性是价值观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社会背景下,确立一种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只有具备先进性的价值观才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也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判断一种价值观是否具有先进性,关键看这种价值观所支配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反映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世界和谐发展。“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将产生十分巨大的作用[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多元统一的内在机制

1.宣传教育机制。人民大众对理论的掌握和认同程度,取决于理论的宣传教育程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宣传教育机制由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手段及宣传频度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做到生活化、接地气;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手机等多种传统与现代传媒的载体,生动地、立体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及其典型事迹;要根据不同对象灵活运用;要避免形式化、简单化、公式化和说教式。

2.利益导向机制。价值观的认同不是脱离物质利益的纯粹精神享受或者精神境界,满足物质利益是认同的基础和保障。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们看得见的物质利益。”[5]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基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价值观多元化乃至混乱,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这是由于“经历过新旧社会对比的人,容易从生活体验和朴素感情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历革命战争洗礼的人,容易从实践经验和革命意志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在今天,长期和平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使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已不复存在”[6]。这不是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可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说党和政府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让人们获得看得见的利益,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要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获得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人们践行的积极性和热情。

3.制度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能强加给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停留在“倡导”上也无法达到倡导“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倡导”是软的,必须要用制度加以保障。制度具有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的特征,具有规范、引导、约束功能,是引导人们确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当然,制度也分为好的和坏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进去,包括国家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使之成为大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引领和规范大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使其能够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做人做事。对于那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失范、见利忘义、欺骗欺诈、不讲信用的人,要给予舆论谴责、行政制裁,严重的要绳之以法,发挥制度的惩戒功能,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要给予褒扬,发挥制度的引领功能。

4.干部先行机制。在中国的文化中,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论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说明领导干部品德的影响力很大,无论是好的品德还是坏的品德都是如此,甚至干部的坏品德的破坏力往往大于其好品德的影响力。在中国,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要求,都是群众先看干部怎么做,这已经成为一种中国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和其他社会要求一样,各级干部必须率先积极践行,才能带动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比较严重,而腐败的思想根源就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干部践行机制,这一机制包括先行机制和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对干部的信任,才能赢得人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中元.面向世界引导未来凝聚民族精神的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内在逻辑与践行原则[J].前进,2013(2).

[2]虞崇胜.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把握其生成规律[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2).

[3]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重大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

[6]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7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