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院2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

2017-01-19胡子晨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症穴位

胡子晨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南昌 330006

对我院2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

胡子晨

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南昌 33000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严重者会造成肢端坏疽,中医称“消渴”,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该研究选取门诊215例糖尿病足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学术思想,探讨应用针刺疗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做好预防保健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和病情的目的。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针灸疗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降低这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疗人员的普遍重视。该研究选取2005—2014年门诊收治的215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以中医学术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援1一般资料

选取2005—2014年该院门诊收治的215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针刺治疗,男性154例,<30岁1例,30~39岁2例,40~49岁58例,50~59岁13例,60~69岁56例,70~79岁22例,>80岁2例;女性61例,30~39岁3例,40~49岁11例,50~59岁22例,60~69岁13例,70~79岁11例,>80岁1例;单足类患者183例,双足类患者32例,治疗疗程最短一个月,最长3个月。

1.2 诊断

参考《全科医师实用手册》[1],根据1980年国际上通用WHO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糖尿病修改诊断标准:以下3种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1)空腹血浆葡萄糖>7.0 mmol/L;(2)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3)餐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尿病患者单侧手脚发凉,皮肤暗无光泽,手指脚趾麻木,感觉迟钝或者丧失为单足类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双侧手脚发凉,皮肤暗无光泽,手指脚趾麻木,感觉迟钝或者消失为双足类糖尿病足。

1.3 分类标准

中医分类标准如下[2]:(1)肺胃蕴热型。症状:繁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唇燥,尿频便秘,体瘦,苔黄脉数;(2)胃热炽盛型。症状:多食易饥,尿频便秘,体瘦,苔黄燥,脉滑实有力;(3)肾阴亏损型。症状:口干咽燥,尿多且频,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无苔,脉沉细;(4)阴阳俱损型。症状:面容憔悴,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四肢不温,手足心热,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1.4 方法

针刺治疗[3]:主穴:脾俞、膈俞、胰俞、曲池、三阴交、脉根、上曲泉、脉生。配穴:肺俞、胃俞、肝俞、中脘、然谷、阴陵泉。病症在足背及二、三趾的患者加丰隆;病症在踇趾的患者加地机;病症在拇指的患者加手三里;病症在中指的患者加内关;病症在无名指的患者加外关;病症在小指的患者加通里;同时可根据患者症状加大椎、命门、太溪、委中以及八邪、八风、天枢等穴位。毫针直刺各个穴位,要求气至病所,各穴位得气后可行各种针刺补泻手法。1次/d或隔日1次,留针20~30 min/次。1个疗程为10 d,间隔3~5 d进行下一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判,基本痊愈为患者糖尿病足症状基本消失,双足正常,皮肤颜色正常;显效为患者糖尿病足症状明显改善,双足基本正常,皮肤颜色好转;好转为患者糖尿病足症状有所改善,双足有一定好转,但仍有麻木感,皮肤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为患者糖尿病足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后,糖尿病足患者基本痊愈为92例,显效67例,好转55例,无效1例,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病机多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其病变部位在心肺、脾胃、肾,最主要为肾阴亏虚。早期症状阴虚火旺,到中期伤气导致气阴两虚,晚期则阴损及阳造成阴阳双亏。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常造成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症状,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因此,针对患者病情及时合理的进行对症治疗至关重要。

表1 糖尿病足患者具体情况

针刺疗法即用针刺进行治疗。针刺疗法为我国中医所独创,通过调动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治疗要想取得的满意的效果,医生不仅要了解病情,穴位的选择更是关健所在,同一症状,患者治疗的穴位并不一定相同,均因人而异。所以医生实施针刺疗法时,必须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来调节针刺的手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中,治疗后糖尿病足患者基本痊愈为92例,显效67例,好转55例,无效1例,这与武洁[4]的《针刺治疗糖尿病足(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中治疗组30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结果相似,说明针刺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针刺治疗发挥了我国中医传统医学的优势,其治疗方法方便、安全,无西医治疗的诸多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金大鹏.全科医师实用手册[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3]府强.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

[4]武洁.针刺治疗糖尿病足(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研究[J].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32-02

2016-10-18)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病症穴位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青春期病症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